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
5298300000017

第17章 万花筒中看世界——好玩的民俗风情

毛利人真的是食人族吗

在很多的传说和故事中经常都会提到这样一群人,他们会把人吃掉,每当我们听到这样的故事,都会感到毛骨悚然。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食人族呢?答案是肯定的,世界上曾经有过食人族。

澳大利亚东南面是新西兰,在新西兰的北部生活着一群土著居民,他们叫做毛利人。毛利人就是著名的食人族,当然现在的毛利人已经不再吃人。但在古代,毛利人会把战俘吃掉以示威严。现在毛利人虽然不再吃人了,但是在毛利人的表演中,依然会展示食人前的仪式,因为这对毛利人来说是他们为自己骁勇善战的祖先感到自豪。

有意思的是,毛利人也曾经将欧洲的白人们当成食人族。毛利人以为白人是食人族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亲人朋友被白人带走,却再也没有回来,就认为白人把他们都吃了。事实上,那些人是被当成奴隶卖到了欧洲。

毛利人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音乐明朗愉快,舞蹈也十分热闹欢畅。同时毛利人还十分擅长木雕,他们可以在任何事物上进行雕刻,无论是独木舟、村的入口处还是集会场的周围都可以看到风格独特的毛利人雕塑作品。

*百科之窗*

毛利人的碰鼻礼

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少数民族,他们属于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血后代。他们皮肤偏黄,有自己的信仰和独特的风俗。毛利人有一种礼仪是举世闻名那就是“碰鼻礼”。

在毛利语种“碰鼻礼”的原意是“洪吉”。它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诚挚欢迎,在做碰鼻礼时,客人要与主人的鼻子尖互相触碰上两三次。尽管毛利人没有规定鼻子触碰的时间,但是在毛利人的观念中,碰鼻子的时间越长,则表示越热情越友好。

永不会猎杀大象的国家

在印度,如果有人杀了一只大象,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因为在印度,大象是神圣的动物,谁都不可以射杀它。因此,在捕捉大象时,人们想办法将它活捉,而不能伤害它。

印度人发现野生大象时,会先设好圈套,然后在大象周围制造很大的噪音。大象非常讨厌噪音,当他听到很人们制造的刺耳声响时就会来回走动。这样一来,它稍不注意就会走进人们设好的圈套中。

当大象走进圈套时,人们会先用围栏把它围住,再想办法把它抓住。这项工作非常有危险,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大象踩死。不过大象是非常温顺的动物。一旦被驯服后,它就会为人们做很多的事。比如,它会用自己的长鼻子卷起人们无法拿起的重物,帮助人们运送物资。

*百科之窗*

印度人的特殊习惯和禁忌

印度人有很多独特的习惯和禁忌。印度人在聊天时,头常会向左或右点一下,表示代表“没问题”的意思。当地人习惯以桥梁、寺庙、市集等作地标,所以印度大部分地区都没有门牌地址。印度人习惯右手抓饭吃,左手放在背后。印度人最忌讳用左手传递物品。印度人认为头部是神圣的,所以不要轻易摸一个印度人的头。进入宗教寺庙和古迹都必须脱鞋,最好也不要穿短裤或短裙。

放鞭炮,挂灯笼,驱“年”跑

农历的正月初一是春节。也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

关于过年的由来,民间有这样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腊月三十,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某一年的腊月三十,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一定会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白发老人还是上山躲避为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像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里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燃响的爆竹声,“年”兽浑身战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皇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百科之窗*

除夕:昼夜交替,除旧换新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春联、年画、挂门笺,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图案的新衣。

与火鸡结缘的感恩节

感恩节是北美洲独有的节日,始于1621年。

据记载,17世纪初,英国的清教徒遭到迫害。1620年9月,102名清教徒登上“五月花”号帆船,于12月26日到达了北美洲的普利茅斯港,准备开始新的生活。然而,这些移民根本不适应当地环境,第一年冬天过后,只有50人幸存。第二年春天,当地印第安人送给他们很多必需品,并教会他们如何在这块土地上耕作。这一年秋天,移民们获得了大丰收,11月底,移民们请来印第安人共享玉米、南瓜、火鸡等制作成的佳肴,感谢他们的帮助,感谢上帝赐予了一个大丰收。自此,感恩节变成了他们直至后来美国的固定节日。

