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幽默高手的口才训练
5293200000034

第34章 幽默分寸——把握幽默的“投放量”

幽默应学会在适当的地方转角

想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尊重、接纳和满足自己的愿望,就需要做到在交往过程中有分寸,办事时讲究策略,掌握好幽默的尺度,一举一动都要有所节制,这样的话才有可能达到目的。虽说忠言逆耳利于行,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容纳逆耳忠言的胸襟。所以在试图对他人进行劝诫和说服之时,一句幽默的逆耳忠言或许能赢得尊敬,但也有让建言者受到强烈反击的可能。

因此,在试图表达自己想法或者劝诫他的时候,幽默的技巧和策略重之又重,没有必要直来直去,曲意表达、点到即止才是正途。

美国南北战争时的著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在成为总统之前,曾在斯普林从事律师职业。有一天他要从乡下赶到城里法院去参加一场庭审,由于此时的他还没有足够的财力,所以只能步行前往。这时,他的身后开来一辆汽车,他拦住车,对司机说:“您能不能帮我身上穿的这件这件大衣捎进城呢?”

司机很惊讶:“那我怎么才能把大衣还给你呢?”

林肯微微一笑:“哦,不用你还,大衣里面裹着我。”

林肯的本意只是要搭便车。但如果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来,恐怕成功率并不高。当他用一种委婉的方式、幽默的语言来表达出真实想法时,可能就没有几个司机能狠心拒绝他了。

在求人办事之时,如果不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含蓄、委婉、幽默地说出来,更容易为听者接受,这就是曲意表达的作用。

小张是某家合资公司的设计员,他曾经接到一份起草公司资料的任务,但完成之后过了很久也没见上司向他要。他以为这份资料公司不再需要,便在清理电脑时随手将之删掉。谁知道一次上司突然提起了这件事,向他索要资料。由于过了很长时间,一时之间也想不起来资料的去处,便借口说“放在家里”,随后他加班赶点地重新做了一份。

同事小李一向对小张的才能非常嫉妒,早就想找个机会给小张使绊,当他得这个事件后,急忙向上司打小报告。上司很恼火,批评小张说:“资料丢了就说丢了,大不了重做,为什么还要欺骗我说放家了呢?”小张很冷静,坦率地向上司承认了错误。下班后,小张明知是小李在其中搞的鬼,但并没有兴师问罪,反而幽默地说:“看来,我寻找资料的速度,还是赶不上老总的两只耳朵快啊。”

小张借“老总的耳朵”来讥刺小李,实际上也暗示了自己知道是谁告的密,给了对方一个小小的警告。小李虽然听得明白,但也无可奈何。恐怕以后他再也不敢搞鬼了。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社交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在发觉他人出现了极为明显的错误,但又不好面斥其过时,就需要我们运用幽默的语言技巧将错误委婉地指出来。这样做既容易使他接受批评,又实现了最初的目的。

把握幽默分寸,打造活力社交

想要把幽默要表达得合理,便要分清场合,把握好幽默的“度”。一个乐观自信者往往具有很高的品位,同时胸怀坦荡,那他的幽默感也便具有足够的活力与吸引力。反之,若是流里流气,崇尚低级趣味的人,除了惹人憎恶,也就没有其他的特点。因此,在表现幽默口才时,若不把握好幽默的尺度,单纯为幽默而说笑,那就必将对自己的形象和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分量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对两人之间关系也有直接的影响。是故,幽默口才,把握住分寸极为关键。

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讲述幽默切不可挖苦和嘲笑对方,也不能用模仿别人的动作和说话语气来取笑;幽默的语言应该是很精练的,唠唠叨叨,啰唆个没完同样惹人反感。而那种一味的滑稽、没有营养的幽默,只会让表达者得到“小丑”的名声,对个人形象来说绝无益处。没完没了的幽默,只会失去幽默本身应当具有的魅力。同时,在表达幽默口才时还要加强对时机的把握,一旦发现现在所讲的这种幽默能引起听者的兴趣,或者可以把气氛调动得愉悦欢快,那就应该毫不犹豫地继续下去。反之,马上闭嘴是正道。

表现幽默口才时还应注意到听者的特征。要根据不同的性别、身份、地位、阅历、文化素养和性格表现出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幽默口才。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幽默有好感。一般来说,那些关系比较密切的熟人、朋友之间可以开开玩笑,哪怕有些过火也无碍大局。但如果你所面对的是那些半生不熟或者是领导、内向女性,那么随便开玩笑就是很不适宜的了。

生活中如此,在工作中,幽默也同样有所禁忌,尤其是在无风还起三尺浪的办公室,就更要注意开玩笑尺度,即使是最轻松、最简单的幽默,都要把握住分寸。当然,这并不是说办公室就是一个不苟言笑、死气沉沉的地方,在某些时候,办公室里的玩笑可以起到调节紧张工作,减轻工作压力的作用。但切记这个时候的玩笑绝不能过分,最重要的是绝不能在异性面前说那些低级趣味的笑话。否则,必将为人所不齿。

在办公室的幽默口才一定要注意到以下几方面:

(1)人们很少像他们自己认为的那样大度宽容。

(2)玩笑是主观和伤人的,没有人人都喜欢的笑话,几乎每个笑话都会有一个受害者。在制造任何恶作剧之前,应该问问自己:我的受害者能否承受得住?

(3)玩笑完全在于时机的选择。玩笑对象不是太忙的时候,可能认为这个玩笑有趣;当他或她正在赶工时,玩笑可能就变得没那么有趣了。如果你开玩笑的次数多过上厕所,那么你就有问题了:你是个制造麻烦者。

(4)制造一个影响整个公司或一个大部门的恶作剧不是件好事。每个人的幽默感不同,总有一部分人认为做这种事的人是愚蠢的。

(5)记住玩笑对象的忌讳,不要触犯他们心中的伤疤。

(6)记住你的职业。在医药行业,在某人抽屉里放一只人手不算可笑,而在法律行业,在其屁股底下放一个吱吱作响的坐垫,就已经是开玩笑的极限了。

总之,把握分寸、学会察言观色,才是使用幽默口才最重要的环节。

注意幽默尺度,避免踏入雷区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幽默是一种润滑剂。它对我们人际关系的和谐、我们的沟通活动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幽默是两颗甚至更多心灵之间的碰撞,是拥有爱和友谊的催化剂。幽默的人所到之处,都会给沉闷的气氛待了一份欢笑和融洽。所以说,如果把生活比做菜肴,那么幽默就是一味给菜肴增加色香味的调料。

但要知道,即使再有味道的调料也不能任意使用,就如同菜里放盐,适当地调入会让菜肴美味可口,但要是放得太多,便会成为一种苦涩。同理,适度的幽默会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但要用得过滥过度,同样会对别人造成伤害,不仅想要达到的目的实现不了,反而会让事情的发展进一步恶化。

