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恩、敬业、执行
5284600000020

第20章 敬业的人永不失业(1)

勤恳付出,多做一点

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这样的人:他们似乎只有等到别人强迫他们工作时,才会去工作。遇到任何事情,他们似乎都是以敷衍的态度,用极少的精力作漫不经心的处理。但是纵观那些做成这些大事业的人,都是那些意志坚定、不畏艰苦、勤奋敬业的人。

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是营销界的杰出人物。然而,原一平本人却其貌不扬,个子很矮,只有1.50米左右。推销员是一个直接和客户打交道的职业,一个人的相貌势必会影响到销售业绩,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人,却超过了无数个相貌英俊、仪表堂堂的推销员,成为行业中的巨人。不是靠运气,更不是家庭背景,而是靠自己的勤奋工作走到了最前方。

1972年,已经69岁的原一平应国泰人寿保险公司的邀请,到台湾做公开演说。在演讲会上,有人问他推销的秘诀时,他当场脱掉鞋袜,对提问者说:“请你摸摸我的脚板。”提问者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了,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呀!”原一平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所以脚茧特别厚。”

其实,这不是虚言。在工作期间,原一平平均每个月要用掉1000张名片,每天固定要访问15位准客户。有时候访问的客户不在,他往往要跑上好几趟,所以常工作到半夜才能回家。

“推销之神”原一平的故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人生中任何一种成功的获取,都始之于勤并且成之于勤。对于每个人来说,想要取得成功并没有多少捷径可走,唯有勤奋工作。我们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保持踏实勤奋的工作态度。

勤奋刻苦是对敬业的最好注解。为了达到更好、更大的工作成就,加薪也好,提升也罢,你必须不断地奋斗,而勤奋刻苦是必经之路。如果你想做好工作,每天都应该把这个问题在自己的心中问上几遍:“我勤奋吗?”

对于刚参加工作的人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要想使自己比别人取得更大的成绩,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勤奋和努力。“成功来自于勤奋”!一个人能取得非凡的成绩,环境、机遇、天赋、学识等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勤奋。

邵逸夫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校园建筑遍布中国各个城市。邵逸夫叱咤娱乐圈大半个世纪,他的成功其实和他的勤奋分不开的。

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赶到了新加坡,协助三哥开拓南洋电影市场。创业的时日里,最让邵逸夫难忘的,是和哥哥一起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搞流动放映。他们像苦力一样,扛着电影机和影片,在烈日下长途跋涉,深入到华侨众多的农场去放露天电影。那时的放映设备还很落后,要用手工一格格地摇片子,一场电影放下来,放映人都累得腰酸手痛。邵逸夫对这些困难并不放在心上,因为他明白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

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是新鲜事物。邵逸夫辗转从美国买回“发声机器”。当放映设备有了,有声影片却还没拍出来。邵逸夫不得不自己坐下来写剧本,两只腿被蚊虫咬得吃不消,他只好打上一桶水,把脚泡在水里。一写半个月,可是都不满意。他一边继续拍无声影片,一边摸索有声片的拍摄技术,训练人员,包括他自己。那段时间的艰辛,恐怕是他最难忘的一段经历了。

正是通过他的辛勤努力,一心一意做好他的娱乐产业,最终打造邵氏、无线两个电影、电视王国,培育了数之不尽的演艺人才。

邵逸夫的成功不仅得益于他的眼光和魄力,也来自于他的勤奋与努力。每一个成功者背后都是一部努力拼搏、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只是许多人往往只看到了他们成功的结果,却不知道取得成功的艰辛。

而那些已经取得成功的人,也没有因为成功而放弃勤奋,因为这已经成为他们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实际上,勤奋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勤奋中蕴含着机遇和成功的种子。如果你是一个勤劳、肯干、刻苦的人,就能像蜜蜂一样,采的花越多,酿的蜜也越多,你享受到的甜美也越多。如果你不能够脚踏实地,努力勤奋,那么必将在漫无目的,碌碌无为中消磨掉人生的大好时光。

要想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你就必须付出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多的勤奋和努力,拥有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决心,否则你只能由平凡转为平庸,最后变成一个毫无价值和没有出路的人。勤奋敬业的精神是走向成功的坚实的基础,它更像一个助推器,把你自己推到上司面前。如果有一天你得到了升迁,你应该自豪地对自己说:“这都是我刻苦努力的结果。”

主动学习,刻苦钻研

美国职业专家指出,现在的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高薪者若不学习,不出5年就会变成低薪者。据统计,25周岁以下的从业人员,职业更新周期是人均一年零四个月。当10个人中只有1个人拥有电脑初级证书时,他的优势是明显的;而当10个人中已有9个人拥有同一种证书时,那么原有的优势便不复存在。

敬业的员工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主动学习才能保证自己的事业常青。对于员工来说,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是自己的分内责任。

现代职场上,不管你从事的是哪种行业,没有知识是愚蠢和可怕的,不继续加强知识和技能的深化更是可悲的。因为这意味着你将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意味着你将很难对周围不断发展的事物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理解;意味着你将失去人生的方向,逐渐被更多掌握新知识和拥有新技能的人所取代,成为“吃老本”的掉队者。

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日趋激烈,信息瞬息万变,盛衰可能只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不断提升自我的人,才能具有高能力、高素质,才能不断获得生存的“蓝天”。

2004年,鄱阳女孩张春丽因家里生活窘迫放弃了上大学机会,5年后,她不但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大学学业,而且靠自己的勤奋荣获了更大的荣誉——200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5年4月,张春丽只身前往深圳,投靠在深圳打工的表哥,成为中显微电子公司的一名女工。那一年,她只有19岁。虽然与进大学深造擦肩而过,但张春丽心中的大学梦并没有因此破灭。

