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地球就像玻璃珠(探索发现漫游记)
5503800000003

第3章 地理科学(2)

云母 云母族矿物的总称。是由钾、铝、硅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白云母和黑云母两种。成分有所不同。呈片状或鳞片状,颜色因成分而异,有珍珠光泽、透明或半透明等。云母有一组最完全解理。是分布极广的造岩矿物,可用作耐热绝缘材料。

滑石

化学成分为Mg3〔Si4O10〕〔OH〕2,一般为致密块状或叶片状集合体,完整晶体不常见。呈各种浅色,质软,硬度1—1.5,指甲就能划动,有滑感,脂肪或珍珠光泽,条痕白色,单向解理完整。工业上用途广泛,是耐火、耐酸的绝缘材料。

石墨

非金属矿物,化学符号为C,与金刚石化学成分相同,但由于构造不同,故特性迥异。为六方晶系,常呈磷片状、片状、粒状或块状集合体,完整晶体极少,呈铁黑色或钢灰色,条痕黑灰色,块状体光泽暗淡,不透明,有良好结晶者有强金属光泽。硬度1—2,有一组极完全解理,有滑感,高度导电性,耐高温,故常用于制作干电池。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酸。一般用于制作铅笔蕊、干电池、坩锅等。

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由一定地质年代中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形成。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时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期,因这几个时期气候湿热,易形成煤。煤有三种:一、无烟煤,质硬而烟少;二、褐煤,质软而不纯,燃烧时最浊;三、烟煤,化学成分多,烟多且热力大,目前用途最为广泛。煤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动力,素有“工业粮食”之称,用途极为广泛,除作燃料外,还可用干馏、气化等热加工方法制取焦炭、液体燃料等,有的煤中还可提取稀有元素。目前世界主要产煤地带,几乎都位于北纬40°~60°之间,即美国东北部、西欧、东欧、苏联以及我国。

石油

是一种天然生成的油状可燃性液体,含多种烃类及少量有机硫等成分的复合混合物。石油均储藏于水成岩地区,以砂石、页岩为多,也有混合于含砂地层之中的。其形成主要是由于地质时代的低等生物沉积在湖泊或海洋中,成为有机质,日积月累,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富集而形成。由于在中生代和新生代生物活动频繁,所以石油资源主要形成于中生代、新生代的湖盆和大陆架上。直接从地底取得未经加工的称之为“原油”,经过直接分馏、裂化等加工过程,可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制成品,石油是当今工业发展中利用最为广泛的能源。世界主要石油产区可分为下列七处:一、北美地区;二、南美;三、北非;四、欧洲;五、中东的波斯湾;六、苏联;七、东南亚。我国石油储量也较丰富。

天然气

储存于地下深处岩石空隙或空洞中的碳氢化合物可燃气体。天然气比石油气轻,常位于石油上部,称“气顶”,与石油均储存在水成岩地区。成分以甲烷为主,其次为乙烷、丙烷、丁烷等其他重质气态烃类,并含有氮、氢、二氧化碳、碳化氢等气体。天然气无色无味,可燃烧,是重要的能源之一。

大陆漂移说

由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1912年在《波得曼地理文摘》和《地质杂志》发表了他的《大陆漂移说》,1915年又发表了全面、系统地论证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专著《海陆的起源》,形成了系统的“大陆漂移说”理论,这一理论的产生是受大西洋两岸轮廓、植被等相似的启发。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内容是:认为在石炭纪后期,现在各大陆为单一的整块陆地,其后因太阳、月球的引力、地球自转、离心力等作用,大陆块沿比较脆弱的地方分裂。所分裂的大陆块由东向西,又由极地向赤道漂移,而形成为现在大陆的分布。因此大陆漂移引起了火山活动、地块运动、造陆运动等现象,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理论提出,赋予大陆漂移说以新的含义,为人们所重视。

冰期

地质史上大规模冰川形成于世界广大地区的地质年代称为冰期,最著名的冰期是:(一)在前生代早期出现在加拿大的休伦冰期;(二)寒武纪以前及早期寒武纪出现在早期古生代并在全世界散布着遗迹的冰期;(三)二叠纪到石炭纪在古生代出现的冰期;(四)第四纪或更新世约在100万年前开始,到现在或者尚未终止的冰期。我国以第四纪冰期的研究最为深入,而且尚在研究之中。

