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教案
清光绪光绪27年11月13日(1901年12月23日)夜,平罗县爆发了震惊朝野的“下营子教案”。光绪26年(1900年),山东、北京发生义和团运动。据《甘宁青史略正编·卷二十五》载:义和团遣一教师至宁夏,住在石嘴山洋行,传播反帝反洋教思想。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参加过义和团的龙占海从山东来到宁夏平罗。1901年12月,龙占海与王兰亭、姚大奇、马跃川结为兄弟,共议对洋教势力的反抗。12月23日夜,龙占海等12人冲进下营子教堂,杀死洋教士梅布桂、彭寿年等。下营子教案震惊朝野,清政府屈从帝国主义的压力,将平罗县卸任知县王树槐、在任知县李含寿和平罗营参将易庆安等一并革职,勒令其戴罪缉拿凶犯归案。不久龙占海被抓,1902年3月在平罗县城被杀。清廷还赔偿下营子教堂白银4.2万两。因当时宁夏已无款可筹,遂改以数百顷土地作为抵偿。
最早的清真寺
明天启3年(1623年),市境宝丰建有清真大寺,当时是宁夏最早、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清代石嘴山地区著名的清真寺有石嘴山清真寺、灵沙清真寺、通伏清真大寺等。在清代同治年间的回民起义中,多数清真寺被焚掠一空,后又逐渐恢复。截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市境内有大小清真寺189座。平罗县城清真寺是银北地区较有影响的清真寺之一,位于县城北大街,民国19年(1930年)由马鸿宾驻平罗部队马吉安、马文庆发起,在全县24坊穆斯林群众积极赞助下修建竣工。清真寺为中式平顶,大殿15间,左右厢房9间,下对亭4间,沐浴房5间,井房和炭房各l间。附设另院,建房20间,共计57间。清真寺建成后由马仲选(灵沙人)、王孟德(高庄人)、杨文秀(二闸乡老户人)、王维智(高庄人)相继任开学阿訇。1949年时又由杨文秀、王振兴阿訇开学。石嘴山清真大寺位于今惠农区,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最早系石嘴山20余户回民集资兴建。有上殿15间、厢房10间。同治8年(1869年)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清真寺遭到破坏。光绪14年(1888年),在迁居石嘴山的回民日渐增多的情况下,又经回民群众集资于今惠农区中街重建一座15间的清真寺,1926年又续建6间。民国时期冯玉祥、白崇禧等军政要人曾为石嘴山清真大寺题字留念。据资料记载,原建筑殿堂不施彩画,朴素简洁,高雅明快,装饰以精美的砖、木雕见长,建筑风格独特。石嘴山清真大寺在一些有关中国清真寺建筑的专著中均有记载。“文化大革命”时期,清真寺遭到严重破坏。1981年,由石嘴山市政府拨款重建,外形为阿拉伯式,山门两侧建有两层“邦克”楼,大殿卷脊,顶部横列3个穹庐,上殿面积800平方米。
最早的佛塔
今平罗县姚伏镇的田州塔,为现存市境最早的佛教建筑。唐元和5年(810年)初建(一说始建于西夏时期),为现存市境最早的佛教建筑。塔呈平面六角形,八层楼阁式砖塔,高38米,塔顶呈六边覆斗状,塔底直径7.5米,南北各有一门,门墙上都有对联,对联书法隽秀有力,对仗工整。南门上联为“一柱撑天东带黄河明献瑞”,下联为“孤标拔地西屏兰岳争春辉”。清乾隆3年平罗地震,田州塔被毁。今塔门楣石匾上刻有“田州古塔”4个大字。有“乾隆四十八年六月维秀和尚募款重修”的字样,说明古塔是震毁后又于1783年重修的。1975年6月,田州古塔被定为平罗县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县人民政府拨款3.8万元进行了维修。1985年田州塔再次被定为平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个民军起义政权
