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大全集
5281500000069

第69章 世间最好的灵丹妙药都在我们自己身上(8)

在保养经络的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

1.限制烟酒,减少其对血管的损坏,帮助血管恢复弹性。

2.定期测量血压,检查动脉和血脂状况,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倾向的,应给以相应的治疗。

3.生命在于运动,经常锻炼,适当运动,如行走、跑步、做操、舞剑、练太极拳等,对改善血管弹性的状态,恢复血管弹性有很大帮助。

4.保持心情舒畅,也是使血管健康的秘诀。

5.饮食应以清淡为宜,即低脂、低盐的饮食。

6.加强血管弹性检测,观察血管弹性的变化,做好预防。

治疗心肌炎,单味心腧穴大药就有疗

老年人身体虚弱、免疫功能下降,患感冒后病毒侵入心肌,导致心肌炎,甚至出现心绞痛、心衰等致命疾病。若抢救不及时,就会危及生命。这时,只要快速按摩心腧穴,就可起到缓解病情的良好疗效。

前面讲了,心腧穴是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主治心肌炎、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心内膜炎、心膜积液、心包炎、胸痛等疾病。因此,患心肌炎时按摩此穴是对症施治的。

具体操作方法:患者脱掉上衣后,趴在平板床上,双下肢并拢,双上肢放入肩平横线上。术者或家属可利用双手大拇指直接点压该穴位,患者自觉局部有酸、麻、胀感觉时,术者开始以顺时针方向按摩,坚持每分钟按摩80次,坚持每日按摩2~3次,一般按摩5次左右,可起到明显疗效,再按摩2~3天可起到治疗效果。

心腧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杜绝烟酒及任何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及豆制品和海产品。另外,坚持每晚用热水泡脚25分钟,可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第八节 治疗、保养呼吸系统的人体大药

根除肺阴虚,每天按掐合谷3分钟

中医上常说的肺阴虚主要是指阴液不足而不能润肺,从而导致干咳、痰少、咽干、口燥、手足心热、盗汗、便秘等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症状。

中医有“肺为娇脏”之说,指出肺是娇嫩,容易受邪的脏器。肺既恶热,又怕寒,它外合皮毛,主呼吸,与大气直接接触。外邪侵犯人体,不论从口鼻吸入,还是由皮肤侵袭,都容易犯肺而致病。即使是伤风感冒,也往往伴有咳嗽,说明肺是一个娇嫩的脏器,故名。所以,肺对外邪的抵抗力是很低的,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抵抗力就更低了。

因此,在平时,我们一定要注重肺的保养。肺不阴虚了,抵抗力强了,这些症状也就自愈了。在人体的经穴中,合谷穴是调养肺阴虚的最佳穴位。

合谷穴是大肠经上的穴位,俗称“虎口”。在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只要坚持每天按摩两侧合谷穴3分钟,就可以使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胸闷气短、多咳多痰、爱发高烧、多出虚汗等症状慢慢消失。但要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孕妇一般不要按摩合谷穴。

另外,在饮食上,肺虚时要多吃酸味的东西,少吃辛辣的东西。因为肺喜欢收敛,不喜欢发散。顺着肺的喜好就是补,跟肺反着干的就是泻。酸性收敛,正投肺所好,所以能补肺虚;辛味发散,正为肺所恶,会将肺泻得更虚。青梅、杨梅等,都有去虚火、敛肺止咳的功效,是肺虚者日常保健最佳选择。

这样按摩将感冒赶跑

谁都得过感冒,轻者鼻子不通气,流鼻涕,头痛;重者怕冷,发烧,全身没劲。由于发病率高,有可能并发其他疾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推拿按摩不仅能预防感冒,还有治疗感冒的功效。

用左手中指在右手掌心,即“劳宫穴”用劲摩擦,直到自己觉得发烫,然后把中指按在左边鼻翼的下方,即“下迎香穴”,反复3~4次。然后再用右手中指在左手“劳宫穴”摩擦发烫后,按在右边鼻翼的下方,同样次数。

如患重感冒,用上述方法疗效欠佳,可按摩脚心即“涌泉穴”,两三天即可治愈。这是因为人的脚部经脉密集,两脚的穴位占全身穴位数的1/10。现代医学认为,脚心远离心脏,血液供应少,表面脂肪薄,保温力差,且与上呼吸道,尤其是鼻腔黏膜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所以脚心受了寒暖,就会因反射而引起上呼吸道局部温度降升和抵抗力减弱或增强,对感冒有直接作用。