间冰期

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温暖、冰川消融的时期。间冰期的气候较冰期温暖,因此在此期间冰川消融退缩,海面上升。间冰期的时间也长于冰期,通常说,更新世有四个冰期和三个间冰期。目前我们的时代属于后冰期,若在未来又有一次冰期,则我们这个时代也是间冰期。

地质年代

一个地质单位或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又称“地质时代”。一般有相对地质年代与绝对地质年代之分。相对地质年代是根据古生物的演进及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壳历史划分为若干阶段,表示地壳岩层及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地质历史的分期及地壳发展的阶段。绝对地质年代指已测出地层从形成到现在的时间长度,以年为单位,根据岩石中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物质含量加以测定。

地层系统中不同岩层的特性,划定了相应的地质年代。地质年代是连续的,地质工作者按年代顺序,建立了现在通用的地质年代表。

太古代

地质年代中最古老的一个代,距今约36亿年至25亿年,属隐生宙。这一时期地球上海洋分布广泛,没有形成大片的陆地,只有一些岛屿和小块陆地,火山活动频繁。太古代后期,海洋中出现了原始的生命体,原始细菌——最低等原始生命产生。这一时期是形成铁矿的重要年代。

元古代

地质年代中第二古老的代。距今约2.5亿年至5.7亿年。属隐生宙。这一时期地壳运动剧烈,出现了大片陆地,海洋面积有所减少。地层多为较浅的变质岩,也有一部分未经变质的沉积岩,含有丰富的铁、铜矿。元古代生命活动加强,藻类开始繁殖,到晚期出现了无脊椎动物,如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等。

中生代

显生宙中的第二个代,距今约2.5亿年至0.65亿年,这一时期环太平洋地带发生强烈的地壳运动,称为太平洋运动,形成了许多高大的山地,在欧洲称为阿尔卑斯运动。中生代时期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这一时期生命活动频繁,爬行动物盛行,以恐龙最为代表,故又称爬行动物时代。空中也出现了从爬行动物向鸟类转化的始祖鸟。裸子植物出现。因为中生代地壳剧烈运动,各种金属矿形成。侏罗纪还是中生代中形成煤的主要年代。

地势

是地表的高低起伏状态。地势是根据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坡度陡缓的程度划分为不同的地势。

丘陵

一般指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高低起伏,坡度平缓的低矮山丘。是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形状,丘陵的起伏与坡度大于平原而不及山地。地质构造较之山地比较单纯。但丘陵地区各地发达,切割明显,山顶多为平而圆的形状,我国有许多丘陵,如江南丘陵等。

高原

指海拔较高,面积广大,顶面起伏较小,开阔,平缓,四周较陡的高地。通常周围有高大山脉环绕。高原上都有山脉分布。按其成因,可将高原分为三种:地变高原、熔岩高原和侵蚀高原。高原海拔大于平原,起伏小于山地。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南美的巴西高原。

我国有著名的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分布在我国西南部和西部,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云南省北部、甘肃省西南部,面积约占全国1/4,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号称“世界屋脊”。高原的边缘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等。高原内部分布着一系列海拔很高,相对高度不大的山脉,主要有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唐古拉山脉、可可西里山脉和巴颜喀拉山脉等等。高原上湖泊众多,多为无出口的咸水湖,较大的有青海湖、纳木错、色林错等。青藏高原还是亚洲许多河流发源地,东流的有长江、黄河。南流的有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西流的有狮泉河—印度河。

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西起新疆、甘肃边境,东到大兴安岭,南界祁连山麓和长城,北止于中蒙国界线。高原地面广阔坦荡,起伏微缓,海拔1000多米,高原上多宽浅的盆地,草原、沙漠、戈壁分布十分广泛。由于降水量自东向西逐减,所以东部多牧草,草原辽阔,往西牧草逐渐稀疏,至西部沙漠面积广大。

