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决定一生健康的九型人格
5286800000030

第30章 九型人格与健康(24)

面对镜子里的庞然大物,小艾恐慌了,制订了一个又一个严密的减肥计划,可都失败了。因为一旦没有食物的陪伴,她就不知道该如何打发时间,不知道如何活下去。用她自己的话说:“有的吃就开心。”虽然进食时的快感让她一时忘记失恋的痛苦,但伴随着的内疚、负罪感,使她的心情非常复杂,只是再多的内疚也敌不过进食的欲望。家人带她去看医生,医生诊断她患上了肥胖症,这主要与她的抑郁情绪有关。

心理学认为,肥胖症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自我意识较差。自我意识主要指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特征的认识和自我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情绪体验和自我行为控制,包括对自己在社会环境中所处地位的认识以及自身价值观念的评价等。大量医学临床实践发现,肥胖人群的自我意识总分以及在行为、焦虑、幸福与满足等分量表上的得分均低于正常人。也就是说,和正常人相比,肥胖者往往自我意识受损,有更多的焦虑、不合群、幸福感与满足感差等问题。

在九型人格中,9号调停型往往是最不关注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人格类型。为了避免自己和外在的世界发生冲突,9号性格者习惯顺从他人的观点,即他们总是在配合别人,成全别人,并以此来忘记自身的能量和注意力。而让9号性格者忘记自己最容易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转移到一个能够让他们上瘾的习性上。这种上瘾的习性既可以是吸食大麻、酗酒,也可以是看肥皂剧,或者其他一些生活中的小小满足感。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性,9号的思维就会被这种习性所局限,他们就会忘记生命中真正宝贵和重要的东西。小艾的暴食就是出于这样一种心理。

由此可见,9号要想避免陷入肥胖症的痛苦之中,必须要认识到自己一直存在的逃避自我需求的行为,认识到逃避自我的需求并不意味着自我的需求并不存在,也就是说9号自我的需求与现实的冲突一直都存在。只有开始关注自我的需求,并懂得顺应现实条件的变化而努力满足自我的需求,9号才能化解冲突,消除抑郁和痛苦,远离一切不良生活习惯,有效预防肥胖。

糖尿病

朋友大刘今年49岁,出身于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后被分配到本省某局工作。他工作小心谨慎,踏实能干,十年前即升为副处级干部,但之后的几次升职都没能如愿,这让他感到非常焦虑。后来,他终于获得下乡挂职锻炼的机会,本想回来后可以被提拔,但是一年后,他过去的一个部下被提拔为处长,升职的希望再一次落空。

对这件事,大刘久久不能释怀,可他天生性格内向,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虽然心里又烦又怒,但从不表现在脸上,也不爱找人聊,只能把这份委屈整天藏在心里。结果一个月后他出现烦渴多饮、尿频量多、体重下降等症状,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患了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世界上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后的第三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内分泌代谢性心身疾病,它的发病和生活变动、情绪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患者在患糖尿病之前,多经历了某种生活事件,如失恋、夫妻关系不和、离婚、丧偶、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等。在美国,糖尿病也是贫困人群中常见的疾病,并且死于糖尿病的黑人是白人的两倍多,因为黑人更多地经历了政治上的歧视、生活上的动荡、贫困失业等。

医学研究发现,经常情绪紧张或极度情绪紧张,会使某些激素分泌大量增加,而这些激素不仅会使血糖升高,而且会与胰岛素产生对抗。患者情绪稳定时,糖尿病病情常可缓解;而紧张、焦虑、抑郁、愤怒、忧思、悲愁等不良情绪能够促使糖尿病发展及恶化。美国生物科技网曾报道,有学者对300名新近发生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发现44%的患者在病前存在慢性精神应激时间,即许多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都有负性生活事件的打击和负性情绪的体验。

而情绪对血糖的影响主要受个人的性格制约。医学家在对大量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后,发现了糖尿病性格:性格不成熟,具有被动依赖性,做事优柔寡断,缺乏自信,常有不安全感,有受虐的倾向。这和九型人格中对9号调停型的性格特征描述大致相同,由此可知,9号是九型人格中最容易遭受糖尿病困扰的人格类型。

既然过于压抑的负面情绪是9号容易患糖尿病的原因,那么9号首先要通过心理调节来降低血糖,具体方法是:

