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安国这个比喻似乎比王恢的肉包子和狗更能让人信服。
因此朝中多数大臣都是支持韩安国的。
但是在我们意料之外的却是刘彻对于这个结果平静地接受了。
刘彻这次急刹车极大地挑战了我们的思维惯性,这其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刘彻的底牌
刘彻公开招标了,谁能猜中刘彻的底牌。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召集朝臣讨论对匈奴是该打还是该和,虽然这最终的结果是当时的主和派御史大夫韩安国胜出,但是一支主战的小分队已经在悄然发展了。
根据我们以前的分析,对于匈奴,刘彻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主战派,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刘彻竟然接受韩安国的主和?
看一个人是否成熟,往往就得看他在遇到重大事情的时候还能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这点上来看,刘彻的确长大了,从窦太后摧毁建元新政到今天的对匈政策,我们都可以看到刘彻可喜的变化,他不仅学会了克制,同时也学会了积攒,刘彻学会了零存整取。
当皇帝这么长时间,刘彻学会了评估,刘彻学会了做买卖,他要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东西,他要用最少的损失换回最大的所得。
韩安国说的主和虽然窝囊,但也正是这场战争的风险所在,因此,刘彻必须得等待。
到了公元前133年,刘彻再次把匈奴战事提上议程,韩安国和王恢再次成了两派的代表。
韩安国这次做的功课显然是没有王恢多。
王恢这次对于韩安国提出的每一个论点都一一击破。
论点一:对匈奴作战有无必要。
韩安国对此的说法没有新意,他认为匈奴是一个沙漠之国,生活的地方就是蛮荒之地,这种地方就是我们拥有了也不会有人愿意去住。
针对韩安国现实意义的考虑,王恢上升到了国家荣誉。
战国时候的代国北边不仅面对匈奴的侵扰,南面还得对付中原的威胁,即使到了这种地步,代国还是能保护自己的百姓安居乐业,匈奴也不敢轻易进犯。
看看我们的大汉国,国土面积不知要大代国多少倍,人口不知要比代国多多少倍,但我们却一味地对匈奴退让,导致现在匈奴越来越嚣张。
一个小小的代国尚可以用自己的勇气让匈奴畏惧,我们堂堂大汉为什么要选择退让?
论点二:是否要效仿高祖。
和亲之始就是在刘邦时代兴起的,韩安国这次死死咬住高祖刘邦这个论据。当年,高祖皇帝被困在平城整整七天,连饭都吃不上,脱离困境之后,高祖选择的却不是报复,正因为这样,才换来了之后五代的和平。
你韩安国的论据不是高祖皇帝吗?好,这次我王恢也要用这个论据。
王恢反驳道,高祖当时主张和亲,并不是因为高祖皇帝没有能力打匈奴,实在是因为高祖菩萨心肠、慈悲为怀不忍心看我大汉百姓遭到战争的残害,这是高祖皇帝一种崇高而无奈的选择。但是现在我大汉百姓连年受到匈奴的侵犯,为了保护百姓,自然得和匈奴打仗。
王恢这一次不仅给高祖刘邦镀了金身,又争取过来了很多选票。
论点三:如何对匈奴作战。
韩安国认为,汉朝如果和匈奴打仗,后勤补给线拉得太长了,而且士兵们经过长途跋涉一定身心疲惫,打仗肯定是要吃亏的呀。
王恢对于韩安国这一个论点准备得最为充足。你韩安国不是死死抓住路上的功夫不放手吗?
