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从头到脚谈养生大全集
5282000000071

第71章 人与健康,欲得和谐——辩别养生,体味生命的顽强(2)

3.老年人小便时头部打激灵

小孩和老人小便时有一个现象,就是有时头部会打一下激灵。但是老人的打激灵和小孩的打激灵是不一样的。小孩子是肾气不足以用,肾气、肾精还没有完全调出来,所以小便时气一往下走,下边一用力上边就有点空,就会激灵一下;而老人是肾气不足了,气血虚,所以下边一使劲上边也就空了。所以,小便时一定要咬住后槽牙,以收敛住自己的肾气,不让它外泄。

4.成年人胸无大志,容易满足现状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刚刚三四十岁就已经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了,只想多赚钱维持生计,再比别人过得好一点就可以了,这实际上是肾精不足的表现。中医理论认为,肾不仅可以主”仁、义、礼、智、信”中的”智”,还可以主志气的”志”,肾的神就是”志”。一个人的志气大不大,智力高不高,实际上都跟肾精足不足有关。小孩子肾精充足,所以他们的的志气就特别高远。而人到老年,很多人会说,我活着就行了,什么也不求了,这其实就表明他的精气快绝了。

5.下午17点~19点发低烧

有些人认为发高烧不好,实际上发高烧反而是气血充足的表现。气血特别足的话,才有可能发高烧。小孩子动不动可以达到很高的热度,因为小孩子的气血特别足。人到成年之后发高烧的可能性就不大了,所以,发低烧实际上是气血水平很低的表现,特别在下午17点到19点的时候发低烧,这实际上是肾气大伤了。

6.成年人了还总流口水

我们知道,小孩子特别爱流口水,中医认为,涎从脾来,脾液为”涎”,也就是口水。脾属于后天,小孩脾胃发育尚弱,因此爱流口水。但是如果成年人还总是流口水,那就是是脾虚的象了,需要对身体进行调养了。

7.迎风眼睛总是流眼泪

很多人都有迎风流泪的毛病,但因不影响生活,也就不在意。在中医里,肝对应泪,如果总是迎风流泪的话,那就说明肝有问题了。肝在中医里属厥阴,迎风流泪就说明厥阴不收敛,长时间下去,就会造成肝阴虚,所以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调理,以免延误病情。

8.睡觉时总出汗

睡觉爱出汗在医学上称为”盗汗”。中医认为,汗为心液,盗汗多由于气阴两虚,不能收敛固摄汗液而引起,若盗汗日久不愈,则更加耗伤气阴而危害身体健康。尤其是中青年人群,面临工作、家庭压力较大,体力、精力透支明显,极有可能导致人体植物神经紊乱,若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补”阴”,则必然受到盗汗症的”垂青”。

9.坐着时总是不自觉地抖腿

有些人坐着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抖腿,你也许会认为这是个很不好的毛病,是没有修养的表现,但其实说明这个人的肾精不足了。中国古代相书上说”男抖穷”,意思是男人如果坐在那儿没事就抖腿,就说明他肾精不足。肾精不足就会影响到他的思维;思维有问题,做事肯定就有问题;做事有问题,就不会成功;做事总是不成功,就会导致他的穷困。所以,中国文化强调考查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10.春天了手脚还是冰凉的

有很多人到了春季了手脚还是冰凉的,这主要就由于人体在冬天精气养得不足造成的。我们知道,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连树枝都长出来了,人的身体也处于生发的阶段,但是人体肾经循行的路线是很长的,人的手脚又处于身体的末端,如果冬天肾精藏得不够的话,那么供给身体生发的力量就少了,精气到不了四肢,所以也就出现四肢冰冷的症状了。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补肾了。

以上所说的这些现象,都是阴不足的表现,都是在警告我们要对身体状态做出改变了,否则情况就会进一步恶化,疾病也就会趁”虚”而入了。

养阴护阴的秘诀就是节约身体能力量

“阴”是我们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基础,是身体的能量,在经年累月折腾之后必然大量耗伤,农村长大的人,比城市长大的人可以经的起更长时间的透支,为什么?这是由于农村长大的人,在幼年时期睡眠较早,身体储存的能源较多,现代的孩子,比上一代都晚睡,将来克透支的能量必定较少,生大病的机会一定也比较多也比较早。

