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不抱怨,不折腾,不懈怠:你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
5291800000011

第11章 不折腾——踏实工作是唯一的成功路径(1)

“不折腾”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但是做到“不折腾”并不容易,它要求我们找准自己的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最有价值的事情;用智慧寻找解决问题的捷径,沉住气,踏踏实实地经营自己的事业与未来。当我们发现青春在折腾中消磨殆尽、财富在折腾中所剩无几、成功在折腾中离我们越来越远时,我们就会更深刻地体会到“不折腾”背后的含义。

第八节 不折腾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不折腾,一心一意“干正事”

在这个以“发展”为主线的时代,“不折腾”三个字振聋发聩,意义重大,不仅遵循了历史发展的要求,更是我们工作中的经验总结。我们不能把“不折腾”片面理解为安于现状和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其实正是在“折腾”大好岁月、“折腾”宝贵人生。“不折腾”是指在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不走弯路、不做无用功。其实,“不折腾”就是要专心谋发展,一心一意“干正事”。

唐玄宗开元年间,卢怀慎与姚崇同时担任宰相。姚崇是历史上的名相之一,被称为“救时之相”,他“精于吏道”,办事干练,为人正直沉稳,有“三朝贤相”的美誉。卢怀慎自知本领比不上姚崇,遇到事情便干脆全推给姚崇,自己半点责任也不肯承担,只管陪吃、陪喝、陪玩,于是卢怀慎也博得了“伴食宰相”的雅号。

卢怀慎“不折腾”也“不干事”,秉持卢怀慎这样行事风格的人并不少见。领导召见不献一计,同级会商不置一词,下属请示不发一令;上头说咋办就咋办,上头没说办就不办;多拍巴掌少说话,多端酒杯少负责。这就是他们的处世哲学。

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折腾”无谓的事,“干正事”才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的。这一道理,对国家如此,对组织、个人来说也如此。

曾流行过这样的说法:“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这也从一个侧面向我们提醒,“不折腾”不应成为我们“干正事”的托辞或借口,我们要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虔诚的态度去面对我们的工作,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更加努力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实际上,无论对于谁而言,以“不折腾”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将“干点正事”作为自己行动的目标,才能在工作中进步,在进步中开创佳绩。专心发展自己的事业,事业或大或小,只要“不折腾”,就一定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年轻的李彦宏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的创始人和当家人。他成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有明确的目标。当时,互联网正好步入所谓的泡沫时代,有人劝他做将英语语言网页翻译成中文网页的事,他说“但我十几年来一直关注的都是搜索引擎这个市场”。之后短信救了很多网站,游戏又让很多网站发了财,但他只专注搜索这一件事情。

“外界很多人觉得我的事业很Boring(烦闷),你们媒体也一直喜欢问我下一步会有什么新东西。我很无奈,因为我觉得搜索这个市场潜力很大,足够我们费相当长的时间去开拓,我不会考虑其他的东西。”李彦宏说。

李彦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着一个明确的方向感和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方向感是茫茫森林里的指南针,指引着人们按时到达目的地。目标是漫漫黑夜里的光亮,指引着你走出忙碌的八阵图。只有明确了方向,目标精准,才能缩短与成功的距离。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将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本分的工作中去,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干正事”是“不折腾”的唯一选择,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我们都应该把“干正事”作为自己的目标导向,将“不折腾”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只要专心发展“不折腾”,最终一定会干出成果。

富兰克林将自己一生的成就归功于对“在一定时期内不遗余力地做一件事”这一信条的实践。当你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时,你就能随时工作、随时学习。那么,新的创意、新的工作方法就会使你的工作变得简单而又易于完成。一心一意干做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静下心来

不能专注要么是有烦恼事,要么是禁受不住外界的喧嚣和诱惑,要么是过不了眼前的难关,要么是没有剔除自身浮躁、急功近利、自闭、僵化的劣根。

2.求知

求知的人有一颗渴望学习的心,懂得生命有限,学海无涯。因而容易钻到学习中去。

3要有决断力

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已属不易,当断则断,才能专心做事。

4有目标,有方向

有了目标与方向,就有了专心的动力,工作起来也就愈觉得容易。

不折腾,小事情干出大名堂

不折腾的工作精神就像资金、技术那样,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如果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将能演变成一个员工的核心能力。

