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末春初话养生,要跳过五大“陷阱”
虽然春天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的,但实际并非如此,为了抵御料峭的春寒,人们通常会采取一定的防御和保护措施,比如春天出门戴口罩,喝白酒御寒等,殊不知,这些单凭经验和感觉到做法经常会让你掉进养生的“陷阱”。
陷阱一:有的人认为,只要出门戴上口罩,就可以防止冷空气,从而预防感冒。
专家分析:鼻黏膜里有丰富的血管,血液循环旺盛,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人体的耐寒能力应通过锻炼来增强,若完全依赖戴口罩防冷,会使机体变得娇气,不能适应寒冷的天气,正邪相争于表,从而也会感冒。通过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陷阱二:有的人因脸部被寒风吹得麻木,便用热水来洗脸,以迅速使面部恢复常温。
专家分析:冬天人的面部在冷空气刺激下,汗腺、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当遇上热水时会迅速扩张,这样容易使面部产生皱纹。建议用比体温稍低的温水洗脸,使气血运行慢慢恢复正常。
陷阱三:饮酒御寒。
专家分析:饮酒御寒,酒气上攻,浑身发热,这是酒精促使人体散发原有热能的结果。但发散太过,卫阳不足,容易导致酒后寒。
陷阱四:手脚冰凉用炉子烤。
专家分析:手脚冰凉时用炉子烤,通过热力的作用,能使局部气血流畅,腠理开疏,从而能达到活血祛风的作用。但是当手脚冰凉的时候马上用炉子烘烤,会造成血淤。当经脉不流通、阳气不畅达时,就容易形成冻疮。所以,冰凉的手脚只能先轻轻揉搓,待皮肤表面变红时,再移到取暖器旁或放入热水中取暖,使其慢慢恢复到正常温度。
陷阱五:皮肤发痒,用手使劲抓或用热水烫。
专家分析:中医认为“热微则痒”,痒是皮肤的自觉症状。冬天皮肤容易干燥和瘙痒,这是因为风邪克于肌表,引起皮肉间气血不和,郁而生微热所致,或者是由于血虚风燥阻于皮肤,内生虚热而发。浑身发痒时,用手使劲抓或用热水烫,不仅容易损伤皮肤,而且这样做也不可能起到根本的止痒作用。正确防治皮肤瘙痒的措施是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同时要经常用温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春季养眼小秘方——赏鸟、远眺、视绿、放风筝
春天,万物复苏,大地覆绿,又到了出游的好时节。到户外去拥抱大自然,真有一种蛰后初醒、生机盎然的情怀。同时,春游还有防治近视的最好功效。其观鸟赏鸟、登高远望、踏青视绿和放风筝的活动对视力最有益。
1.赏鸟消除视疲劳
观鸟赏鸟能在寻觅、追踪飞鸟的过程中,迅速调节视野,变换焦距,对消除视疲劳大有好处。当然不要用望远镜。
2.登高远望可防眼肌僵化
只有远近视野不断地交互变换,才能保持眼内调节肌肉的灵活伸缩而不僵化。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读书都是近视野,到大自然去远望,是防止眼肌僵化的好方法。
3.踏青视绿恢复视力
眼睛最怕紫外线,游泳不戴墨镜,或在雪地暴露时间过长,都会招致视力损害。白光、红光对眼睛都有较强刺激,室内灯光,特别是电脑、游戏机、电视荧屏对视网膜均有损害。唯独原野、森林、草地的自然绿色最适于人的视觉,春游到大自然中去踏青视绿,对视力的恢复大有好处。
4.放风筝放松睫状肌
放风筝除了引线高翔、舒展身心之外,对预防近视有特殊功效。专家指出,近距离、长时间用眼引起眼睛睫状肌紧张,是造成近视的主因,放风筝正好让眼睛专注凝视远方,是很好的眼球调节运动。人体的眼球运动常是往下看近、往上看远,放风筝可吸引孩子专注盯着远方高空的风筝看,这种向上看远处某一定点的游戏特性,正可促使睫状肌放松、休息。
第二节 夏季养“长”,当使浑身阳气宣泄通畅
夏季,让阳气和大自然一同“疯长”
夏季气温逐渐升高,并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峰,而且夏季雨量丰沛,大多数植物都在此季“疯狂生长”,人体的阳气在这个时候也较为旺盛,因此夏季养生要注意顺应阳气的生长。
因天气炎热,人往往比较烦躁,要避免天气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要把酷暑高温拒之门外。
在夏天,人容易心火过旺,因此饮食应清淡,尽量少吃油腻食物;在流汗后,不仅要补充水分,还应补充盐分;夏季易中毒,所以要注意饮食卫生,并且不要食用变质食物。
夏季天气炎热,要注意劳逸结合,应尽量避免在烈日或持续高温下工作,注意午休,晚睡早起。睡觉时不要贪凉,最好不开电扇,不露天睡眠。
