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天空中乌云密布,气压低沉。无数的蜻蜓正在中南海湖面上来往疾飞。一群灰褐色的麻雀在窗前的小树枝上,啾啾地跳跃着,然后又扑打着翅膀,向东飞去。几只白鹭在北海那边缓缓地飞过。一群灰白的鸽子,也从太和殿那边翩飞起来,旋转着飞向高空。它们越飞越高,在乌黑的天空背景上,最后变成了一片闪亮的小白点。
光绪帝被送到这里,一个人坐在窗前远望,心情无比悲凉。他望着那高空的鸽群,想到自己,身为帝王,竟不如这些小鸟,还可以自由飞翔;又想到珍妃的命运和新政的前途,更加悲从中起,禁不住扑簌簌地落下两行泪来。
他闷闷地坐在窗前,一动也不动。一会儿,守护太监送来了饭食,只是两荤两素,一碗米饭,他也不肯吃用。太监们劝说半天,他总不动身,始终坐在那里,默默地望着那边宫廷顶上的铅灰色的天空,独自掉泪。
天黑下来了。从宫廷那边,从乾清宫那里,照例传出了一阵凄凉的传呼声:“搭闩——下钱粮——灯火——小心哪——”
几个守护太监,听到呼声,有的出去关殿门去了,有的巡查去了,只剩下一个年轻的太监,默默地守卫在光绪身旁。这小太监见伙伴们都出去了,才急忙来到光绪身旁,低声说道:“皇上不要悲伤。康先生已经脱险,往南方去了。谭军机大人要小的转奏皇上,说袁世凯已经叛变,靠不住了;他们正在准备联络河朔英豪,抢救皇上,希皇上多多保重!”
光绪听了,猛然一惊,回过头来问道:“你是谁?”
那小太监道:“我叫英宁,原是颐和园的小苏拉,这次是老佛爷派来监视皇上的。我有个结义兄弟宝珠,与谭军机大人相识,是谭大人要他托我来转奏的。”
光绪又惊又喜,忙道:“好!康先生走了就好!你如再见到谭大人,要他也赶快回南边去,就说是我的旨意。朕不自惜,死生由天,他们不要再来搭救了。只要他等精忠为国,保全新政,使国运民生不致毁于一旦,那末,朕虽一人受苦,也就死而无憾了!”说完,又流下了眼泪。
英宁道:“皇上不要伤心。康先生、谭先生既然都还健在,国家还是有望的。皇上还是应该放宽心怀,保重身体才好。”
光绪点了点头,又问道:“你知道宫中的消息么?珍妃娘娘也不知怎么样了?”
英宁道:“皇上放心,宫中的情形是很平静的。听说今天太后已要崇大金吾派人去抓康先生,但是别处却都没有惊动。有机会,我再设法去见见珍妃娘娘,等轮值时,再来向皇上回报。”
光绪听了,十分感谢。这时,老监们都已巡查完各处殿门回来了。英宁听到了脚步声,才急忙闪开,仍然站在原处,做出守护的样儿。那些老监们也都并不怀疑。他们见光绪帝心情突然好转,脸色也不像先前那么悲伤了,甚至还吃了一碗冷饭,心中都很高兴。等光绪安歇后,他们也都各自去就寝,只留下一人轮流看守,坐在光绪卧房外闭着眼睛打盹。
这是一个凄凉的夜晚。满天的乌云,默默地飞驰着,有时露出一钩残月,但很快又被乌云遮没了。躺在床上望去,就好像那苍白的月儿,正被各种奇形怪状的黑色巨人追逐着,在冷森森的天空里疾走穿行、躲避不迭似的。
光绪把手臂弯过来,枕在头下,默默地仰望着窗外时明时暗的凄凉的夜空,不禁又暗暗地流起泪来。
75
正是慈禧回宫的那天清晨,康有为离开了北京。
他改作普通生员的打扮,只带了一名弟子,名叫李唐,微服轻装,趁天色未明之时,乘上了火车,当天就到达了塘沽。第二天午后,他们又登上了上次谭嗣同、罗英、忆红等乘坐过的那艘英商太古公司的客轮“重庆号”去上海。
他知道形势逆转,守旧大臣们正在酝酿反扑,新政可能遭到更大的挫折。但是,他却丝毫没有预感到自己的生命已处在巨大的危险之中。客轮在烟台停泊时,他还上岸去买了几斤天津大雅梨;在海滩上又拾了十几粒彩色的石子,才回到轮舱中去休息。
客轮快进吴淞口时,他检点了行装,正坐在乘客中看书,忽然有个英国人走到他面前,用英语低声问他道:“您是密司特康有为吗?”