好,这次咱们就解决这个问题。
王恢在这一次提出一个作战方案——诱敌深入。我们攻打匈奴不必被动地拉长战线追赶他们,我们可以引诱匈奴到汉朝的边境,然后我们埋伏在指定地点,这样,我们必定可以瓮中捉鳖。这就是马邑之谋,说得具体一点就是马邑的一个土豪聂壹向王恢提出的一个计谋。匈奴刚刚和我们大汉和亲,警惕性自然不高,在这个时候,我们趁机引诱匈奴袭击马邑,汉军在马邑城内埋伏大量精兵,到时候必定能将匈奴主力歼灭。
这个方案让韩安国没得话说。
说的人和听的人都血脉贲张、情绪激昂。他们仿佛已经听到匈奴人战马的哀嚎。
刘彻立即批准对匈奴开战。
刘彻的复仇之路开始了。
这个破绽太明显
王恢先派聂壹带着货物到长城外与匈奴做买卖。这一来二往彼此就熟络了起来,聂壹很快就见到了军臣单于。
两人的买卖从卖布卖马很快就上升到了贩卖国土,聂壹对单于说他愿意献出马邑这个地方。
军臣单于顿时觉得很奇怪,你这个商人怎么做起房地产生意了?聂壹马上表现出了见利忘义的商人姿态。大王,我图的当然是利益,我现在有一计,可以让大王不费吹灰之力轻取马邑的财物,我不要多,咱们一九分成。
匈奴人有时候是很实在的,一听说有白给的馍馍,军臣单于非常高兴,马上拍桌子成交。
此时,只有聂壹心里清楚,这是战争,不是买卖。表面迷惑的功夫一定要做到位。
这桩生意谈成之后,聂壹立即赶回了马邑,让城中的官员杀了一个囚犯,把他的头颅挂在了马邑城头,聂壹哄骗匈奴的使者说:“我已经取了汉朝官吏的人头。你赶紧让单于杀进来”。
军臣单于一听使者的汇报,便兴冲冲地带领着十万匈奴骑兵前来接收马邑城。
汉武帝依计在马邑旁边的山谷里埋伏了三十多万大军,将军分别是李广、公孙贺、韩安国、王恢和李息五人。韩安国称护军将军,执行统一指挥的任务,王恢和李息则负责战斗打响后袭击敌后运输辎重的任务,大网是撒好了,汉朝三十万大军在暗处屏气凝神,就等着单于上当收网了。
军臣单于哪里见过这等好事,立刻率军悄悄进入汉朝边界,也就到了武州(今山西左云县南)地区。
地形是作战的关键,而山岭地区是战争中比较危险的地区。军臣单于见前面就是山岭地区,不由得让大军放慢了脚步。
放慢脚步也就是一会儿的时间。
看出破绽也就是这么一会儿的时间。
军臣单于虽然同意了这桩买卖,但他的专业并不是打砸抢,他是一名战士。
作为一名战士,周围的一切都让他十分敏感。他向四周看了看,在草地上有许多牛马在安闲地吃草,但奇怪的是竟没有一个人影。
这未免也太假了,除了那城墙上的人头,这出多余的情景剧也出自聂壹之手,原来他为了让单于上当,故意制造了这样的太平假象。这一点实在是侮辱了单于的智商。
单于立刻喝令大军提高警惕,这个时候,军臣单于已经稍微觉察到这个天上掉的馅饼中有诈了。
果然,匈奴大军轻而易举地就攻下一座城池,单于首先做的不是打砸抢,而是抓来一个官员逼问他这其中的蹊跷。
果然,这是个阴谋,军臣单于赶紧率队撤出武州。
打仗是不签合同的,何况你是埋伏,单于的大军已经撤出好远了,汉朝的三十万大军还在原地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可等来等去还是没有看到半个匈奴人。
这个时候,那边的消息终于来了,单于退兵了。
三十万大军想要大干一场的心哪能经得起这般调戏,追!!
于是汉朝的大军猛追至关塞,看到的也只是匈奴大军的马粪了。
三十万大军无功而返。
这个时候王恢得知匈奴并没有中埋伏,担心此时会和匈奴精兵相遇,这样,汉朝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怎么算都划不来。于是他带着侧翼三万人退兵而去。
这场本应该十分精彩的阴谋大戏就这样草草结束了。
刘彻的胃口本来是被吊得很高的,这是他解开幼年心结的第一步啊,没想到等来等去却等到这样一个消息,刘彻大怒。
尤其怒的是王恢擅自撤兵,对此,王恢做了很多的解释,其实这样的解释也是非常合理的,他为的也是让损失减少到最小。
可此时正在气头上的刘彻哪能听得了这些。你王恢当初说的是慷慨激昂,到了开战的时候你却给我撤了回来。
王恢见刘彻确实非常生气,后果也确实非常严重,他只得伸手找田蚡帮忙,当然,另一只手也要往里塞金子。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田蚡当即就找到了自己的姐姐王太后。
王太后赶紧到儿子面前给王恢说了一通好话,这非但没有让刘彻消气,反而让刘彻更加坚定了要杀王恢的决心。
刘彻此时本来已经对田蚡和王太后很不满意了,到现在你们还帮王恢说话,朕派了几十万大军,虽说灭不了匈奴的主力,但怎么也得给朕抓回几个匈奴俘虏意思意思吧。
马邑之谋确实伤害了刘彻的自尊,王恢自然就是这个昂贵自尊的牺牲品,不久,他就在狱中自杀了。
这个王恢其实死得冤枉啊,但当时的情况确实是逞一时之勇就会让汉朝遭遇更大的损失。然而刘彻不管这些,他丢失的自尊确实需要人埋单,王恢只得付账。
马邑之谋虽说是一次失败的阴谋,但是它却挑破了汉朝和匈奴之间虚伪的和平,汉朝无疑是在告诉匈奴,以前的日子结束了,休想再从我们汉朝带走一个女人。
马邑之谋却成了汉匈关系的分水岭,它放下了大汉对匈奴的挑战书。
王恢死后,刘彻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他需要一个人,他需要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