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趣说万事万物的起源
5288400000022

第22章 医药卫生(1)

第一节 医疗药物

卡介苗的由来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而引起的。20世纪初期,肺结核是死亡率很高的疾病。

19世纪8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首先发明了用减弱了毒力的细菌来预防某些疾病的方法。法国微生物学家卡默德和介兰从中受到启发,他们密切合作,共同进行试验,希望能制造出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来。1907年,卡默德和介兰开始培养一株从患结核病牛的乳汁中分离出来的致病力甚强的结核菌。在培养移种的13年中,他们用动物进行了200多次试验,卡默德和介兰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们制成了灭毒的活结核菌苗。1921年,灭毒的活结核菌苗首次被应用于人类。

人们把这种疫苗叫做“卡介苗”以纪念卡默德和介兰这两位为疫苗付出了艰苦劳动的科学家。直到今天,卡介苗在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中,依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知识小链接:疫苗会传染吗

专家们根据过去资料的记载得出这样的结论:疫苗所使用的活病毒可以从一个最近刚接种完牛痘者的身上传染给另一个尚未接种者。患有皮肤湿疹的人可以将病毒传遍他们自己的皮肤,也有可能传给那些未接种牛痘的人。这种传染的可能性约为十万分之二至十万分之六。

阿司匹林的由来

阿司匹林的发明起源于随处可见的柳树。柳树皮具有解热镇痛的神奇功效,在缺医少药的年代里,人们常常将它作为治疗发烧的“良药”。在许多偏远的地方,产妇生育时,人们也往往让她咀嚼柳树皮,作为镇痛的药物。

人们一直不知道柳树皮里究竟含有什么物质,使其具有这样神奇的功效,直至1800年,科学家才从柳树皮中提炼出了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水杨酸。由此解开这个千年之谜。1898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用水杨酸与醋酐反应,合成了乙酰水杨酸,1899年,德国拜耳药厂正式生产这种药品,取商品名为Aspirin,这就是后来常用的药物——阿斯匹林。

知识小链接:阿斯匹林用法的最新意见——不是人人皆宜的保健药

阿斯匹林用于预防心血管猝发事件如心肌梗死、卒中等疾病,然而,哪种人群最适宜服用呢?目前认为,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症和有吸烟及心血管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适宜长期服用;有哮喘、胃溃疡、血友病、视网膜出血和其他出血性疾病者不宜服用。而没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健康人,不可把阿斯匹林作为预防心血管病的保健药,因为美国一项有11万人参加的最新研究表明,阿斯匹林非但不能让这些人从中受益,反倒增加了出血的危险。

维生素的由来

维生素的英文名字叫vitamin,音译即是维他命。人们参考英文译音,巧妙地命名其为维生素,顾名思义为维持生命的元素。确实,维生素是维持身体生长与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种有机化合物。它虽不能供给机体能量,但是机体的能量转换和代谢调节又离不开它。

对于维生素的功能,人们有一个发现和认识的过程。我国在公元6世纪就已发现人就食物中缺乏这种物质会患某种疾病。7世纪时,唐代名医孙思邈发现食米地区的人有一种病,采用中药治疗可以治愈。当时发现的就是“脚气病”,所用中药为车前子、防风、杏仁等,据现代科学分析,这些中药都含有维生素B1。当时的人们在实践中还发现用谷白皮熬粥可预防脚气病。到1897年,荷兰人在一些囚犯中也发现脚气病,并发现本病与单纯吃米有关系,用米糠可治疗此病,其原因也是因米糠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在1911年,波兰人才在米糠中提取出抗脚气病的物质,当时称为“维生胺”。

后来,经许多化学家分析研究,发现食物中有20多种物质为人体所必需,但多数化学结构与胺不同,故改名为维他命,也就是后来常说的维生素。

知识小链接:维生素B1(硫胺素)的摄取

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种子的外皮和胚芽中,如米糠和麸皮中含量很丰富,在酵母菌、瘦肉、白菜和芹菜中含量也较丰富。目前所用的维生素B1都是化学合成的产品。

青霉素的由来

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青霉素是由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的。1928年的一天,弗莱明在他的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由于器皿的盖子没有盖好,他发觉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附了一层青霉菌。这是从楼上的一位研究青霉菌的学者的窗口飘落进来的。但使弗莱明感到惊讶的是,位于青霉菌旁边的葡萄球菌忽然不见了。这个偶然的发现引起了他的兴趣,他设法培养这种青霉菌进行多次试验,证明青霉素可以在几小时内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弗莱明由此发现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

知识小链接:为什么青霉素使用前要做皮试?