某公司有个年轻的女孩,心肠不错,没有坏心眼,人也很机灵,唯一的缺点就是说话不经过大脑,嘴边没个把门的。稍有不慎,就把别人得罪了。

某天中午午餐后,公司的同事坐在一起聊天,其中有一位比较丰满的同事说谈到自己刚看过的一本杂志上的内容说:“人之所以会发胖其实是没有关注自己的嘴,我们每天摄入的营养要比身体所需要的多得多呢。”那位年轻的女孩听到后马上接口道:“没错,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不是叫做‘活该你胖’呢?你吃那么多,才那么胖,都是自找的。”这一句话立刻得罪了丰满的同事,当时脸就撂了下来,转身就走。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如果单纯地为幽默而幽默,就会显得很不合时宜。这样的幽默不但成为不了沟通中的“润滑剂”,甚至还有曾加沟通“摩擦系数”的可能。

虽然聊天中开玩笑的人大多数都没有恶意,但若不把握好尺度和分寸,也会产生非常不好的后果,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的时候,即便是称赞他人,也可能不小心冲撞了对方,引起对方的反感,甚至有时可能还会招来怨恨。所以,社交幽默中掌握一些分寸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律师这个职业是最需要口才表达能力的。只有用有一副好口才的律师,方能在其岗位上做出一番业绩。虽然我们不能要求律师像一台毫无感情的机器人,也不能说律师口中的幽默就是不合时宜,但身为一名律师,在谈话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切不可开过分的玩笑,否则,吃亏的就是自己。

有一位律师总是带着满身的伤痕回家。妻子很纳闷,问:“你究竟是律师还是黑社会打手?怎么总是这么狼狈?”

律师回答道:“别提了,那帮当事人太难伺候了,一句话说不对就动拳头揍我。”

妻子奇怪地问:“你都说什么了?”

“今天有一个当事人要起诉他的同事。因为那个同事总是在单位辱骂他的妻子,说他妻子尖嘴猴腮的一看就不是好人,还说她没有进化好,过早从树上下来生活。我说:‘嗯,没问题,可以起诉她侵犯名誉权,让她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对了,你带妻子的身份证了吗?我需要一张复印件和委托书。’他很痛快地把东西给了我,结果我随口的一句话,就挨揍了。”

“你说什么了?”

“我说:‘咦,奇怪,现在怎么连猴子也需要办身份证了?’”

这种律师确实欠揍。无论是谁听到这样的话,哪怕是再幽默,恐怕也笑不出来,挥动拳头或许都是轻的了。

一定程度的玩笑可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某种特定类型的幽默却总会让一些人无法容忍。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提及的往事,不愿被碰触到的伤口,如果某个玩笑刺痛到了对方的内心创伤,即使是很随和大度的人,也可能会被激怒,哪怕他没有表现出来,但这个朋友是一定会失去的了。所以,在运用幽默口才时,万不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幽默恰到好处,勿忘五大最忌讳

言语幽默的人更容易获取成功的机会,但是在运用幽默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以下这些忌讳:

第一,忌不明确目的,不掌握尺度。有了目的才会有方向,而弄清石头的支点在哪里,则是关键,这是非常明确的。

幽默的目的有大有小、有远有近。一般的社交场合中,幽默家一试身手的目的有二:一是把听众给逗乐了,让他们哈哈大笑,在自己努力创造的欢乐气氛中联络感情,办好事情;二是展示才华,表现自我。

幽默的尺度,也是幽默的支点,据说火车刚发明时,还没有马跑得快,人们便因此而嘲笑它。这种嘲笑的结果只能是一种倒退,怎么样都无法进步。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幽默尺度的选择。

第二,忌拿庄严的事物当做幽默的对象。每个时代不同的人群都有自己尊崇的“圣贤”,即神圣、崇高的事物。当今社会,为众人所接受的英雄形象,能维护公众利益的权威形象,似古时“圣贤”一般,不可拿来做幽默的对象。

这时,问题就出现了,难道幽默与时政不存在关系吗?政治家不能作为幽默对象吗?回答是否定的,幽默虽不能直接以时政为对象,但我们可以从边缘入手,从以下几个层次上做文章:

1.幽默对一些政治家的讽刺,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西方人对一些翻云覆雨的政客深恶痛绝,常创作一些很出色的幽默作品来挖苦他们。有一则幽默故事说,西方某地定期举行国际性的“撒谎”大赛,竭诚欢迎人们参加,只是坚决拒绝政客参加,理由是大赛选手都是业余撒谎者,而政客则是职业撒谎家。

2.对一般政治家,采用一些善意的幽默,也还是可以的。在美国,由于民族传统的关系,拿总统开个玩笑似乎也是轻松平常的事,算不得犯上或不敬。

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当时仍任美国总统的布什和仍是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会面,他问她:“请问如何才能衡量下属的才智?”

撒切尔夫人气定神闲,把她的外交大臣豪招来,问他:“你爸爸的儿子如果不是你兄弟,是谁呢?”豪爽快地答道:“豪。”豪离去后,撒切尔夫人对布什说:“就这样,很简单,不是吗?”

布什回到白宫,叫副总统奎尔进来问他:“你爸爸的儿子如果不是你兄弟,是谁呢?”奎尔答不出来,跑去请教基辛格。基辛格听完问题,回答他:“基辛格。”奎尔随即回来答复布什:“基辛格。”

布什听了,长叹道:“唉,奎尔,我真给你气坏了。答案应该是豪呀!”

这种类似的拿总统取乐的美国笑话,几乎俯拾即是。但是这类不伤大雅的政治玩笑,平民可以开,但对于政客来说则需谨慎。

第三,在幽默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不洁和不雅的内容和形式出现。

东晋元帝生了个儿子,遍赏群臣。有个叫殷羡的臣子谦让说:“皇子诞生,普天同庆。我们没有什么功劳,为什么犒赏我们呢?”

元帝笑道:“这种事怎么能让你们有功劳呢?”

