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恩、敬业、执行
5284600000032

第32章 以结果思维引导执行(1)

完成任务≠执行

执行不仅仅是要为一个强加的任务忙忙碌碌,也不是仅仅把执行任务的流程做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执行取得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生成的效益到底有多大。身为职场中的一员,我们往往把任务等同于结果,习惯了仅仅去按部就班的把每个流程走一遍。

想想吧,我们一天中会听到多少这样的话:“我已经按要求去做了。”“我已经照你说的做了。”“我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了。”如果问下去:“有什么效果?问题解决了吗?”很多人却回答不上来。这样只停留在“做”的层面的执行,是毫无意义的。

一个公司之所以存在,不是因为我们都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做出了什么样的结果!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达到预定的目标。所以无论多么充分的理由,无论多么完善的行动,都不能弥补错误或无效的结果。

也许有人会感到迷惑:完成任务不就是执行了吗?这就是任务这一假象迷惑人的所在,实际上,完成任务≠执行。

有这样两则小故事:一个小和尚每天的工作就是撞钟,日子久了,觉得毫无趣味,但他仍然尽职尽责,每天按时撞钟。

但是有一天,老方丈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

小和尚十分委屈:“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

老方丈一笑:“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中国一位博士在意大利某名牌鞋店买鞋。合脚的尺码已经卖完了,于是他选了一双小一号的,但有一点紧。他想到反正鞋穿穿会松的,就要掏钱买,可售货员拒绝卖给他,理由是顾客试穿时表情不对劲,售货员说:“我不能将顾客买了会后悔的鞋子卖给他”。

小和尚每天都按时撞钟,难道他没有完成任务吗?

反正鞋子可以卖出去,售货员干吗还不卖呢?

因为小和尚不仅要撞钟,还要让钟声启发世人。同样,售货员除了要把鞋卖出去,她还要服务好顾客。很显然,售货员做到了落实,而小和尚不过是完成了任务。

执行的基本逻辑是要获得结果。完成任务≠执行到位,要时刻以结果为标杆、为方向。结果才是衡量执行的唯一标准!我们再来看台湾著名作家刘墉教育女儿的故事。

有一天,刘墉和女儿一起浇花。女儿很快就浇完了,准备出去玩,刘墉叫住了她,问:“你看看爸爸浇的花和你浇的花有什么不一样?”女儿看了看,觉得没有什么不一样。

于是,刘墉将女儿浇的花和自己浇的花都连根拔了起来。女儿一看,脸就红了,原来爸爸浇的水都浸透到了根上,而自己浇的水只是将表面的土淋湿了。

刘墉语重心长地教育女儿,做事不能做表面功夫,一定要做彻底,做到“根”上。

其实,执行就和浇花一样,如果只是简单地做事,不用心,不细致,不看结果,敷衍了事,那就等于在浪费时间,做了跟没做一样。

正确的“执行”不只是“做”,还要“做对”、“做好”、“做成”。只满足于“完成任务”的员工不是好员工,好员工应该“得到做事的结果”——这才算得上是“真正完成任务”。

一流的执行>一流的创意

好的思想靠行动,好的概念靠运作,好的制度靠实施。马云曾经说过:“比起一个一流的创意,三流的执行,我宁可喜欢一个一流的执行,三流的创意。”再伟大的构想、再完美的方案,如果不能强而有力的执行,最终都是纸上谈兵,不仅白白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还会错过很多很好的发展机会,影响迈向成功的速度。

没有任何人能靠只说不做而成功,也没有任何企业喜欢只用眼睛看、用嘴巴说的员工;没有人能依靠消极的等待获得成功的机会。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想要顺利达成预期的目标,就必须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彻底的执行。现代职场中,很多企业和员工并不重视执行的重要性。

有一次,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去一家韩国面粉企业参观。然而就是这次普通的参观,给他了很大的刺激,回国后好几个晚上都难以入眠。

这家面粉厂属于西杰集团,每天处理小麦的能力是1500吨,却只有66名雇员。一个只有几十名员工的小厂,其工作效率之高令刘永行惊叹不已。在国内,相同规模的企业一般日生产能力只有几百吨,而员工人数却高达上百人。250吨日处理能力的工厂也有七八十名员工,日生产能力却仅有韩国工厂的1/6。

