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5290300000002

第2章 无所谓好人坏人,你我都是经济人

老僧纵虎——本性难移

【寓言典故】

太行山附近有位老和尚。有一天,他下山化缘捡到一只小老虎,便带回住处饲养。老和尚吃素,只好喂粥饭给它吃。小老虎也不挑剔,渐渐养成了吃粥的习惯。在老僧的精心抚养下,两年时间过去了,小老虎长成了大老虎,但仍非常温顺,与所有人都很亲密。

有一天,老和尚带着老虎出门,突然流鼻血。老虎无意间舔到人血,觉得特别香甜,终于按捺不住,将抚养它的老和尚吃了。从此,这只老虎不再吃别的食物,整天蹲在路边,专等行人经过以便扑食。

每当太阳偏西时,人们就互相告诫:停止行路。人们议论说,太行山一带的老虎吃人成性。

(选自明代《悬榻编》)

【趣味解读】

这篇寓言意在说明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不易改变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老虎不可能改变自己吃肉的本性。

那么,人的本性是什么?自古以来,围绕着人性的话题一直争论不休。我国古代圣贤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是善良的,而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是邪恶的。千余年来,关于人性本源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经济学认为,人性无善恶之分,经济学世界中的所有人都是经济人。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人们所从事一切活动的目的是个人利益最大化。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就是经济人假设。经济学正是在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研究资源既定时的利益最大化问题:对个人是收入和效用最大化,对企业是利润最大化和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对国家而言就是GDP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换句话说,经济学认为所有人都是经济人,就是一切行为的目标只为个人利益最大化。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一段话对理性经济人有较为清晰的阐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亚当·斯密的这段论述表明:人和人之间是一种交换关系,能获得食物和饮料,是因为每个人都要获得自己最大的利益。

在经济学世界里,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不懈地追求自身最大程度满足的理性的人。它包含两层意思:人是自利的,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每个人做事情都是为了有利于自己,并且每个人都知道做什么事情和怎样做事情才能有利于自己。

可以说,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的根基,没有理性经济人假设,就不能正确认识经济规律,也不可能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人假设只是一种人性假设,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处处都以经济人的视角观察世界。如果一味把经济人的观点运用到一切生活准则中,生活将不可避免会变味。经济人假设的正确性,并不是说它适用于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人的一切行为,这是指它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行为。如果假设人是利己的,又假设人是利他的,经济学就不能成为一门严谨的科学。

传统社会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把利己的人性看做是万恶之源,要求人们克己复礼。如今,市场经济承认人性利己的合理性,承认人利己的行为是正当的。正是对这一人性的尊重,才促使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经济学认为所有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并不是赞扬利己性,只是承认它是无法更改的人性,承认理性经济人的存在只是对人类趋利本性的一个认识和引导。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我们不可能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就不择手段,我们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及法律制度的约束,将人的利己心和利己行为变成增加社会财富、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

【经济学点睛】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是进行现代经济分析和把握经济规律的重要工具。经济人就是在约束条件下希望实现自己效用最大化的人,承认理性经济人的存在是对人类趋利本性的正确认识和引导。

农夫和小魔鬼——贪婪并不是人的本性

【寓言典故】

老魔鬼看到一个农夫每天辛勤地工作,可是所得却少得可怜,但他还是那么快乐,非常知足,他决定要将这个农夫变坏,于是他派小魔鬼去。

小魔鬼有预知的能力,每年都对农夫说当年适合种什么,三年下来,这农夫就变得非常富有。他又教农夫把米拿去酿酒贩卖,赚取更多的钱。终于有一天,小魔鬼告诉老魔鬼说:农夫已经变坏了。

只见农夫办了个晚宴,所有富有的人都来参加;喝最好的酒,吃最精美的餐点,还有好多的仆人侍候。这时,一个仆人端着葡萄酒出来,不小心跌了一跤。农夫就开始骂他:“你做事这么不小心!”仆人回答:“我们到现在都没有吃饭,饿得浑身无力。”农夫很生气:“事情没有做完,你们怎么可以吃饭!”

