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卡尔威特的教育,蒙台梭利的教育,斯托夫人的教育大全集
5283500000039

第39章 应该怎样爱孩子(4)

在孩子教育中,父母也往往忽视孩子“疲劳”背后的真相。在父母的强迫和阻拦下,孩子很难从事自己热爱的活动,而父母提供的玩具又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当他们玩耍一段时间后就会对这一玩具失去热情,这时的表情是厌倦或疲惫,有时甚至烦躁不安,此刻父母一定会认为孩子累了,需要休息了!

难道事实真是如此吗?这只是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而已。孩子的这种表现理应引起他们的警觉,而他们却采取错误的方法,使孩子的成长陷入了恶性循环。

我做了一些调查和实验发现,文化层次较低的父母比有钱的父母更配合我的教育方法。当孩子写出第一个字时,不识字的父母会高兴地把孩子举起来。然而有钱人家的父母,对孩子类似的表现反映很冷淡,还会询问学校有没有开设提高孩子修养品味方面的课程,至于孩子是否能写字似乎无关紧要。如果孩子想动手做些日常劳动,这类家长会说:“这是下人的工作,我的孩子来学校可不是为学这些低贱的工作的!”他们不知道,这些工作对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和意志力有着多么大的作用。

甚至,还有一些无知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年龄太小,还不适合学算数,怕孩子的脑子用坏了。在这样的家庭的孩子有很复杂的情感,他们既有优越感又有自卑感,可以说是心智上有一定的障碍。事实上,精神疾病患者几乎没有一个是用脑过度产生的,大多都是对工作、学习失去兴趣,以及遭受情感等打击造成的。

如果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日常生活练习或智力游戏上“忙碌”一段时间后,父母就会认为,孩子一定是累了。他们做了这么多,还没有休息一下呢!于是就打断他们的活动,强迫他们休息。然而,孩子这时是真的累了吗?

一个对心理学一知半解的老师,也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做了那么多的事,他一定是累了。所以,这个老师会打断孩子的活动,为了让孩子透透气,他会带着孩子们到操场上玩儿。等孩子们在操场溜达一圈或者玩耍一会儿后,老师才把孩子再带回教室。可此时孩子会比没到操场玩之前更好动,更没有办法专心致志地工作。孩子会继续从一项活动转换到另一项活动,这种“假累”会一直持续下去。

在上述情形下,很多老师都认为他们是对的,其实这是盲目、错误的。孩子的表现很明显,玩了一会儿之后,又会开始烦躁起来。老师对此往往感到无可奈何,他们感觉自己用尽了各种办法,想让孩子休息或换一个地方玩,可似乎都不管用,孩子不但不能继续做原来的事,还变得更加不安起来。

这类父母和老师看上去很努力地迎合孩子,但实际上他们缺乏对孩子必备的信心,因为他们没有尊重孩子的自主权。这些父母和老师虽然尽了全力,而且他们的每一项建议和计划也都非常完善,但他们没意识到,他们总是习惯干预和指导孩子,结果反而阻挠了孩子的自然发展,妨碍了孩子原本能从中得到的启迪和智慧。

只有当孩子找到自己心智深处尚未被发现的潜能时,孩子焦躁不安的心情才得以平息。所以,如果父母和老师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能够把所知道的东西暂时放置一边,谦虚一些,不把对孩子的指导当成是必要的;如果他们懂得耐心等待,就一定会看到孩子所发生的惊人转变。

还要注意,如果孩子重新选的工作比之前的更容易,那他们不安的心情更不可能平静。想要再次完成这项新的活动,就必须能够吸引孩子的全部注意力。与此同时,外界还不能轻易去打扰他。当孩子完成他的重要活动之后,脸上会表现出和“假累”完全不同的表情。现在他的眼睛炯炯有神,看起来十分平静。整个人充满力量,朝气蓬勃。

成人和孩子

我们常说,教育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门需要全社会都研究的艺术。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教育,不仅科学家和教育家对教育科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长和公众也表现出了同样的关切。现代教育理念有两项主要原则,第一是了解和培养孩子的个人特质,即了解每个孩子的本性,并透过孩子特有的性格来引导他;第二项原则是解放孩子。