第四,不拿不如自己的人调侃。客观而论,站在你的角度上,比你混得差的人可笑之处肯定不少;但如果总是津津乐道地笑话不如你的人,你就会被别人笑话,笑你不厚道、笑你没出息,专捡软的吃。高明的幽默一般是避开、淡化了题材中人物的面目,或者将聚光灯对准“大人物”,找乐子。

第五,运用幽默语言时不可在伦理辈分上占便宜。这个问题,在相声表演上比较突出,年代愈是久远愈是难禁止;在一般场合中,也时有发生。趣味低级的人往往喜欢找空隙给身边的同事当一会儿“父亲”或是“爷爷”辈之类的。忌拿别人的伤疤做幽默对象。这其中的道理,作者不讲,大家也会明白,只要心理健全、富有同情心的人都会理解这一点。

综上而言,幽默不可不注意对象的地位和一些背景。掌握了幽默中的禁忌,才能让人喜爱、处处受欢迎,人际关系才能融洽、和谐。

说话要看对象,幽默应恰到好处

对不同性别的人讲话,应当选择不同的方式。面对不同的交谈对象,也因该拥有恰如其分的幽默话。

一位男青年碰到了好多年不见的女同学,大声嚷嚷起来:“你真是越长越‘苗条’了!可惜啊,中国没有相扑运动。”女同学扭头就走,男青年讨了个没趣。

对于胖与壮的问题,男人一般觉得没多大关系,但若说某位女性壮,她会非常不悦。这也是男青年自讨没趣的原因。

说话看对象,文化程度也是很重要的一项。

人口普查员填写人口登记表,问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太太:“您有配偶吗?”老太太说:“你问我有没有买藕吗?”结果闹了个笑话。

说话看对象还要看对方的身份职务。身份职务不同并不妨碍人际交流,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普通人对于有名气地位的人等,不应当也不必要表现得屈从、奉迎。但在言谈举止上则不要过于随便,有必要也应当表现得更加尊重一些。如学生与老师之间发生了矛盾,可以像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一样平等地交流、沟通,但在说话上应当注意方式和讲究措辞。

谈话对象还要分性格和心理状态。

性格外向的人易于和人交谈,性格内向的人多半“沉默寡言”,不善于主动与人交谈。同性格开朗的人谈话,你可以侃侃而谈;同性格内向的人谈话,就应注意分寸,循循善诱。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心态,有时候甚至不会从外部表现上明显地表露出来,这时作为表达者就应当洞察对方的心理,以便进行有效的交流。

从前有个人在家里大宴宾客,眼看着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来。主人心里很焦急,便说:“怎么搞的,该来的还不来?”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于是悄悄地走了。主人一看又走掉好几位客人,越发着急了,便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听,又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又都走了。最后只剩下一个跟主人较亲近的朋友,看了这种尴尬的场面,就劝他说:“你说话前应该先考虑一下,否则说错了,就不容易收回来了。”主人大叫冤枉,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哇!”朋友听了大为光火,说:“哦,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以上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幽默说话一定要看对象,注意对方的心理状态,观察对方的性格特点,尽量避免说话时无意之间伤了人。

谈话还应注意的是,跟与自己关系不同的人说话,也要区别对待。

1.许多人结婚后,认为对方成了“自己人”,在语言和行为上开始毫不在乎分寸,无所顾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种在夫妻之间任其自然的做法的积极方面,可以使夫妻双方推心置腹;消极的方面,就是有时不加考虑的言行会伤害对方的感情。

2.如果是朋友惹恼了你,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拉开距离,直到气消后再去找他。但不管妻子对丈夫或丈夫对妻子多么生气,却无论如何是回避不了的。因此,体谅就显得非常重要,理解也成了把握分寸的基础。

(1)跟朋友幽默说话,要真诚、实在、和气,但这样不等于不讲究说话技巧、不需要分寸。幽默话说得好,可以加深朋友之间的感情;幽默话说得差,不讲究方式,迟早会使朋友疏远,甚至得罪朋友。

(2)多说对朋友有好处的幽默话。在中国,中庸之道是一种至高的做人法则,掌握了这一法则,便会在生活中游刃有余。交友也讲中庸,除了“谈而不厌”外,还要“简而文”、“温而理”,简略却文雅,温和且合情理。

在幽默说话过程中知己知彼,才能“百说百灵”。

同样的幽默话,可能这个人说,你很愿意接受,而换了另外一个人说,不但不接受,而且还产生了反感,因此,说话要分对象,要有针对性。

玩笑要抓尺度,给他人留有余地

玩笑是生活的调味品;开玩笑可以减轻疲劳,缩短朋友和同事之间的距离,彼此之间产生矛盾时,一句玩笑话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消除积怨;开玩笑也可以用作善意的批评或拒绝某人的要求。

但开玩笑要把握尺度,掌握分寸,若玩笑开得过火会给人一种被耍弄的感觉,弄不好“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会加深或引发与他人的矛盾。

爱说笑的人一般都心怀善意,他们想做的只不过是要多给人增加一份快乐而已。但是,玩笑话有伤人的可能,其界限是耐人寻味的。对开玩笑和诙谐,必须随时记住会有伤人的危险,要小心翼翼不能踏错一步,否则一步走错全盘皆输,真是得不偿失。 万一说了伤人的话,一定要诚心诚意道歉,不能就此放任不管。

开玩笑要注意对象,大大咧咧的人可以经常和他开个玩笑;和过于严肃、喜欢安静的人开玩笑就要轻一些。开玩笑还应注意内容,既不能太庸俗、太低级下流,这样会有损于你在同事中的形象;也不能拿同事的生理缺陷或隐私来做笑料,因为有些人最害怕别人揭自己的伤疤,一旦有人冒犯他,他的自尊心会让他产生很不理智的行为,生活中这类事情时有发生。

比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而且每个人都不允许别人触及自己的隐私。当然更不允许别人拿自己的隐私开玩笑。如果谁在开玩笑时违犯了这一游戏规则,谁就会变成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一天,几个同事在办公室聊天,其中有一位胡小姐配了一副眼镜,于是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她戴眼镜好看不好看。大家不愿扫她的兴,都说很不错。这件事使老常想起一个笑话,他就立刻说出来:“有一个老小姐走进皮鞋店,试穿了好几双鞋子,当鞋店老板蹲下来替她量脚的尺寸时,这位老小姐——我们要知道她是近视眼,一看到店老板光秃秃的头,以为是她自己的膝盖露出来了,连忙用裙子将它盖住。她立刻听到一声闷叫声:“混蛋!”店老板叫道,“保险丝又断了!”

接着是一片哄笑声,孰料事后竟从未见到胡小姐戴过眼镜,而且碰到老常再也不和他打一声招呼。

其中的原因不难明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老常来想不过是说起一则近视眼的笑话,然而,胡小姐则可能这样想:“你取笑我戴眼镜不要紧,还影射我是个老小姐。我老吗?我才26岁!”