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将它定为国家假日,并且规定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美国的感恩节。感恩节有四天假期。时值长假,很多人都会赶回家庆祝佳节,所以,美国感恩节的热闹程度绝不亚于中国的中秋节。

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通常是把火鸡肚子里塞上各种调料和拌好的食品,然后整只烤出,由男主人用刀切成薄片分给大家。此外,感恩节的传统食品还有甜山芋、玉蜀黍、南瓜饼、红莓苔子果酱等。

*百科之窗*

总统放生火鸡仪式

在美国,总统放生火鸡是感恩节的重要习俗仪式。这一仪式可以追溯到美国内战时期,当时党政的总统是林肯。1863年的一天,林肯的儿子泰德突然闯进内阁会议,请求林肯赦免一只宠物火鸡。这只火鸡名叫杰克,马上就成为人们的圣诞大餐了,林肯答应了泰德的要求。1947年,杜鲁门总统当政时期,总统放生火鸡成为感恩节重要的仪式。

耶稣诞生的日子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从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为圣诞节假期,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字。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我们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因而又名圣诞节。这一天,全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

据基督教的《马太福音》和《路迦福音》的说法,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生人间,从罗马帝国手中和罪恶中拯救以色列。玛利亚已和木匠约瑟订婚。可是,在他们同居之前,约瑟发现玛利亚已怀孕。于是约瑟夫想悄悄地和她分手。这时,上帝的天使出现在他的梦中:“把玛利亚娶回家。她怀的孩子来自圣灵。她将生下个男孩子,你们给孩子起名叫耶稣,因为他将从罪恶中拯救人们。” 当玛利亚临产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务必申报户籍。约瑟和玛利亚只好遵命。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昏,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借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暂住。就在这时,耶稣要出生了。

耶稣的诞生日大约是在2000年前,研究人员通过日历上的记载,按着假定日期把时间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在公元后的前300年间,耶稣的生日是在不同的日子庆祝的。最后,在公元354年,教堂的领导人把12月25日定为耶稣基督的生日。

所以圣诞节在宗教上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一个重要节日。

*百科之窗*

平安夜:传讲耶稣降生的消息

平安夜(silent Night),即圣诞前夕(Christmas Eve,12月24日),在大部分基督教社会是圣诞节日祝节日之一,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一个节日。全家人会团聚在客厅中,围绕在圣诞树旁唱圣诞歌曲,互相交换礼物,彼此分享一年来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内心的祝福及爱。

传说,在耶稣诞生的那一晚,一在旷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听见有声音自天上传来,向他们报耶稣降生的好消息。根据圣经记载,耶稣来是要作世人的王,因此天使便透过这些牧羊人把消息传给更多的人知道。

后来人们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处报人传讲耶稣降生的消息,直到今日,报佳音已经变成圣诞节不可缺少的一个节目。

这一天,送给妈妈一束康乃馨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举行庆祝活动,以颂扬母爱的伟大。

古时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回到家中,并送给他们的母亲一些小礼物。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安娜·贾薇丝(1864~1948年)发起,她终身未嫁,一直陪伴着自己的母亲。1876年,她的母亲安娜·查维斯夫人在礼拜堂讲授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讲到南北战争中捐躯的英雄故事后,她进行祈祷时说:“但愿在某处、某时,会有人创立一个母亲节,纪念和赞扬美国与全世界的母亲。”查维斯夫人为她的礼拜堂服务超过25年,当她在72岁逝世时,41岁的女儿安娜,立志创立一个母亲节,来实现母亲多年前祈求的心愿。两年后,她和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威望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

1908年5月10日,第一个母亲节在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举行,在这次节日里,康乃馨被选为献给母亲的花,并从此流传下来。

1914年5月7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规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并在5月9日由威尔逊总统颁布施行。现在,母亲节已经在很多国家流传了。