看上去教育科学领域硕果累累,似乎是攻克了许多难题,但是要领会现代教育的宗旨,还需要克服不少难以克服的困难。在现代教育中,“问题”这个词常常被当做研究的主题,例如,人们常提到学校问题、性格问题、兴趣和能力问题等。但在其他的科学的研究领域却是“原理”两个字用得比较多,例如,光辐射原理、地心引力原理等。相对于科学领域而言,它的问题往往产生于不明确的地方和外围部分,科学研究的核心则包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在具有实验性的现代教育方面,却不去正视重要的问题,这等于偏离了科学的正轨。

假如有哪个疯子说:“我已经把教育的问题全部解决了,我在人类精神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将教育置于明确、单纯的境地。”显然,没人会理会这样的疯言疯语。社会有一股无形的压力,迫使人们不得不去适应一些令人无法想象的事,也必须适应那些维护社会安定的礼教束缚,因此,每个人都得或多或少地牺牲一些自我。我们的孩子也如此,在学习的义务下,他们不得不有所牺牲,不管我们多么希望孩子们能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孩子们必须努力地学习,但又不能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我们一方面希望孩子自由自在,另一方面又要求孩子服从,这些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引发了很多教育上的问题。

教育改革往往最后会变成一声沉重的叹息,人们感慨孩子们的命运和未来,但却无法施以援手。所有的学校教育改革,其本意都是为了缓和沉重的教学所造成的伤害,例如,重新修改教学课程和教育制度,强调体能运动和休息的必要等。然而,这些方案并未达到使孩子自由发展的效果。无论如何,我们还是不能对教育问题熟视无睹,教育改革还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们一定要进行真正的改革,一定要开拓出一条崭新的教育之路,因为目前的教育仍是一条死胡同。

我们常常惊叹于其他领域的惊人成就,但是教育界多年来却一直默默无闻,至今未能有什么可喜的成就。在教育研究的领域,每一个正在探讨的项目都只限于对外在现象的研究。借用医学术语说,就是治标不治本。各种不同的症状,可能都是由同一个病因引起的,想要解除病痛,如果只是一项一项地分开治疗,而不找出病源所在,到最后可能就徒劳无功。

就拿心脏病来说吧,心脏如果有异常,那么神奇其他器官也会出现功能的紊乱,如果我们只是治疗其中一个器官的病症,而不想办法使心脏功能恢复正常,那么所有的症状仍然还会出现。再举一个和神经官能有关的例子,假如一位心理分析师发现,患者是因为情绪和思想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使得神经超负荷而产生的病症,那么这位心理分析师就必须寻找病症的根源,追查深埋在潜意识中的病因。一旦查到发病的主要原因,所有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据此拟出的治疗方案才会使所有的病症逐渐消失或者转为无害。

正如上面所说,教育问题不是简单的表面现象,而有着深刻的内部原因,这种因素与我们的潜意识无关。我们的教育,一直都与当代的“病态教育”格格不入,我们是朝着一个“治本”的方向前行的。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出现,使教育问题的起因被克服,问题也消失了。如今我们发现的所谓教育问题,特别是那些与孩子的个性、性格发展和智能发展相关的问题,事实上全都起源于孩子和成人之间的冲突和对立,成人在孩子发展道路上所设下的难关,不但难以计数,而且很有伤害力。成人在设置这些困难时,总是携着道德和科学的名义,并且想要操纵孩子的意志来满足自己的意愿。所以,最接近孩子的成人——母亲或是我们,在孩子的人格形成过程中,反而成了最可能有危害的人。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与教育有关,也是造成儿童成年以后精神错乱、性情异常以及情绪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这些问题从大人传给孩子,又从孩子传给大人,成为一种恶性循环。

所谓追本溯源,教育的首要问题在教育工作者,当然也包括孩子的父母或者监护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理清自己的思想观念,抛弃一切偏见,最后还必须改变自己的态度;接着就是准备一个有利于孩子生活的环境,一个没有障碍的学习空间。对于环境的设计要符合孩子的需求,让孩子能够得到心灵的解放,使孩子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并显露出自己的非凡品性。以上两个步骤是奠定成人和儿童新道德观的基础。