所以,说笑话要先看看对哪些人说,先想想会不会引起别人误会。

开玩笑之前,先要注意你所选择的对象是否能受得起你的玩笑,一般人可分为三类:

第一种,狡黠聪明;第二种,敦厚诚实;第三种则介乎上面两者之间。对第一种人开玩笑,他是不会使你占便宜的,结果是旗鼓相当,不分高下。

第二种敦厚诚实者,喜欢和大家一齐笑,任你如何取笑他,他脾气绝好,不致动怒。对这两种人,你可以先看看对方当时的情形,能否可以开玩笑。

第三种人,你要小心。这种人一般也爱和别人笑在一起,但一经别人取笑时,既无立刻还击的聪明机智,又无接纳别人玩笑的度量,如果是男的则变成老羞成怒、反目不悦,如果是女的就独自痛哭一顿,说是受人欺侮。所以开玩笑之前,要先认识对方,最为妥当。

说笑一旦过火,笑果变成恶果

开玩笑要有轻有重,“重”的玩笑多半是开不得的,它只能在比较特殊的场合才能开。若在一般场合开比较“重”的玩笑,可能就不再可笑了,甚至会变成悲剧。朋友聚会,为了活跃气氛,应该选择一些比较轻松的玩笑开,如果不是特殊需要,切不可开比较“重”的玩笑。

据某报刊载:

张某和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几两酒下肚后,张某脑袋就有些昏昏沉沉了。两位朋友边喝边和他开玩笑:“瞧你这丑样,你那儿子倒很漂亮,莫不是你媳妇跟别人生的?”张某是个小心眼的人,平时也爱丢三落四,但此时在醉态中却牢牢记住了这句开玩笑的话。

等张某跌跌撞撞回家后,就向妻子找茬:“你说!我长的是啥样,为什么这孩子却是那模样?到底是不是和我生的?”他边说边逼近妻子。突然,他冷不防从妻子怀里抓过孩子,拎着小腿,把孩子扔到炕上,又顺手抓起枕头压在了哭叫不已的孩子的脸上,可怜的孩子顿时没有了哭声。见此情景,妻子极力想救孩子,却被丈夫打倒在炉灶前。妻子急恨交加,顺手抓起炉灶旁边的炉钩,死命地甩向张某。只听张某“哎呀”一声,松开了枕头,慢慢地瘫倒在地上。妻子从地上爬起来,不顾一切地向儿子扑了过去。她急忙掀去枕头,儿子的小脸儿憋得青紫,已经奄奄一息了。再看丈夫,他倒伏在地上,一动不动,一股青紫色的液体顺着他的右腮淌下。原来她甩过去的炉钩的尖端,刚好嵌进张某的右边太阳穴,她见状吓得昏了过去。

一边是只剩下一口气的宝贝儿子,一边是一口气也没有的丈夫。顷刻间,好端端的一家人,家破人亡,毁于一旦。

看来,开玩笑之前,务必要考虑这个玩笑带来的后果,不该开的绝不要随便开,有时开玩笑,还要考虑到自己的特殊身份及开玩笑的对象,不然,也会发生意外,这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

总之,开玩笑不能过分,尤其要分清场合和对象。开玩笑的忌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和长辈、晚辈开玩笑忌轻佻放肆,特别应忌谈男女情事。几辈同堂时的玩笑要高雅、机智、幽默、解颐助兴、乐在其中。在这种场合,忌谈男女风流韵事。当同辈人开这方面玩笑时,自己以长辈或晚辈身份在场时,最好不要掺言,只若无其事地旁听就是。

2.和非血缘关系的异性单独相处时忌开玩笑(夫妻自然除外),哪怕是开正经的玩笑,也往往会引起对方反感,或者会引起旁人的猜测非议。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当然,也不能拘谨别扭。

3.和残疾人开玩笑,注意避讳。人人都怕别人用自己的短处开玩笑,残疾人尤其如此。俗话说,不要当着和尚骂秃驴,癞子面前谈灯泡。

4.朋友陪客时,忌和朋友开玩笑。人家已有共同的话题,已经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如果你突然介入与之玩笑,转移人家的注意力,打断人家的话题,破坏谈话的雅兴,朋友会认为你扫他面子。

幽默要有针对,长晚辈区别以待

幽默说话要有针对性,通俗一点说就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因为人有民族、地域、年龄、性别、经历、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心理状态和所处环境等的区分,以至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时是惊人的。独特的个性、爱好,独特的知识结构、心理态势,使某个人只能是“这样”而不能是“那样”。因此,与不同的人交谈,就要采取不同的幽默方式。

幽默说话一定要看场合和对象是为了遵循交际规律,在真诚待人、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看准对象才说话,以科学的态度掌握人际交流的艺术。

幽默说话首先要看对方年龄,与长辈说话和与晚辈说话的分寸就各不一样。作为长辈,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的一大特点是喜欢追怀往事,如果你能令他回想起曾经历过的某一段美好时光,他会变得很快乐,喜欢同你说话,而一旦打开话匣子,就会有说不完的话。在同年纪较大的长辈说话时,应避免过多地谈及“老”,这样会使他觉得自己行将就木,感叹人生短促,引发他的伤感情绪。如果遇到一位“不服老”的人,他将会对你产生不满。因此,与长辈说话,不应该像与平辈说话那样无所顾忌,不注意分寸。

与长辈谈话,也不必过分表示你的恭敬有礼,或者勉强自己一定要听完他的长谈。由于老年人一般讲话缓慢,有时碰上一位融洽的闲聊者便会滔滔不绝,话无止境。因此,听他讲多长时间应随自己的兴趣而定。不管他如何漫谈,可以让他讲完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借机离开。离开时对他的谈话表示热情的感谢,再礼貌地告别。

有些长辈,虽然年纪不小了,还能保持年轻人的心态,像个老顽童一样快乐。他们会以幽默克服自己的弱点,对于社会仍能事事关心,甚至完全不觉得老。

但也有不少长辈,在独处时,会感到寂寞,有的还会因为老来多病而苦恼。对于他们,我们应该多给予关心,多讲一些安慰的话。想一想,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像他们一样老,唤起自己的同情之心,同长辈谈话的分寸也就好掌握些了。

如果是跟晚辈幽默说话,首先,不要摆老资格。经验这个东西绝非万能之物,如果老年人张口闭口就是“我当年如何如何……”、“你们年轻人该如何如何……”这样的话,相信没有哪个年轻人爱听。这就是与晚辈说话不讲分寸的一个体现。长辈与晚辈相处,应多谈一些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所谓的经验,有时是有局限性的。此一时,彼一时,此一地,彼一地,环境千差万别,经验不可能永远万能。

此外,不要倚老卖老。有些老人在与晚辈谈话时,经常漫不经心、心不在焉,易使青年人感到自己被轻视。即使他面前的老人据其阅历、学识有足够的理由轻视他,他也很难愉快地接受这种轻视。这种情绪的影响,往往会堵住思想的闸门,使他们不愿意再同老人多说,甚至把已经准备好的心里话,把急亟须和老人商谈的问题“咽”回去。

所以,与晚辈人说话时,应该对一切来自青年人的看法,不去轻易否定,应在做出中肯的分析后,帮助他们答疑解惑,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即使年轻人的某些看法显得不成熟,显得幼稚、单纯、片面,也不要随便几句话便做出全盘否定。

说话时还要注意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基本情况,比如对方的性别、文化程度、身份、职务等。