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人们可以用多吃防暑食物、保证睡眠等方法来避暑。另外,还要注意预防支气管哮喘、腹泻、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运动要避过高温时间,清晨和黄昏是最好的锻炼时间。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强度不宜过大,散步、太极拳是夏季的理想运动。在运动后,不要饮用大量的凉开水,也不要用冷水冲澡。
此外,在夏季要抓住治冬病的好时机。许多冬季常发生的疾病或因体质阳虚而发生的病症,可通过在夏天增强人体抵抗力,减少发病几率。冬病夏治是抓住了夏季阳气最盛、冬季阴盛阳衰的特点。久咳、哮喘、痹症、泄泻等疾病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治疗效果较好,常用的方法有针灸和进补。
清淡是炎夏养生的第一法宝
夏天的太阳那么大,拿什么来对抗它的炎热呢?下面将介绍清淡养生法:
1.头脑宜清净
盛夏烈日高温蒸灼,令人感到困倦、烦躁和闷热不安,使头脑清静,神气平和是养生之首要。古医经《养生篇》中记载,夏日宜“静养勿躁”,节嗜欲、定心气,切忌脾气火暴、一蹦三跳,情绪激越而伤神害脏腑。
2.饮食宜清淡
炎夏暑热,少食高脂厚味、辛辣上火之物,饮食清淡可起到清热、祛暑、敛汗、补液等作用,还有助于增进食欲。新鲜蔬菜瓜果,如西红柿、黄瓜、苦瓜、冬瓜、丝瓜、西瓜之类清淡宜人,既能保证营养,又可预防中暑;菊花清茶、酸梅汤和绿豆汁、莲子粥、荷叶粥、皮蛋粥等亦可清暑热,生津开胃。
3.游乐宜清幽
炎夏不宜远途跋涉,最好是就近寻幽。清晨,曙光初露,凉风习习,到溪流、园林散步,做气功、保健操等,可使人心旷神怡,精神清爽;傍晚,散步徜徉在江滨湖畔,亦会令人心静如水,烦闷、暑热顿消。晚上,在人少、清凉之室,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或邀三朋四友,品茗聊侃,亦惬意舒心。适当过过现代城市的夜生活,去夜总会、歌舞厅、卡拉OK,潇洒一回,对丰富生活内容大有好处,但不宜常往,特别是老人更应慎之,否则亦会伤神害身,乐极而生悲。
4.居室宜清凉
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阴凉的环境,会使人心静神安。
夏天一碗绿豆汤,巧避暑邪赛仙方
在酷热难耐的夏天,人们都知道喝绿豆汤以清热解毒。民间广为流传“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这一健康谚语。中国人很早开始就认识到绿豆粥清热解毒功效。唐朝医家说绿豆:“补益元气,和调五味,安精神,行十二经脉,去浮风,益气力,润皮肉,可长食之。”
而《本草纲目》是这样记载绿豆的:用绿豆煮食,可消肿下气、清热解毒、消暑解渴、调和五脏、安精神、补元气。绿豆性味甘寒,入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之功效。所以是夏季补心安神、清热解毒的佳品。
服食绿豆,最好的方法当然是用绿豆熬汤。制绿豆汤时,有时会因煮的时间过久,而使汤色发红发浑,失去了应有的特色风味。这里列举五种熬制绿豆的方法,简单轻松就能熬出美味又解暑的绿豆汤。
方法一:
将绿豆洗净,控干水分倒入锅中,加入开水,开水的用量以没过绿豆2公分为好,煮开后改用中火。当水分要煮干时(注意防止粘锅),加入大量的开水,盖上锅盖,继续煮20分钟,绿豆已酥烂,汤色碧绿。
方法二:
将绿豆洗净,用沸水浸泡20分钟,捞出后放到锅里,再加入足量的凉水,旺火煮40分钟。
方法三:
将绿豆洗净,放入保温瓶中,倒入开水盖好。等绿豆粒已涨大变软,再下锅煮,就很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绿豆煮烂。
方法四:
将挑好的绿豆洗净晾干,在铁锅中干炒10分钟左右,然后再煮,绿豆很快就可煮烂。
方法五:
将绿豆洗净,用沸水浸泡10分钟。待冷却后,将绿豆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冷冻4个小时,取出再煮。
长夏湿邪最猖狂,全面防御别松懈
中医称夏末秋初为长夏时期,其气候特点是多湿,所以《理虚元鉴》特别告诫说:“长夏防湿。”这个季节多雨潮湿,水汽上升,空气中湿度最大,加之或因外伤雾露,或因汗出粘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处潮湿,以致感受湿邪而发病者最多。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当热环境中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时,有碍于机体蒸发散热,而高温条件下蒸发是人体的主要散热形式。空气中大量水分使机体难以通过水分蒸发而保持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出现体温调节障碍,常常表现出胸闷、心悸、精神萎靡、全身乏力。长夏防湿,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居住环境,避免潮湿
