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5378900000020

第20章 教师篇(19)

感动常常存在于我心里,不论是教师节学生的一张精美贺卡,还是生病时学生的一个电话问候,抑或是在街上一个业已毕业学生的一声“刘老师好”,都常常让我开心许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如此亲切单纯的师生情,将成为我年老时最美的回忆。我也告诉自己,要更加努力备课,更加用心授课,更加热爱学习,以此来回报我的学生!“百无聊赖何为教,一事无成怎做授。”贾平凹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我的心声。博观方可约取,厚积才能薄发。给予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这几年来,我承担了大学英语I-IV级的精读、综合和视听说课程,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阅读、听力课程,以及管理学院旅游英语等专业课魂的教学。教学相长,这9年来,受益最多的也是我自己。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仅限于皮毛,到现在与英语的朝夕相处,我越发觉得语言学科博大精深,值得学习一生。一生之中能够选择一个自己热爱的事业,那是一种幸福。我庆幸我在享受着这种幸福。这个行业不可能让我大富大贵,却能让我的精神充实丰富。我总是问自己“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深受欢迎的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终于我找到了答案:做个好老师的前提是做个好人,做人在做学问之前。本着这个原则,在课上,我不仅给学生讲授书本上的知识,更会不断地拓展他们的思维,给他们讲课本外的知识,让他们知道:课堂学习只是知识学习的一小部分,生活是最好的学校,经历是最好的老师。我希望他们从我这里学到的不仅是英语知识,更是一种学习所有知识的方法。我更希望他们能够感受到:刘老师只是在这个教室里是大家的老师,在生活上也是一个在不断学习的学生。不断地问就会,不断地做就能,不断地追求就可以实现理想。我希望大家能够从我身上看到信心的力量,体会到信念的伟大!伟大的成绩都是由一个个小的成功积累成的。这些年来,不论是自己还是自己带的学生,都获得了一些奖项。最近的一次是在2010年4月,我获得了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宁夏赛区视听说组三等奖。虽然只是个三等奖,但毕竟是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认可,我很珍惜,因为这是我工作多年来的心血所换。现任的大学英语课于2005年被评为院级“精品课”,我所执教的大学英语高班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四级通过率。以2007级学生为例,第一次四级考试通过率为60%,大学英语在修期间的三次总通过率为80%。此外,我班学生还积极参与了历届举办的各项大学生英语赛事,且屡屡获奖。我也荣幸地获得了2007~2008学年度教学优秀奖;所参与的教研项目也于2009年荣获了“第三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最让我开心的是,我指导的2004级学生彭川,获得了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区内复赛三等奖。看着自己学生获奖时的开心笑容,我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充满了希望!

感谢学校,给了我一个优美的工作环境;感谢学院,给了我一群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感谢家人,给了我无限的支持与鼓励;最感谢的是我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学生,谢谢你们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让我得到了认可与尊重,体会到了天下最纯真的师生情!选择当教师,我今生无悔!

(刘薇,女,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教育的爱蕴涵于默默奉献中

商学院雷萍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歌声激荡着我的青春岁月,那时的我就仰慕于神圣的教师职业,希冀成为歌中那美丽的角色。于是,怀揣着满腔热情和赤诚,登上三尺讲台,圆我的教师梦。工作不知不觉已经将近5年,在我们的民族院校,我不仅深深感受到来自于不同民族的学生的可爱与真诚,还有艰辛压力背后那无法释怀的平凡和奉献。正像歌里所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奉献,擦去的是名利。”

身为教授的当代作家贾平凹有一副对联时时鞭策着我:“百无聊赖何为教,一事无成怎做授。”21世纪,新时代教师的寄托是什么?精神支柱何在?在我看来,两字回答足矣,那便是看似轻实则重的“师德”。

如果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师德是教育的光辉;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人梯,给求学的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开放;师德是渡船,搭送着求知者驶向成功的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

我为什么成为一名教师,我要做一名什么样的教师?这是师德的实质。在物欲横飞金钱至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金钱趋之若鹜。人们总以一种功利目的看问题、做事情。而教师这一字眼使它自然呈出几许平淡,原本就与世风格格不入。

有人这样形容教师的生活:吃得清淡,穿得素淡,出去办事遭人冷淡,就像蜡烛,一生半明半暗。这种平淡与膨胀私欲的碰撞使污浊之风吹进了这方净土,凡事讲究利益,对付出片面地衡量回报,当学生不满意时,浮躁草率地敷衍应付,甚至粗暴极端地蛮横处理。如此怎与“教师”这神圣字眼相符合,怎能让“师德”这沉沉的词语所承受得了啊!

也许大家都有与我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当我们挑灯苦熬,精心备教课,辛辛苦苦传授学生知识,有时却发现他们的热情不高,眼神不够渴师望;当我们认真投入,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却发现这些调皮个性的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曾经,我的心一点点冷却下去,甚至有说不出的恼火、伤心。但几乎与此同时,这些孩子又能在其他方面令人欣慰和感动,又一次次地温暖我的心田。最近,在举办的专业比赛“三创赛”中,每当学生用渴望与求知的眼神与我交流时,我都会觉得自己责任重大,想把自己的全部知识都倒给他们;当学生脑子里闪现出灵感时,他们兴奋的表情让我觉得他们是多么的亲切;当比赛那天他们获得一等奖,手捧奖状时,我觉得比自己取得成绩还要激动和振奋。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与这些少男少女相处,你会渐渐感觉到他们的独特的被赋予新时代特征的个性,也许他们的言语和表现少不了几许执拗、鲁莽;也许他们的思维和行动欠缺几分理性和沉稳,但只要用心发现,他们其实很想与你接近,他们以独特的方式渴望着你的关注,企盼着你的关爱,在意你的关怀。如若身为教师的你忽略了这一点,纵然你有高深的学识,耀眼的才华,你在他心中也被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化解这一叉的奥妙,便是“师德”中的一个字——爱。

当我在课堂上倾心投入和学生教学相长的时候,当我和学生在办公室敞开思想促膝谈心的时候,当我在节日里收到学生温馨的祝福和问候的时候,当我看到学生的成绩明显进步的时候,我和许多老师一样,体会到了付出后的欢乐,这是教师所特有的快乐。拥有这些,我并不艳羡万贯钱财,因为这是很大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灯如豆,四壁青辉。在物欲横飞的年代,我甘愿守住一方净土,安于三尺讲台,用满腔的爱写好两个大字——“师德”。

(雷萍,女,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