*百科之窗*

父亲节:父亲也不容易

父亲节是表达对父亲敬意与爱意的节日,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据说第一个提出这种建议的是华盛顿的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多德夫人的母亲早亡,其父独自一人承担起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把他们全部培养成人。

1909年,多德夫人感念父亲养育之恩,准备为他举行庆祝活动,同时,想到所有的父亲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于是给当地一家教士协会写信,建议把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该协会将建议提交会员讨论,获得了通过。1910年6月,人们便在此庆祝了第一个父亲节。当时凡是父亲还健在的人都在胸前佩戴一朵红玫瑰花,以表达对父亲的敬意;而父亲已故去的人,则佩戴一朵白玫瑰花,以此表达对父亲的无限怀念和哀思。

直到1934年6月,美国国会才统一规定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教堂仪式、送卡和礼物来纪念父亲节。

为什么要过“六一”儿童节

儿童节,也叫“六一国际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举行,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共同节日。每当此时,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欢度着自己的节日。

“六一”儿童节源自二战的一个悲惨的故事。在“二战”期间,1942年6月,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和全部婴儿遭到了德国***的枪杀,他们还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烧毁了这个与世无争的村庄。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也为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的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把每年的6月1日定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百科之窗*

女儿节与风筝节

日本的男孩和女孩都有自己的节日。女孩的节日叫做“女儿节”。在每年的三月三日这一天,每个女孩都会把自己的玩偶整齐地摆出来,开心地玩耍;而男孩子的节日是在五月五日,这一天也叫做“风筝节”。在这一天,每一个家中有男孩的家庭,都会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挂着鲤鱼的木杆,这是在告诫男孩子要像鲤鱼一样,逆流而上,遇到困难不要畏缩不前,要勇往直前,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新娘子为什么要穿婚纱

穿婚纱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当时两河流域就已盛行女子戴头纱。在古希腊,举行结婚仪式时不仅新娘要戴亚麻或毛织成的头纱,而且一对新人都要戴上花冠。到了罗马时代,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要戴不同颜色的头纱以示区别。

婚礼虽是世界各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仪式,但新娘在婚礼上穿婚纱的历史却不到200年时间。新娘所穿的下摆拖地的白纱礼服远是天主教徒的典礼服。由于古代欧洲一些国家是政教合一的国体,人们结婚必须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师的祈祷与祝福,这样才能算正式的合法婚姻,所以,新娘穿上白色的典礼服向神表示真诚与纯洁。

西方19世纪以前,少女们出嫁时所穿的新娘礼服没有统一颜色规格,直到1820年前后,白色才逐渐成为婚礼上广为人用的礼服颜色。这是因为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在婚礼上穿了一身洁白雅致的婚纱。从此,白色婚纱便成为一种正式的结婚礼服,如今,有的人不懂婚纱的来历,自己别出心裁,把新娘的婚纱做成粉红或浅蓝的颜色,以示艳丽。

其实,按西方的风俗,只有再婚妇女,婚纱才可以用粉红或湖蓝等颜色,以示与初婚区别。

*百科之窗*

新娘蒙“红盖头”:掀起你的盖头来

古时候婚礼时,新娘头上都会蒙着一块别致的大红绸缎,被称为红盖头,这块盖头要入洞房时由新郎揭开。

最早的盖头约出现在南北朝时的齐代,当时是妇女避风御寒使用的,仅仅盖住头顶。到唐朝初期,便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据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为了标新立异,有意突破旧习,指令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就是妇女在唐初的帷帽上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作为一种装饰物。从后晋到元朝,盖头在民间流行,并成为新娘不可缺少的喜庆装饰。为了表示喜庆,新娘的盖头都选用红色的。

新婚夫妇为何要度蜜月

新婚夫妻柔情蜜意,如胶似漆。新婚后的一个月内被称为“蜜月”。那么“蜜月”是怎样来的呢?

