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趣味经济学100问
5285700000007

第7章 “市场先生”是好友还是损友:供需与经济学(2)

另外,价格的变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息息相关。例如,当“非典”袭击中国的时候,全国食醋、消毒液、药用口罩的价格都上升了,一些日用品也成了普通消费者的抢购对象,这主要是因为突如其来的“非典”病毒造成了消费者对这些物品需求的剧增。在欧洲,每年夏天当新英格兰地区天气变暖时,加勒比地区饭店房间的价格就会直线下降。当中东爆发战争时,美国的汽油价格上升,而二手凯迪拉克轿车价格下降。这些都表现出供给与需求对市场的作用,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通过价格来反映的。

但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相反的情形,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价格越低,需求量反而越小。这种商品通常是社会上具有象征地位的炫耀性商品,比如钻石、古董等,它们常常会因为价格的提高需求量反而增加。

【知识链接】

供求机制

供求机制是调节市场供给与需求矛盾,使之趋于均衡的机制。一般指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竞争等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机制。供求机制可以调节商品的价格,调节商品的生产与消费的方向和规模;供求结构的变化能调节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供求率

社会总商品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量之间的比率。它是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市场上的反映。

“读书人”为什么要砍半价——均衡价格

【轶闻趣事】

冯梦龙的《笑府选》中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读书人要到苏州购买货物。同乡的人告诉他说:“苏州人卖东西通常很贵,你要记得杀个半价。不管他讨价多少,你还价一半,就对了。”

这个读书人听了,认为很有道理,便牢记于心。

果然,当他到一绸缎店买绸料时,凡是讨价六两银子的,他就还价为三两;讨价一两的,他就还价五钱。店老板见此人如此砍价,不高兴了,说:“算了,干脆你也不要买了,小店就奉送两匹给你吧。”

这位读书人拱手致礼道:“岂敢岂敢,学生(古时读书人的自谦)只要一匹就够了。”

【经济学聊天室】

举人过于死板的还价方法,不禁惹人捧腹。但我们都知道,在购买物品时,讨价还价是很正常的。在物品销售的市场上,作为理性人,买卖双方都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一方面,对于商家来说,追求的是收益的最大化,所以,通常会制定远远高于进货成本的价格;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说,追求的是商品效用的最大化,以期尽力压低价格。而买卖双方所能接受的价格即为均衡价格。为了更好理解这个概念,我们不妨看看以下生活中的实例:

买者:你这件衣服多少钱?

卖者:500元。

买者:太贵了,这衣服也就值200元。

卖者:200太少了,你要是诚心买,我以进价卖给你!450!

买者:唉!还这么贵?!要我说,最多300元!

卖者:300元,您给的也太低了。要不咱们来个对折,400元成交!

买者:不行,350元顶天了。350元,你卖不卖?不卖我就走了。

卖者:等会等会,算了,350就350吧。这次绝对是亏本卖给你了。

这件衣服最终以350元成交,这个350元就是买卖双方都能接受的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的形成就是价格决定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均衡价格的形成完全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有外力干预的价格不是均衡价格。

我们知道,当供过于求时,市场价格下降,从而导致供给量减少而需求量增加;当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会上升,从而导致供给量增加而需求量减少。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最终会使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正好相等。这时既没有过剩(供过于求),也没有短缺(供不应求),市场正好均衡。这个价格就是供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均衡价格,市场也只有在这个价格水平上才能达到均衡。

如图所示我们用OQ表示商品数量,纵轴OP表示价格,D表示需求曲线,S表示供给曲线,那么D和S相交的E点被称为均衡点,与E点相对应的价格Pe成为均衡价格,与E点相对应的商品数量Qe成为均衡数量。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物品的供给量将超过需求量,这样就会存在物品的过剩。例如,当水果市场上存在超额供给时,水果商就会发现,他们的冷藏室中越来越装满了他们想卖而卖不出去的水果,他们对这种超额供给的反应是降低其价格,价格要一直下降到市场达到均衡时为止。同样,当水果市场出现超额需求时,买者不得不排长队等候购买可提供的几个水果的机会,由于太多的买者抢购太少的物品,卖者可以做出的反应是提高自己的价格。随着价格上升,市场又一次向均衡变动。

因此,许多买者与卖者的活动自发地把市场价格推向均衡价格。一旦市场达到其均衡价格,所有买者和卖者都得到满足,也就不存在价格上升或下降的压力。在不同市场上达到均衡的快慢是不同的,这取决于价格调整的快慢。但是,在大多数自由市场上,由于价格最终要变动到其均衡水平,所以,过剩与短缺都只是暂时的。

【知识链接】

供需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即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即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王羲之为什么会成为“东床快婿”——信息对称()

【轶闻趣事】

大家都知道“东床坦腹”是指乘龙快婿,究竟这两者之间有什么渊源呢?其实这与大书法家王羲之有关。

晋代太傅郗鉴想在丞相王导府上物色个女婿,便派他的门生到王家代自己挑选。门生来到东厢房王家子弟齐集的地方一个个相看了一番,回去向郗鉴报告说:“王家的小伙子都很好,难分上下。不过,听说您要选女婿,他们个个都打扮得衣冠楚楚、举止矜持,希望能被选中;只有一个后生躺在东边的床上,敞开衣襟,露着肚皮,满不在乎,好像根本不知道您要选女婿似的。”郗鉴听了,高兴地说:“这个人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于是郗太傅就把女儿许配给了这个人。后来经过打听,原来那个躺在床上坦露肚子的就是日后成为大书法家的王羲之。

