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历史篇)
549900000001

第1章 十二生肖的由来

十二生肖对于我们中国人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每到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时,人们都有过“本命年”的习俗。据有关专家推测,十二生肖的出现如果从年代上算,至少可以推算到南北朝时期。那么,这一对于我们每个华夏子孙具有重要意义的生命烙印是如何产生的呢?

关于十二生肖的来历,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玉皇大帝钦点说”。相传一日清晨,玉帝驾坐灵霄宝殿,聚集文武仙卿早朝,太白金星奏曰:人间虽是一片祥和昌盛的局面,但人不能分季节循环、尊卑老幼,长此以往将会颠倒乾坤,事态不稳,应该给人间定定时、归归类。玉帝闻言觉得言之有理,于是在其亲自主持下,十二生肖浮出水面承担起了给人间计时的重任。还有一种传说是,玉帝要选拔十二种动物在天上按时值班,最终通过竞赛的方式,按先后顺序选中了鼠、牛、虎等十二种动物,之后就演化成为十二生肖。这只是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关于十二生肖来历的众多美丽传说中的一部分。

但是传说终究是虚构的,有关十二生肖来历有没有具体实际的可参考的资料呢?难道十二生肖的产生真的是传说中的那样吗?

几年前,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北云梦发现秦简《日书》。该简背面《盗者》一节中记载了有关十二生肖的内容:“子,鼠也;丑,牛也;寅,虎也;卯,兔也;辰,(原简漏抄生肖);巳,虫也;午,鹿也;未,马也;申,环(猿)也;酉,水(雉)也;戌,老羊也;亥,豕也。”虽然其中几个配对与我们现今熟悉的属相不同,但如果研究无误,这可能会是世界上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记录。

专家们认为,十二生肖纪年是古代华夏族的纪年法与少数民族的纪年法融合的果实。史书记载,我国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起,就已经使用甲乙丙丁等10个天干符号与子丑寅卯等12个地支符号配成的“干支纪年法”来进行纪年了。考古发现的商代甲骨上就刻有天干地支相配的六十甲子表。但在夏商时,干支只用作纪日,春秋时始用作纪月,东汉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始用作纪年。华夏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采用动物配地支的纪年方法,只运用“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而我国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长期过着游牧的生活,很多事物都会用动物来指代,长此以往就创造了动物纪年的方法。到了汉代,华夏民族与少数民族相融合,诞生了我们如今熟悉的十二生肖纪年法。

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我国古代天文学的研究比较发达,关于一天有十二时辰的观点早已产生,又由于古人受图腾崇拜思想的影响,人们习惯于把自然现象同动物联系起来,于是就用某些动物名称与一天当中的十二时辰相配,从而形成十二生肖。东汉王充的《论衡》中就提到过“子之禽鼠,卯之兽兔。”

除了以上之外,还有一种让人大跌眼镜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十二生肖的观念并不是中国原有的,古巴比伦人才是十二生肖纪年的始创者,古印度人是其改造者。人们将中国的十二生肖的动物形象与古印度十二位神将所驾驭的禽兽对比发现,古印度的十二生肖与中国所不同者就是没有鸡而有金翅鸟。据此有人推测,华夏民族的十二生肖是古印度十二生肖纪年法的“翻版”,但中国却是这一文化重要传播者。

尽管人们不能确定十二生肖的确切来历,却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古人留给我们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宝贵财富。

神奇兵马俑的难解之谜

陕西省骊山北麓,有一组规模宏大、外观别致的建筑被茂密的林木所掩映,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在参观之后感慨地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坑的发现堪称第八大奇迹。”那么,秦始皇陵的兵马俑究竟“奇”在何处呢?

首先,这些陶俑、陶马非常逼真,仿佛就是用真人、真马的模子雕刻出来的。这些陶俑不仅身材很高大,而且容貌不一,神态各异;陶马则可以清晰地看出其丰满的肌肉,栩栩如生。其次,还有大量战车和兵器、饰品等,这些文物无不让人眼前一亮,不禁要感叹道在如此久远的年代里,当时的工匠们是如何掌握这种精良的技艺的。在人们惊叹之余,围绕着这些出土文物,也有很多谜团还没有解开。

第一,陶俑和陶马是如何制作的。经专家仔细观察,确定兵马俑坑中的这些陶俑和陶马均是泥制灰陶。而且其火候高、质地硬,更为重要的是专家们认定这些陶俑和陶马并不是通过磨具的方式制造出来的,而是一个一个精心雕琢完成的。并且,在完成之后还为这些陶俑和陶马涂上了亮丽的色彩,由于它们常年埋藏在地下,遭受过毁坏,使得身上的这些色彩几乎都脱落了。但是从仅存的残余色彩来判断,其身上的颜色是丰富多彩的,有绿、朱红、粉红、紫蓝、中黄、橘黄、纯白、灰白等色调。如果没有脱落的话,应该会是一番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对于这些工艺如此超群的陶制品,现代的许多陶艺大师都曾尝试着复制这些陶俑和陶马,但是竟无一人成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当年,我们的先人们究竟是采用怎样一种配方和方法进行制作的呢?这个疑问恐怕会困扰我们很久。

第二,兵马俑因何被焚毁。考古工作者在进行挖掘的过程中,发现有两个俑坑中的木质结构有明显被焚烧的痕迹,进而导致俑坑的正常空间受到影响,许多陶俑和陶马被砸以至不再完整。那么,是谁在俑坑中放的这场大火呢?原因又是什么呢?对于这一问题,目前有以下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这场大火是秦人自己放的,这种方式称为“燎祭”,目的就是认为死者可以将这些东西带到另外一个空间里。但是,有人对此发出疑问。