老魔鬼很高兴,问小魔鬼是怎么办到的。小魔鬼说:我只不过是让他拥有比他需要的更多而已,这样就可以引发他人性中的贪婪。

(选自托尔斯泰的《呆子伊凡》)

【趣味解读】

人们总是将贪婪视为人的本性,认为是无法变更的。其实,贪婪并不是我们的本性,欲望才是人的本性。有人可能会问,贪婪和欲望有区别吗?

欲望是人正当的要求,它与人满足欲望的能力应该是匹配的。换句话说,欲望是以自己的能力可以满足的,或通过正当途径的努力可以实现的;贪婪则是去满足无法实现的欲望。不切实际地去做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就会使欲望变为贪婪。

欲望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主观上的需要。“生死根本,欲为第一”,欲望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欲望是指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为更好地理解欲望的概念,我们不妨看一看《东坡志林》中的一则故事:有两个穷困潦倒的人,互相谈着自己的志向。一个说:“我这辈子一直没有吃饱饭和睡好觉,将来一旦得志,我一定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吃。”另一个说:“我和你不一样,一定是吃了又吃,哪有空去睡觉!”

我们承认人的利己性,就必须承认人是有欲望的。人在行为过程中,总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就导致了欲望的无限性。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马斯诺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由欲望产生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的需要也是从低到高依次实现。需要层次理论表明,人首先满足最基本的欲望,然后才会去追求其他的欲望。低层次的欲望比较容易得到满足,较高层次的愿望较难得到满足。

人的欲望是多种多样、无穷无尽的。市场经济是一个充满欲望的社会,而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满足自己欲望的权利都是平等的。经济学家承认欲望是人的本性,而且肯定欲望是人自身提高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正是由于欲望的无限性,社会才会不断进步。

人对财富的欲望是无可厚非的,而且这种欲望顺应人性,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市场面前人人平等,市场不偏爱特权阶层,也不偏爱穷人。不论你是什么人,都要遵循经济规律,这样才能获得财富。

经济学家在肯定欲望的同时,又警示人们不要贪婪。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对利己导致的欲望和贪婪进行了区分,欲望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和正当努力来实现,而贪婪则是通过非法途径与不正当努力来实现。欲望和贪婪只是一念之差,其实质却有根本不同。合理的欲望是成功的推动力,贪婪却是滑向地狱的牵引力。

消极地控制人类欲望是不会增进人类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通过对人类无限欲望的因势利导,才能激发个人和社会不断走向进步。

【经济学点睛】

经济学家承认欲望是人的本性,但欲望不是贪婪,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贪婪是滑向地狱的牵引力。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必须通过努力和合法的途径实现自己的欲望。

愚笨的山羊——浮躁的世界需要更多的理性

【寓言典故】

一只狐狸掉到井里,但是它没法爬上去,只好待那里面。一只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它井水好不好喝?

狐狸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

一心只想喝水的山羊信以为真,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喝完泉水后,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商量爬上去的办法。

狐狸早有准备,它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你用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去,再拉你上来,这样我们就得救了。”

山羊同意了它的提议,狐狸踩着山羊的后背,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

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选自《伊索寓言》)

【趣味解读】

这则故事说明,人们应当在做事前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经济学中的理性人的主观意愿是最大限度地为自己谋福利,也就是说,理性人应该懂得如何为自己谋福利,做一个精于算计的人。

理性人精于算计的基本含义之一就是成本小于收益;其二是帕累托改进,也就是在不使得一方利益变坏的情况下,使得另一方的利益有所增加;其三是像经济人一样思考,为自己获取最大的利益。

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为了获取自身最大的收益,都会采取不同的方式,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理性程度其实是有差别的。

有一个经济学家、一个医生和一个牧师约好某天去打高尔夫球。这天,玩兴正浓时,他们发现有一个人老是在球场上漫无目的地乱跑,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兴致,于是他们决定去向球场交涉。球场的管理人员向他们解释:“球场为了向全社会的残疾人献爱心,星期一下午是向盲人免费开放。今天是星期一,那个到处乱跑的人是盲人。如果他的行为影响了你们,我向你们表示道歉。”三人听后,有三种不同的反应。牧师听后大为感动,遂决定抽出一定时间,免费为残疾人祈祷,祈求上苍保佑,为残疾人带来福音。医生听后,马上决定,向球场学习,并准备在他的诊所里,留出一定的时间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医疗服务。经济学家却不以为然地说:“我有些不明白,你们球场为什么不把向盲人开放的时间从白天改到晚上?”

