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时,朝廷对羌中鲜卑人归降的多安置在塞内各州郡。后来鲜卑人势力日益膨胀,经常在关内寻衅闹事,挑起民族矛盾。杀害地方官,侵扰附近村落,渐渐成为祸害。晋代时,侍御史郭钦给出了正确办理这件事的方案,他请求朝廷乘平吴的余威,把鲜卑人分散到内地或边疆,加强交通要塞,真诚地对待少数民族。朝廷认为鲜卑人不足畏惧,因此对这个处理方案没有采纳,后来终于出现了五胡闹中华的混乱局面。
通常只有乘开国的势头才可扬威边疆,错过机会去办就很难有所作为。宋初不能立威于契,终使金、元外族之祸持续不断;明太祖朱元璋向北驱逐金、元,威风行于沙漠戈壁,则明成祖朱棣亦能多次征服胡人,并重修万里长城以御之,这样做事可谓深谋远虑。
当人被某事某物所感时,往往会不顾利害得失匆匆行动,从而不免受挫。相反,兼顾利害得失者,无论办什么事都不会陷入困境。
二十七
[原文]
公行子有子之丧①,右师往吊②。入门,有进而与右师言者,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曰:“诸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
孟子闻之,曰:“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③,不逾阶而相揖也。我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
[注释]
①公行子:赵注云:“齐大夫也。”
②右师:官名。据下文说他名字子敖来看,此人就是本书《公孙丑下》篇中提到的齐王宠臣王子敖。
③朝廷:朱熹《集注》云:“是时齐卿大夫以君命吊,各有位次。若周礼,凡有爵者之丧礼,则职丧莅其禁令,序其事,故云朝廷也。”孟子的意思是说,既以君命来吊丧,那就如同上朝一样,应该遵循朝廷上的礼仪。历位:指越过位次。
[译文]
公行子的儿子死了,右师子敖前往吊唁。走进大门,有走上前来与右师说话的人,有来到右师席位与右师说话的人。孟子不与右师说话,右师不高兴地说:“各位君子都与我交谈,唯有孟子不与我交谈,这是怠慢我。”
孟子听后,说:“礼仪规定,在朝堂上不越过位次相互交谈,不隔着阶梯相互作揖。我要想履行礼仪,子敖却认为我怠慢,不也可怪吗?”
[延伸阅读]
右师子敖是当时有权势的人物,所以人们纷纷去趋附他,以致不顾正常的礼仪。孟子偏偏不肯这么做,并对子敖的傲慢进行了批评。
孟子所为可谓爱惜名节,即使得罪权臣,也不愿意趋炎附势。当然,有人会说:“顾全大局,舍卒保车在做事上是一种深远的谋略,是一种宽柔的智慧。”也有许多仁人志士甘愿在名誉上受到玷污,而成就更大的事业。但是,谚语说得好:“立名难而坏名易。”好名声的建立是很难的,而破坏名声只在一时一事之中。所以名节上的损失绝非易事,即使是为了更大的目的而损害名节,其结果也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二十八
[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①,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②?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③,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④?于禽兽又河难焉⑤?’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⑥,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注释]
①横逆:蛮横无理。
②此物:指上文所说“横逆”的态度;奚宜:怎么应当。
③由:通“犹”。下文“我由未免为乡人也”中的“由”也通“犹”。
④择:区别。
⑤难:责难。
⑥法:楷模。
[译文]
孟子说:“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保存在心里的思想不同。君子把仁保存在心里,把礼保存在心里。仁人爱人,有礼的人尊敬人。爱人的人,别人就一直爱他;尊敬人的人,别人就一直尊敬他。假设有个人,他以粗暴蛮横的态度对待我,那么君子必定会反省自己:我(对他)一定还有不仁的地方,无礼的地方,要不这种态度怎么会冲着我来呢?反省后做到仁了,反省后有礼了,那人的粗暴蛮横仍然如此,君子必定再反省:我(待他)一定还没有尽心竭力。经过反省,做到了尽心竭力,那人的粗暴蛮横还是这样,君子就说:‘这不过是个狂人罢了。像他这样,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对于禽兽又有什么可计较的呢?’因此君子有终身的忧虑,没有一时的担心。至于终身忧虑的事是:舜是人,我也是人;舜给天下的人树立了榜样,影响可以流传到后世,我却仍然是个平庸的人,这是值得忧虑的。忧虑了怎么办?像舜那样去做罢了。至于说到君子(一时)所担心的,那是没有的。不仁的事不干,不合礼的事不做。即使有一时的担心,君子也不认为值得担心了。”
[延伸阅读]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一段典型的劝人互敬互爱的文字,在论述中又强调了个人修养中的反躬自省。就像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道理并不深奥,可以说是不言而喻,关键是要有热情的行动。
如果人人都有这种行动的热情,许多人际之间的矛盾就没有了,许多事情就好办得多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提高了。问题是,我们从幼儿园时就接受这种互敬互爱的教育,而实际到底做得如何呢?恐怕也应该接受孟子的建议,自我反省一下了。
二十九
[原文]
