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一生必须依靠的10种人
5283700000003

第3章 总论 既要靠自己,也要靠别人(2)

(6)勇于表达自我。现阶段,我们多半仍以谦逊为美德,在自我表达这方面,趋于保守。当今社会,竞争难以避免,让人知道你的优势是什么,一定要把握机会让别人了解自己,不要不好意思呈现自己,让团体里的人知道你的专长是什么,你目前可以提供怎样的服务。如果我们待人处世的心态和行为不能及时做出调整,势必影响我们人脉网络的建立。

(7)常怀感恩之心。向所有帮助过你的人致谢,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环。得到帮助后,及时向人致谢,既能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又能维系与他人的良好关系,可谓一举两得。人脉网络非一朝一夕可成,而是借助日积月累的社交活动才建立起来的。倘若平时不注重交往,一旦有事情,难免不被列为“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行列。

在人脉网络中,你必须要建立自己的核心地位。让自己成为一个八面玲珑的交际者,是别人眼中的资源中心,而非只是寻找机会的投机分子,或者仅是一个闲聊的对象。

当我们用耐心和毅力去经营时,自然可以逐渐建立起广泛的人脉,这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好风凭借力,借梯能登天

“好风凭借力,借梯能登天”。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凡是善于借助别人力量的,均可事半功倍,因为他们能够更快捷地达到目的。

古人说:“下君之策尽自之力,中君之策尽人之力,上君之策尽人之智。”一个人能竭尽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一项事业,这是难能可贵的,也必须那样去奋斗。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又不肯付出自己的力量去实施自己的计划,这个人就很难成就自己的事业。但是,一个人或一个团体,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足的,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门类很多,社会分工精细,一个人或一个团体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是极有限的,在某些科学技术乃至具体工作环节上,哪怕是最杰出的人物或团体,也不可能独自完成,必须要借助别人的力量才能攻克。更值得注意的是,人的智慧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尽人之力远不如尽人之智,所以古人已经道出了下中上的策略。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填过一首《柳絮词》,其中有一句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一反大贬柳絮飘浮无根、无所附依的写法,而持肯定态度对其作了赞美。这正如有人不仅看到了辛勤耕耘的黄牛,也看到了黄牛背后不断抽动着的鞭子,这正是见识的独到之处。从她的才识可以窥其为人处世之道,从中也可得到一个启示:一个人在事业上要想获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奋斗之外,有时也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平步青云或扶摇直上。我们把“好风凭借力”这句话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用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就可以称它为“借梯登高”之计。

对于准备求职就业的人来说,这里的“梯”指的是他人之力,如名人、亲戚、朋友、同学等的地位、名望、财富或权力等;而“高”则是指求职就业者将要获得的某种较为理想的社会职业。他人有时是你接近成功或走向成功的桥梁与阶梯,尤其是那些德高望重的名人,他们的力量更能帮你寻到走向成功的捷径。古往今来,借助于名人之力成功的事例真是数不胜数。汉高祖刘邦立太子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汉高祖刘邦共有8个皇太子,生母不一,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展开了子与子、母与母之间的明争暗斗。刘邦有立戚夫人之子如意为太子之意,可吕后想立自己的盈为太子,于是她找张良帮忙。张良献上一计:“要招聘四个在野的贤人出山,若将他们迎为宾客,太子常请此四人赴宴,必会被皇上看见而问其原因。”果然不出张良所料,高祖以为盈为人恭敬仁孝,天下名人慕名而来,终于立盈为太子。盈的成功完全仰仗四大贤人的盛名,借助他们的名望得到了皇帝宝座,当然也包括他母亲吕后和张良的妙计,只有刘邦被蒙在鼓里。

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是如此,当年就是靠李大钊的引荐才成为北大图书馆的管理员,而这一职业为他日后成为杰出的诗人、军事家和政治家奠定了的基础。如果没有李大钊的引荐,毛泽东就可能选择其他职业,而这个差别对他的一生必然产生重大影响。历史是必然的发展,有时也是偶然的巧合,但成功之路却大同小异。

