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5296200000076

第76章 曹组

【词人简介】

曹组字元宠,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屡试不中,著《铁砚篇》自励(《松窗录》)。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殿试中甲,赐同进士出身,官阁门宣赞舍人,睿思殿应制。有《箕颍集》二十卷,已佚。词存《乐府雅集》,有《曹元宠词》。近人赵万里辑有《箕颍词》一卷。

卜算子(松竹翠萝寒)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赏析】

屈原在《离骚》中写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等诗句,以幽兰自比,表现高洁无染的品格。可见以幽兰寄托志向和怀抱的手法古已有之。这首《卜算子》借咏兰托寓和表达心志,开篇先点出兰花居处,以衬托其幽。

兰花与“松竹翠萝”生长在一起,足见其生长环境的清幽。词人用“寒”字形容,十分贴切。“迟日江山暮”,点明兰花开放时的季候与时间。“迟日”即“长日”,入春以后时日渐长,故用此词形容。由“暮”字可知,此时正是春日里一个黄昏。杜甫《绝句》里有“迟日江山丽”之句,词人化用,只更换其中一字,衬托出兰花的幽洁气质。比起人来人往的驿道,兰花更适合生长在空谷之中。那么,比起在明亮的阳光下轻舞花瓣,兰花应更适合在冷寂的暮色里无声绽放。词人没有正面提及兰花的形貌,而着重渲染它生长的环境,并以暮色烘托它的气质。

下句写兰花的孤芳自赏:“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独自芳”虽是兰花自主的选择,但“此恨”二字又揭示出它无人欣赏、无人理解的哀怨和孤独。至此,托物寓意的意味已经隐隐透出。

上阕第一句择取“岁寒三友”中的“松”与“竹”与兰花共居,下阕则选择最后一“友”,即“梅花”,与兰花“共语”。“似共梅花语”句意紧接“此恨凭谁诉”而来,兰花因其高洁清幽而缺少欣赏者和知音者,那么,它也只能与梅花对话了。也只有梅花这种凛冽迎寒之物,才有资格与兰花为伍。

“尚有寻芳侣”与上阕“独自芳”对应,表现兰花既想要保持高洁,又希望有人来欣赏的矛盾心情。这实际上是词人心境的写照。词人仍希望空谷中有人来“寻芳”,这说明他一方面希望归隐,保持清高的节操,一方面仍不忘仕途,希望遇上赏识自己的明主。

“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归纳概括空谷幽兰的品格和气质。它的幽香是若有若无的那一类,特意闻时,反而闻不着香气,无心嗅时,清香馥郁,沁人心脾。“不肯”二字,十分鲜明地点明以花喻人的主旨,将词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徘徊矛盾心态表现得含蓄而贴切。

【大师导读】

“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这两句形容兰花香味,极工,亦补足上文“非以无人而不芳”意。

——俞平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