康有为本是懂得英语的,连忙点了点头。
那英国官员便将他引进特等舱中的一间小室内,并取出一帧照片,问他道:“这是您的相片吗?”
康有为接过照片一看,果然是自己的相片,便又点了点头。
那英国官员又问道:“您在北京曾企图谋杀皇上么?”
康有为听了,万分惊奇,摇头笑道:“我怎会谋害皇上?先生何故出此奇言?”
那英国官员便掏出一份公文告示,递给康有为观看。康有为接过那告示来仔细看了一遍,原来是上海道蔡钧的告白,抄着上谕:“康有为进红丸弑上,图谋不轨,着各地官府立即密拿就地正法!”上面还盖着上海道的官印。康有为见了又惊又惧,禁不住全身抖动起来。
那英国官员道:“先生不要着急。你只需说明,究竟有进红丸谋杀皇上之事没有?”
康有为也找出皇上给他的密诏,流着泪道:“我是奉诏去沪办报的。皇上待我,恩深义厚。皇上有难,我无力援救,已是万分悲痛了,怎会谋弑皇上,做那叛逆之事?”
那英国官员听了,才点头道:“我乃英国领事馆参赞濮兰德。我国领事也知道先生是个维新志士,助皇上变法维新甚力,决不致有弑上之事,而且深知先生是主张联英抗俄,与敝国友好的;所以特命我以兵船前来援救先生,请先生快随我过船。否则,进吴淞口时,上海道的清兵捕快就要上船来搜索了。”
康有为见有公文告示为证,决非假造,又见濮兰德态度尚较诚恳,只得随他下船,转到英国兵舰小艇上去躲避。他上了英国小艇之后,心情很乱,听说皇上遇弑,也不知情况怎样?又担心广东的父母,北京的兄弟和许多亲人门徒的命运;而自己的前途也十分渺茫,生死未卜,今后更不知到何处去容身?他坐在小艇的船舷边,望着茫茫的夜海,心事浩渺,不能自已,忙找出纸笔,首先写了一首七绝:
忽洒龙漦翳太阴,紫微光掩帝星沉,
孤臣辜负传衣带,碧海青天夜夜心。
写好后,情犹未已,又急草了一份给正在广州的门生弟子徐君勉的绝笔书,托他照看母亲。这信上写道:
吾以救中国故,冒险遭变,竟至不测,命也。然神明何曾死哉?君勉为烈丈夫,吾有老母,谨以为托,照料吾家人,力任大道,无变怠也。同门中谁能仗义,护持吾家吾国者,吾神明嘉之。任甫若存,并以为托。
孔子生二千四百七十五年即光绪二十四年八月九日有为绝笔告。
信写完了,他内心仍很激动,又挥笔写了一份绝命书:
我专为救中国,哀四万万人之艰难而思变法以救之,乃蒙此难。惟来此人间世,发愿专为救人起见,期皆至于大同太平之治。将来生生世世,历经无量劫,救此众生,虽频经患难,无有厌改。愿我弟子,我后学,体吾此志,亦以救人为事,虽经患难无改也。地球诸天,随处现身,本无死理;至于无量数劫,亦出救世人而已。聚散生死,乃理之常,出入其间,何足异哉!到此亦无可念,一切付之,惟吾母吾君之恩未报,为可念耳!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九日,康长素遗笔。
写好后,他又一一仔细浏览了一遍,才交给弟子李唐好好收藏,然后便站起身来,抓住船舷,想要蹈海而死,却被李唐一把抱住了。船上的英国人也闻声赶来,大家苦苦相劝,才把他自杀的念头打消。
后来,康有为师弟二人又被转移到了英国邮船巴特勒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