“蜜月”一词产生于公元前500年的英国。当时的英格兰还处于较原始的蛮荒社会。在多顿族中流行“抢婚”,即任何一个多顿青年男子都可以抢一个自己中意的姑娘为妻。为了避免这种尴尬,于是不少男子一将妻子抢到手,就迫不及待地携新人外逃,过一段隐居生活后再回来。然而很多外逃夫妻游荡于荒山野岭之间,食宿都无着落,能够活着回到家乡的很少。

当时的英国野蜂窝随处可见,蜂蜜唾手可得,旅途中的人们纷纷吸吮蜜汁来充饥。这一发现逐渐被流传开来后,抢婚外逃进入山野的青年男女,便纷纷以蜂蜜充当食物,终生厮守。

到了公元前4世纪左右,多顿人“抢婚”的风习危及社会秩序,迫使多顿首领不得不作出规定:凡成婚30天以上者,不得卷入抢婚之列,并发给新婚对牌,以备查验。从此以后,外逃的新婚夫妇多在30天以后自动回到了家乡,过上平安的家庭生活。而他们在外面度过靠吸吮蜜汁为生的30天,久而久之就被人们称为“度蜜月”。

*百科之窗*

戴订婚戒指:“我愿意”

有关订婚、结婚戒指的由来,据说是古代抢婚演绎的结果,当时,男子抢来其他部落的妇女就给她戴上枷锁。经过多年的演变,枷锁变成了订婚、结婚戒指。男子给女子戴戒指表示她已归我所有。

另一个说法,世界上第一个把戒指当做订婚信物的人是奥地利王麦士米尼。1477年,麦士米尼在一次公开场合认识了一位叫做玛丽的公主。她的美丽容貌和优雅举止使麦士米尼为之倾倒。麦士米尼虽然知道玛丽早已许婚于当时的法国王储,但是为了赢得她的爱情,麦士米尼还是决定试试运气。他命人专门打造了一枚珍贵的钻石戒指,送给玛丽。面对这只精雕细刻、闪闪发光的钻石戒指和麦士米尼的热烈追求,玛丽终于改变了初衷,与麦士米尼幸福地结合了。从此,以钻石戒指作为订婚信物,便成为西方人士的一种传统。

真奇怪,苏格兰男人也要穿裙子

苏格兰方格裙起源于一种叫“基尔特”的古老服装。这是一种从腰部到膝盖的短裙,用花呢制作,布面有连续的大方格,而且方格要鲜明地展现出来。在苏格兰人看来,“基尔特”不仅是他们爱穿的民族服装,而且是苏格兰民族文化的标志。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后,“基尔特”作为苏格兰的民族服装被保留下来。苏格兰人穿着这种裙服表示他们对英格兰人统治的反抗和要求民族独立的强烈愿望。

1745年,英国汉诺威王朝镇压了苏格兰人的武装起义后,下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禁裙令”,禁止苏格兰人穿裙子,只能以英格兰的装束为标准,违背者将被处以监禁或放逐。苏格兰人为此展开了长达30多年的斗争,最后于1782年迫使汉诺威王朝取消了“禁裙令”,为自己赢得了穿裙的权利。

一套苏格兰民族服装包括:一条长度及膝的方格呢裙,一件色调与之相配的背心和一件花呢夹克,一双长筒针织厚袜。裙子用皮质宽腰带系牢,下面悬挂一个大腰包,挂在花呢裙子前面的正中央,有时肩上还斜披一条花格呢毯,用卡子在左肩处卡住。

*百科之窗*

脱帽礼:冷兵器时代的产物

在电影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西方人无论是走要大街上,还是站在大厅里,遇到熟人,常常摘下帽子,或者举一举帽子表示尊敬。据说,脱帽礼来源于中世纪的欧洲。

中世纪的欧洲正处于冷兵器时代,由于作战时与敌短兵相接,肉搏而战,头部容易受到袭击,因而不得不戴上笨重的盔甲。士兵门到达安全地带就脱下头盔以减轻负担;同时,到别人家里去,来者为了表示自己不是敌人,就首先把头盔掀开,露出自己的面孔。还有一种说法,武士们和妇女谈话,必须把头盔举起。这种习惯发展到近代,就成了脱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