从经济学的理性视角来看,白天与黑夜对于盲人没有区别,把对盲人开放的时间从白天改到晚上,不会损害盲人的利益。如果盲人在白天和正常的游人一起共享高尔夫球场,盲人的利益虽然能得到保证,但正常游客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这就是说,盲人的利益是建立在一般游客利益牺牲的基础上,如果这样,球场资源的配置是缺乏效率的。

经济学家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不能不说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处处都以经济学理性的视角观察世界。毕竟,世界上还有除了经济之外的一些东西,比如亲情、友情、同情心,如果一味把经济学的方法论运用到一切生活准则中,生活将不可避免会变味。

经济学越来越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以经济学理性的视角看待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的习惯。有经济学知识或具有经济学思维的人做决策或经营会更理智,事业一般会更成功。这也正是大多数人都愿意学点经济学的主要原因。

经济人的理性思维,就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会用最好的办法去实现自己的利益。当然,这里的“理性”指的是有限理性。因为人的行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占有信息的多少、理智的程度以及外部条件的复杂多变使人难以驾驭等。但是,尽管如此,每个人还是会尽力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趋利避害既是每个人的本能,也是理性使然。

经济学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排除了其他的价值判断,即不去判断一件事是好还是坏,对社会有无精神价值,而仅仅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思考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培养起自己的经济学视角,比如机会成本的意识、成本收益观念等,以理性人的视角面对生活,这样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经济学点睛】

经济人的理性思维,就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会用最好的办法去实现自己的利益。

掩耳盗钟——有限理性下的行为抉择

【寓言典故】

春秋时候,有人跑到晋国的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拼命朝钟砸去,但是钟发出了巨大的声响。小偷想办法解决,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使劲捂住自己的耳朵。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选自《吕氏春秋》)

【趣味解读】

这则故事讽喻小偷的愚笨。小偷其实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他精于算计:要把大钟偷回家,就必须把大钟砸碎,但砸钟会发出声响,必须阻止钟声的传播,他选择了堵住自己的耳朵。可以说,小偷的行为不失理性,但是,他却是一个理性的傻瓜!为什么小偷是一个理性人,却还被视作傻瓜?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完全理性的人,他只是一个有限理性人。

在生活中,我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只不过这种理性一般是有限理性。理性人的主观意愿是最大限度地为自己谋福利,但能不能谋到福利是另一回事。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是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但由于人对事物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因而人们的理性往往表现为有限理性。

有个测试:一家商店正在清仓大甩卖,一套餐具,有8个菜碟、8个汤碗和8个点心碗,共24件,每件都完好无损。同时有一套餐具,共40件,其中有24件和前面那套的种类大小完全相同,也完好无损,除此之外,还有8个杯子和8个茶托,不过2个杯子和7个茶托已经破损了。第二套餐具比第一套多出了6个好的杯子和1个好的茶托,但人们愿意支付的钱却反而少了。

人们往往有这样的心理:一套餐具的件数再多,但即使只有一件破损,人们也会认为整套餐具都是次品,理应价廉;而件数再少,但全部完好,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合格品,当然应当高价。可以说,这是理性人的不理性,即“有限理性”。

在生活中我们因为有限理性而对“得失”的判断屡屡失误,事实上我们都做了理性的傻瓜。工人体育场将上演一场由罗大佑、周华健等众多明星参加的演唱会,票价很高,需要800元,这是你梦寐以求的演唱会,机会不容错过,因此很早就买到了演唱会的门票。演唱会的晚上,你正兴冲冲地准备出门,却发现门票没了。要想参加这场音乐会,必须重新掏一次腰包,那么你会再买一次门票吗?假设是另一种情况:同样是这场演唱会,票价也是800元。但是这次你没有提前买票,你打算到了工人体育场后再买。刚要从家里出发的时候,你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把刚买的价值800元的MP4给弄丢了。这个时候,你还会花800元去买这场演唱会的门票吗?