青霉素容易引起过敏反应,轻的如发热及皮疹,重的出现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并可伴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会过敏休克导致死亡。所以,使用青霉素之前必须做皮试,皮试有阳性的应的不能用青霉素。

胰岛素的由来

19世纪末,有两位生理学家发现,切掉狗的胰腺可以使狗得糖尿病,由此证明胰腺里含有一种能够维持血糖浓度正常的物质。以后,许多科学家都想把这种物质从胰腺里提出来。他们把胰腺捣碎,然后进行抽提。但是一切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1920年,来自加拿大的外科医生班廷偶然在一本外科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报导结扎胰导管可以使分泌胰酶的细胞萎缩,而胰岛细胞却不受影响。这篇文章给了班廷很大启发,他在笔记本上写道:“结扎狗的胰导管,等候6~8个星期使胰腺萎缩,然后切下胰腺进行抽提。”他决心大胆尝试。当时加拿大只有多伦多大学的生理系具备做这种实验的条件。经过他再三请求,一位教授才勉强同意给他几只狗,允许他在暑假期间借用一间简陋的实验室工作8个星期。由于班廷本人缺乏化学方面的训练,这位教授便让即将毕业的医学院学生斯特做他的助手。1921年5月17日,29岁的班廷和22岁的斯特开始工作。他们一直奋战了两个多月,7月30日午夜,他们给一只患糖尿病的狗注射了5毫升从狗的胰腺里提取出来的宝贵的胰腺抽提液,狗的血糖浓度迅速下降,一项伟大的工作完成了。班廷由于这一贡献获得了一半诺贝尔奖金,另一半由那位教授获得。1922年,胰岛素已经在临床上应用。1926年,纯化的胰岛素已经能做成结晶。从1945年到1955年,英国的桑格又经过10年不懈的努力,终于搞清楚了胰岛素的全部化学结构,这就为胰岛素的人工合成以及胰岛素分子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桑格也由于他的这项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胰岛素的发现,是20世纪生物医学界的一项重大发现,它对挽救千百万糖尿病人具有深刻的意义。

知识小链接: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可以增加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增加糖原合成,抑制分解,因而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此外,胰岛素还具有促进脂肪的生成,抑制其分解的作用,使酮体的生成减少,减轻酮症酸中毒的症状。胰岛素还可以促进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增加氨基酸的转运,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其分解。

抗生素的由来

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某些微生物对另外一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把这种现象称为抗生。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揭示出抗生现象的本质,从某些微生物体内找到了具有抗生作用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称为抗生素。

由于最初发现的一些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有杀灭作用,所以一度将抗生素称为抗菌素。但是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发展,陆续出现了抗病毒、抗衣原体、抗支原体,甚至抗肿瘤的抗生素也纷纷被发现并用于临床,显然称为抗菌素就不妥,还是称为抗生素更符合实际了。

知识小链接:怎样合理使用抗生素?

1.病毒性疾病不宜用抗生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咽痛、咽峡炎,大部分是病毒感染所致,因此这类疾病无需抗生素而应使用病毒灵、病毒脞等抗病毒药物以及中草药治疗。

2.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3.抗生素可以治病,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因此使用抗生素应有的放矢,不可滥用。

4.新生儿、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应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

5.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要严加控制,尽量避免在皮肤、黏膜等局部使用抗生素,因其易导致过敏反应,也易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

第二节 医疗器械

针灸的由来

针灸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通过对身体的某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热刺激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据后世文献对远古往事的记述和出土文物,针灸术的由来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甚至可以追溯到距今数万年乃至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那时还没有专用的针刺工具,于是用做生产的刮削器、尖状器等,同时也被用来治病。新石器时代,人们制出种类较多而又比较精细的石器,这才有了适合医用的砭石。