此故事作为美谈流传了下来,渐渐地人们就把别人的好女婿称为“东床佳婿”、“东床坦腹”、“东床”和“东坦”等。

【经济学聊天室】

王羲之敢于将自己的真实面展示给别人,而郗太傅也能慧眼识人。这和经济学中的信息对称有异曲同工之妙。信息对称就是指相关信息为所有参与交易各方共同分享,在市场条件下,要实现公平交易,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必须对称。换句话说,倘若一方掌握的信息多,另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二者不“对称”,这交易就做不成;或者即使做成了,也很可能是不公平交易。

在现实经济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则是十分普遍的,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之大,甚至影响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造成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获取太多的剩余,出现因信息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导致利益分配结构严重失衡的情况。

人们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对商品的个体信息认知也会产生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一般而言,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有些商品是内外有别的,而且很难在购买时加以检验。如瓶装的酒类,盒装的香烟,录音、录像带等。人们或是看不到商品包装内部的样子(如香烟、鸡蛋等),或是看得到、却无法用眼睛辨别产品质量的好坏(如录音、录像带)。显然,对于这类产品,买者和卖者了解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卖者比买者更清楚产品实际的质量情况。

可以说自交换产生以来,人来社会一直处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之下。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建立在信息对称的假设基础之上。当人们打破了自由市场在信息对称情况下的假设,才终于发现信息不对称的普遍性,研究信息经济学的学者因而获得了1996年和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随处可见的信息不对称。比如,如果你加倍努力干好工作,你的老板理应多付你工资,但因为他对你的努力程度只是有个模糊概念,所以你的业绩奖金只是你薪水的一小部分。如果老板能完全看清楚你的能力与努力,他就可以将你的薪水与表现挂钩。再举一个例子:比如你想在附近的餐馆吃饭,但是不知道哪家最好,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品牌店,因为大家都知道品牌店不会差。由于顾客不会一家家去寻找最好的餐馆,所以一般来说老字号餐馆能够收费更高。

当然,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大量信息不对称问题,但人们总是能够想出高超的解决办法,用以提高信息的质量,或减少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损失。举个例子来说,当你需要购买电脑但同时对电脑硬件又不了解时,你会找懂行的朋友咨询,参考网站和杂志,希望借此能得到实用信息,在想购买的产品中作出理性的选择。正是通过不断地搜寻信息,以希求获得最全面的信息,给自己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1世纪就是一个信息社会,对于个人来说,拥有信息越多,越有可能做出正确决策。对社会来说,信息越透明,越有助于降低人们的交易成本,提高社会效率。但是客观事实是,一小部分人垄断事物状态的信息,而另外绝大多数人则缺乏事物状态的信息。提高我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加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以我们充满智慧和理性的头脑,我们将尽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给我们造成损失。

【知识链接】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信息的经济现象及其运动变化特征的科学,它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50~60年代,到70年代基本发展成熟。

传统经济学认为,价格凝结了所有的市场信息,它的获得不需要成本,因而能够为所有的市场参与者自由运用,这样,市场参与者就具有了市场运行的完全信息。信息经济学认为,价格是在搜寻中获得的,是以付出成本为代价的,因而信息是不完全的。信息经济学揭示了,价格并不能囊括全部的市场经济关系,因此,市场价格制度就不再是激励约束全部内容和手段,“非价格”机制成为激励约束不可或缺的内容。

钻石为什么比水更珍贵——价值悖论

【轶闻趣事】

有一个穷人家徒四壁,仅有的财产是一只旧木碗。一天,穷人上了一只渔船去帮工。不幸的是,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大风浪,被大海吞没了。船上的人几乎都被淹死了。穷人抱着一根大木头,才幸免于难。穷人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的木碗,感到非常新奇,便用一口袋最好的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

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心中暗想,“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品,该换回多少宝贝!”富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酋长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声称要送给他最珍贵的东西。富人心中暗自得意。一抬头,富人猛然看见酋长双手捧着的“珍贵礼物”,不由得愣住了:它居然是穷人用过的那只旧木碗!原来木碗在这个岛上是绝无仅有的,是最珍贵的东西。

【经济学聊天室】

亚当·斯密曾在《国富论》中写道:“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但它几乎不能够买任何东西……相反,一块钻石有很小的使用价值,但是通过交换可以得到大量的其他商品。” 一吨水才几块钱,而成千上万吨的水才换得的一颗钻石,除了能让人炫耀他的财富外,几乎没有什么用途。但为什么水的用途大而价格低,钻石的用途小却价值大呢?这就是著名的“钻石与水悖论”,也就是“价值悖论”。

这的确是一个“悖论”!水的使用价值大,却不值钱,而钻石却没有多少实用价值,却价值连城?

经济学家约翰·劳认为水之所以用途大、价值小,是因为世上水的数量远远超过对它的需求,而用途小的钻石之所以价值大,是因为世上钻石的数量太少,不能满足对它的需求。正像俗话所说的那样,物以稀为贵。他的观点是以数量与需求的关系来决定物品价值的。

而经济学家马歇尔则用供求均衡来解释这一“谜团”。他认为,人们对水所愿支付的价格,由于水的供应量极其充足,而仅能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可是,钻石的供应量却非常少,而需要的人又多,所以,想得到它的人,就必须付出超出众人的价格。

这些解释不无一定的道理,让我们再来看看西方边际学派用“边际效用”来如何说明价值悖论。

由于水的数量一般来说总是取之不尽的,而人对水的需要总是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能无休止。就拿喝水来说,随着人的肚子逐渐鼓胀起来,最后一单位水对他来说就变成可喝可不喝的了,也就是说,最后一单位水对人增加的“效用”也就很小。西方边际学派认为边际效用决定商品的价值,边际效用小,其价值也小,而钻石的数量相对人的需求来说却少得可怜,因此它的边际效用很大,于是价值也大。这就足以解释 “水与钻石的悖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