按摩脚心时可取坐式,左(右)脚置放在右(左)膝上,一手紧贴脚心,推力由轻渐重,持续按摩2~3分钟,两脚交替,重复2~3次。这不仅能治感冒,还能预防感冒,甚至可以增强记忆力,使头脑清晰。

预防感冒,可按摩“人中穴”和“风府穴”。具体方法是,用大拇指和食指在二穴各捏几下即可。按摩可以在以下两个时刻进行:一是每次脱衣前或起床穿衣前;二是从室内到室外前。“人中穴”又称“水沟穴”,位于鼻唇沟上中三分之一交界处,是常用的急救穴;“风府穴”在枕骨上隆凹陷处,为风寒入侵的门户,又为治疗感冒或伤寒的要穴,两穴均属督脉,督脉主一身之阳。祖国医学的“阳气”就是指人体的正气,包括现代医学的免疫力、抵抗力等。使用本法,可以扶助正气,抵御风寒,起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作用。摩擦这两个穴位,在局部可产生生物电,加速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抵抗力。另外,洗脸前按摩迎香穴10下左右也可预防感冒。迎香穴位于鼻旁开1.6厘米的地方。

另外,每天早晨洗脸时,捧冷水于鼻孔处,轻轻吸入,旋即喷出,反复3~4次,坚持半个月,对特别容易感冒的患者有很好的预防感冒作用。

各类咳嗽,都到肺经药房抓大药

咳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咳嗽不仅源于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所以很难治愈。咳嗽本身并非坏事,它是身体的一种自然保护反应。通过咳,排出肺中痰浊,以宣畅气机;但久咳伤肺,会破坏肺脏的正常生理结构。这时,我们需要及时去修补受损的肺脏,而刺激肺经就是最便捷的方法。

肺经的左右两侧各11个穴位,经脉从胸走手,起于中府,止于少商。这些穴位都善治咳嗽。

首先是云门穴,中线任脉旁开6寸,锁骨下缘处。两手叉腰时,此处会有一个三角窝。云门穴止咳平喘效果很好,还善治肩臂痛麻,颈淋巴结炎等。

中府,在云门下1寸,是治疗支气管炎及哮喘的要穴,也是肺脾两经的会穴,可治脾虚腹胀、气逆痰多、食欲不振诸症。若与后背肺腧穴同时点按,可有即时止咳之效。

天府,在腋下3寸,两臂张开,掌心相对平伸,用鼻尖点臂上,点到处就是此穴。此穴善治鼻炎,不论过敏性鼻炎,还是慢性鼻炎,经常按摩此穴即可改善。

尺泽(合水穴),在肘横纹桡侧凹陷中。本穴善清肺热,不但治热性咳嗽,还对咽喉炎和扁桃体炎有特效。尺泽为肺经合穴,对因饮食不洁引起的上吐下泻也非常有效。另外,此穴还可治疗鼻衄、遗尿、腰扭伤、高血压等症。

孔最,“孔”为孔窍,“最”为第一,也就是说此穴是人体诸窍的统领。凡窍之病,皆可用此穴调治,如耳痛、耳鸣、鼻塞、鼻衄。此穴还是治疗痔疮的要穴。另外,孔最还善调毛孔的开合,以及治疗急性咽炎、咳嗽、扁桃体炎。

太渊(腧土穴),此穴为肺经母穴,可治一切肺虚之症,对虚寒咳嗽、脾虚咳嗽,特别是咳声无力、遇寒即咳、口吐清稀白痰者,最为对症。太渊还是脉之总会,可治疗各种心脏虚弱病症及各种与动静脉有关之症。

鱼际穴,在大拇指下肉肚最高点。此穴为肺经荥穴,对清肺热,利咽喉,滋阴凉血有特效,适合热症,对咽喉疼痛、咳嗽痰少者效果最好。鱼际还是治疗哮喘的要穴,经常按压此穴,对哮喘有很好的预防功效。另外,每次小儿消化不良时,点揉鱼际穴5分钟即可。

秋季护肺,找鱼际、曲池和迎春三宝穴

在中国的传统医学观念里,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脏开窍于鼻,而其表现在皮毛。秋天,秋高气爽也带着燥气,若肺气失调,则容易出现鼻干口燥、干咳、喉咙痛等上呼吸道疾病。所以,秋季养生要注意呼吸系统的维护,特别要注意肺部的调养。

在刚刚过去的夏天里,人们喝冷饮,穿衣盖被都尽量轻薄,使得脾胃虚寒,而脾又为“肺之母”,脾受凉必然会对肺有影响。中医还有“肺为娇脏”的说法,就是说肺既怕冷也怕热,既怕干也怕湿。即使在其他季节里没有注意养肺,在秋季也要对肺特别关注,因为在适合养肺的季节里多呵护肺,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秋季护肺,按揉穴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些穴位包括鱼际、曲池和迎香穴。

