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遗落的名人往事
5385000000005

第5章 李白轶事(1)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潮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这是诗人李白的自叙诗,千载而下,尤能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祖籍陇西成纪,幼年随父迁居绵州青莲乡,自此展开了他风云变幻的一生。他是一位极富浪漫气质的文人,却心雄万夫,寄情诗酒江湖;他才高八斗,文采风流,却终生不屑科举,漂泊湖海之间。他一生中的无数传奇故事被后世传颂,他笔下的无数华美诗篇流传了千年。让我们走近李白,一睹这位“天上谪仙人”的真实面貌。

导读:

提起唐诗,出现在人们脑海中的第一个名词恐怕就是李白。“诗仙”、“酒仙”——这些世人对他的美誉已经流传了上千年。这样一位尽人皆知的大文豪身后却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传奇。他真的出生在外国吗?他到底是不是一个胡人?他才华横溢,却为什么终生不参加科举,博取功名?他为人如何,是风度翩翩还是其貌不扬,是真的“一饮三百杯”还是酒量平平?他的传奇一生还有哪些奇闻轶事?

李白一家从西域迁徙到四川青莲,一路隐姓埋名,他们究竟在隐藏些什么?从青莲小镇到大匡山,少年时代的经历怎样影响着诗人李白的一生?大唐盛世的风起云涌,在他绚丽的生命中留下了哪些不可磨灭的印记?李白轶事,引领您走近“千古一诗仙”,重新领略他举世无双的卓绝风采和流传千古的浪漫情怀。几千年来,青莲小镇一直山清水秀,诗情涌动。

身世故里寻踪

四川西北部的绵阳市下辖的青莲镇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古书对它的评价是:“涪江中泻而左旋,盘江迂而右抱。”如今的青莲镇,虽然经历了数千年风雨的洗礼,但是风景依然如昨:东接天宝山,北靠太华山,山环水绕,绿畴沃野,茂林修竹……

镇子中,一片树林的背后,隐约现出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门楼、青石板地面、窗棂、院中花木把庭院衬托得素雅端庄。这里从很久以前就被人称为陇西院。公元705 年,一户外乡人出现在这里,并从此定居。乡亲们只是听说他们来自遥远的西域,却并不知道他们姓甚名谁,来这里做什么。对于这个当时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偏僻小镇来说,他们的到来显得非常神秘。后来,这家的男主人被乡亲们称为李客,他正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父亲。

陇西院一角,古色古香。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介绍说,由李白父亲的名字“李客”可以看出这也许不是他的本名,可能是来到青莲乡后才有的名字。或许是对于青莲乡人来说,他是一位来自外乡的客人,所以称他为“客”;又或许是李白的父亲有意隐瞒自己的真名,才自称“李客”。究竟哪一种推测更符合常理呢?这还得从李白祖上的传说讲起。

李白自己在一首诗中写道:“家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在李白看来,他的祖籍就是诗中所说的陇西,也就是今天甘肃省秦安东,他的祖先在汉代时是防守边疆的将领。有些学者认为,李白是“飞将军”李广的第25世孙,李白生前也确实承认他的远祖是李广。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凉武昭王李暠是他的近祖,他是李 的9世孙。可见,李白可能与李唐宗室有某些亲缘关系。然而,风雨飘摇一千载,为什么李白到最后也没有被承认是皇亲国戚?他与李唐王朝是否有着难以言说的渊源?也许只有漂泊异乡的李家人最清楚。

李白的祖上在隋朝末年因获罪而徙居中亚,他本人生在中亚的碎叶(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境内的托克马克),5岁时随父迁居四川的青莲乡。从遥远的西域一路走来,李客没有选择长安、洛阳、成都这些大城市,而偏偏选择青莲乡这样人烟稀少、偏远幽静的小镇来落脚,难道这中间有什么隐情?当时的乡亲们开始不断地猜测——他们觉得李白的父亲李客很可能是位侠客,生性豪放,武艺高强,经常扶危济贫或替人申冤,因此触犯了当权者,最终只得避隐在穷乡僻壤,隐姓埋名。这也从一个侧面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李白没能成为李唐宗室的族人。就这样,李白一家在青莲小镇落了脚、安了家。