禹、稷当平世①,三过其门而不入②,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③,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
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④;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注释]
①平世:太平的世道。
②三过其门不入:这是禹的事迹,称稷是连类并及,参见杨树达《中国修辞学》(旧名《汉语文言修辞学》)第十四章第一节所述。
③颜子:即孔子的弟子颜渊,以下“居于陋巷”等语亦见载于《论语·雍也》。
④被发缨冠:“被”同“披”,缨在此作动词用。古时候戴冠必先结发,因此披发戴冠是反常的,但如果是为了解救同室之人相斗之急,还是可以理解的。乡邻与同室有亲疏之分,所以“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
[译文]
禹、稷处于太平时代,三次经过自己家门却不进去,孔子称赞他们;颜回处于动乱时代,住在狭小的巷子里,用一个筐吃饭、一个瓢喝水,别人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志趣,孔子称赞他。
孟子说:“禹、稷、颜回是一个道理。禹一想到天下有淹入水中的人,如同是自己使他们淹入水中一样;稷想到天下有挨饿的人,如同是自己使他们挨饿一样,所以他们是如此的急迫。禹、稷、颜回互换了位置都一样。现今有同屋的人在争斗,为了援救他们,即使披散着头发就戴上冠帽去援救他们都没有关系;乡里的邻居有人在争斗,披散着头发就戴上冠帽去援救他们就糊涂了,这时即使关起门来都没有关系。”
[延伸阅读]
此章是说,前代圣贤虽然时代不同、地位不同,他们的行为也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准则是一样的——富有责任感,因此他们相互交换了位置也会做出同样的事来。
常见有人指责某某人说:他是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这是一种很严厉的批评,甚至比骂他游手好闲还要难听!
一旦我们愿意为自己生命中的问题负责,我们就会看见解决之道,只要做一点小小的调整就可以全盘改观。有时候,做得很好跟做得很糟之间只有一线之隔。通常,解决之道只是改变我们目前所做的某些事。
问题是,我该负什么责任?大部分人很少问这个关键问题。相反地,他们自动假设,他们所面临的任何问题,必定都是别人的错。如果行程中有什么闪失,“一定是别人的过失”。许多人就是从来没想到,他们本身也有错。或者至少,他们应该负一部分责任。
从表面上看起来,相信永远不该责怪自己的念头似乎很好。不过,抱着这种“永远别怪我”的哲学,我们就永远无法找到真正可以解决的问题一面——我们自己怕承担责任。一旦去除恐惧,承认自己有时候也应该为生命中行不通的那一部分问题负责时,我们就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一个人的责任感越高,他的成就也越大。因为在责任的鞭策下,每个人都会孜孜不倦地工作,怎能不在事业上创下一番业绩?
三十
[原文]
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①,敢问何也?”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②,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③,以为父母戮④,四不孝也;好勇斗很⑤,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于是乎?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⑥。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夫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为得罪于父,不得近,出妻屏子⑦,终身不养焉。其设心以为不若是,是则罪之大者,是则章子已矣。”
[注释]
①礼貌之:赵注云:“礼之以颜色喜悦之貌也。”
②博弈:六博与围棋,这是当时流行的棋类游戏。
③从:同“纵”。
④戮:朱熹《集注》云:“羞辱也。”
⑤很:同“狠”。
⑥责善而不相遇:朱熹《集注》云:“遇,合也。相责以善而不相合,故为父所逐也。”按,其“不相遇”之事,在《战国策·齐策一》秦假直韩魏以攻齐章有记载。
⑦屏:屏退、疏远。
[译文]
公都子说:“匡章这个人,举国上下都说他不孝,夫子却和他来往,又因此礼待他,请问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说:“一般所谓不孝的行为有五项:四肢懒惰,不赡养父母,是一不孝;下棋、喜欢饮酒,不赡养父母,是二不孝;喜好钱财,偏爱妻子儿女,不赡养父母,是三不孝;放纵声色的欲望,因而给父母带来耻辱,是四不孝;逞强好斗,因而危及父母,是五不孝。章子有一种这样的行为吗?章子是因为父子互相责备而不相亲近。互相责备是朋友的准则,父亲、儿子互相责备是最伤感情的事。章子难道不想有夫妻子女的亲属关系吗?因为得罪了父亲,不能亲近,就离弃了妻子、疏远了子女,终身不要他们奉养。他的心里认为,不这样做罪过更大,章子不过如此罢了。”
[延伸阅读]
从孟子的话中可以看出,孟子并不完全赞同匡章的行为,但对之表示理解。孟子曾说过,无论是众人赞同还是厌恶的事情,都要经过考察,不能随意附和。
语言,它作为人们交流信息、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所表达的意义是通过人们对发音器官的有意识控制和使用而表现出来的。这种控制和使用的重要对象便是说话的声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