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原文]
告子曰①:“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②;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注释]
①告子:告,姓。子,对男子的尊称。孟子的学生,为深入研究人性之理,因此反复求教于孟子。
②杞柳:杨柳科植物。桮棬:杯盘一类的用器。桮,同“杯”。
[译文]
告子说:“人性好比是杞柳,仁义好比是杯盘;使人性具备仁义,就好比是用杞柳树材制作成杯盘。”
孟子说:“你能顺着杞柳的本性来制作成杯盘呢,还是要伤害杞柳的本性来制作成杯盘?如果说要伤害杞柳的本性来制作杯盘,那你也要伤害人的本性才能具备仁义么?带领天下的人都来祸害仁义的,必定是你的言论了!”
[延伸阅读]
孟子主张“性善”,认为人的本性与“仁义”并不违背。
但是,当今社会人性却遭到了污染,一部分人变得口是心非,两面三刀,这就导致了人们在交往中有一种普遍的心理:那就是对别人特别容易产生不信任感。口是心非,毫无疑问,就是表面上说得天花乱坠,而内心则全非如此;表面上对你百依百顺,而实际上则是我行我素;嘴里说着对你的赞誉之词,而内心则是在诅咒你……试想一下,如果长期生活在这些人当中,吃过几次亏之后,不论是谁都会增强戒备之心,对他人的话加上几个问号。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每个人都变成了这样,都像戴着一副面具那样,那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都到哪里去找呢?所以说,我们每一个人,要努力去扭转这个局面,要学会真诚,切不可做个口是心非的人。
口是心非,对别人不真诚,会使人失去许多宝贵的东西。就像上面说的,你嘴不对心,表里不一,对别人人前一面,人后一面。反过来,别人对你也会如此,细想一想,这样的生活你还会觉得有意思吗?每天都要去琢磨别人讲的每一句话,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假的,时间会在你的眼前无声无息地流逝掉。生活中其他的事你就会无暇顾及。
口是心非的人最善于钩心斗角。因为这类人每天都在考虑如何表面应付别人,行动上又如何去算计别人。与这种人为伍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你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是怎么个想法。这种人最终的结局呢?当然是这一套无耻的手段终于被人识破了,成了万人唾弃的小人,最终倒把自己推进了万丈深渊。
二
[原文]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译文]
告子说:“人性就像急流的水一般,冲开东面缺口就向东流,冲开西面缺口就向西流。人性不分善和不善,就好像水流本不分东流与西流一样。”
孟子说:“水确实本没有东、西流的分别,但是没有上、下流的区别吗?人的本性趋向善,犹如水爱向低处流。人的本性是没有不善良的,水的本性是没有不向下流的。如果水受拍打而飞溅起来,能使它一时高过额头;堵住通道而让水倒行,能使它一时流上山冈。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这是情势逼着它如此。人之所以能做出不善的行为,他的本性的变更也犹如这样受到了外力的逼迫。”
[延伸阅读]
当我们放下书本而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邪恶时,的确会发出疑问:人性真如孟老夫子所描述的那般善良,那般纯洁得一尘不染吗?这种时候,我们即便不会成为荀子“性恶论”的信徒,多半也会同意告子的观点了吧:“人性之无分于善不时,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告子有言:“人性就像那急流的水,缺口在东便向东方流,缺口在西便向西方流。人性无所谓善与不善,就像水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一样。”
孟子也说过:“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但是,也无所谓向上流向下流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孟子的雄辩风范,随口接过论敌的论据而加以发挥,以水为喻就以水为喻。就好比我们格斗时说,你用刀咱们就用刀,你用枪咱们就用枪。欲擒故纵,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平?”一语杀入穴道,只需要轻轻一转,其论证便坚不可移,使读者读来,不得不束手就擒。于是,我们便都是性善论者了。
三
[原文]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译文]
告子说:“天生的禀赋叫做性。”
孟子说:“天生的禀赋叫做性,就像白色的东西叫做白吗?”
告子说:“是的。”
孟子说:“白羽毛的白和白雪的白一样,白雪的白和白玉的白一样吗?”
告子说:“是的。”
孟子说:“那么,狗的生性和牛的生性一样,牛的生性和人的生性一样吗?”
[延伸阅读]
此篇中的前四章都是告子谈“性”,其要旨不外乎此处所谓的“天生的叫做本性”一语。孟子认为,告子这个对“性”的定义过于宽泛,所以驳斥他。从孟子的反问来揣测,他认为具有仁义礼智等文化素养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而这些东西从本质上说都是人的先天所拥有的。
人性有一种无可救药的弱点——得过且过,苟且偷安。然而,规划闲暇供自己在家研读进修的工薪人士,很少在基层单位久留。他们的行动开启了步步高升的坦途,一路上消除了许多障碍,并引发有办法提携他们的人拉他们一把的兴趣。
在家研读的训练方式,尤其适合抽不出时间上学,或离校后又发现自己有心要多吸收一些专业知识的人。
斯托·卫尔原想做个营造工程师,并一直朝这方向打点自己,但后来美国经济大恐慌,使他的就业市场付不出他要求的收入,他盘算估量了自己的能力,决定改行学法律,便回到学校,修习将来可以当律师的特别课程。完成训练之后,他通过法庭考试,很快就顺利执业了。
很多人会说:“我还要养家糊口,我不能去上学。”或者说:“我太老了。”这往往是给自己的安慰或一种借口,其实斯托·卫尔回学校上课的时候已年逾不惑,并且已婚。更甚的是,斯托·卫尔仔细挑选了法律最强的多所院校去修高度专业论的课程,大半法学系学生需要花上四年的课程,他只花费两年就读完了。
大家都希望在工作五年、十年或十五年以后,能够升级,但是很少有人在刚刚步入社会的时候,就已经具有担任高职位的能力。他们必须一面工作一面学习,同时从经验和特殊训练之中学习。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有的。”不要找任何借口,积少成多,你会挖出一口又一口井。
四
[原文]
告子曰:“食色①,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②,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注释]
①色:性欲。
②耆:同“嗜”。
[译文]
告子说:“饮食、性欲是人的本性。仁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义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
孟子说:“为什么说仁是内在的、义是外在的呢?”