现在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往往容易产生浮躁和“速成”的心态,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他们眼高手低,朝三暮四,频繁更换工作岗位,白白“折腾”了大好的青春和工作机会,到头来一事无成。事实上,工作并没有好坏之分,只要努力,任何工作都可以帮助我们通向成功。一旦选择了工作,我们就应当踏踏实实干下去,即使是小事情也能干出大名堂。

于志远是中国保健按摩的创始人。

“30年前,我是北京崇文区鲜鱼口浴池的搓澡工人” ,于志远在任何场合都不避讳自己的“出身”。作为一名搓澡工,他饱尝了受人看不起的滋味。当他刚入这个行当的时候,自己也看不起这样的职业,工作一度懈怠。有领导看到后对他说:“你这是不安心服务工作。”领导的批评激励了于志远,他决定从一名搓澡工做起,在这个别人看不起的搓澡工的岗位上干出个样儿出来。

从此,于志远成了浴池最勤快和最用心的人。整整数十年,每一个凌晨,于志远都是在台灯底下度过的;第二天天没亮,他又跑到天坛练功——10个手指抓在灰墙上,身体悬空40分钟,等待着朝阳一寸一寸地暖热了他。只要花心思,行行都能出状元。经过自己的用心练习,于志远成了技艺精湛的保健按摩师。

在当时,“保健按摩”的概念还没有得到普及。中国保健按摩行业缺乏技术标准,针对这一状况,于志远还编写了保健按摩的专著,填补了国内空白。

从一个一度对前途充满憧憬却又有点迷茫的搓澡工成为了中国保健按摩职业的开创者、第一套保健按摩手法的创立者,于志远的成功向我们表明,工作没有好与坏,只要努力工作“不折腾”,任何工作都能干出名堂。

在很多人看来,要成就一番事业,应该有高起点、高平台,如果岗位一般、环境不佳,那就很难有什么大成就。其实,平凡的岗位上可以取得卓著的成绩,卑微的事物中也可以孕育出不凡的作为。工作中的高低之分,并不在于工作本身,也不在于起点,而是在于每个人是否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

一个人无论能力高低,岗位大小,只要他时刻努力,能够以“不折腾”的态度投入自己的工作,就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赢得别人的尊敬。只要我们时刻鞭策、激励、监督自己,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融入自己的工作,小事情也能干出大名堂。

王山17岁就离开了老家安徽桐城县,带着父亲给的5元钱,去长沙姑母家。姑母家也很拮据,少年只得想法挣钱。姑母借来一个冰棒箱,少年天天去卖冰棒,收入甚微,少年并不甘心。一天,他看见一个小男孩在垃圾桶里不停地翻捡,心里一动,我也试试去捡垃圾如何?他拉住小男孩打听,知道了许多捡垃圾的事宜。他离开姑母家,和捡垃圾的人一起住到了长沙市郊。开头的屈辱是难免的,他每天早晨出去,晚上回来就有了一些钱。捡了一年,他有了经验,也看出了门道。垃圾在收购者那里转了一手,如果避开这些二道贩子,直接送到工厂,收益会更大。看了这步棋,他决定自己收购垃圾。效益马上上升,月收入由几百元上升到几千元。干了一年,他看出了新的门道。他将捡垃圾的人组织起来,50个人一组,如金属组、塑料组、玻璃组等。他成了“垃圾头子”。

几年后,他又看出了新的门道。他把当废铁卖的旧自行车集中起来,搞起了自行车翻新的业务,还搞起了废旧轮胎的翻新业务和铝合金加工业。这些加工业逐渐发展壮大,到1993年,他捡垃圾的第13个年头,他拥有了自己的3个工厂,资产达数百万元。

王山在“捡垃圾”上做文章,竟然也能干出大名堂。捡废品也能捡出百万资产,这是许多人没想到的事。这告诉我们,舍弃华而不实的瑰丽外壳,抛弃无谓的折腾,改变眼高手低的习惯,明天的幸福只有立足于今天的努力工作上。这是一个成功的人的工作态度,运气也往往为这样的人而准备。

工作中的我们很可能只是“小角色”,但我们应该在努力奋斗中不断成熟和进步,才会成为职场上的“大明星”。而工作中那些不专心工作,却整天“折腾”其他事的人,他们只能四处碰壁,到头来,“折腾”了人生的宝贵时间,影响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努力工作,不折腾”不应该只成为一句口号,而应该成为自己的实践标准。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并为之奋斗到底。

不折腾,勤奋工作是根本

有一位懒惰成性的乡绅,他拥有一块地产,每年坐收地租。后来由于无力还债他把一半地产卖掉了,剩下的一半租给一位勤劳的农民,租期为20年。契约到期的时候,这位农民交定租时,问乡绅是否愿意把这块土地出卖。乡绅感到十分吃惊,他问“是你想买吗?”