家庭生活中,就不需要注重过多礼节,只要随意、真诚、幽默些就好。

俗话说,“看碟下菜,量体裁衣”,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那么,是不是就要“曲意逢迎”、“逢场作戏”呢?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可以庸俗化,歪曲为虚情假意,也可以实事求是,理解为灵活机动,具体问题需具体对待。

生活中说话应注重圆融,对待长晚辈要因时因地的说出令人心神愉悦的话,才能让生活多一些温馨的快乐,少一些吵闹的纠缠。

幽默要有分寸,维护好自身体面

世上早有“为人处世和说话办事要讲分寸”的劝勉,但“分寸”到底在哪里,大多数人却未必都能说得清。能说清这二字的人,可以说,都是聪明、练达和城府极深的人,凭着对人事的明达、老成和世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已经跻身于这世上少有的成功者队伍之中了。

从一定意义上说,分寸是一种不偏不倚、可进可退的中庸哲学。但中庸之道的抽象,不足以恰当地把握其中的内涵,而分寸之道,却是一种被形象化了的尺度,更易于让人明确地把握,具有可为人所用的实际操作性。

人际交往中,开个得体的玩笑,可以松弛神经,活跃气氛,创造出一个适于交际的轻松融洽的氛围,因而诙谐幽默的人常能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开玩笑开得不好,则会适得其反,伤害感情,因此开玩笑还要掌握好分寸。

人的脾气、性格、爱好不同,开玩笑要因人而异。开玩笑要注意长幼关系。长者对幼者开玩笑,要保持长者的庄重身份,使幼者不失对长者的尊敬;幼者对长者开玩笑,要以尊敬长者为前提。开玩笑要注意男女有别。男性对语言情境的承受能力较强,一般的玩笑不会导致男性的难堪;女性对语言情境的适应能力较弱,不得体的玩笑会使女性难堪,甚至“下不来台”。开玩笑还要注意亲疏的差异。一般情况下,与自己比较亲近、熟悉的人在一起,开玩笑即使重一点,也不会影响友好关系;但与自己比较陌生的人在一起,就不宜开玩笑,因为你对人家的个性、经历、情趣、隐私不了解,可能在开玩笑中冒犯了人家,引起反感,不利于今后的互相了解和友谊的发展。

有些人平时就喜欢开玩笑,在“愚人节”更是很活跃。但是,开玩笑之前一定要先想想,对方是个什么性格的人,你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你开这样的玩笑对方是否能接受得了?

开玩笑最好是在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之间,有一定感情基础,在一起开个玩笑,朋友之间一般不会介意。但是如果双方关系一般,或者平常较少联络,冷不丁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出来,首先会令人感到莫名其妙,不仅收不到玩笑预期的效果,还会令对方猜测半天:“你什么意思啊?”

“在办公室你是不是喜欢开玩笑?”的调查结果显示,“很不喜欢,工作就是严肃的”古板派只占2%的比例;选择很喜欢,开玩笑是对枯燥工作的调剂的乐天派占11.6%;觉得一般,和工作没有太多关系的麻木派占8.8%;而选择分情况而定,有时好的玩笑是人际关系润滑剂的占了47.6%;觉得应分人,有的人不适合开玩笑的明智派占到了30%。由此可见玩笑虽好,还需适当为好。

调查结果也显示,大多数人对玩笑的接受程度是相当高的。在“你喜欢别人同你开玩笑吗?”的调查中,有62%的人选择了没关系,大家打哈哈,无伤大雅;有25%的人觉得一般,和严肃的工作场合没什么关系;但是也有5%的人很讨厌别人同自己开玩笑;还有8%的人要看情况而定,说不清楚。

在你没有确定你周围的同事里谁是讨厌开玩笑的5%人之前,建议你还是要小心一些。即使是能接受玩笑的人,你十分了解的同事,心情也是有阴晴冷暖的起伏,所以在你三箩筐玩笑出口前,最好看看人家的“天气预报”。

在开玩笑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才不至于过头呢?

1.开玩笑要分层次。和关系密切的人、关系一般的人、来往比较少的人之间开玩笑时要有不同的层次。

2.开玩笑要把握分寸。玩笑开过头,不仅会影响两人之间的关系,有时甚至会令开玩笑者在朋友中失去诚信形象。

3.开玩笑要善意。不要为了愚弄别人而搞恶作剧,这样做会对被开玩笑的人造成伤害,特别是形成心理障碍。

4.开玩笑要看对方的性格。如果对方是个特认真、特执著的人,最好不要和他开玩笑。

5.有些人不能和他开玩笑。比如老人、小孩子、感情比较脆弱的人等。

6.人们很少像他们自己认为的那样幽默和宽容。

7.没有人人都喜欢的玩笑,在你打算对别人开一个玩笑之前,你应该问问自己:这个玩笑的听者能否经得住?

8.记住玩笑对象的主要心理特征。

幽默说话误区,此路不通请绕道

人人都有忌讳之事,都有不愿为人所提起的话题,凡是弱点、缺点、污点,一切不如别人之处都可能成为忌讳之物。如果擅自在对方面前以其忌讳之事开玩笑,那么结果不言而喻。总结起来,有三个方面在说笑中一定要多加注意。

1.丑陋之点

人人都有爱美之心,不幸的丑陋者和残疾者大多有自卑感,不愿听到跟自己的短处有关的话题。谢顶者忌说“亮”,胖子忌说“肥”,矮子忌说“武大郎”,其貌不扬者忌说“丑八怪”,跛子忌说“举足轻重”,驼背忌说“忍辱负重”,等等。这种完全正常的心理应该得到充分理解。

有生理缺陷的人本来就很痛苦,如果再被别人拿来取乐,会给他(她)造成很大的伤害,这样很容易激怒他们。比如有的人很胖,有的人很瘦,有的很高,有的又很矮,还有的人是拐子,也有的人长得很丑,等等。这些本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别人不提也罢,但是如果以讥讽的口气当众指出时,就会使人感到难堪,产生不满。

报上曾有过一则新闻:一位女学生,只因为有人说了她一声“胖女人”,羞愧之极,绝食身亡。

有时候,说话者由于不小心而在言辞中触及他人的生理缺陷,人家虽然当面没对你发火,但心里却在记恨你。

有些人因不明情况而在谈话内容中无意触到对方短处,还情有可原,因为不知者不为罪。

2.失意之处

人生在世,总希望自己能一帆风顺,有所作为,实现人生的价值。但是,月有阴晴圆缺,人难免有失意之处,或高考落榜,或恋爱受挫,或久婚不育,或夫妻反目,或就业不顺利,或职称评不上,诸如此类的失意之处暂时忘却倒也轻松,有人有意无意提起就使人心灰意懒,沮丧不已。万事如意、踌躇满志之人则多以昔日的失意为忌讳,生怕传播开去,有失脸面。