还有现在为生活和工作奔波的人,由于大量消耗身体的能量,人体中的血气只能够维持日常工作或活动需要,一般的疾病侵入时,人体并不抵抗,疾病长驱直入,由于没有抵抗的战事,因此也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疾病症状,但是会在人体的肤色、体形及五官上留下痕迹,有经验的医生能够识别出来,许多人都觉得自己非常健康,有无穷的体力,每天忙到三更半夜,尽情透支体力也不会生病,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阴虚,透支阴而不自知,等到大病来侵时悔之晚矣。就像家中的金钱,未用尽时,总觉得有钱可用,身体也是一样,一旦发病,想要恢复就可难了。

现在奋战在各个岗位上的精英们就喜欢熬夜,工作到两三点是常事,可是你想过没有你在透支自己身体的能量,人体精气不仅得不到补偿,而且要更多的耗损,心脏的动力来源于人体精气,精气亏极之时,就是人的死亡之期,此时即使神仙在场也难医治。

其实,人体精气受太阳、月亮等天体的影响而收发有度,我们既然不能改变天体的运行,就只能选择顺应,早上早早起床、晚上早早睡觉,总的工作和娱乐时间与晚睡晚期相比并没有多大差别,但对健康的影响却有天壤之别。

清淡的饮食可滋阴

朱丹溪提倡淡食论,他认为清淡的饮食方可灭火祛湿,否则会升火耗伤阴精。五味过甚,就需要我们用中气来调和,这就是火气。”火”起来了自然要“水”来灭,也就是用人体内的津液来去火,津液少了阴必亏,疾病便上门了。这也验证了朱丹溪所说的“人身之贵,父母遗体。为口伤身,滔滔皆是。人有此身,饥渴存兴,乃作饮食,以遂其生。彼眷昧者,因纵口味,五味之过,疾病蜂起。”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在丰盛的食品诱惑下,受到了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生活方式病”的威胁。为了健康,大多数人听从了医生的忠告:饮食要清淡。可到底什么是“清淡”?有些人认为,“清淡饮食”就是缺油少盐的饮食;还有些人认为,所谓清淡,就是最好别吃肉,只吃蔬菜和水果。

矫往不能过正,这样的清淡不仅不能达到滋阴养精的目的,反会把身体拖垮。其实朱丹溪所谓的“饮食清淡”是追求“自然冲和之味”,而不贪食“厚味”。“人之饮食不出五味,然五味又分天赋和人为,瓜果蔬菜出于天赋,具有自然冲和之味,有食而补阴之功,而烹饪调和之厚味则属于人为,有致疾伐命之毒。”

朱丹溪将食物分为“天赋”和“人为”两类,前者包括贴近自然的、未经过加工处理的食物,比如水果;经后天的处理但没有盖过食物原味的,以猪蹄为例,如果放些大枣、黄豆之类的做成炖猪蹄,那么这样的食物不属于“厚味”。后者则指经过加工的、后来的味道盖过了食物的原味的,还以猪蹄为例,如果我们用辣椒、花椒之类的做成麻辣猪蹄,那么它就属于“厚味”。此外,罐头、油炸食品,不管是蔬菜水果,还是鸡鸭鱼肉都属于人为的“厚味”,饮食清淡就要将其拒之门外。

另外,朱丹溪非常重视水果蔬菜的营养作用,在他的《茹淡论》里说:“谷蔬苹果,自然冲和之味,有食人补阴之功。”并认为蔬菜水果对防病、补益方面也有很显著的功效。现代医学也证明,人们多吃水果蔬菜,对预防各种疾病都有重要意义,如绿叶蔬菜、胡萝卜、土豆和柑橘类的水果对于预防癌症有很好的作用。每天最好吃五种或五种以上的水果和蔬菜,并常年坚持,就会使身体各方面的素质发生改变。

养阴就要避免出汗过多

不少人认为,锻炼时就要运动到大汗淋漓,否则就达不到健身的目的,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汗为心液,在人体属阴,适度的宣泄可以使身体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而如果出汗过多,就会导致阴液亏损过多,阴不足以涵阳人体健康就会出轨,由此可见运动时不可过度。中国古人锻炼也不主张大量出汗,而以微微汗出为宜,这叫”沾濡汗出”,出一层细汗,对人体是最有好处的。所以在锻炼时,我们一定注意保持这个原则,不要过度出汗。