“是的,如果我们能讲好价,我就买了。”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乡绅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这位农民,说:“天啊,请你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我不用交租金,靠两块这样的土地也不能养活自己,而你每年都要交付给我租金,这些年下来,你竟然还买得起这块土地。”

“道理很简单,”农民回答说:“你整天在家里坐享其成,却不知坐吃山空,而我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任何劳动都会得到回报的。”

这个农民的话极其正确,世界上任何事情都要有付出以后才能有回报,所以人一定要勤奋。

“业精于勤,荒于嬉。”一个渴望干出一番成绩的人,应该少一些“折腾”,多一些勤奋。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只要你勤奋刻苦,脚踏实地地工作,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业绩。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说:“有时候人们觉得我的成功是因为天赋,但据我所知,所谓的天赋不过就是努力工作而已。”勤奋工作的人永远受到财富女神的宠爱。沙钢集团董事长就是一个勤奋工作的代表,人称“拼命三郎”。

创业以来,每天上班铃声响起之后,沈文荣都会准时出现在沙钢门前一尊钢铁工人的塑像前。他坐在铜像下面的台阶上,看到过往的干部就把他们喊住,当面布置任务。现在,他的这个工作地点换在了项目指挥部楼下。

沈文荣成功地把他的“工作狂”文化灌输到全厂几乎每个工人身上。整个工厂弥漫着紧张的生产气氛。工人们三班倒工作,行政人员早上7点钟上班,工作到下午5点半。而且周六不休息。

沈文荣相信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比任何说教都更起作用”。他有个习惯,只要不出差,每天早晨6点40左右就会来到厂门口,直到7点正式上班。这段时间,陆续来上班的职工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和他交流。多年来,不管刮风下雨,这个习惯雷打不动。工沈文荣“20多年如一日,为沙钢殚精竭虑”。有一件“千里追踪”的轶事,沙钢众人皆知。

沈文荣对“拼命三郎”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什么是拼命三郎?平时工作日上班,是一拼;下班周末去逛街娱乐,那比工作还累,是二拼;节假日去外地旅游,那更累,是三拼。”在他的词典中,找事业永远是第一位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勤奋没有白费,全球冶金行业公认沙钢的发展是迄今为止人类钢铁史上唯一的奇迹。

一个人能取得非凡的成绩,环境、机遇、天赋、学识等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努力。沈文荣的成功不仅得益于他的眼光和魄力,也来自于他的勤奋与努力。每一个成功者背后都是一部努力拼搏、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只是许多人往往只看到了他们成功的结果,却不知道取得成功的艰辛。而那些已经取得成功的人,也没有因为成功而放弃勤奋,因为这已经成为他们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实际上,勤奋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勤奋中蕴涵着机遇和成功的种子。如果你是一个勤劳、肯干、刻苦的人,就能像蜜蜂一样,采的花越多,酿的蜜也越多,你享受到的甜美也越多。如果你不能够脚踏实地、努力勤奋,那么必将在漫无目的、碌碌无为中“折腾”掉了自己人生的大好时光。

不折腾,事业心做工作事

工作没有大小,每一项工作就是一个机遇,每一个任务就是一次才能的考验,只有不折腾,用事业的心做工作的事,我们才能激发出最大的积极性,将事情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那些只注重过程,不重视结果,只注重权力,不重视业绩的管理者,都是企业的配角,因为他们的行为说明他们不能站在企业的高度,为企业的整体业绩负责。相反,那些注重贡献,对绩效负责的人,无论其职位多低,都是企业的主角,因为他们能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能对企业的整体业绩负责,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级管理者”。

把自己定位为高级管理者,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自动自发地去工作,才能积极有效地去执行,才能站在更长远的角度去谋划公司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