从走上流水线的第一天起,张春丽就暗暗告诉自己:“过去不能改变,但一定要努力改变现状。”2005年9月,她参加了广东省成人高考,靠着扎实的功底顺利考入深圳大学英语专业大专班,从此开始了“白天上班、晚上上学”的生活。学习期间,她每天一下班就往学校赶,困了就在公交车上打个盹,饿了买个馒头就着凉水吃。经过3年努力,张春丽顺利拿到了深圳大学的专科文凭,又因成绩优秀被学校保送专升本,继续深造。

“要做就做最好的农民工”,从进公司开始,她就给自己定下了这个目标。她非常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流水线岗位的操作技能,脏活累活难活总抢在前头。很快,张春丽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工作一年后,领导将其从流水在线调入人事部门,接下了全公司上下700多人的“工资袋”。

刚“上任”时,完全没有做过人事工作的张春丽每天都要加班到凌晨。为了解相关情况,前任主管时常在夜里11时还要被她电话“骚扰”。不久,她编制完善了公司薪酬管理的各项制度,还根据企业运作的要求和外部市场行情,重新建立了适应公司企业运营的薪酬体系,制订了对骨干员工的中长期激励计划。新的薪酬体系有效地打破了该企业原来存在的平均主义分配体制,既确保了公司整体薪资状况的合理定位,又保证了薪资水平的对外竞争优势,更让员工看到了希望,在该公司当年的职工代表大会上获得一致通过,并在一年的实施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张春丽的成功固然令人羡慕,然而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她工作中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感,她善于弥补自己工作中的弱项和不足,通过学习在第一时间内克服自己能力上的薄弱环节,积极地为公司解决难题,从而在职场晋升中赢得主动。

工作每天都有新情况、新挑战,每天都要面对新事物,学习与工作相伴,工作就是学习。只要天天学习,就会天天进步,天天有机会,工作才会富有生机,能力才会不断提升。“终身学习、成就终生”。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把学习作为自己的本分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为团队、为企业带来了辉煌,也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辉煌。

以学习的态度面对工作与生活是让自己快速升值的一大途径。当然,在职场上奋斗的人的学习有别于学校里学生的学习,因为缺少充裕的时间,积极主动的学习尤为重要。只有把提高自己的技能和业务

水平看成事自己的分内责任,这样的员工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机会。

一名敬业的员工会时刻记住这样一点:每天都在和几百万人竞争。所以,你要对自己负责,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善于从解决问题中学到新本领,这样的你才堪称优秀。

早做准备,工作不盲目

提起准备,每个人都懂得“有备无患”、“不打无把握之仗”的道理。事实上,具备准备意识是敬业员工的变现特征之一。

在职场中,许多员工常因为做事没有准备而错失大好机会。其实,只有准备充分,后面的工作才能真正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比如销售人员,在每次会见客户前,把所有可能用到的资料准备好,并提前调查清楚对方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及最新的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尽可能了解详细。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在会见客户时,就有了十分的把握。同时,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建议,为客户的利益着想,也是准备工作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因为客户与企业的利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完全一致的。

在企业中也有许多员工,他们整天忙忙碌碌,但因为缺乏准备而经常差错不断,很难把工作做到位。只有那些在工作中,不但积极主动、勤奋刻苦,而且具备准备意识的员工,才能成为最敬业的员工。

可以说,重视并善做准备,就能造就一个卓越的员工,一个一流的企业;而忽视准备,只能产生一个无能的员工,一个衰败的企业。

人在职场,我们不但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应当善于准备,采取有效的手段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成长赢得更多的机遇。

美国微软公司前副总裁李开复曾经任职于苹果电脑公司。一次,他和公司CEO史考利受到美国当时最红的早间节目“早安美国”的邀请,在节目中演示他们发明的语音识别系统。这对于公司的产品宣传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如果在演示的时候失败了,对于企业的声誉也将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史考利和李开复的心里都有一点紧张。上节目前,史考利问李开复对于演示成功有多大把握。李开复回答有90%。史考利问能不能把这个可能性提高到99%。李开复回答可以。

节目如期进行了,一切都很顺利。这次成功演示使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了2美元。史考利真诚地对李开复表示感谢,然后问他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取得成功,是不是没有休息一直在改程序。李开复回答说,其实系统和昨天没有任何差别。史考利吃惊地问,你该不是冒着这样大的风险上的节目吧?李开复坦然回答,成功率是99%,因为他带了两台电脑,并把它们连在了一起。如果一台出了问题,他们马上可以切换到另一台上。这样一台电脑失败的可能性是10%,两台电脑连在一起失败的可能性就是10%×10%,也就是只有1%,所以成功率就是99%。

李开复的成功不能说和他的准备意识一点关系没有,学会在准备上下工夫,是一个人达到目标的必由之路。职场中,任何一项工作都可能有意外情况发生,这时候,积极准备的员工就要有想他人所未想的精神,随时有补位的意识。一个能够随时应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员工,一定就是最敬业的员工。这样的员工也就是给自己的成功架设更多梯子的人,他们自然比别的员工有更多的提升机会。

俗话说:“春耕莫等东方明,插秧莫等鸡开口。”优秀员工都是比别人早走一步的人。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对有准备的员工来说,遍地都是发展机会。

准备会占用一部分时间,于是,有的员工以为,只有尽快进入正题,才能越早把事情完成。但实际上,没有准备的工作更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忙中出错,这样的员工是不会受人欢迎的。

没有准备的工作往往效率低下的工作;没准备的敬业是不断贬值的敬业;没准备的忠诚是盲目的忠诚;没准备的主动也许就是添乱的主动。企业呼唤具有准备意识的敬业员工,当一切准备就绪时,工作中的问题会因为你有所准备,而一个个被解决掉,工作也就不再是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