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第2季)
5325600000015

第15章 “最好者之一”

记住,在员工激励方面,“第一”不好使,“最好者之一”才真正管用。

“A mong the best”,最好者之一。这是某家著名世界五百强企业制定员工薪资标准时恪守的一个原则。其实,现如今我们的绝大部分企业都陷入了一个怪圈:又想网罗人才,又舍不得花钱,或不知道该怎么花钱。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我们几乎所有的老板都明白一个事实: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的唯一机会就是获取人才。连冯氏经典影片《天下无贼》中葛大爷扮演的那位“贼头儿”都认为:二十一世纪最贵的是人才。

而且,越是中小企业,越是私企,其实和大企业相比较而言,人才的重要性更是举足轻重。

对这些企业来说,有时候,往往有没有一两个核心人才,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企业的“盛衰兴亡”。

但与此同时,极富讽刺意味的是,无论这些人才对于企业有多重要、多宝贵,甚至于他们的流失足以让一个企业衰败甚至停摆,但是我们的老板宁可拉下脸来天天给他们唱赞歌,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地安抚他们,也绝不舍得在待遇方面为他们付出真正的“真金白银”。

我身边就有好几个这样的朋友,公司老板时常车接车送,经常带着夫人请这些朋友吃吃喝喝,并时不常地送个手机之类的小礼物,老板甚至给他们中的个别人配了专车和司机,表面看来好似风光无限,但偏偏到了这关键的薪资待遇问题上,老板们却总是有意无意地玩儿含而不露、装疯卖傻的把戏,好像突然间变了一个人:他们的薪资水平总是远远低于自己的预期和心理承受底线,甚至于远远低于同行业相同岗位的水平;而且,如果你去找老板提这个问题,他们一准儿会支支吾吾地顾左右而言他,想方设法地把这个话题岔开,让你没脾气。

这真是个有意思的现象,老板们为了表示自己的“爱才”之心可谓不惜血本,但为什么一到薪资这俩字儿上,却忽然“变脸”了呢?

其实好好想想,员工真正在意的,永远都不可能是那些风花雪月般的小恩小惠,他们永远在意的是自己的薪资,因为只有薪资是他们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可以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真正的舒适与幸福的东西。

老板们怎么也是花了钱,与其干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儿,还不如扎扎实实地把这些钱发到员工手里,让他们去自由支配,也许这些钱花得会更有意义,会换来员工更多的工作积极性。

记住,对于员工来说,你每个月给他发一千块钱,但同时送他一部两千块钱的手机,其效果远远不如你每个月发三千元现金给他,什么礼物都不送。

因为员工在意的,永远是薪资,是现金,其他的都是浮云。否则,你就是费力不讨好,一分钱没少花,还要招员工不少骂。这是何苦呢?说句尖刻点儿的话,我们的许多老板,在员工薪资问题上,都得了一种十分严重的强迫症——让我干什么都成,就是见不得员工的收入太高,员工多挣了钱,就跟剜我心窝子那样难受。

我有一个汽车圈儿的好友,年近三十,在当地汽车圈混了十年,可谓是个中高手,一个圈内人士公认的“老江湖”。

这位朋友跟着一个老板干了三年,老板视其为己出,对他无比欣赏和信任,恨不得把家里存折放的地儿都敢告诉他。

这位朋友当然也非常给力,往往凭一己之力就能挑起公司业务的半壁江山,给老板赚了大把的真金白银。

但是,这位朋友始终有块心病挥之不去——那就是这位老板始终在薪资待遇上“抠门儿”得不行,甭管这位朋友为公司赚了多少钱,按照公司规定应得多少收入,也要强行给他定一个老板可承受的薪酬上限。

终于有一天这位朋友忍无可忍,爆发了。原来,某个月这位朋友凭借自己超凡的能力和好运气,一口气给公司销售了三十余辆车,按照既定的提成政策,当月收入应该稳过万元。但是,财务做好工资表送到老板处审核时,老板却认为“过万”是一件他无论如何不可接受的事儿,于是乎大笔一挥,生生地把薪酬压了下来,最后只给这位朋友发了几千块钱。

这下我的这位朋友不干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离开。那之后的事儿大家也能想象得出来:那位老板把肠子都悔青了,想尽办法让他回心转意,但早已心灰意懒的他再也没有出现在那家公司。其实,这位老板犯的错误还不只是不按制度行事、破坏游戏规则这么简单,你想想,失去这样一员大将,他将来要面对的潜在损失会有多大!就算单拿那次的事儿来说,三十余辆车给老板赚的钱有多少?区区万把来块钱的收入恐怕连个零头都没有吧?这位老板在员工薪资上的强迫症,实在是严重到了一定的程度了。相信这样的老板,在我们身边绝对不在少数。但那位说了,那你说怎么办,只要给员工高薪,就一定能招来人才,并留住人才吗?

也不一定。说实话,薪资水平过高,让你的员工过于“鹤立鸡群”的话,就算你能招来人才,也能留住人才,但一定会毁了这些人才。先别急,我这样说并不是前后矛盾,思维混乱。我这样说自有我的道理。其实,薪资这玩意儿,怎么才算“高”,如何才叫“低”呢?评价这个的标准无非有两个:一个是自身的实际需求;还有一个就是横向比较的结果。

前者是个相对主观、相对个人的东西,说白了就是“我到底需要多少钱才能过上相对满意的日子,才能得到对自身价值相对合理的认同”。

后者是个相对客观、相对社会化的东西,说白了就是“和我水平相当的人在别的公司大概都能挣多少,我到底是比他们高还是比他们低”。

一般来说,在薪资方面,后者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前者。就是说,我们往往更加注重横向比较,只要横向比较不出问题,即使日子过得艰难点儿,我们也能忍下来;但是只要横向比较出了问题,即使日子已经过得相当滋润,我们也会“是可忍孰不可忍”,从而变得“烦躁不安”。

没办法,谁让“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是一种普遍心理呢!所以,说得不客气点儿,“抠门儿”的老板固然不可取,毫无止境地大方的老板照样是晕蛋。因为只要你给员工的待遇是行业第一,就是说,让你的员工在薪资方面傲视群雄、鹤立鸡群的话,你的员工就等于顷刻间丧失了参照物,没有了奋斗方向与目标,就会变得茫然而懈怠。

这还不算完,“饱暖思淫欲”,过于强大的优越感和过于优越的生活条件还会惯坏了你的员工,让你的员工将注意力从工作中逐渐分散出去,滋生出一种玩物丧志的颓废思想,整天纠缠于一些乱七八糟的无聊琐事之中。

所以,薪资过高,或者说至少在薪资待遇这方面,“最好”、“第一”这些字眼是不适合打造一个强有力的团队的。

那么,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本文开头的那句话,不当唯一的“最好”,而当“最好者之一”。简单点儿说,你公司员工的薪资水平只要在同行业、同规模的企业当中不低于前三名就行。

千万切记,永远不要当“第一”。你要给员工留一个悬念,存一个“念想儿”,让他们始终能拥有奋斗和赶超的目标。

当然,前提是你这个行业里的企业不能太废物,至少拔尖儿的企业不能,否则,你的员工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转行的。

总之,对于员工来讲,薪资大于天。其他的小恩小惠神马的,都是浮云。

千万别抖那些小儿科的机灵,其实对于这点,无论是你还是你的员工,心里都门儿清。

所以,在员工薪资问题上,你玩儿不得半点猫腻,必须付出百分之百的诚意和百分之百的精力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