与在第一种情况下选择再买演唱会门票的人相比,在第二种情况下选择仍旧购买演唱会门票的人不会少。客观来讲,这两种情况是没有区别的,是等价的:在你愿意花800元钱去听演唱会的前提下,你面临的都是损失了800元,然后你需要选择是否再花800元去参加演唱会。只不过在两种情况下你的损失形式不同:在第一种情况下,你是因为丢了一张票而损失了800元,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是因为丢了800元的MP4。

同样是损失了800元,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会有截然不同的选择呢?其实对于一个理性人来说,他们的理性是有限的,在他们心里,对每一枚硬币并不是一视同仁的,而是视它们来自何方、去往何处而采取不同的态度,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情况。

我们都是理性经济人,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全的理性人。在纷繁的世界中,我们学会去认识世界,分析事物,不再做理性的傻瓜!

【经济学点睛】

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是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但人们对事物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往往看似理性的行为会变得非理性。

君子国——“利他”是问心无愧的“利己”

【寓言典故】

有一个君子国,在这个国家,人人都大公无私,不存有半点私心。

君子国也有交易行为,但卖者却少要钱,而买者却要多给钱。以下是其中的一幕场景:

?买东西的人说:“我向你买东西所付的钱已经很少了,你却说多,这是违心的说法。”

卖东西的人说:“我的货物既不新鲜,又很平常,不如别人家的好。我收你付价的一半,已经显得很过分,怎么可能收你的全价?”

买东西的人说:“我能识别好货物,这样好的货物只收半价,太有失公平了。”

卖东西的人又说:“如果你真想买,就照前价减半,这样最公平。如果你还说这价格太低了,那你到别的商家那儿去买,看还能不能买到比我儿这更贵的货物。”

他们一番争执不下,买东西的人给了全价,拿了一半的货物转身就走。卖主坚决不让走,路人驻足观看,都说买东西的人“欺人不公”。最后,买东西的人拗不过大家,只好拿了上等与下等货物各一半才能离开。

(选自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

【趣味解读】

这个故事说的是利他的结果,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是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的。“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197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这样说。经济学承认人是自利的,并不是赞扬这种利己性,只是承认它是无法更改的人性。

显然,经济学假设所有人都是自利的,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追求的目标。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人性是自利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过,这是市场经济的人性基础。其实,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早就发现了“人性自利”的道理,比如,“食色性也”;再比如极端的表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还有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都是理性且自利的,社会秩序不会变得紊乱?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给出了回答:“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处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也就是说,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更能在客观上维护社会的秩序。

在承认人的利己心的同时,有一点需要指出,利己并不完全等于自私。举个例子说,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由于相信上帝,充满了行善的愿望,他人得到幸福时,他会觉得自己也幸福——他是自利的,但并不自私。

人类的所有行为都将被判定为利己的,因为无论一个人做出什么行为,都是因为这个人有这种需要。其实只要不损害他人的利益,“自利”对社会是有很大贡献的。比如说厂商为了利润才生产和销售产品,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源,他们就必须在价格、质量、包装以及服务等方面让你满意;厂商之间的竞争越激烈,也就是说,各个厂商追求私利的欲望越强烈,那么他们为消费者所提供的服务就越周到,消费者从厂商的利己行为中也就可以获得越多的好处。

利己可能不影响他人,如 “一个和尚挑水吃”,自食其力,既不占别人的便宜,也不会无偿帮助别人,即这类行为并不妨碍他人。利己也可能影响他人,如“一人栽树,大家乘凉”、“一人种花,大家观赏”等,在利己的同时也为他人谋福利;另一种则是不好的影响,如企业生产时排放污染物,破坏环境,厂商兜售伪劣商品等。我们的利己行为不能以损害他人的利益作为前提。

