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反映,腰痛多年,无论是服药,还是针灸,各种方法都试了,但还仍见明显效果。其实,这种莫名腰痛同样可以找经络帮忙,而且一穴即可。
少海
从中医角度,人体经络之气的运行构成了一张密密麻麻的网,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稍不注意,这张网便会在某处形成一个死结,这个死结不打开,任你如何在疼痛部位治疗,都很难起效。然而,只要我们知道这死结所在的关键穴位,对其进行按摩或针灸等刺激,疾病自然会迅速缓解,直至消失。
专家发现,按摩、针灸或敲打右臂少海穴,可以治疗莫名的腰痛症状。右少海穴在手少阴心经上,在右手臂的肘弯处,只此一穴,其他辅助穴位都不需要,很奏效,也很神奇。具体的按摩或敲打时间,可以依病情而定,10分钟或以上均可。
腰肌劳损,每天半小时即可解决
有一种很常见的腰病,在以腰骶关节为中心约一巴掌大的地方,或隐隐作痛,或酸痛不适,早晨起床时减轻,活动后加重,不能久坐、久站,弯腰困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腰肌劳损。这类患者虽然大都能正常生活和坚持工作,但时间一长,便会影响工作效率,降低生活质量。
很多人认为,腰肌劳损是衰老造成的,其实若究其原因,错全在自己。长期弯腰劳动,用肩扛抬重物,腰部闪挫撞击未全恢复,或积累陈伤,经筋脉终受损,气滞血淤,阻塞不通,筋脉失于滋养,自然就会疼痛劳损。此病大多与天气变化有关,如阴雨或感受风寒潮湿等则症状加重,所以那些不懂得加衣保暖的人,受病痛之苦也顺理成章。
治疗腰肌劳损六仙丹:脾腧、胃腧、肾腧、环跳、昆仑、绝骨
环跳、昆仑
腰肌劳损的经络按摩在家就可以进行,具体方法为:请家人用双手掌推拿你背腰部两侧的膀胱经脉及督脉,先自上而下推复数遍;然后,用双掌根同揉和拇指交替压脊柱两侧及诸棘突间隙,反复操作10分钟左右。最后,具体指压点按的基本穴位为:脾腧、胃腧、肾腧、环跳、昆仑、绝骨,每穴指压点按约1~2分钟即可。全部算起来,不足半小时就可以解决病痛之苦。
脚痛,就找肾腧、环跳、绝骨三穴
脚痛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病症之一,很多人是脚和腰连带着痛,还有些人是脚跟、脚底或脚踝等脚部某些部位痛,但基本都没有明显的红肿症状。
关于脚痛的经络按摩,具体操作为:家人用双手掌推拿患者背腰部两侧膀胱经脉及督脉,先自上而下推摩数遍;然后,用双掌根同揉和拇指交替压脊柱两侧及诸棘突间隙,反复操作10分钟左右。最后,基本指压点按穴位为:肾腧、环跳与绝骨,每穴约l~2分钟。此外,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为患者进行一下足部按摩,可以增加推拿效果。
关于脚部的护养,保暖十分重要。平时要避免受凉,可通过小腿部捶打和脚部搓揉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以改善症状。此外,每天晚上临睡前还可用40℃左右的温水泡泡脚,对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和疼痛大有帮助。
第六节 治疗、保养消化系统的人体大药
暴饮暴食胃难受,找到极泉便解决
在我们生活中,暴饮暴食的现象随处可见,尤其是在节假日里,不用工作,生活也就没有了规律,早餐不吃,中午晚上又大吃大喝,没有节制,结果是满足了口腹之欲,却让身体很不舒服,胃胀、胃酸、胃疼、打嗝等是最常见的症状。这时候人们才开始后悔,不该吃这么多,但天下是没有卖后悔药的,那遇到这些情况,该如何处理呢?很简单,我们只要按摩刺激左侧极泉穴,这些不适症状就可以很快缓解并消失。
中医认为“胃如釜”,胃能消化食物,是因为有“釜底之火”。这釜底之火是少阳相火。显然人体的少阳相火不是无穷的,大量的食物进入胃里后,使得人体用于消化的少阳相火不够,于是人体便调动少阴君火来凑数,即“相火不够,君火来凑”。可惜少阴君火并不能用于消化,其蓄积于胃首先是导致胃胀难受。所以,要想消除胃胀,就得让少阴君火回去。左侧极泉穴属于手少阴心经上的穴位,刺激这个穴位,就可以认为造成心经干扰,手少阴心经自身受扰,就会赶紧撤回支援的少阴君火以保自身。当少阴君火撤回原位了,胃胀自然就顺利解除了。
极泉
具体操作方法(选择一种或多种并且):
1.用右手在穴位处按压、放松,再按压、再放松,如此反复5分钟左右。
2.用筷子的圆头在穴位处按压、放松,反复进行,至少5分钟。
3.用小保健锤在该穴位处敲打,至少5分钟。
暴饮暴食也是疾病之根,一般在暴饮暴食后会出现头昏脑涨、精神恍惚、肠胃不适、胸闷气急、腹泻或便秘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急性胃肠炎、胃出血,甚至还有可能诱发多种疾病,如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心脏病、脑梗死等。因此体质虚弱者尤其要小心,要应控制饮食,少吃油腻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有助于消化和排便。如果情况较严重,可用一些有助消化的常用药。另外山楂有消食化积、活血化淤的作用,为消油腻、化食积之良药。