如果真的是秦人采用的祭祀风俗,那么为什么仅仅烧了两个坑,而没有烧第三个坑呢?而且,如果真的是秦人自己所为,那么应该与建成的时间间隔不会太久,可是依据考古工作者对于俑坑的分析来看,俑坑中含有十几层的淤泥层,这些淤泥层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秦人自己焚烧是不大可能的。第二种说法是霸王项羽焚毁的。理由是在《史记》、《水经注》等史书中都曾记载过项羽火烧秦宫三月不灭的事情。但是,这些史书中并没有项羽焚烧兵马俑的详细记载,甚至都没有提到兵马俑的事情。所以,认为是项羽焚烧兵马俑的观点缺乏论据。第三种观点是,兵马俑坑中的这场大火很可能是由于坑内部某些物品自燃导致的。但是疑问同样存在,那就是同样的俑坑、同样的空间,为什么三号坑没有自燃呢?兵马俑坑中的这场大火究竟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直到目前为止,学界依然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第三,是否存在统帅俑。考古工作人员在对三个俑坑进行挖掘与分析的时候,发现这些陶俑无论是何种兵种,都没有他们的领头人也就是统帅俑的存在。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在现实的军队编制中,任何兵种都是需要统帅的,为何在兵马俑中没有统帅俑的存在呢?对此有人认为,在修建兵马俑的时候,统帅还没有得到确认,工匠们在没有得到指令前是不敢任意制造统帅俑的。也有人认为,因为当时秦始皇是大秦帝国的最高统帅,因此为了维护他的尊严与权威,不适合再将其塑造成统帅放置在众兵马俑之中。但是,这些都仅仅是人们的猜测,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学界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第四,扑索迷离的青铜剑。考古工作人员在进行考古挖掘的过程中,从2号坑中意外地发现了长约86厘米的青铜剑。青铜剑在那个历史阶段有很多,这有什么好稀奇的呢?没错,青铜剑确实有很多,但是这些青铜剑却是与众不同的。它们不仅很长,而且剑身上还有8个棱面,且极为对称。更为重要的是,当科学家们用现代的科学手段对这些青铜剑进行检测的时候发现,这些青铜剑的表面竟然都涂有一层氧化膜,而且还有2%的铬!这一发现立刻惊动了考古界,因为,这样的一种氧化处理方法是直到近代才被人类广泛掌握的技艺,专家声称它必须在一整套复杂的设备和高超的工艺流程下操作才有可能实现的。那么,古老的大秦帝国是如何掌握这种技术的呢?实在是让人惊叹!而更让人惊叹是,一把被150公斤重的陶俑压弯的青铜剑,在陶俑移开的那一瞬间竟然奇迹般地反弹,恢复到原有的形态。如此精湛的技艺,简直是让现代人瞠目结舌!

除了以上这些围绕着兵马俑本身展开的谜团,究竟还有多少秘密是我们不知道的呢?这些谜究竟何时才能解开呢?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缠足恶俗始于何时

缠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恶俗。当时的风俗认为女人的脚越小越美,名之曰:“三寸金莲”。古代的姑娘们在找婆家、相亲时,对方往往是“看脚不看头”,那时的人们认为脚小的才是美人。这种现象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遭到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的猛烈批判才渐渐绝迹。那么,残害了中国妇女几千年的缠足习俗究竟始于何时呢?

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娶狐精涂山氏女为后,生子启。因其足小,备受大禹的宠爱。又说殷末纣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变的,但是她的脚没有变好,于是就用布帛裹了起来。由于妲己受宠,宫中女子便纷纷学她把脚裹起来。当然,这些民间神话传说,不足以成为当时女子缠足的凭证。我国史学界认为关于缠足的起源有以下说法。

一种观点认为,缠足始于隋。相传隋炀帝杨广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其中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痛恨炀帝的暴虐,便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又将脚也裹成三寸,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然后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每走一步都会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只见她突然间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传下旨意,日后选美无论女子如何美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的勇敢,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还有学者认为,裹脚的习俗是始于唐朝。相传“安史之乱”时,杨贵妃自缢而死,唐玄宗从蜀避难回来,为怀念杨贵妃而作了《罗袜铭》:“罗袜罗袜,香尘生不绝;细细圆圆,地下琼钩;窄窄弓弓,手中弄初月……”而学术界流传下来关于纪念杨贵妃的诗歌中也有这样的一首:“仙子凌波去不还,独留尘袜马嵬山。可怜一掬无三寸,踏尽中原万里翻。”无独有偶,清末所著的《卫藏图识》中也有关于唐朝文成公主这样的记载:“西藏灯具,状如弓鞋,俗称为公主履。”据此,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唐代缠足的实证。唐代文人也有对女人小脚的描写,如白居易《上阳人》中的“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第三种观点认为缠足应是始于宋朝。“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这首宋代词人苏东坡的《菩萨蛮》,可称之为中国诗词史上专门歌咏缠足的第一首词。据此,就有学者提出,北宋才是中国女子缠足的最早起源。一切文化来源于社会事实,词已出现,说明宋代确已存在缠足习俗。到南宋时,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甚至在南宋末年时,“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而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曾极力反对汉人的缠足风俗,但并未达到禁止的目的,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由此可见缠足之风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根深蒂固。

有关缠足的确切起源,人们争论不休,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