有时候几个人进行同样的运动后,有人出汗多,有人出汗少,这是因为出汗的多少是因人而异的。

1.汗液取决于汗腺的分泌,而汗腺的数量,不仅有性别差异,还有个体差异。

2.出汗多少还取决于体液含量。有些人体液较多,运动时出汗就多;反之,运动时出汗就少。体液的多少由体脂的含量决定,因为脂肪组织中含水量比较少,所以胖人的体液相对比瘦人少。尽管运动时胖人出汗多,但耐受水分丢失的能力却比较差,也就是说,运动时间不长,胖子就会因代谢失调而过早出现疲劳。

3.运动前是否饮水对出汗也有影响,如果运动前大量饮水,会导致体液增多而增加出汗量。

4.还要看个人的身体素质。体质强壮的人,肌肉与运动器官都比较健康,即使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也毫不费力,出的汗自然就少;相反,体质差的人稍稍活动,就会大汗淋漓。

因此,出汗越多并非锻炼效果越好。一些无汗运动,如散步、瑜伽、骑自行车等,同样可以起到预防或减少各种慢性疾病的作用,还能帮助降低患中风、糖尿病、痴呆、骨折、乳腺癌和结肠癌的危险。

滋阴先要要好身体的阳气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到底什么是阳气呢?可能很多人是一知半解的。这里先来讲讲什么是阳气。所谓阳气,一方面来自先天,与父母和你的先天体质有关系。另一方面来自后天,是人呼吸的气和脾胃消化的食物的气结合而成的。它的作用就是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

中医上认为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给大自然以光明和温暖,失去阳气,万物便不能生存。如果人体没有阳气,体内就失去了新陈代谢的活力,不能供给能量和热量,生命就要停止,所谓“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先养阳。但是寒湿会阻滞阳气的运行,使血流不畅、肌肉疼痛、关节痉挛等。因为湿困脾胃,损伤脾阳,或患者平时脾肾阳虚而致水饮内停,所以多表现为畏寒肢冷、腹胀、泄泻或浮肿等。所以,寒湿是最损伤人体阳气的。

怎样判断身体内是否有湿呢?方法其实很简单,观察自己的大便情况,一看便知。如果长期便溏,大便不成形。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你的身体蕴含了太多的湿气。而长期便秘,则代表着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了。因为湿气有黏腻性,过多的湿气就容易把粪便困在肠道内。

而祛除寒湿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身体温暖起来,因此,健康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掌握人体生杀大权的是气血,而气血只有在温暖的环境里,才能在全身顺畅地流通。如果温度降低、血流减慢,就会出现滞涩、淤堵,甚至血液会凝固,那么人就将面临死亡,而且人的体温上升,不仅会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还能在正常细胞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大量杀死癌细胞。此外,温度过低,会使体内的寒湿加重,外在表现就是上火。

所以,要涵养我们身体内的阳气,就要远离寒湿,温暖身体。

让身体温暖起来的办法有很多,《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很多可以养阳的食物,羊肉、狗肉、党参等等,都是补益阳气的。另外安步当车,让身体动起来,为自己选择几项适合的运动;放弃淋浴,经常泡个热水澡;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好习惯。这些方法也能让身体暖和起来,使人体阳气升发,免疫力提高。

肾为身之阳,养阳先养肾

中医所说的阳气是由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组成的。先天之精气其实代表的是先天之本的肾。肾为一身之阳,就像人体内的一团火,温煦、照耀着全身,涵养着人体的阳气。《黄帝内经》说:“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这就是在肯定肾的创造力。“作强之官”,“强”,从弓,就是弓箭,要拉弓箭首先要有力气。“强”就是特别有力,也就是肾气足的表现,其实我们的力量都是从肾来,肾气足是人体力量的来源。养好肾,才能保障人体气血畅通,阳气充足。因此,养阳一定要先养好肾。

如果说生命是一棵大树,那么肾脏就是树根。对于肾脏,中医里永远只存在着补,从没有泻的说法。不能给肾脏撤火,更不能灭火,只有通过不断地、适度地添加“燃料”,才能让肾火烧得长久而旺盛。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补肾的药品、保健品,看得人眼花缭乱。但是,补肾也有讲究,不要盲目。大家都知道“亡羊补牢”的故事,羊丢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把羊圈补好,而不是再买几只羊回来。补肾也是一样,首先要保住现存的,然后再想怎么去补,不要一边补,一边继续大量地消耗,这样是没有用的。所以,补肾首先是固摄元气,每天吃好、睡好,心情愉快,也是一种保护。具体说来,养肾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