书城养生《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大全集
5281500000135

第135章 自愈有道,曙光在前——《黄帝内经》自然疗法大揭秘(11)

1.春枕。取蔓荆子、青葙子、菊花、薄荷、荆芥穗各等份,制作枕芯。春季万物升发,体内风热往往随之而动,故选上述疏风清热的中药,取其睡中药气随鼻而入,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此枕可防感冒,尤对常患头晕头痛及高血压患者为宜。

2.夏枕。取生大黄、荷叶、黄荆子、藿香、黄芩各等份,制作枕芯。夏日暑热炎炎,体内湿热常聚,人多见疲惫不堪。选用上述清热、消暑、除湿的中药为枕,可在一定程度上消暑除湿,免致常喝清热药水而影响胃肠功能。此枕对体胖湿痰者尤为适宜。

3.秋枕。取瓜蒌仁、旋覆花、五味子、桔梗、射乾各等份,作枕芯。秋气肃杀,多影响肺气阻滞而发咳嗽和胸闷。选用上述降肺气、止咳喘的中药,可使肺气通达而免于咳喘。此枕对素有咳喘者尚有治疗作用,故尤为相宜。

4.冬枕。取干姜、麻黄、附子、木香、白芷、沉茄子各等份,制作枕芯。冬日寒气逼体,尤以伤脑常见。故选此类辛香燥火的,以祛寒增暖。据古医籍载,常用此枕可使体内阳气增加而不觉冷,对素体怕冷者尤为相宜。

值得注意的是,药枕对颈椎病有治疗作用,在睡眠中,既可使颈部肌肉得到充分休息,又有明显的抗炎、消火止痛作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尤佳。每个药枕可使用1个月,一般须连续使用2~3个月。

自然疗法之——沙浴保健法

沙浴疗法,就是以漠沙、河沙、海沙或田野沙作为媒介,将身体部分埋于沙中,通过沙温向人体传热,以达到保健治病目的的一种自然疗法。

沙浴多在海滨沙滩或有沙丘的地方进行。沙浴之所以能治病,是因为经过太阳暴晒的沙子能使热量渗透到全身关节和五脏六腑之中,将身上的寒湿之气“吸”出来,从而达到祛风湿、强体力的目的。因此,沙浴对某些疾病确实具有特殊的疗效,如各种类型的关节炎、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及血管栓塞性脉管炎等,均可用沙浴治疗。

沙浴的理想季节是每年6~8月,开始时沙疗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天1~3小时。

沙浴时可用一条湿毛巾盖在脸上,把眼、鼻、嘴、耳捂住,这样既可以防止面部和头部被烈日晒伤,又可防止沙子进入“七窍”,且能在阳光下保持阴凉感,可预防中暑。沙浴时宜适当饮水,以补充体液。

埋沙时沙面宜盖得适中,太厚有压迫感,太薄会使皮肤灼伤,且因热量不能透入体内而达不到效果。身体外露部分要用遮阳小帐篷或小伞遮挡。

沙浴虽好,可是如果你家不在海边,工作又忙怎么办?办法还是有的,准备一个大浴缸,里面灌上沙,“人造沙浴场”就做成了,在家一样可以洗沙浴,虽然达不到海边沙场的效果,但对于保健还是很有帮助的。你可以在“人造沙浴场”里进行踩沙、抓沙、搓沙等动作,让沙子帮你按摩身上的穴位,消除紧张和疲劳,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较严重的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妇女经期、孕期,儿童、年老体弱者,急性炎症、有出血倾向者,均不宜进行沙浴。

自然疗法之——日光保健法

日光疗法,也叫日光浴,其实就是晒太阳,是利用天然的太阳光,根据需要而照射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日光的照射,可以调节人体的机能,促进身心健康。

日光,是天地间最精华的阳气,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对人体生命活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与天地相应,天之阳气可充实人体阳气,故《黄帝内经》强调养生防病应“无厌于日”,“必待日光”,即人体应充分接受阳光的沐浴。人体背部属阳,行于背部的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故为阳脉之海,主持一身之阳气,所以古人认为日光“晒背”最好,可以直补督脉阳气,影响全身,尤其对脑、髓、肾精肾阴亏损者的补阳效果最好。阳光可使人体阳气得壮,气血和畅,阴寒得除。

晒太阳还能够帮助人体获得维生素D,这也是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维生素D又叫“阳光维生素”,人体皮肤中所含的维生素D3源通过获取阳光中的紫外线来制造、转换成维生素D,它可以帮助人体摄取和吸收钙、磷,使小朋友的骨骼长得健壮结实。对婴儿软骨病、佝偻病有预防作用。对大人则有防止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功效。

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够在数小时内杀死一般细菌和某些病毒。当然,盛夏季节不宜暴晒,即使是冬季,晒太阳也不是越多越好,应选择上午10时前、下午3时后的“黄金时段”,每天坚持晒30~60分钟为宜。

晒太阳时要注意:

1.晒太阳时最好穿红色服装,因为红色服装的辐射长波能迅速“吃”掉杀伤力很强的短波紫外线,最好不要穿黑色服装。

2.日光浴时,要戴草帽、墨镜,以防头晕,并可播放优美的音乐以减少烦闷感。

3.晒太阳若隔着玻璃窗,是达不到效果的。最好在户外,或宽敞的阳台上。在江湖海滩日光浴者,可配合游泳进行。夏日阳光强烈,注意不要晒伤皮肤。

自然疗法之——脐疗保健法

如果说按摩、刮痧、针灸等手段是中医常规武器的话,那么脐疗法可以说是一种“非常规武器”。尽管运用这一方法运用得比较少,但脐疗法却并不神秘,它其实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许多关于脐疗的论述。随后,脐疗法不断发展,直至晚清进入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

脐,中医穴位又称“神阙”。它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五脏六腑相通,中医认为,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所谓脐疗,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脐疗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对莫名烦恼具有很好的疗效。下面就来介绍几种常用的脐疗方法,受莫名烦恼困扰的朋友不妨一试:

1.丹硫膏。丹参、远志、硫黄各10克,研成细末。每次取药末1克,用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1次。具有养血、宁心、安神的功效。

2.交泰丸。黄连、肉桂各等量,研成细末,用蜜调为丸,每丸重1克。每次取1粒药,放入脐内,用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1次。适用于心肾不交型失眠症。

3.酸枣仁糊。酸枣仁10克,研成细末,用水调成糊状,放人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1次,连续3~5天。可养心安神,生津敛汗,适用于心肝血虚导致的失眠。

4.柏子仁糊。柏子仁10克,研成细末,放人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1次,连续3~5天。可润肠通便,养心安神,适用于血不养心所致的虚烦失眠。

5.珠黄散。珍珠粉、丹参粉、硫黄各等量,研成细末,和匀,放入瓶中备用。用时取药末0.5~1.5克,撒入肚脐中,按紧,用胶布固定,每5~7天换药一次,至失眠症痊愈为止。

当然,任何疗法都有“禁区”,脐疗法也不例外。有严重心血管疾病、体质特别虚弱者,处在怀孕期、哺乳期的女性,以及过敏性皮肤者,特别是腹部皮肤有炎症、破损、溃烂者均不适合进行脐疗。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有无药物过敏史,避免在用药时引起过敏。

另外,运用脐疗法治疗之时,一定要特别注意保暖。治疗不要在室外进行,或者让脐部对准风口。保持室内温暖,适当覆盖衣被。尤其是腹泻、感冒、体质虚弱的患者,以及老人和小儿更要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