民国期间石嘴山爆发了平罗民军起义,建立了市境第一个民军政权——顺南政府。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新军发动辛亥革命首义成功。西安于10月22日,率先在全国响应武昌,一举光复西安,成立革命政府,并以鸡毛传帖促使宁夏会党响应。宁夏帮会作出了立即起义的决定。石嘴山地区的起义领导人:平罗为王之滨、吴大炳,宝丰为哈明、王全贞,黄渠桥为杨生茂,头闸为董茂奎。提出了“顺南方,迎南军,杀赃官,除恶霸”的口号,约定11月1日在平罗发动起义,旗号“顺南”,起义标志“头包青头巾”,约定各处同时行动,以抢官僚、恶霸的当铺为开端。平罗哥老会首领王之滨、蒲春山、吴大炳,马跃川等人,率领县城和四乡的起义军,手持刀、枪、矛等兵器的马军、步兵2000余人,从四面八方拥进平罗县城。平罗清军参将谭华亭、守备金某、千总周尚敏等人逃匿民间,平罗全境光复。宁夏革命军政府决定成立平罗顺南政府,委任王之滨为知县,蒲春山为民军首领,马跃川为参将,吴大炳为师爷,孙柏岩为文案,哈明、周祥、董茂奎等为守备。11月21日早上,起义军在县城关帝庙内举行了平罗顺南政府成立与就职仪式大会,正式成立“顺南”政权。当时,宁夏全境民军为推翻清政府的地方统治政权的斗争,已成燎原之势。平罗民军首领哈明、周祥率马步兵2000余人,会同宁夏民军攻打满营。满营立急派人向上求援,陕甘总督长庚、陕西巡抚升允即从进攻陕西的西军(马安良部)抽调帮统循化营参将马麟,分统马政、兼游击马占奎等马步兵7营来宁夏镇压革命。马麒率领一部分西军北上进攻平罗,追击北撤的民军。据不完全统计,平罗民众被西军屠杀300余人,烧毁民房400多间。12月27日,马麒在血洗平罗后,又率西军继续向黄渠桥、石嘴山(今惠农区)一带追击起义民军。平罗民军响应辛亥武昌起义成功,虽然新政权仅存29天就被西军扼杀,但他们的英勇壮举永载史册。
最大规模的军阀混战
民国期间,石嘴山地区战火不断,最大规模的战乱当数苏(苏雨生)马(马仲英)大战和孙(孙殿英)马(马鸿逵)混战。马仲英竖起旗帜反抗国民军,于民国18年(1929年)4月10日弃民勤向东越阿拉善沙漠直指宁夏。为长期占据宁夏,决定向南布防大坝,北夺平罗城。4月29日,马仲英派安姓旅长率1000余人,连同当地随从共有3000余人,包围了平罗城。平罗驻军国民军苏雨生师的马福元(马大牛)团据城坚守。后***率部击败马仲英于宁夏省城,安旅长与马仲英败走,平罗城军民幸免于难。
孙马混战是孙殿英与马鸿逵为首的马家军之间为巩固各自的军阀统治而发生的一场军阀混战,从1934年1月上旬至3月下旬,长达两个多月,最终以马家军胜利而告终,从而巩固了宁青二马的军阀统治。这场战事给宁夏和石嘴山人民造成了很大的灾难,无辜百姓死伤者达三四千人。战争期间,向居民征要提灯、布匹、棉花、抬伤兵等杂款。由于烽火遍地,城门久闭,交通断绝,居民饥寒交迫,冻饿致死者为数甚多。战后,庐舍田园,半为废墟,形成严重的兵灾区。根据当时的有关记载:“夏、朔、平、磴四县,被灾七万五千余户,灾民45.8万余人,炮火打伤的及冻饿而死者,5384人。此外,牲畜、农具、米粮、财物、房屋等项的损失,总计达两千多万元;无子种、耕畜,耽误农业生产的土地,计有九十七万余亩。”
最大规模的贺兰山保卫战
西夏时期石嘴山是西夏都城兴庆府(今银川市兴庆区)的最后一道防线。成吉思汗曾先后6次攻打西夏,其中第三次就是发生在石嘴山段的贺兰山克夷门之战。这是发生在市境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场贺兰山保卫战。
克夷门是贺兰山一个隘口要冲,凭借天险,易守难攻。夏应天4年(1209年)3月,蒙古军队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兵锋直抵西夏的军事重镇黑水城和斡罗孩城。西夏襄宗派太子承祯为主帅,以大都督府令公高逸为副元帅,率大军5万迎击蒙古军队,结果西夏军败,高逸被擒,不屈而死。紧接着,蒙古军围斡罗孩城,西夏太傅西璧氏率兵与蒙古军展开激战,但终因力量悬殊战败被俘。4月,斡罗孩城被蒙古军攻陷。蒙古军占领了斡罗孩城后,乘胜直驱贺兰山要冲克夷门。
克夷门原有守军逾万,这次夏主李安全闻蒙古兵深入,又派西夏著名老将嵬名令公率兵5万驰援克夷门。嵬名令公乃西夏皇族,身经百战,智勇双全。克夷门虽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蒙古军根本没把西夏守军放在眼里,一场激战过后,蒙古军死伤无数,西夏军队取得了初战胜利。这是成吉思汗攻夏以来的首次败仗,也是西夏与成吉思汗大军交战的首次胜绩。蒙古军退出贺兰山口后,在山后驻扎下来,双方军队进入了相持阶段。成吉思汗的军队劳师远征,粮草日渐消耗,士气低落。面对这种情况,成吉思汗迅速改变了以前的强攻战术,采取游骑袭扰,引诱西夏军出城的策略。
