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强的人会与命运抗衡,这是强者的行为法则,更是华尔街众多成功者所拥有的特质。作为父母,如果我们想让孩子也能摘下弱者的帽子,走上强者之路,就要从小帮助他们培养坚强、勇敢和自信的品质,这是他们在未来应对社会激烈竞争所必备的素质。
让困境成为磨砺孩子的垫脚石
爱迪生研究电灯时,工作难度出乎意料的大。1600种材料被他制作成各种形状,用做灯丝,效果都不理想,要么寿命太短,要么成本太高,要么太脆弱,工人难以把它装进灯泡。全世界都在等待他的成果,半年后人们失去耐心了,纽约《先驱报》说:“爱迪生的失败现在已经完全证实,这个感情冲动的家伙从去年秋天就开始电灯研究,他以为这是一个完全新颖的问题,他自信已经获得别人没有想到的用电发光的办法,可是,纽约的著名电学家们都相信,爱迪生的路走错了。”爱迪生不为所动。
英国皇家邮政部的电机师普利斯在公开演讲中质疑爱迪生,他认为把电流分到千家万户,还用电表来计量是一种幻想。爱迪生继续摸索。
人们还在用煤气灯照明,煤气公司竭力说服人们,爱迪生是个吹牛的大骗子。
就连很多正统的科学家都认为爱迪生在想入非非。有入说:“不管爱迪生有多少电灯,只要有一只寿命超过20分钟,我情愿付100美元,有多少买多少。”有人说:“这样的灯,即使弄出来,我们也点不起。”他毫不动摇。
爱迪生始终相信自己。结果你也知道啦,要是他被这些话吓倒,电灯就要被别人发明了。
没有谁喜欢总是处于困境。但是当你处于困境时,请你感谢上天,因为上天给了你磨炼自己的机会,给了你创造奇迹的机会。困境是让普通人蜕变的法宝。
老鹰可以算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但要想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
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
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者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150天漫长的操练。
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
它要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喙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然后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再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飞翔。
老鹰很坚强,为了赢得自己的新生命,它忍受着痛苦,经历着磨砺。
坚强让困境成为成功者的天堂。
1940年,一位年轻的发明家切斯特·卡尔森带着他的专利走了20多家公司,包括一些世界最大的公司。它们无一例外地拒绝了他。1947年,在他被拒绝7年后,终于,纽约罗彻斯特一家小公司肯购买他的专利——静电复印。这家小公司就是后来的施乐公司。
有一位少年曾经在一家普通的五金公司做销售员。就在他兢兢业业准备在售货员的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时,有一天,他被公司经理叫进办公室,莫名其妙地受到一顿训斥。最后经理奚落他说:“说真的,你这样的人是永远干不出一番事业的,因为你只有一身的蛮劲,还是去做苦力吧。”这大大刺伤了他的自尊心,他当即就反驳道:“你有权力辞退我,但你无法消磨我追求成功的意志。我会用意志将自己磨砺成一个成功者……”仅仅几年时间,他便以顽强的进取之心验证了自己要成为一个成功者的誓言。他的名字叫斯泰雷,这时的他已经成为誉满美国的玉米糊大王。
有竞争就会有失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失败不会只光顾某些人。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迎接失败的准备,以坚强面对。要记住,失败面前,软弱要不得。
挫折几乎伴随着人生命的全部过程,它像埋伏在人生旅途中的顽皮鬼,于不经意间绊你一个或大或小的跟头,使你陷入人生灰色的圈子从而倍感焦虑,甚至失意彷徨,难以自拔。
面对挫折,坚强的人终会知道这是人生路上必须搬开的绊脚石,更能从中体验到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快乐。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得好:“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到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如果我们在挫折面前是勇敢进攻,那么人生就会是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也正如巴尔扎克的比喻:“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弱者来说是绊脚石,使你停步不前;对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它会让你站得更高。”
美国次贷危机、房地美和房利美的危机、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美国保险巨头美国国际公司出现的危机等等,就像一张张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导致全球金融市场震荡不已,世界经济也因此受到重创。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尔街精英们如今的日子越来越艰难了。
而这也正是考验这些精英的时候了。是坚强面对,还是软弱放弃,这关乎着他们今后的命运。困境是上天给我们的礼物,不管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成功总是给坚强者最大的礼物,软弱的人无权得到。