为了弄清楚其中的奥秘,刘永行与这家工厂的管理层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了解到他们也在中国投资办过厂。当时的日处理能力为250吨,员工人数却高达155人。同样的投资人,设在中国的工厂与韩国本土生产效率居然相差10倍之遥,效益自然也不会太理想,磨合了一段时间,觉得没有改善的可能性,就将工厂关闭了。

两家工厂的效率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是设备的先进程度不同还是管理方法有差别?当然都不是,韩国本土工厂是20世纪80年代投入生产的,而与中国的合资厂却在90年代建设起来的,设备比原来的还先进。工厂的主要管理层基本上是韩国人。恰好,刘永行遇到了那位曾在中国负责的韩国厂长。

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刘永行特意请教这位厂长:“为什么同样的设备、同样的管理,设在中国的工厂却需要雇佣那么多员工呢?”

那位厂长回答很含蓄:“也许是中国人做事落实不到位吧。”而正是这么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却让刘永行回国后彻夜难眠。他知道,当着一群中国企业家的面,那位厂长的话已经是十分客气了。在这句平淡的话背后,一定藏有许多难言之隐,一定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管理问题。

仔细想一想,在中国大部分企业中,很多人还是习惯于大谈理想,却从不躬身实干。有了目标或方案却不执行,美好的结果永远不会来到你的身边。

真正使人成功的,不是策略,不是运气,而是执行力。只有拥有执行力强的个人或团队,才能在惨烈的竞争中快速前行、稳定发展,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长远。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真正成功的人却很少,原因是绝大多数人都有想法、有看法,却没有完整实践的做法……不怕想不到,只怕做不到!只有贯彻执行力的人,才能实现理想,迈向成功。

差不多=差很多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温升到99℃,还不是开水,其价值有限;若再添一把火,在99℃的基础上再升高1℃,就会使水沸腾,并产生大量水蒸气来开动机器,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100件事情,如果99件事情落实了,一件事情未落实到位,而这一件事就有可能对某一单位、某一团队、某个人产生100%的影响。

但是我们常听到的一个词语是“差不多”,这个词其实是办事不到位的表现。现实中,诸多的不到位所造成的结果却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建设用料“不到位”,导致豆腐渣工程层出不穷,留下了一片片残破的瓦砾与噩梦一般的回忆。医生用药“不到位”,导致病人留下了难以抹平的痛苦,同时也抹杀了医生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事实上,执行环节上的差不多就是差很多。

1924年6月,著名学者胡适先生在《申报·平民周刊》上发表了一篇针砭社会陋习的讽刺小品《差不多先生传》,文中写道: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妈妈叫他去买红糖,他却买了白糖回来。妈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和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个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总是笑嘻嘻地说:“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在临死前他还说:“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是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

此文在当时不胫而走,传诵一时。如今在很多企业中,这种“差不多文化”仍然很常见,“差不多”先生也比比皆是,为企业的经营埋下了很多隐患。

现代职场中,很多企业的员工凡事都得过且过,执行不到位。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太简单了,根本不值得全心投入,更不必花费太多精力,于是一边抱怨没有机会,抱怨上司不识人才,一边敷衍工作,只做到差不多、说得过去、上司挑不出毛病来。殊不知,这种“差不多”的思想导致的最后结果却是“差很多”。

各行各业,无不在呼唤将工作执行到位的人。如果你凡事得过且过,从不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那么你永远也无法达到成功的顶峰。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都应为自己定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不是“差不多”,而是将工作做到位。

能完成100%,就绝不只做99%。只要你把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完美、更快、更准确、更专注,动用你的全部智能,一定能尽速实现你的目标。

因此,在职场中这样“差不多”的心理是坚决要不得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避免陷入到这个误区当中去。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多问自己几次:“真的可以‘差不多’吗?”当我们不再以“差不多”作为自己的准则,将工作做到位视为自己的本分,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干好自己的工作。

100—1=0

老子曾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用一句话来描述自己成功的原因时也说:“魔鬼藏在细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