曲池、鱼际、迎香

鱼际可以不拘时地进行按压,每天最少3~5分钟,并要长期坚持。

曲池有很好的清热作用,每天下午1~3点按揉这个穴位最好,因为这段时间是阳气最盛的时候,按揉此穴位可以使阳气降下来。

曲池的位置: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肘时,在肘横纹外侧端处。

迎香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顾名思义,如果鼻子有毛病,例如因为感冒或鼻子过敏等引起鼻腔闭塞,以致不闻香臭,治本穴有直接效果。每天双手按在两侧迎香穴上,往上推或反复旋转按揉2分钟,鼻腔会明显湿润、通畅很多。迎香穴就在鼻翼两侧。

秋季护肺除了要按揉以上三个穴位之外,还要注意饮食。人们在饮食中还要注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甜酸苦辣咸都不要过分。除了温肺外,还应尽量吃些润肺的东西,如杏仁、桃仁等干果,对肺都有滋润作用。另外,还要多喝水,这也是秋季养肺最简便的一招。秋天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也可以直接从呼吸道摄入水分,方法是将热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对准杯口吸入蒸气,每次10分钟,早晚各一次即可。

家庭推拿法治好小儿咳嗽

听到孩子咳嗽,父母总是很揪心,又没有什么一吃就灵的特效药,只能看着干心疼。咳嗽是小儿的常见病症,这是因为小儿脏腑娇嫩,所以极易受到外感、内伤等的侵袭而使肺脏受伤,最终导致咳嗽。换句话说,咳嗽也是机体对抗侵入气道的病邪的保护性反应。因此,年轻的父母们不必担心,只要掌握了一套经络推拿法,自己在家就可以治好孩子的咳嗽。

1.外感咳嗽:咳嗽有痰,鼻塞,流涕,恶寒,头痛。若为风寒者,兼见痰、涕清色白,恶寒重而无汗。若为风热者兼见痰、涕黄稠,汗出,口渴,咽痛,发热。治疗应健脾宣肺,止咳化痰。

推拿手法主要有:

(1)推坎宫:眉收至两眉梢成一横线为坎宫穴。操作时,术者用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做分推,约30~50次。有疏风解表、醒脑明目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痛等。

(2)下推膻中: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操作时,术者用食指、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约50~100次。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呕吐、咳嗽、呃逆、嗳气等疾病。

(3)揉乳根:操作时,术者以拇指螺纹面按揉两侧乳根穴各30~50次。具有宣肺理气、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咳嗽、胸闷、哮喘等疾病。

(4)揉肺腧:肺腧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脉身柱穴旁开1.5寸。操作时,于两侧的肺腧穴上按揉50次左右。具有益气补肺、止咳化痰的功效,能调肺气,补虚损,止咳嗽,适用于一切呼吸系统疾病。

(5)揉丰隆:丰隆穴位于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胫腓骨之间。操作时,揉50次左右。具有和胃气、化痰湿的功效,适用于治疗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病症。

若是风寒者可加推三关,风热者可加清天河水,痰多者可加揉小横纹。

2.内伤咳嗽:久咳不愈,身微热,或干咳少痰,或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治疗应健脾养肺,止咳化痰。

推拿手法主要有:

(1)补肺经:肺经穴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操作时,术者以拇指螺纹面旋推患儿此穴约100~300次。具有补肺气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虚性咳喘、自汗、盗汗等病症,常与补脾土合用。

(2)运内八卦: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2/3为半径,所作圆周。操作时,术者以拇指顺圆周推动,约100~500次。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行滞消食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痰结咳嗽、乳食内伤等病症。

(3)揉乳根、乳旁:乳旁穴位于乳头外旁开0.2寸。揉两侧此穴30~50次。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适用于治疗胸闷、咳嗽、痰鸣、呕吐等病症。

(4)揉中脘:中脘穴位于前正中线,脐上4寸。操作时,患儿仰卧,术者以掌根揉此穴约100~200次。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和中的功效,适用于脾胃升降失调所致诸症,如呃逆、胃痛、腹胀等。

久咳体虚可加用推三关、捏脊,阴虚咳嗽可加用揉上马,痰吐不利可加用揉丰隆。

为配合经络疗法,父母在孩子的饮食上也要多加注意,多给孩子吃清淡的食物,一切寒凉、甜酸的食物都不要吃。孩子咳嗽时需忌发物,父母不能给其吃鱼、海鲜等,也不能给孩子吃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