当然,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绝非单单出于“利己”之心,只有完善市场竞争体系并健全法律规范,才能使利己心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作用。

【经济学点睛】

经济学假设人是利己的,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追求的目标。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与狐谋皮——利己的前提是不损人

【寓言典故】

从前有个人,他非常想有一件皮袍,同时又爱吃精美的佳肴。他整天都羡慕别人有华丽的狐皮大衣,梦想着自己也有一件这种价值千金的大衣。可是他没有钱去买这样昂贵的狐皮大衣。怎么办呢?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去找狐狸商量,请它们献出它们的皮。

他在野地里转悠,碰到了一只狐狸,他便十分亲热地对它说:“可爱的狐狸,你身上的皮实在漂亮,你不如把皮献给我。”?他的话刚一说完,狐狸吓得转身就窜进山里去了。

这个人没得到狐皮,回到家里又想起了精美的佳肴。可是他没有钱去买猪、买羊。于是,他又一转念,跑到外面去寻羊。他在路上遇到了一只羊,便立即对羊说:“我现在正打算做一桌上好的酒菜,请你为我献上你身上的肉。”?他的话还没说完,羊飞也似的逃进树林里躲起来了。

这个人要狐献皮、要羊献肉的事情在狐狸群和羊群中传开了,它们都远远地躲开他。五年过去了,这个人没有弄到一只羊;十年过去了,他没有做成一件狐皮大衣。

(选自宋代的《太平御览》)

【趣味解读】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如果所谋求的东西直接危害对方的利益,对方是不可能答应的。经济学认为,人都有利己之心,都以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为根本目的。但人们不能忽视一个基本前提,即“利己不损人”,利己的同时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经济学承认人的一切行为的目标都是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但是这种承认利己的合理性与上述的“损人利己”行为是有本质区别的。

从根本上说,利己与利人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实现利己的前提是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损人利己最终将会损害自己的利益。

“损人利己”之所以为人痛恨,是因为它会增加交易费用,导致社会损失。例如,由于偷盗者的损人利己行为,所以防盗者为了保护自己的财物,就会去买财产保险,或者是加固房门,把自己的住所装修得牢不可破,这些都是为了对付盗贼的花费。若没有盗窃行为,这些费用就不会有。正是因为损人利己的行为有害无益(准确地讲是害大于益),所以人们要制止这种行为的发生。

不可否认,利己是人的本性,但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一定非得以“损人”作为前提。在经济活动中“利己不损人”,只有互助才能互利。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

有一对兄弟,哥哥仗着自己年龄大,经常抢弟弟的玩具。弟弟的玩具被抢了,就跑到爸爸那儿去告状。可是爸爸很忙,不想总是管兄弟俩的小事,所以规定:如果来告状,不管是谁的过错,兄弟二人都将被各关在屋子里一天且不许玩。

如果弟弟是一个理性经济人,当他的玩具再次被抢的时候,他会怎么办?选择无外乎“告状”或者“不告状”。告状的后果就是自己被关,这绝对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不告状的话,等哥哥玩腻了,自己尚且能有一点玩的时间。“经济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忍气吞声——为了最大的利益。

但是现实中情况很大程度并非如此,即使面对惩罚“弟弟”会选择“告状”,以此来惩罚“哥哥”。而作为哥哥,抢了弟弟手中的玩具,完全是“损人利己”的行为,但结果却造成了“双输”的结局。损人利己并没有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利益。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损人利己并不能有效获得自己的利益,甚至还会受到一定的损失。现代经济学认为,每个人都有利己的需要,并且产生利己的行为。但是,利己不可损人,这是一条行为底线。因此,我们一定本着“利己不损人”的原则去做每一件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利己”的目的。

【经济学点睛】

实现利己的前提是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损人利己将最终会损害自己的利益。我们一定要本着“利己不损人”的原则去做每一件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利己”的目的。