《黄帝内经》提出:“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意思是湿邪伤人,最容易伤人下部。这是因为湿的形成往往与地的湿气上蒸有关,故其伤人也多从下部开始,如常见的下肢溃疡,湿性脚气、妇女带下、下肢关节疼痛等,往往都与湿邪有关。因此,在长夏季节,居室一定要避免潮湿,尽可能做到空气流通,清爽、干燥。
2.饮食清淡,易于消化
祖国医学认为,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因为人体后天之本—脾喜燥而恶湿,所以,长夏季节湿邪最易伤脾,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则可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气机不畅,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温、口甜苔腻脉濡等症。若影响到脾气升降失司,还能出现水液滞留,常见水肿形成、目下呈卧蚕状,也可见到下肢肿胀。因此,长夏季节最好少吃油腻食物,多吃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如元代著名养生家丘处机所说:“温暖,不令大饱,时时进之……其于肥腻当戒。”这里还指出,饮食也不应过凉,因为寒凉饮食最能伤脾的阳气,造成脾阳不足。此外,由于消化功能减弱,一定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不吃腐烂变质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净,应多食清热利湿的食物,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常用清热利湿食物以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最为理想。
3.避免外感湿邪
由于长夏阴雨连绵,人们极易感受外来湿邪的侵袭,出现倦怠、身重、嗜睡等症,严重者还能伤及脾阳,造成呕吐腹泻、脘腹冷痛、大便稀薄。因此,长夏一定要避免湿邪侵袭,做到外出带伞、及时避雨。若涉水淋雨,回家后要立即服用姜糖水。有头重、身热不扬等症状者,可服藿香正气水等。此外,由于天气闷热,阴雨连绵,空气潮湿,衣物极易发霉,人也会感到不适。穿着发霉的衣物,容易感冒或诱发关节疼痛,因此,衣服要经常晒一晒。
总之,根据祖国医学“春夏养阳”的原则,长夏防湿的关键在于要保养人体阳气。只有阳气充足,湿邪才不易侵犯。
夏季不忘补水和维生素
夏季天气炎热,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维生素,这样才能使胃口更好,身体更健康。下面介绍夏季补水和维生素的具体方法:
1.补水要在饭前
在饭前1小时,喝1杯水,除了可以解除肠胃脱水的现象,还能促进肠胃蠕动以及胃的排空,促进食欲。
2.补充维生素B1
夏天喝大量的水和冷饮,因为流汗多,容易把维生素B族冲出体外,导致食欲不振,因此维生素B族中的维生素B1是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转换成葡萄糖的“媒人”,葡萄糖提供脑部与神经系统运作所需的能量;少了它,虽然照常吃饭,体内的能量却不足,就会表现无精打采。维生素B1最丰富的来源是所有谷类,如小麦胚芽、黄豆、糙米等,肉类以猪肉含量最丰富。
3.补充维生素B2
维生素B2负责转化热能,它可以帮助身体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释放出能量。在活动量大的夏天更需维生素B2,因为美国康乃尔大学一项研究发现,人体对维生素B2的需求量是随着活动量而增加的,维生素B2的最佳食物来源是牛奶、乳酪等乳制品以及绿色蔬菜如花椰菜、菠菜等。
4.补充维生素B3
维生素B3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一起负责碳水化合物新陈代谢并提供能量,缺乏维生素B3会引起焦虑、不安、易怒,所以夏天常常觉得烦躁。富含维生素B3的食物有青花鱼、鸡肉、牛奶等。
5.补充维生素C
暑热也会给人一种压力,而维生素C具有抗压的作用,在夏天自制苦瓜汁、芹菜汁、凤梨汁等各种果汁,既可补充水分,也可以补充丰富的维生素C。
正确用膳,预防三种夏季病
感冒、腹泻、中暑是夏季常见的三种高发病。中医把夏季的感冒称为热伤风,多由阳气外泄引起。由于夏季人们出汗较多,消耗较大,容易使人体阳气外泄,而且天热了很多人吃饭不规律,造成抵抗力下降,易患感冒。所以夏季人们应多补充营养,多吃一些祛湿防感冒的食品,如绿豆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