今天人们使用的银针、不锈钢针,就是在古代砭石、石针、骨针、竹针等原始针具的基础上,历经铜针、金针等不同阶段演变而来的。

知识小链接:刺法与灸法的区别与联系

刺法和灸法是两种不同的治病方法。刺法亦称针法,是利用金属制成的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腧穴;灸法主要是用艾叶,点燃后在人体皮肤上进行烧灼或熏烤。两者虽然所用器材和操作方法不同,但同属于外治法,都是通过腧穴,作用于经络、脏腑,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最终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针和灸在临床上常互相配合应用,故合称针灸。

听诊器的由来

据说200多年前,奥地利有位医生临床实践中可以根据声音判断胸腔内器官的健康状况。当时,很多医生都不相信这一说法,只有法国医生雷奈克将其记在心里。

1816年的一天,雷奈克带小女儿去公园玩跷跷板。孩子玩够了就将自己的耳朵贴在跷跷板的一头,叫爸爸用手指在另一头敲鼓点给她听。雷奈克的鼓点节奏越敲越轻,甚至连自己都无法听清了,可小女儿却越听越入神,还说敲得很好听。雷奈克觉得很奇怪,就叫女儿敲,自己听,声音果然清晰。他高兴地大声嚷起来:“有了,有办法了!”回到家,雷奈克选了一块很轻的木料,把它做成长喇叭形,小的一头可以塞在自己的耳朵里,大的一头贴在别人胸部,用这种办法听诊,既方便,又省力,效果又好。世界上最早的听诊器由此诞生了。

知识小链接:听诊器的构造

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是医师的标志,它的出现也是现代医学开始的标志。听诊器自从被应用于临床以来,外形及传音方式有不断的改进,但其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主要由拾音部分(胸件)、传导部分(胶管)及听音部分(耳件)组成。

注射器的由来

据医学史书记载,灌肠器是注射器的雏形。我国汉代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伤寒杂病论》的“猪胆汁方”一文中明确指出:“大猪胆一枚,泻汁和陈醋少许,以灌谷道(肛门)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如何“灌谷道”呢?他写道:“以小竹管……内入谷道中。”这种小竹管就是灌肠器——注射器的最初形态。

到了15世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家们为了深入研究人体组织,开始对尸体进行解剖。为解决尸体防腐问题,意大利著名解剖学家欧斯达狄士等先后将防腐剂通过“注射器”注入尸体的血管里。至1851年,法国医生普拉威茨制成一个金属注射器。在同一时代里,爱尔兰医生德林也用自己制造的金属注射器给病人注射镇痛剂。1896年,德国科学家路尔制成了第一个玻璃注射器,后来便广泛地应用到临床上了。

知识小链接:手压式无针注射器

手压式无针注射器是应用于各种防疫注射和治疗注射的一种医疗器械,因其药量调节器采用螺杆和滑动螺母进行控制,所以不但结构非常简单,而且药量调节灵活准确。这种无针注射器使用更加方便、安全、可靠,而且应用范围广。

血压计的由来

测量血压是了解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1819年,法国医生,物理学家普瓦瑟伊尔发明了一种用水银压力计测血压的方法。此后,各种各样的血压计被陆续发明出来。1881年,奥地利人冯·巴施发明了一种装置,它可以灵敏地测得动脉搏动的情况。1889年,法国人普当发明了传感式血压描记器。1896年,意大利人瑞瓦·罗西发明了裹臂式血压计,可以均匀地紧压在人的胳臂上,准确地测量人的血压情况,从而取代了普当的血压描记器。1905年,俄国人利罗特科夫进一步改进了这种裹臂式血压计,以期不用听诊,只用触诊法即可准确测定人的血压。

以往根据一次或几次测量就确定血压的办法并不十分准确,因为人的血压经常波动,情绪、运动、进食和其它许多情况都会影响到血压。为了解一天内血压的动态变化,人们制造了各类动态血压记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