补脾气虚,只需脾腧、足三里两味药
说起脾虚,想必很多人还是一头雾水,其实这种症状很常见:脘腹胀满,食后更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苍白;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软无力。这些表现体现了两个方面的病理变化:一为脾脏运化功能减弱,脾失健运,精微不布,水湿内生,故纳少腹胀,便溏;脾虚失运,水湿泛滥,故肢体浮肿。二为气血生化不足,脾主四肢肌肉,脾气不足,肢体失养,故肢体倦怠;气血亏虚,中气不足,故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不同年龄,脾气虚证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婴幼儿脾气虚证,多表现为消化不良、呕吐、肚腹胀大、身体消瘦、面色萎黄;年老体弱或大病、久病者见脾气虚证,多表现为身体沉重、四肢无力、倦怠嗜卧或消瘦乏力、语声低微、面色萎黄。
脾气虚证的治疗以益气健脾为主,在经络治疗方面,应该选用脾腧和足三里两穴。
脾腧: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是脾脏的精气输注于背部的位置,和脾直接相连,所以刺激脾腧可以很快恢复脾的功能。《针灸大成》中说它可治“善欠,不嗜食”,也就是老打哈欠,总是昏昏欲睡。
刺激脾腧最好的办法是拔罐,其次是按揉,也可以艾灸。但是因四季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早春和晚秋最好拔罐,夏末和冬季应该艾灸,夏冬两季艾灸不但可以温补脾气,还可以祛湿,尤其是夏末,这时候的天气有湿有寒,艾灸最为合适。其他时候则以按揉为主。
每天晚上8点左右刺激最好,因为这是脾经精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一天的工作已基本结束,而且运转了一天的“脾气”已经有些疲惫了,这时补,一来可以缓解白天的劳累,二来可以为第二天蓄积力量。
脾腧在脊柱旁开两指的直线上,平对第十一胸椎棘突(肚脐正对着脊柱的地方为第二腰椎,向上四指处即为十一胸椎)。
足三里:这是古今公认的“长寿第一穴”,是胃经的合穴,“所入为合”,它是胃经经气的必经之处。要是没有它,脾胃就没有推动、生化全身气血的能力。古人称“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民间流传“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可见足三里对身体有多重要。
足三里一定要每天坚持刺激,也可以找一个小按摩锤等东西进行敲击,力量要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至少揉3分钟。冬天的时候也可以艾灸。
操作方法:每天饭前饭后各半小时的时候按揉两侧足三里穴3分钟,可以左右交替着刺激,然后晚上8点左右再在两侧脾腧上拔罐15分钟,起罐之后喝一小杯温开水。
摩腹和天枢穴让便秘从此绝根
便秘是一种很常见的临床症状,而且很多人都被它折磨过。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有便意而排出困难的一种病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便秘存在于女性的各个年龄段。许多人虽然采取了多种积极的措施,如多吃水果、喝保健茶、吃保健品等,但大都没有见到明显疗效,但是通过刺激身体中的重要穴位就可以缓解或治愈便秘。
胃肠蠕动减慢是所有便秘的共同特点,所以每天摩腹和按揉两侧天枢应该是最重要的。我们知道经常摩腹可以促进胃肠血液循环和胃液分泌,增强胃肠消化功能。摩腹简单易行,通常每天早晚各一次,方法是:仰卧在床上,先用右手五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面积由小到大,手由轻到重、由慢到快,顺时针方向绕肚脐旋转摩腹100圈。再改用左手反方向摩腹100圈,两手轮换交替摩腹15~20分钟,以肚皮发红、有热感即可。早上摩腹前最好先喝一杯温开水,摩腹时间增加一倍为佳。
天枢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同时也是大肠经气血的主要来源之处,故为大肠经募穴。而且天枢的位置向内对应的就是大肠,所以每天饭后按揉两侧天枢穴可以很好地改善胃肠蠕动,每次3分钟。
在便秘状况有所改善后,敲打头顶的百会穴2~5分钟,或者按压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合谷穴,可以较好地巩固治疗效果。