小赵是个热心肠的人,不管是朋友、同事或邻居,谁要是有个三灾四难的,他总是跑在头里,帮人家出主意,想办法,排忧解难,从不计较得失,深受大家好评。但小赵有个缺点,就是爱打老婆,两人不断打架。

有一天,邻居有夫妇俩因家庭琐事引发了一场战争,丈夫把妻子打得大哭大叫的,惊动了小赵。小赵虽然打自己的老婆,但他却看不惯别人打老婆。他进屋劝解,让他们夫妻有事好好商量,别采取这种过激的方式。谁知,他刚说了两句,邻居的那个男人就让他走开别管,并说:“你自己都管不了自己,还管我们的闲事呀!”这句话一下子触到了小赵的短处,他的脸当场变得通红,要不是在人家屋里,他非揍那个男人不可,他忍了忍回自家屋了。事后,邻居的男人认识到了那天说的话不妥,上门向小赵道歉,小赵表面上虽然原谅了他,但对那句话一直耿耿于怀。从此,那个邻居家无论有什么事小赵也不插腔了。

3.痛悔之事

人的一生中免不了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一旦认识错误便会痛悔之至,以后一想起自己曾犯过的错误就自觉脸上无光。犯过品质错误(如曾有偷窃行为或生活作风问题)者更是讳莫如深,如果听到有人说起类似的错误,就会有芒刺在背、无地自容之感。

在人生道路上人人都难免失足、犯错误,只要改了就好。有些问题一旦改正了,成了历史,当事人就不愿意提及这不光彩的一页。更不希望有人拿它当话把儿,到处去说。如果有人拿这些问题做文章,就等于在人家伤口上撒盐,就有损于人家的名誉,这也是不能容忍的。

有一位青年工人,小时候不懂事,曾犯过错误被劳教一年,从此他接受教训。参加工作后,他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工作,多次受到表扬,后来当上了车间的一个组长。可是有人不服气、不服管。有一次,小许在工作中私自外出,被他发现,便提出批评。小许不服气,揭人家的短说:“你是多大个官呀?还想管我?一个解放劳教人员,哼!”要是说别的他也许并不急,可是揭过去疮疤他就急了,火气十足地说:“你再说一遍!”“说就说,解放劳教人员!”没等他说完,组长的拳头就打了上去。

翻人家的污点,触及人家的短处,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对己对人都是不利的,我们在运用幽默口才进行交际的时候应该小心这一点。

把握地域禁忌,避开别人的忌讳

我国地域广阔,方言习俗各异。一个规模较大的单位,不可能只由本地人组成,一定还会有各地的同事,要特别注意这点。不同的地方,语言习惯不同,自己认为很合适的语言,在其他不与你同乡的同事听来,可能很刺耳,甚至认为你是在侮辱他。

小齐是西北某地区人,而小秦是北京人。一次两人在业余时间闲聊,谈得正起劲,小齐看见小秦头发有点长了,就随口说:“你头上毛长了,该理一理了。”不料小秦听后勃然大怒:“你的毛才长了呢!”结果两人不欢而散。

无疑,问题就出在小齐的一个“毛”字。小齐那个地方的人都管头发叫做“头毛”,小齐刚来北京时间不长,言语之中还带着方言,因此不自沉觉地说了出来。而北京却把“毛”看做是一种侮辱性的骂人的话,无怪乎小秦要勃然大怒了。

还有许多其他的语言习惯,如北方称老年男子叫老先生,但如何上海嘉定人听来,会当是侮辱。安徽人称朋友的母亲为老太婆,尊敬她,而在浙江,称朋友的母亲为老太婆那简直就是骂人了。各地的风俗不同,说话上的忌讳各异。在与同事交往的过程中,必须留心对方的忌讳话。一不留心,脱口而出,最易伤同事间的感情。即使对方知道你不懂得他的忌讳,情有可原,但至少你还是冒犯了他,在双方的友谊上是不会有增进的,因此应该特别留心。

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所以各地的习俗也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因此,当我们在和外地人交谈时,首先就要了解一下该地域的文化背景,尤其是当地的禁忌,以免在洽谈中使用了不恰当的语言,触犯了他们的忌讳,从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甚至妨碍了有效的人际交流。

比如,到内地来投资的香港商家很多,他们说话时都爱讨个吉利,所以,我们在与港商进行洽谈,当地认为不吉利的话就不要说。像“四”与“死”谐音,在他们面前说“四”就会犯忌讳。他们对六、八、九这三个数字颇有好感,因为听起来很像大吉大利的“禄发久”。掌握了这一点,你讨价还价时,不妨向他们讨个吉利。

到饭店去用餐,再吃猪舌,可千万别直呼其名。因为“舌”与“蚀”同音,“蚀”即亏本。与港商一起用餐,你若说:“点个炒猪舌”,他们肯定会觉得不快。而平时,他们总是称猪舌为“猪利”或“赚头”。

“金利来,男人的世界”——这句广告词可谓家喻户晓,令“金利来”领带风靡神州。殊不知,它也曾有过被消费者拒之门外的经历呢。

“金利来”,原名是意大利文的意译——“金狮”。

有一天,“金狮”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宪梓先生,将两条“金狮”领带送给一个亲戚,亲戚一脸不高兴地说:“我才不戴你的领带呢。金输金输,什么都输掉了。”

原来,粤语中,“狮”与“输”读音相近。为了避免犯这个忌讳,曾先生当晚一夜未眠。冥思苦想,绞尽了脑汁,终于想出了万全之策。

他将GOLD依然意译为“金”,却将LION音译为“利来”,即“金利来”。这个名字体现了曾先生对消费者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消费心理的尊重。终于使“金利来”之个名字一叫即响,人见人爱。可见,只有“入乡随俗”的商业活动,才能真正抓住顾客的消费心理。

职场幽默分寸,不该说的勿说

职场如战场,职场中处处埋藏着能够伤害到你的“子弹”。在职场中生存就应该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万万不可无。

职场中的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是一句话阻碍了一个人的发展。说话的艺术性很重要,切记该说的要幽默地说,不该说的打死也不会乱说。

安全总是以色列人想到的最重要的事情。约瑟夫是一个11岁的少年,他的父母叮嘱他和陌生人讲话时要小心谨慎。

一天下午,约瑟夫带着他的狗在离公路不远的地方散步。一辆小车开了过来,坐在司机身边的乘客对他喊道:

“请告诉我,小孩,这儿离耶路撒冷还有多远?”

“这要看你行路的速度。”小男孩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你叫什么名字,小孩?”

“我的名字和我爷爷的名字一样。”

“那么你爷爷的名字叫什么?”

“和他爷爷的名字一样——我们家给孩子取名时都用爷爷的名字。”

“你家还有几个像你这样的孩子?”