黄土高原:大致分布在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地区,包括山西全省、陕甘宁的一部分。地面覆盖着疏松而深厚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厚的地区,厚度由西北向东南逐减,颗粒逐渐变细。一般认为黄土并不是当地原生的,而是从第四纪起,由强劲的偏北风把西北和蒙古高原一带干旱地区细小的粉沙尘土等风化物吹到这里,逐渐堆积而成。黄土质地疏松,比较肥沃,由于这里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又被破坏,疏松的黄土很容易流失,目前,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我国环保的一个重要课题。

云贵高原:分布在云南省东部,贵州省绝大部分,广西西北部,以及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上特点有两个:第一是云南中部东部和贵州西北角还保存着起伏较为缓和的高原面外,其余大部分地区被众多的大小河流切割成为崎岖不平、层峦叠嶂的山地性高原。第二,岩溶地貌非常典型,分布广泛,高原上许多山间盆地,当地人称为“坝子”,是云贵高原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起伏小的广大平地。平原海拔较低区别于高原,起伏较小区别于丘陵。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平原、侵蚀平原、冲积平原。我国有广大面积的平原。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角洲

河流在流入海洋或湖泊时,由于流速减小,河流所携泥沙在河口淤积而形成的类似三角形的地形面。顶端指向河流上游,底边为其外缘,地势低平。三角形包括海面上与海面下两部分,泥沙不断淤积,导致海面上部分不断加厚、面积增加,三角洲年年向外伸长,腹地广大,多为土壤肥沃的农耕地区。如我国的珠江三角洲。

盆地

指周围有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间低平的盆状地形。因其形似盆状,故称盆地。按其成因,可将盆地分为:构造盆地、风蚀盆地和溶蚀盆地。按其是否处于外流区域或内流区域,可分为外流盆地和内流盆地,前者如四川盆地,后者如塔里木盆地。

钟乳石

指溶解中自洞顶下垂的一种碳酸钙沉积物,因其形似钟乳,故称钟乳石,也称“石钟乳”,是喀斯特地区天然洞穴中常见的化学沉积物。其形成主要是由于地表水或降水沿可溶性岩石裂隙下滴时,水汽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溶岩中的碳酸钙物质沉淀,日积月累,逐渐形成了千姿百态、自上而下倒悬并逐渐增长的钟乳石。

河谷

是指河流在自身流动中在地面塑造而成的长条形的U形凹地。这是由河流流水的冲击、搬运、沉积等作用形成的。河谷被河水覆盖的部分称为河床。一般来说,上游河谷深直陡峭,中下游河谷则逐渐变宽变浅,河床宽广,河漫滩发育完好。

沙洲

河床内由于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而形成的泥沙质小岛。通常是由于河流宽度增加或流速减缓导致泥沙堆积而成的,在入海口或浅海中,滨海也能形成沙洲。沙洲一般呈长条形、卵形。近上游方向受水流冲击,坡度较陡,下游方向为顺水流的自然堆积,坡度较缓。

黄土地

指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谷分割后存留下来的高原面。表面平坦,起伏很小,四周为沟谷环绕,沟头溯源侵蚀迅速,使土原边缘呈花瓣状。土原面经强烈侵蚀分割后呈指状的,称为破碎土原。

风沙地貌

指在风力作用下对地表泥沙、碎屑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地貌。一般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两种类型。风蚀地貌在地表处最为明显。其主要类型有风蚀谷、风蚀残丘、风域、风蚀蘑菇等。风积地貌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沙丘,尤其在干旱地区风沙地貌最为普遍,发育最完好。在半干旱地区,大陆冰川边缘,植被稀少的沙质海岸、湖岸等风力强大的地方也发育了不少风沙地貌。

沙丘

指在风力作用的搬运、堆积下形成的沙质丘状地貌。按其形态可分为: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纵向沙丘、蜂窝状沙丘、抛物线沙丘。按其流动程度可分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沙丘流动时,可淹没道路、村庄、农田等,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极为不利。我国西北地区有大量流动沙丘,目前正在治理中。

荒漠

指气候干燥,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植被稀少的地区,一般位于干旱或半干旱气候带。荒漠地带风力作用强大,地表水贫乏,多盐碱土分布。植被具有耐旱、耐盐碱、生长期短等特性,多为灌木林。

戈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