中国人历来看重宗族亲情,以至在今天仍然盛行“走后门”。这种“后门”其实就是一种看不见的裙带关系网,类似于我们所说的“梯”。利用后门去干违法乱纪的事情,当然是不足取的,但如果你想充分发挥你的才智,有所成就,在某些时候借助“梯子”还是必要的。尤其是刚走出校门、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要想在社会上谋得一份理想的职业,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认可,就必须靠熟人或名人的引荐。

一般来说,无论引荐者的名望大小、地位高低,只要对你成功有所帮助,那么他就是你登上高处的好梯子,他的威信和影响力就能对你有用处。一般人除对权威和名望有一种崇拜感和信任感之外,对熟识的人同样有一种可靠、信赖的感觉,因而他们常常会从推荐者身上来估量被推荐者的能力和人格。这种透视现象可以帮助求职者被录用,继而步步高升。

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在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屏障面前,互相利用是人性的弱点,但它也是人类共同需要的心理倾向,而这正是“借梯登天”之计的实质所在。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不懂得或不善于利用他人力量,光靠单枪匹马闯天下,在现代社会里是很难大有作为的。

在施行“借梯登高”之计时,一般要遵循以下步骤:

(1)找“梯”,即要与有影响力的人做朋友。对于一般人来说,在求职或就业的过程中,应该随时留心周围人的品格、能力及其影响力,要用真心去交朋友。为了赢得他人的真诚相助,你必须先付出某些东西,如真心或物质。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天长日久的付出总会有所回报。所以平时与人交往时,要盯得准谁有能力帮助你。当然,与任何人相处都要以友善、真诚为本,《围城》中的方鸿渐就是靠这一点获得了他岳父的信任,从而在银行里谋得了一个好职位。

(2)借“梯”,即求得朋友的帮助。朋友能否帮你的忙,还要看你平时表现如何。这就要求你与人交往时,目光要放远些,不因利小而不为,亦不因利大而为之。如果你与对你求职就业有所帮助的朋友发生了不愉快,你应首先谅解他,“小不忍则乱大谋”,在这方面古人也做出过很好的榜样,比如,韩信能受胯下之辱,张良能为老者拾履。平时的基础打好了,量变积累终会成为质变,也就会“得来全不费工夫”了。你待人好,人家对你自然有真心,关键时刻帮你一把也在情理之中了。这样看来,借“梯”的功夫完全包含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之中。

(3)不能只讲近利。在这整个的计划里,对人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一点,所以要杜绝它的出现。聪明者的人情投资不会太讲近利,讲近利,就有如人情的买卖,就是一种变相的贿赂。

对于这种情形,凡是有骨气的人,都会觉得不高兴,即使勉强收受,心中也总不以为然。即使他想回报你,也不过是简单地做点面子工程,你也不会受到多大帮助的。

你想多占一些人情上的便宜,必须在平时往冷庙烧香。在平常都没有想到去冷庙烧香,有事才想临时抱佛脚,冷庙的菩萨虽穷,绝不稀罕你上这一炷买卖式的香。

一般人以为冷庙的菩萨一定不灵,所以不在冷庙上香。殊不知穷困潦倒的英雄,是常有的,只要是没有了风云的障碍,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就会成为现实。

好朋友往往是这样,关系好,平时多走走,有事时不用送礼,对方也会帮你。如果平时不来往,有事才抱着礼品来求情,对方虽不好意思说,但同样不会买你的账。

(4)不要忘了老朋友。有不少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两个人的关系一旦走到非常亲密的那种地步,就感觉不用再在他身上费心思了,尤其是在一些细节问题上。比如该通报的信息你不通报,该解释的情况你不解释,“反正咱俩的关系非常好,就用不着再做过多的解释了,解释不解释都是无所谓的”。

可是到了最后呢?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那个没有解开的“结”越来越多,形成难以化解的问题。而更糟糕的是,人们关系亲密之后,总是对另一方要求越来越高,一直认为别人对自己好是应该的,当别人稍微对他有点照顾不周或者他自己感到别人对他不好的话,就该有怨言了。