“我妈妈给多少个孩子开饭就有多少个孩子。”

“那么需要多少个座位呢?”

“在我们家,每个人都有个座位。”

这个小男孩很聪明,他懂得提防他人,会将自己的秘密和盘托出。职场中就应该像约瑟夫一样,不论对谁都要留一点心,谨慎才能走得远,不要把自己的底细轻易交代出去。

在办公室里要做有心人,有些话不可乱讲,否则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在办公室中幽默说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薪水问题

很多公司不喜欢职员之间互相打听薪水,因为同事之间工资往往有不小的差别,所以发薪时领导有意单线联系,不公开数额,并叮嘱不要让他人知道。“同工不同酬”是领导常用的手法,用好了,是奖优罚劣的一大法宝,但它是把双刃剑,用不好,就容易促发员工之间的矛盾,而且最终会调转枪口朝向,矛头直指领导,这当然是他所不想见到的,所以他对好打听薪水的人总是格外防备。

有的人打探别人时喜欢先亮出自己,比如先说“我这月工资……奖金……你呢?”如果他比你钱多,他会假装同情,心里却暗自得意。如果他没你钱多,他就会心理不平衡了,表面上可能是一脸羡慕,私底下往往不服,这时候你就该小心了。背后做动作的人通常是你开始不设防的人。

首先你不要做这样的人。其次如果你碰上有这样的同事,最好早做打算,当他把话题往工资上引时,你要尽早打断他,说公司有纪律不谈薪水;如果不幸他语速很快,没等你拦住就把话都说了,也不要紧,用外交辞令冷处理:“对不起,我不想谈这个问题。”有来无回一次,就不会有下次了。

2.私人生活

无论你是失恋还是热恋,别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来,更别把故事带进来。办公室里容易聊天,说起来只图痛快,不看对象,事后往往懊悔不迭。可惜说出口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

职场上风云变幻、错综复杂,把自己的私域圈起来当成办公室话题的禁区,轻易不让公域场上的人涉足,其实是非常明智的一招,是竞争压力下的自我保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不先开口打听别人的私事,自己的秘密也不易被打听。

千万别聊私人问题,也别议论公司里的是非短长。你以为议论别人没关系,其实用不了几个来回就能“烧”到你自己头上,引火烧身,那时再“逃跑”就显得被动了。

3.家庭财产

不是你不坦率,坦率是要分人和分事的,从来就没有不分原则的坦率,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心里必须有谱。

就算你刚刚新买了别墅或利用假期去欧洲玩了一趟,也没必要拿到办公室来炫耀,有些快乐,分享的圈子越小越好。被人妒忌的滋味并不好受,因为容易招人算计。

无论露富还是哭穷,在办公室里都显得做作,与其讨人嫌,不如知趣一点,不该说的话不说。

4.雄心壮志的话

在办公室里大谈人生理想显然滑稽,打工就安心打工,雄心壮志回去和家人、朋友说。在公司里,要是你没事整天念叨“我要当领导,我置办产业”,很容易被领导当成敌人,或被同事看做异己。如果你说“在公司我的水平至少够副总”或者“35岁时我必须干到部门经理”,那你很容易把自己放在同事的对立面上。

你公开自己的进取心,就等于公开向公司里的同事挑战。僧多粥少,树大招风,何苦被人处处提防,被同事或上司看成威胁。做人要低姿态一点,是自我保护的好方法。你的价值体现在做多少事上,在该表现时表现,不该表现时就韬晦一点也没什么不好,能人能在做大事上,而不能在说大话上。

不乱说话不等于不说话,一定要分场合。谈公司里的事情最好在比较适合、公开的场所,比如部门主管征询意见时,你不说就不妥,或者开讨论会时,该发言就不能闷着,老不说话领导以为你没主意,但私底下的闲话少,麻烦也少。

办公室是闲话的滋生地,工作间歇,大家很愿意找些话题来放松一会儿,为了不让闲聊入侵私域,最好有意围绕新闻、热点、影视作品聊天,避开个人隐私,放得开而且无害。

幽默应该节制,该干脆时不啰唆

幽默需要节制,毫无节制的幽默反而失去了幽默带给人们的欢乐光泽,取而代之的是他人厌恶,导致自己的社交失败。

社交场合一旦出现了说话啰唆的人,无论什么人都会感到伤透脑筋。他们大大咧咧、漫不经心,讲起话来啰唆一大堆,看不出他们所说的话中间有什么逻辑联系。他们既不知道自己是在说些什么(没有明确主题),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说这些(没有明确目的),更不知道自己遇到与人谈话的场合应该怎么办(不了解谈话的基本规则)。这样的人往往心地善良,不含恶意,但就是让人受不了。即使拥有幽默的口齿,也很难给人们带来真正的乐趣,因为啰唆已经影响到了幽默的美感。

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林之洋、唐敖、多九公三人到了白民国,在一家酒店吃饭,酒保把醋错当成酒给他们送来了。林之洋素日以酒为命,举起杯来,一饮而尽。那酒方才下咽,不觉紧皱双眉,口水直流,捧着下巴喊道:“酒保,错了!把醋拿来了!”这时旁边一个驼背的老儒赶忙劝他道:

“先生听者:今以酒醋论之,酒价贱之,醋价贵之。因何贱之?为甚贵之?真所分之,在其味之。酒味淡之,故而贱之;醋味厚之,所以贵之。人皆买之,谁不知之。他今错之,必无心之。先生得之,乐何如之!第既饮之,不该言之。不独言之,而谓误之。他若闻之,岂无语之?苟如语之,价必增之。先生增之,乃自讨之;你自增之,谁来管之。但你饮之,即我饮之;饮既类之,增应同之。向你讨之,必我讨之;你既增之,我安免之?苟亦增之,岂非累之?既要累之,你替与之。你不与之,他安肯之?既不肯之,必寻我之。我纵辨之,他岂听之?他不听之,势必闹之。倘闹急之,我惟跑之;跑之,跑之,看你怎么了之!”