我们自从为孩子们设置了适宜的环境之后,亲眼见证了他们创造力的自然流露。孩子们生活得很开心,他们之中屡屡有佳作出现。这些孩子一旦投入到工作之后,显示出加强的纪律性。一个与孩子精神上的基本需求相匹配的环境,能让他长时间潜藏着的态度浮现出来,因为过去和成人之间的一再抗争,使孩子不得不武装自己,表现出压抑的精神状态。

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孩子内心其实有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一种非常积极,他们极富创造力,显现出孩子正常、善良的一面;二是因为受到成人的压制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这一发现让我很受鼓舞,让我看到了教育之路的一丝希望之光。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纯真、勇气和自信,皆出自于道德的力量,也是孩子融入社会的迹象;而孩子的缺点如行为缺陷、破坏性、说谎、害羞、恐惧以及那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对抗方法,一下子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现在,完成与成人的沟通,可以有效地改变孩子的性格和命运。我们教师也应该以全新的态度来审视他们,千万不要再把威严和权力集于一身,要转而以谦和的态度来帮助孩子。既然我们已经觉察到孩子的心理层面有两种不同的状态,当我们开始讨论教育方针时,就不能不先理清讨论的基本对象,我们应该是以受到成人压制的孩子为讨论对象呢?还是以在良好环境下自由成长,得以发挥创造潜能的孩子为讨论对象?

对于孩子的诸多无法解决或者十分恼人的问题,其实都是完全由成人一手造成的。但对于那些自由成长的孩子来说,成人则扮演着一个对自己的错误充满自觉性,而且能和孩子平等相待的角色,成人能够轻松愉悦地与孩子相处,并且和孩子共享温馨且充满爱意的新世界。应该在科学的范围下平等地教育每一个孩子,而所谓科学就是先假设一个真理的存在,然后才能有一个向前发展的巩固基础,才能够发展出一套确实可行的办法,进而减少错误的产生。孩子本身就是引导我们的人,孩子希望大人能够给予他们有用的协助,这也是成人在帮助自己。

孩子成长与形形色色的环境之中,但除了活动,他们还需要得到一些物质上的接触。在学习过程中,对孩子的指导不可或缺。成人首先必须提供孩子发展需要的硬件设计,尽可能地让孩子自己动手,假如大人做得不好,孩子就没有办法顺利地发展。如果大人做得太多,也可能阻碍孩子的发展,使他们的创造力无法发挥。而这之间的平衡点,我们叫做“准入门槛”。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增加,这个“准入门槛”我们会准确地找到,这时候孩子和家长或老师直接按也会有个更好的了解。

孩子的活动必须伴有物质接触,因此我们需要精心挑选一些教具放在儿童身边,让他们随意把玩。关于文化传承的问题,也会由于这种做法而得到解决,这样的做法不但减少了大人的介入和干预,也保持了较为传统的教学形式,让孩子依据自己的发展所需,摸索着学习。每一个从活动中获得自由的孩子,可以发挥自己的最佳创造力,也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所以,个体的发展也有助于文化的传承。教师保持着指导者的角色,只有在必要时才出现,孩子的个性循着自己的规则展现,演绎着行为的各项能力。

我们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出很多教育心得,其中一项重要提纲便是:成人对儿童的干预、教具的使用和学习环境都必须有郦艮制。教具提供得太多或太少,都可能对儿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教具的缺乏可能会导致儿童学习上的停顿,教具过多则容易使他举棋不定、精力涣散。为了进一步讲清上述概念,我们不妨举一个和食物有关的例子,食物如果缺少营养会导致我们的营养不良,相反一旦吃得过多就会造成消化不良,身体同样不舒服。过去人们总觉得吃得多是好事,现在大家都意识到了吃饭不是多多益善那么简单。以前的错误观念被清除以后,医生才能够拟定维护身体健康的食物质量标准,营养学寻求的则是更加精确的计算方式。

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很多人过于迷信教具,认为教具是教育儿童的重要辅助器材,所以他们不惜重金大量购置教具,认为这一方法很好。除了玩具制造商,我估计没人觉得这是个好办法。道理很简单,跟前面吃饭一样,不是说越多就越好,关键是适量。两者之所以可以相提并论,是因为它们同样都涉及“喂养”,一个关系到身体,一个则关系到心智。而今,我们关于智力发展的方式,也就是在教具上的研究表明,限制教具的使用更能够激发起儿童自觉性活动和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