由此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恶性循环,结果双方的关系都受到了影响。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有很多人并不是不会施行此计,而是难为情而不愿意求人,总觉得这样做有失体面,好像是贬低了自己的能力。其实,这些想法都是不必要的。什么时候也别忘了,即使是拿破仑也需要别人帮他架起成功的桥梁,何况你、我这样的平常之人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利用他人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是聪明人常用的成事之道。这样做可以把别人的优势变成自己的优势,把别人的力量变成自己的力量,从而加大自己成就事业的速度和力量。

“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话出自《诗经·小雅·鹤鸣》。晚清时的黄兰阶可谓深谙此道,借着左宗棠的名号当幌子,让总督给他升了官,实在是棋高一着的鬼点子。

晚清年间,左宗棠任军机大臣。当时,他的一个好友的儿子黄兰阶,在福建候补知县多年也没候到实缺。黄兰阶见别人都有大官写推荐信,想到父亲生前与左宗棠很要好,就跑到北京去找左宗棠。左宗棠见了故人之子,十分客气,但当黄兰阶提出想让他写推荐信给福建总督时,登时就变了脸,几句话就将黄兰阶打发走了。

黄兰阶又气又恨,就闲踱到琉璃厂看书画散心。忽然,他见到一个小店老板学写左宗棠字体,十分逼真,心中一动,想出一条妙计。他让店主写柄扇子,落了款,得意洋洋地摇回福州。

这天,是参见总督的日子,黄兰阶手摇纸扇,径直走到总督堂上。总督见了很奇怪,问:“外面很热吗?都立秋了,老兄还拿扇子摇个不停。”

黄兰阶把扇子一晃:“不瞒大帅说,外边天气并不太热,只是我这柄扇是我此次进京,左宗棠大人亲送的,所以舍不得放手。”

总督吃了一惊,心想:“我以为这姓黄的没有后台,所以候补几年也没任命他实缺,不想他却有这么个大后台。左宗棠天天跟皇上见面,他若恨我,只消在皇上面前说个一句半句,我可就吃不住了。”总督要过黄兰阶的扇子仔细察看,确系左宗棠笔迹,一点不差。他将扇子还与黄兰阶,闷闷不乐地回到后堂,找到师爷商议此事,第二天就给黄兰阶挂牌任了知县。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能活用“借石攻玉”法,善于利用他人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就可以把别人的优势变成自己的优势,把别人的力量变成自己的力量,从而加大自己成就事业的速度和力量。

犹太人之所以能在商界和科技界有众多的成功者,就是因为他们普遍都具有善于借助别人之智的本领。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为例: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且不说其在外交工作上的政治手腕,就说他在处理白宫内的事务方面,就是一位典型的巧于借用别人力量和智慧的能手。他有一个惯例,凡是下级呈报来的工作方案或议案,他先不看,压它几天后,把提出方案或议案的人叫来,问他:“这是你最成熟的方案(议案)吗?”对方思考一下,一般不敢肯定是最成熟的,只好答:“也许还有不足之处。”基辛格即会叫他拿回去再思考和修改得完善些。

过了一段时间后,提案者再次送来修改过的方案(议案)。此时基辛格把它看了,然后问对方:“这是你最好的方案吗?还有没有别的比这方案更好的办法?”这又让提案者陷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把方案拿回去再研究。他就是这样反复让别人深入思考研究,用尽最佳的智慧,达到自己所需要的目的。这不愧为犹太人基辛格的一个高招,也反映出犹太人成功的一个诀窍。

犹太人密歇尔·福里布尔经营的大陆谷物总公司能够从一间小食品店发展成为一家世界最大的谷物交易跨国企业,主要因其善于借助先进的通讯科技和大批懂技术懂经营的高级人才。他不惜成本,不断采用世界最先进的通讯设备,宁肯付出极高的报酬请有真才实学的经营管理人才到公司工作。因此其公司信息灵通,员工操作技巧高超,竞争能力总是胜人一筹。他虽然付出了很大代价取得这些优势,但他借用这些力量和智慧赚回的钱远比他支出的大得多,可谓“吃小亏占大便宜”。

犹太大亨洛维格也是借用别人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完成事业的。

洛维格第一次做的生意只是一艘船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