关注自己的需求,关注自我感觉症状、个性特征以及生活质量现状;在医生的指导下建立尿糖曲线图,每天做4次尿糖检测,将结果画在一张图上,连成曲线,作为敏感“生物反馈仪”来指导自己的情绪与行为,然后结合尿糖曲线的变化,找出最可能影响病情变化的因素;学会放松(可做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坚持每天早晚各一次,找出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如绝对化、过分概括化或糟糕至极)与自己辩论;采用合理情绪想象进行情感训练,利用角色扮演以及强有力的自我声明;学会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及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学会应对生活工作的压力与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技巧。

此外,患有糖尿病的9号还要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比如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吃饭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更不要吃过量的激素,以免诱发糖尿病。

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的其他部分震颤,身体变得僵硬。最早系统描述该病的是英国内科医生詹姆·帕金森,当时他还不知道该病应该归入哪一类疾病,便称该病为“震颤麻痹”。后来,人们对该病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观察,发现除震颤外,还有肌肉僵直、写字越写越小等症状,但是四肢肌肉的力量并没有受损,因而认为称“麻痹”并不合适,所以建议将该病命名为“帕金森综合征”。有研究认为,男性患帕金森综合征的危险可能比女性高50%。

医学界普遍认为,帕金森综合征主要是由于人体脑部黑质神经元细胞减少所致。因为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变位于中脑大脑肋背侧面的一群名为黑质神经元的神经细胞,黑质致密区的细胞合成一种名为“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其神经纤维投射到大脑的其他一些区域,如纹状体,对大脑的运动功能进行调控。当这种黑质神经元变性死亡至60%以上时,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多巴胺显著减少到不能维持调节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这时便会出现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

在九型人格中,9号调停型是最具有倦怠习性的人格类型,也就是说他们是最不愿意动脑筋也是最不愿意运动的人格类型。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每天忙着认同环境、认同别人,根本没有时间来关注自身的能量和注意自身真正的需要,也就没有发展自己的天性,即缺乏自我认同感。缺乏自我认同感的9号变得十分倦怠,他们没有活力,做事不会太积极,总给人一种慢半拍的感觉,抱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想法,凡事不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拖沓至极,常常把别人气得火冒三丈,但他们依然悠然自得,丝毫不为所动。

而缺乏运动正是导致大脑内黑质神经元大量变质死亡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9号可能是最容易罹患帕金森综合征的人格类型。

我认识的一个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郎大爷就是一个典型的9号性格者,他在退休前是某单位的司机兼后勤人员,最喜欢的事情是睡觉和吃饭。因工作需要,除了开车接送单位专家,平时他会负责单位电器修理等琐碎的杂活。单位同事对他的评价是:得空就睡一觉。有一次他为单位员工做胸牌,开始还有说有笑,没过两分钟,鼾声骤起,他竟然睡着了。像这种干活干着干着就睡着的情况,在郎大爷身上时有发生。这种生活习惯使得身高仅1.72米的他体重居然高达200斤。退休后,郎大爷更是彻底地爱上了睡觉,早上将近11点才起床,12点吃过午饭后就开始睡午觉到下午4点,然后躺在床上看会儿电视就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吃了晚饭后躺在床上看电视,看着看着就睡着了。这种终日与床为伍的生活最终使得郎大爷患上了帕金森综合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9号这种倦怠的习性是典型的自我麻醉心理。他们之所以自我麻醉,多与他们童年时期的经历有关:他们的观点很少被大人采纳,别人的需要总是比他们的需要更重要。在这种被他人忽视的环境里生活,9号性格者被迫麻醉自己,分散自己的精力,让大脑把自己忘记,让注意力从真实的愿望上转移出来,这样他们就不会再因自我愿望得不到实现而痛苦了。总之,这种自我麻醉的心理使得9号避开了外在的冲突,生活在自以为满足及自得其乐中,所以他们不积极也不想察觉任何需要和感受。尽管生命中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他们非常满意。如果你要他们放弃这些做法,他们会采取强烈的保护措施。

然而,逃避自我的需求以及自己与外界的冲突并不能帮助9号获得真正的快乐,反而会使他们陷入空虚和迷茫之中,看不到生存的意义,也就没有行动的激情,久而久之身体动作就会变得迟缓,身体会如铁器生锈一般。反之,如果9号能够充分认知自我需求,看到冲突的正面价值,并能够善用冲突为自己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他们行动的热情就会高涨许多,精神与身体都得到了充分的活动,自然就能远离帕金森综合征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