告子说:“他年长,我尊敬他,不是预先就有‘尊敬他’的念头在我心里的。犹如那东西白色而我把它作为白的东西,是随着它外表的白色,所以说义是外在的。”
孟子说:“白马的白和白人的白没有什么不同,不知道对老马的爱惜和对长者的尊敬也没有什么不同吗?而且你是说长者义呢,还是尊敬长者的义呢?”
告子说:“对于我自己的弟弟就爱护,对于秦人的弟弟就不爱护,是以我作为乐意爱否的标准,所以仁是内在的;尊敬楚人的长者,也尊敬我的长者,是以年长作为乐意尊敬的标准,所以说义是外在的。”
孟子说:“爱吃秦人的烤肉和爱吃我们自己的烤肉是没有多少区别的。看来事物也都有这类似的情形,那么爱吃烤肉的心思难道也是外在的吗?”
[延伸阅读]
告子认为人的本能就是性,所以仁爱的情感是内在的,而义则是外在的。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以为本性的有无是天生的,不变的。其实并非如此。童年时代受人喜爱的孩子,从小就感觉到自己是善良、聪明的,因此才获得别人的喜爱。于是他就尽力使自己的行为名副其实,造就自己成为自己以为的那样的人。而那些不得宠的孩子呢?人们总是训斥他们:“你是笨蛋、窝囊废、懒鬼,是个游手好闲的东西!”于是他们就真的养成了这些恶劣的品质,因为人的品行基本上是取决于自信的。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各自为人的标准,我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同这个标准进行对照,并据此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因之,我们要使某个人变好,就应对他少加斥责,要帮助他提高自信力,修正他心目中的做人标准。如果我们想进行自我改造,进行某方面的修养,我们就应该首先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不然,我们自我改造的全部努力便会落空。
五
[原文]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①:“何以谓义内也?”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
曰:“敬兄。”
“酌则谁先?”
曰:“先酌乡人。”
“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②,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
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注释]
①孟季子:孟子的弟弟。一说原文中本无“孟”。季子:即本书《告子下》中之季任。
②尸:古代代表死者接受祭祀的人叫尸。
[译文]
孟季子问公都子说:“为什么说义是内在的呢?”
公都子说:“对人表达内心的敬意,所以说义是内在的。”
孟季子说:“有个乡里的人比你兄长大一岁,你尊敬谁呢?”
公都子说:“尊敬兄长。”
孟季子说:“同席饮酒你给谁先斟呢?”
公都子说:“先斟乡里的人。”
孟季子说:“你内心所敬的是兄长,外面所尊的是那乡里的人,可见那义毕竟是外在的,并不是从内心发出的。”
公都子不能应答,把这事告诉了孟子。
孟子说:“你可以反问他,是该尊敬叔父呢?还是尊敬弟弟呢?他会说:‘敬叔父。’你说‘弟弟担任了受祭的代理尸,那敬谁呢?’他会说‘敬弟弟’。你说:‘刚说该尊敬叔父的道理又在哪里呢?’他会说‘这是因为弟弟处在尸位的缘故。’你也说‘因为乡里人处在客位的缘故。平常该尊敬兄长,那一会儿饮酒该尊敬来客乡里人’。”
孟季子听了这些话后,说:“在这种情况下尊敬叔父,在那种情况下尊敬弟弟。这义毕竟是外在情况决定的,不是由内心发出的。”
公都子听了反问道:“人们冬天喝热水,夏天喝凉水,那么饮食也不是出于内在的需要,而是由于外在的天气所决定的吗?”
[延伸阅读]
“仁义”是孟子道德学说的核心,他的“性善”说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从孩童时代起,别人就告诉你,爱你自己——尽管当时这对你是十分自然的——无异于自私和骄傲。长大后,你学会先人后己、多想别人,因为这样才显示出你是个“好”人。你学会自我埋没,并且常常受到“把你的东西分给妹妹”之类的教育,至于这些东西是你的宝贝还是珍爱的玩具,那都是无关紧要的。尽管妈妈或爸爸未必与他人分享他们大人的东西。你甚至会被告诫:你应当“坐在那儿别出声”,或者“你应该守规矩”。
儿童们自然认为自己是美丽的和重要的。但等他们到了十几岁,社会教育便在他们的思想中扎了根。人人都持自我否定态度,并随着岁月流逝而越来越甚。毕竟,你不能总是爱你自己,否则,别人会怎么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