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地势险峻,因为交通不便,与中原地区相对隔绝。李白就是在这里长大成人的。他对青莲乡有着很深的故乡情结,因此自号“青莲居士”。李白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初的16年光阴,此后的岁月里尽管一直在外游历,但这份乡情始终没有改变。他在最有名的诗作《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正是在这片土地上,李白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写下了一生中最初的传奇。

艰辛求学路

众所周知,李白的成长地四川的文化与中原地区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四川曾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发源地,自古以来绵延不绝的巴山山脉就隐居着各路贤者。青莲乡所在的绵州地区是一个羌族、氐族等多民族的聚居地,一条名叫盘江的大河穿境而过。唐代,盘江南岸居住的是汉族人,而北岸则是氐族人的聚居地。作为汉人,李白却居住在北岸,所以他对氐族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应该有着相当深入的了解。

那么幼年时的李白究竟是一个酷爱学习的好孩子还是一个不可救药的顽童呢?相传李白小时候十分淘气,经常逃学,到山林间玩耍。有一次,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河边的石头上磨铁棒。看到这样的情景,李白惊呆了,走上前去问老人家说:“婆婆,你为什么磨铁棒呢?用它来做什么呀?”婆婆抬头看了他一眼,没有停下手里的活儿,说:“我要把它磨成针来缝衣服。”李白一听,顿时大笑起来:“这怎么可能!它可是个棒子啊,得什么时候能磨成针啊?”“年轻人,”婆婆说道,“难道你不知道,只要有恒心毅力,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吗? 正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啊!”李白恍然大悟,羞愧地走了。从此以后开始发奋学习,终成一代名家。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潜心研究过李白身世的康震教授说,李白的父亲是很注重对儿子的教育的,在李白5岁时就教他读《子虚赋》这样的文章。李白能够“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与家庭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同时也说明了他从小就博闻强志,有着过人的天赋。

匡山是四川西北部的一座名山。少年时代的李白听说大匡山有一位隐居的贤者精通治国之术,于是,只有15岁的李白独自一人背上行囊,离开故乡青莲,踏上求学的旅途,跋山涉水,经历千难万险来到匡山大明寺学习。而这一走就是十个年头。

从青莲古镇到匡山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古道。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游人,都会从当地的居民那里听到这样的故事——

这条古道是很有名气的小路,因为这里世世代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1300年前的小李白就是通过这条路,从他的家乡来到匡山读书的。面对这条古道,不难想象,对于一个15岁的孩子来说,跋涉在这条路上是怎样的艰辛!

李白当年读书的匡山人烟稀少,山路上经常会有野兽出没,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竟然可以在这里求学十年,风雨无阻,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也许这就是李白之所以会成才的原因吧。

李白作为唐代的大文学家,作为一位在全世界都有影响的大诗人,他的文学成就是不可估量的。绵阳的太白碑林里收集了李白一生创作的一百多首诗文,绝大多数是古风。李白从小饱读汉赋,几诵六甲,纵观百家,可以说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文学样式,为什么他偏偏喜欢古风这一诗歌样式呢?康震教授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对于一位诗人来说,他当然可以自由地选择创作所采用的诗歌样式。但是,以李白浪漫不羁、不喜欢受到任何拘束的个性来说,他显然更擅长以自由的歌行体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展示自己的个性。当然,李白对形式严谨的格律诗也有着巨大的贡献,但相比较而言,他的古风创作的成就更高。

李白不但诗写得好,书法创作也是一流。在李白纪念馆的太白书屋里陈列着一件珍贵的文物——《上阳台帖》,这是目前李白留在世上的唯一一幅诗歌的书法真迹。关于这件真迹,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李白纪念馆前馆长丁稚鸿介绍说,李白的诗有上千首,但是他留下来的唯一的、能够确认的书法真迹就是《上阳台帖》。这幅书法珍品有宋徽宗的亲笔题跋,用的是瘦金体字,并且盖上了他的“太上皇帝之宝”的印章。此外还有集贤殿大学士张宴敬的评价。

其实,纪念馆里所谓的真迹也只是一幅模仿品,原本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起初,李白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知道要有一幅李白书法真迹的复制品从北京送过来挂在纪念馆中,都没怎么放在心上,想请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邮寄到四川,却遭到了北京方面的严厉指责:“那么珍贵的东西,怎么能这样随随便便!你们还是派人来取才好。”于是,丁馆长特意派专人护送着“真迹”入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