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何处是他乡
5302100000069

第69章 西行漫记

夜宿川主寺。虽然距离夏至只有一周时间,还是很冷,简陋的住处,没有网络,没有热水,一个人在川西高地的夜晚,感到孤寂。

这一年来渐渐对计划外的旅行习以为常,这一回是出差到重庆。虽然也算半个重庆人,但直辖之后一直没有回来过。住在渝中区的老街道上,每天早晨去分行的路上会依次经过卖水灵灵的樱桃和枇杷的水果摊、扎成一捆捆卖的栀子花的小贩、卖宜宾燃面和重庆小面的热气腾腾的一排小馆子、放眼过去是壮观的三峡博物馆和古色古香的大礼堂,广场上有场面宏大的跳坝坝舞的人群……虽然环境远谈不上干净整洁,但生活的气息特别会让人沉沦。

重庆的变化是非常惊人的,从美食美景的南滨路、到朝天门码头的夜灯光,从洪崖洞和陶然古镇的自成一格、到观音桥和解放碑的现代感,都是少年时代的我所未见的。好在,还有依然的嘉陵江索道、依然清幽的南山、依然滚烫的火锅、依然回味无穷的香肠……童年记忆永远挥之不去,尽管物是人非、外公外婆都已经故去,还是会有亲切感见缝插针地涌上来。

工作结束飞到了九寨,只是和Nancy约好渡一个室外的周末而已。原本对这个已经开发了二十七年的旅游盛地是完全不报期望的,因为见过太多的盛名之下、其实难负。然而,从九黄机场到沟口的路上,我的成见开始颠覆,道路两旁非常茂密的森林、整洁流畅的道路、高远的蓝天下清晰可见的雪山、山间五色巾幡飘扬的村寨、还有缓慢行进的磕等身长头的转山的藏民……我很吃惊地发现,已经泯灭了八年的对川西、甘南、西藏的强烈兴趣开始在我的身体里恢复,中间经过了国外的那些年,想不到,它们还都在那里,一点也没有变。

经过短暂的耳鸣和大半夜的失眠,渐渐开始习惯高海拔稀薄的空气和干燥的冷风。从长海开始,在九寨的森林和海子间掠过,避开喧嚣的人群,穿过湖上浮桥,静静步行过箭竹海、熊猫海、五花海,前后无人,只有雨声和小鸟的歌声,面对寂静深邃的湖水,思维完全静止,太美丽的一段路途,甚至超过了新疆的喀那斯湖,刹那间涌起强烈的感受——如果能够与所爱的人分享如此瞬间,人生何求。

在九寨看水,去黄龙看山。从九寨至黄龙要穿越海拔四千多的高山,在四千零七米的地方有人堆了一个雪人,居然在阳光下经久不化,特别神奇。黄龙的五彩池也神奇,一层层色彩的渐变,梯田一般伸展开去,一路走来,一路都在。虽然因为地势高,植被没有九寨那么繁茂,但依然有寂静的山林和清新的空气。很是悠闲地一路下行,在山脚下的绿地还很是晒了阵下午的阳光,如果能喝上一杯,那就更美了。

夜里的高原反应让我再度失眠,开始在黑暗中望着屋顶筹划下一次的川西之行,当年耳熟能详并曾经让我浑身发热的那些地名渐渐冒出来:小金、松藩、理塘、红原……然后我居然有点热血沸腾了。日益舒适的生活已经让我渐渐丧失了旅行的兴致,或许,作一些荒凉之地的跋涉能够重燃我对于旅行的激情。在对很多事情都正在丧失激情的2009年,终于又有件事让我惦记着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