口臭——敲胃经让你口气清新
现代社会,谈话交流非常重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口气清新,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可偏偏就有很多女性有口臭,这令她们非常尴尬。口臭指呼出的气体和口腔吐出的气体都具有令人厌恶的臭味,并被他人嗅到。口臭常给患者造成精神负担,影响社交活动。
其实,口臭是胃热引起的,胃热的人从外貌上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浓眉,头发较黑、粗、硬,上嘴唇往上翘,偏厚,另外,这样的人一般饭量都很大,小便颜色比较黄。那么如何驱除口臭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敲胃经,因为敲胃经可以驱胃火,一直敲到小便的颜色恢复为淡黄清澈为止。
若口臭伴有口干、牙床肿痛、腹胀、大便干结症的,应充分按揉足二趾趾面,并按揉足部内庭、冲阳、公孙穴各1分钟;再从小腿向足趾方向推足背及其两侧各30次。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了口臭除了敲胃经之外,平时还要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洗牙,以预防口臭。
妊娠呕吐,三味大药就解决
怀孕后发生的恶心、呕吐现象称为“妊娠呕吐”或“妊娠反应”。多数妇女怀孕6周以上时,常常出现恶心、呕吐现象,一般多在早晨起床后数小时内发生。症状轻者仅会食欲下降,晨间恶心或偶有呕吐。少数人症状明显,吃什么吐什么,不吃也吐,甚至吐出胆汁。呕吐也不限于早晨,可以全天发生,严重时出现脱水和酸中毒。有的孕妇除了呕吐外,还有饮食习惯的改变,如喜欢吃酸性食物,厌油食,嗅觉特别灵敏,嗅到厌恶的气味后即可引起呕吐。
妊娠的时候,为了肚子里的宝宝,孕妇的阴血都下行到冲任养胎,最后冲气偏盛,脾胃气血偏虚,胃气虚不能向下推动食物,反而会跟着冲气往上跑,所以不想吃东西,甚至厌食,营养跟不上就会发生头晕、浑身无力的症状。
所以要想不呕吐,吃得香,睡得好,最好健脾胃,把胃气拉下来。而健脾胃最好的办法就是按揉足三里、内关和公孙穴,上面例子中的小陈只要懂得这种按摩之道就不至于受这样的痛苦。
足三里是胃的下合穴,跟胃气是直接相通的,按揉这里可以将胃气往下导。所以,平时用手指按揉足三里或者艾灸都可以了。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按揉它能使身体上下通畅。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正中,腕横线上方两横指、两筋之间。公孙是足太阴脾经的络穴,按揉它能调理脾胃,疏通肠道,肠道通畅了,胃气也就跟着往下走了,另外,跟它相通的冲脉正是妊娠呕吐的关键所在。公孙穴位于脚内缘,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顺着大脚趾根向上捋,凹进去的地方就是。
建议你每天早晨按揉足三里3分钟,下午5~6点按揉内关穴和公孙穴4~5分钟,长期坚持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妊娠者在食物的选择上,应以易消化、清淡为主,此时不应进食过于油腻、滋补的食物,以免增加对胃肠道的刺激。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应为首选,如粥、豆浆、牛奶、藕粉、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可少食多餐,但要有规律。
经期腹泻,灸脾腧祛虚寒就会好
有的年轻女性在经期还会出现腹泻的情况,一天去好几趟厕所,有时脸也会浮肿,让爱美的女士们苦恼不已。
中医认为,出现这些状况完全是脾气虚的缘故,尤其年轻的女孩子比较常见,因为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为了保持好身材常常会节食减肥,常吃一些青菜水果之类的食物,而远离肉类和主食,时间长了就会使脾虚寒,当来月经的时候,气血就会充盈冲脉、任脉,脾气会变得更虚。因为脾是主运化水湿的,脾不能正常工作了,那么水湿也会消沉怠工,不好好工作,也就不能正常排泄了,所以就会出现腹泻,如果泛滥到皮肤就会出现脸部浮肿。
可见,要想经期不腹泻就要补脾气,而补脾气最好的办法就是灸脾腧穴。脾腧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每天坚持灸此穴3分钟就能缓解经期腹泻的症状。灸此穴最佳时间应在早上7~9点进行。另外,除了采用艾灸法外,还可以用拔火罐的方法,每天拔脾腧穴5分钟,可以收到同样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