西夏的守军也在两军对峙中斗志逐渐松懈,嵬名令公以为蒙古军已不堪一击,率军出关偷袭敌营,结果中了蒙古军埋伏,嵬名令公被俘,将士死伤无数,蒙古军乘胜攻占克夷门。攻占克夷门后,蒙古军一路连克定州、兴州各堡寨,包围了西夏都城中兴府。中兴府自李德明迁都兴州又经历代西夏国主不断加固,城池固若金汤,再加上西夏国主李安全亲自督战,使蒙古军久攻不下。就在成吉思汗为此发愁之际,天突降大雨,黄河水暴涨,成吉思汗立即派将士挖渠筑防,引黄河水倒灌中兴府。中兴府城中居民溺死无数,城墙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西夏被迫向金国求援,被金国拒绝。正当西夏无助之时,蒙古军修筑的河堤决裂,河水反淹蒙古军队,成吉思汗被迫撤军停战。西夏借机向蒙古称臣纳贡,蒙古放还了嵬名令公。
克夷门之战完成了成吉思汗的第一个战略目的:一方面,通过战争,获得了大量粮草和战利品,取得了经济上的补给;另一方面,迫使夏金两国解除了盟约,从而使蒙古军完成了对金的战略包围,彻底解除了蒙古灭金的后顾之忧,成为成吉思汗扩张战争的转折点,也成为蒙古灭夏战争的关键转折点。
最早的平罗城保卫战
明朝万历年间,宁夏发生了哱拜、刘东旸叛乱。在叛军进攻平虏城(今石嘴山市平罗县)时,明朝守城大将萧如薰临危不惧,沉着应战,坚守平罗城,打响了平罗历史上最早的古城保卫战,遂使“铁打的平罗城”美名远扬。
明万历20年(1592)3月,原宁夏副总兵拜伙同军锋刘东旸背叛朝廷,杀死巡抚党馨及副使石继芳等人。放囚犯,联合套军,控制了宁夏镇城(今银川),攻占宁夏河西47堡。命养子千总官哱云、游击土文秀领兵攻打平虏城。守城大将萧如薰临危不惧,沉着应战。其妻杨氏献出金银首饰,备酒肉犒赏士兵,与士兵同甘共苦,助夫誓死守城。全城军民一致响应萧如薰誓与城池共存亡的号召,奋力守城。萧如薰利用叛军求胜心切的心理,在南关布下埋伏,杀敌主将哱云,乘胜追击,直逼著力兔兵营,叛军死伤惨重,平罗城解围。朝廷于当年5月(1592年6月)赐赏银两于萧如薰,并将其提升为宁夏副总兵,其妻杨氏也受到旌表。同年6月,又提升萧为署都督佥事、宁夏总兵官,并统帅延绥、甘肃、固原诸军。是年秋,再次晋升萧为都督同知,荫锦衣世指挥佥事。崇祯初年,萧如薰病故。皇帝朱由检亲题“抗逆孤忠”四字,入“名宦祠”。在平虏城建牌楼一座,牌楼上端镶嵌着“抗逆孤忠”匾额,匾背面镌刻着萧如薰镇守平虏城的事迹。
“石嘴山”地名之始
“石嘴山”最早见诸于1461年成书的《大明一统志》,为山名:在“卫城(今银川市)东北二百里,山石突出如嘴”。据石嘴山市地方志办公室专家考察,在今惠农区黄河大桥以北几公里处,黄河西岸的贺兰山余脉在河水长期冲刷下,形成山石重叠、犬牙交错的河岸高地,“突出如嘴”悬于河边,是为“石嘴山”。清雍正初(1726年左右),随着惠农渠的开凿和民族贸易“市口”的设置,石嘴山一带开始形成聚落,山名便被借用为地名。1960年1月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93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设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咀山市撤销惠农县的决定》,“石咀山”(石嘴山)遂被确定为市名沿用至今。
需要说明的是,1959年,在宁夏为设置石嘴山市而给国务院的报告中,由于错误地使用了“石咀山”这一不规范的写法,故1960年被国务院的设市决定沿用“石咀山”为市名。所以过去曾一度在报刊、文件等中有“石咀山”“石嘴山”并用现象。其实,明、清两代史籍中石嘴山均作“嘴”字,《民国朔方道志》中始见“嘴”“咀”并用。解放后国务院公布的三批汉字简化方案也未将“嘴”字简化。因此,1981年石嘴山市地名委员会根据市名形成的历史渊源,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名委员会同意,将“石嘴山”正式确定为市名的规范化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