三只动物拉车——集体理性引发的悲剧

【寓言典故】

天鹅、梭鱼和大虾一同拉一辆车去搬运货物,它们同时套上绳子,用足狠劲,身上青筋根根暴露,可是小车还是在原地没有挪动半步。要说拉这么一辆小车,它们的力量本来是绰绰有余,为什么拉不动呢?原因是天鹅拼命往上飞,大虾一个劲儿往后爬,而梭鱼则一心要跳下水……其结果可想而知。

(选自《克雷洛夫寓言》)

【趣味解读】

在这个故事中,天鹅往天上飞,梭鱼往水里游,虾往后爬,每个看似合理的行动却导致了——小车没有挪动半步,这就涉及一个经济学概念——理性合成谬误。

什么是“理性合成谬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故事来认识一下。

在某城市郊区有个足球场,有一次足球场举行一个重要的比赛,大家都想去看。到足球场有好几条路,其中有一条是最近的。王波选择了走最近的这条路,但其他人也都选择走这条路,于是这条路非常堵塞。因此在路上所花的时间远远多于自己的预期。

好不容易来到了足球场,精彩的比赛让人大开眼界,可惜前排有人站起来,影响了自己的观看效果。王波也选择站起来,这样他能看得清晰一些,但他后排的人也都选择站起来看。最后的结果是所有人都在站着看比赛。

王波无疑是个理性的经济人,但是大家都是理性经济人的时候,便会不断出现“理性合成谬误”的状况。同样的道理,如果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从个体来看所作出的选择或决策无疑是理性的,但人人都基于同样的考虑作出相同的选择或决策时,就会发生“理性合成谬误”。寓言中的天鹅、梭鱼、虾所作出的选择无疑是理性的,但它们各自的理性选择却并没有“拉动小车”,这就是“理性合成谬误”。

而囚徒困境的故事更是典型的“理性合成谬误”。

警方在一宗盗窃杀人案的侦破过程中,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警方将两人隔离,并分别跟他们讲清了他们的处境和面临的选择:如果他们两人中有一人认罪,则坦白者立即释放而另一人将被判8年徒刑;如果两人都坦白认罪,则他们将被各判5年监禁;当然若两人都拒不认罪,因警察手上缺乏证据,则他们会被处以较轻的偷盗罪,各判1年徒刑。

那么,两个罪犯会怎样选择?

囚徒到底应该选择哪一个策略,才能将自己个人的刑期缩至最短?两名囚徒由于隔离监禁,并不知道对方的选择;即使他们能交谈,也未必能够尽信对方不会反口。

那么在困境中任何一名理性囚徒都会作出如此选择:

若对方选择抵赖,自己选择背叛,会让自己获释,所以会选择背叛。

若对方选择背叛,自己也要背叛,才能得到较低的刑期,所以还是选择背叛。

二人面对的情况一样,所以二人的理性思考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选择背叛。背叛是两种策略之中的支配性策略。因此,这场博弈中唯一可能达到的纳什均衡,就是双方都背叛对方,结果二人同样服刑5年。

囚徒困境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囚徒困境假定每个参与者都是利己的,即都寻求最大自身利益,而不关心另一参与者的利益。

根据以上假设,两人均为理性个人,且只追求个人利益,选择背叛是个人的最佳选择。但以集体利益而言,如果两个参与者都合作保持沉默,两人只会被判刑1年,总体利益更高,结果也比两人背叛对方、判刑5年的情况好。

这种困境反映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对每个人而言都是理性的选择,能得到最优的结果,但对于整个集体来说却是非理性的,最终导致对集体中每个人都不利的结果。

每个人想到的首先是自己的利益,进行的都是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决策,但最后的结果,往往没有使自己获利,大家都没有从中获得好处。以一个足球队而言,当球员在赛场所想的只是自己的风采,或是自己的位置,或者是在俱乐部的前途的时候,这支球队就不会有希望了。

为避免“理性合成谬误”,任何一个集体都应该加强内部协作。不仅每个人要充当理性的经济人,集体也应该成为理性的经济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集体和内部成员利益的最大化。

【经济学点睛】

如果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从个体来看所作出的选择或决策无疑是理性的,但人人都基于同样的考虑作出相同的选择或决策时,就会发生“理性合成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