唐敖、多九公二人听了,只有发笑。林之洋道:“你这几个‘之’字,尽是一派酸文,句句犯俺名字,把俺名字也弄酸了。随你讲去,俺也不懂。”

其实老儒无非是要告诉林之洋,醋的价格比酒要贵,酒保既然把醋给你,不要作声就是了,省得他跟你多要钱。如此啰唆地叙述这么简单的意思,也难怪三个人又好气又好笑呢。

要答应别人一件事时,说一句最多两个好字已经够了,但有些人却把“好“字一连说上十几个,这种重叠使用,不仅浪费,而且可笑。譬如说明天会,有人就说明天会明天会……其实用叠句的时候,除非是要特别引人注目,或特别要增强语中力量时才使用得着,在平时,这些习惯还是避免为佳。

如果你是个太讲究客气的人,你还是改变一下作风吧。犹豫不决,凡事要适可而止。把客气话说得太多,反而使人讨厌。同样的名词不可用得太多,有人在解释物质不灭原理时,在几分钟内,把从“科学的观点上说”一语运用了二三十次。

要知道,无论什么新奇可喜的词,多用便会失去它动人的价值,第一个用花来比喻女人的人是聪明的,第二次把它再用的人便是蠢材了。人都喜好新鲜,每说一事,要创造一个新名词。把一个名词在同一时期中重复来用,是会使人厌倦的。

以下是几个具体步骤,能提醒你在幽默交谈时要注意的技巧,在不该啰唆的时候干脆地表达。

1.既然是交谈,就要先听清楚别人在说什么,还得用心记住,免得三分钟后又重新发问,或自己说的和别人说的对不上号。聆听有时比说话更重要。心不在焉、漏听字句和记性不佳,都会使谈话变得冗长、拖沓、无聊。试想,如果在说话时,有人时时提问:“你刚才在说什么?”那是多么令人扫兴的事。

2.注意观察他人的反应,包括他人的语调是否热情,是否对说的话感兴趣。谈话就像司机驾车过十字路口一样,要时时注意红绿灯。别人表情冷淡、哈欠连连,仍然滔滔不绝往下说,无异于违反了交通规则,如果别人对话题感兴趣,就会做出积极鼓励的反应,邀请说下去。否则就是遇红灯,要赶紧刹车,适可而止。

3.如果要开口说话,就要把话说得有条理。最令人困扰的就是缺乏有组织的谈话习惯,它会轻而易举地将人引到信口开河离题万里的泥潭里去。说话无组织、无逻辑是思维混乱的表现,没有人愿意和他打交道。

4.不要把“我”当成谈话中最大的字,要引导对话者也积极参与进来。这样即使你要说很多话,也不会让人觉得太冗长。在与人交谈时摆正“我”的位置,是一门大有学问的艺术。

幽默演讲禁忌,看清禁忌说清话

演讲者的对象是听众,听众的情绪直接影响到演说的效果。演说是一门艺术,幽默的演说更是艺术中的艺术,需要谨慎把握。要想提高演讲的幽默水平,不仅要了解该怎么说话,还要从另一面,了解在演讲中需要注意和避免的一些语言方面的问题,比如:

1.幽默应注意声音和速度

幽默演说时最忌声音太小,使部分听众听不见演说者的声音,势必影响听众的注意力,甚至会引起听众不满,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幽默演说者的声音一定要洪亮、有力,甚至大到足以压倒分散注意力的嘈杂声。人的听话速度大大超过说话的速度。听众在听演说时,注意力随时可能分散。这是因为听众在听讲时有多余的时间去想与演说无关的事,因此,幽默在演说时,必须牢牢地保持说话的速度和节奏,这样才能吸引住听众的注意力。

2.幽默应注意时间和内容

幽默演说者要考虑到听众注意力的持久性。研究表明,演说开始20分钟之后,一般人的注意力开始下降,一个小时以后注意力急剧下降。因此,在准备幽默演说时,要尽量把自己的演说压缩到最短时间,在听众开始听讲时注意力非常集中的时间里,把自己所要讲的话都讲完,以取得幽默演说的最大效果。还要看到,听众只对自己能够理解的内容感兴趣,如果幽默演说者使用的语言超过了听众的水平,听众就难以接受。他们可能采取两种办法:猜测意思或干脆不听。反之,如果幽默演说者使用的语言大大低于听众的水平,即低估了听众的理解力而使用幼稚的语言,听众就会对演说持强烈的否定态度。因此,要注意通过对措辞和语言灵活、准确的运用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3.幽默不要说多余的客套话

幽默演说者说些毫无意义的客套话,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影响演说气势。对比那些气势博大、节奏感强、咄咄逼人的演说,听众再听到那“哼,讲得不好,啊,请大家多包涵”之类陈腐的客套话,那该是多煞风景啊。难怪听众反感,甚至会导致走动声、口哨声,没有掌声了。所以,幽默演说中必须消除、克服客套话。演说者要自觉做到充分考虑听众对象,杜绝说那些无用的客套话。关键是幽默演说者要提高水平,不必开口“水平不高”,闭口“研究不够”,“高不高”、“够不够”,要靠演说本身,听众自有评价,倘若真的讲不好,听众见你有诚意,也会原谅你。

4.幽默忌豪言空谈

空谈是言之无物,空空洞洞之谓也。那些不结合当时、当地的历史现状和实际的情况太多了。有的单位一年一度的总结会议,会议的开幕词用的陈年的讲话稿,只把第一届改成第二届,第三次改成第四次,内容照旧,年年如此,这就是空对空的典型例子。

5.幽默忌杂乱无章

有人讲话材料过于庞杂,讲起来又杂乱无章,像开无轨电车,开到哪里,算到哪里,叫人摸不着头绪。还有的不合逻辑,妄加论断;或者不顾事实,主观臆断。上得台来,不问青红皂白,哇啦哇啦一通,这也是某些官僚主义者的病症。

6.幽默忌冷漠乏味

有的人讲话时毫无表情,呆若木鸡,甚至肌肉绷紧,脸色铁青。缺乏说话情趣,语调淡,没有抑扬顿挫,真情实感,讲话乏味,叫人怎不瞌睡?

7.忌艰涩冗长

有人讲话用的是书面语言,使人感到艰涩难懂。毛泽东曾批评这种现象说过,“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因此,要尽量避免使用书面用语,更不要“文夹白”,要用口语,善于用简单明了、听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坚决抛弃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外来的字眼。文章贵短,讲千方百计也应该长话短说。

8.幽默忌失言失态

有的人演说时会有“口头禅”,诸如“啊”、“是吧”、“怎么样”,等等。讲话要讲效用,“口头禅”成堆,“啊啊”连篇,让人听了也为他感到难受,只能起消极作用。有的人讲话不了解听众的职务、水平,不注意会议的环境和背景,甚至不顾及本人的身份和在会议上的地位,这就难免在内容、措辞、语气口吻等方面不妥善、不贴切、不礼貌、不恰当,更要加以注意。

9.幽默忌故弄玄虚

托尔斯泰说:“真正的艺术永远是十分朴素的、明白如画的、几乎可以用手触摸到似的。”演说语言要力求通俗化、口语化,如不考虑听者的接受能力,用那种文绉绉、酸溜溜的语言就既不亲切,又艰涩难懂,往往事与愿违,弄得不好,还会闹出笑话。

10.幽默忌方言俚语

幽默演说要按照内容的需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应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但要注意,由于我国面积广大,方言众多,欲使演说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交流顺当,还有个改变家乡音、推广普通话的问题,否则就会出现语言障碍。因为一个国家语言标准化、规范化的程度,往往反映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