所以,作为父母,无论怎样,我们都有必要告诉孩子,在困境面前一定要坚强,因为人不可能总是处于顺境。如果坚强面对,那么,困境就是机会,就是财富。
让孩子独立面对风雨
有这样一个人,他亲自设计并一手成功主持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发行的“第一股”,自豪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第一次插上华尔街;他的许多建言良策都在中国决策层备受关注;他为中国海外第一股设计的自由女神和万里长城组成的股票被永久陈列在美国金融博物馆。他就是华尔街名人汪康懋。
1948年出生于上海的汪康懋,历经艰苦磨砺,自强不息。他大学毕业后上山下乡到了中国边疆云南。在每天十几小时的繁重体力劳动之后,在油灯下,汪康懋仅靠一本袖珍小英汉词典,以坚强毅力翻译出百万字的《林肯传》,1979年邓小平访美前在中国出版,成为“文革”后公开出版的第一本外国书籍。高考恢复后,汪康懋以全国前三名高分考入北京大学,作为北大十位尖子学生之一,由校长推荐二年级时就参加厉以宁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进行中国改革开放的策略研究。
随后,汪康懋在上海交大管理学院任教两年;再后,他仅带30美元自费留美,在纽约大学商学院获工商管理高级学位;接着,他又以“上市公司定价”之前沿课题的独创性成果在英国名牌商学院完成金融博士论文,并获高级财务会计师证书和中国法律文凭。汪康懋是最早几个进入华尔街的中国大陆留学生之_。汪康懋深有感触地说,因为自己从边疆底层的艰苦生活中熬到今天,所以更能了解中国老百姓的疾苦,从而产生一种对社会对人类的使命感,并且做事更容易踏实和讲究实效。汪康懋认为,只有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个人才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国家富强了,人民生活提高了,个人也随之茁壮成长。
任何成就的获得都要经由艰苦的磨炼,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对于家长来说,过分庇护只会使孩子失去成功的机会,那只飞不起来的飞蛾的经历就证明了这一切。
一位名叫阿费烈德的外科医生在解剖尸体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如人们想象得那样糟。相反,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为了抵御病变它们往往要比正常的器官机能强。
最早的发现是从一个肾病患者的遗体中发现的。当他从死者的体内取出那只患病的肾时,他发现那只肾要比正常的大。当他再去分析另外一只肾时,他发现另外一只肾也大得超乎寻常。在多年的医学解剖过程中,他不断发现,包括心脏、肺等几乎所有人体器官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他为此撰写了一篇颇具影响的论文。他认为患病器官因为和病毒作斗争而使器官的功能不断增强。假如有两只相同的器官,当其中一只器官死亡后,另一只器官就会努力承担起全部的责任,从而使健全的器官变得强壮起来。
他在给美术学院的学生治病时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这些搞艺术的学生的视力大不如其他行业的人,有的甚至还是色盲。阿费烈德便觉得这就是病理现象在社会现实中的重复,他把自己的思维触角延伸到更为广泛的层面。
在对艺术院校教授的调研过程中,结果与他的预测完全相同。一些颇有成就的教授之所以走上艺术道路,原来大都是受了生理缺陷的影响,缺陷不是阻止了他们,相反促进他们走上艺术道路。
阿费烈德将这种现象称为“跨栏定律”,即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们所遇到的困难的程度。作为家长,我们看到这里是不是心生怀疑,怎么坏了的东西反而更强大?不过请相信,这是科学研究所得的结论。困难是上天给的礼物,我们作为父母,何不放开庇护,让孩子接受暴风雨的洗礼呢?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情况并不容乐观。由于种种原因,很多父母并不能放开保护孩子的双手,过多地干涉着孩子的生活。孩子小时候,不让孩子受到一点碰撞;长大点,父母还是为孩子操碎了心,什么事情都由父母来承担。
其实,这样做并不是好事。从表面上看,我们是爱孩子的,可是认真地说这是好心办坏事,变相地害孩子。因为在生活中,磕磕碰碰的事情并不少,孩子们需要学会去适度地尝试,去忍受生活中的伤痛。一个磕伤的膝盖可以痊愈,但是受到伤害的勇气却很难重新得到。父母应该懂得自己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将使得孩子害怕所有的事情,认为自己缺乏能力。
孩子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试验自己的能力,去学会如何对付危险的局势。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可以做的事。如果我们过多地做了,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的自主和自信心。
做父母的常常是在自己狭小的视野中,在自己的羽翼下哺育着下一代。
而家庭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可以自食其力地生存下去。即使孩子离开父母的帮助,自己也可以开创多姿多彩的未来。
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无论面临多少挫折——公司查封、工厂倒闭、下岗、失业、被炒鱿鱼——都能够不屈不挠地生存下去,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识奥秘,培养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形成。”
然而现实生活中,父母们的所作所为很令人深思:孩子打破了别人东西,父母却要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打个招呼,不用赔偿了。省钱了,孩子却丢掉了责任感!
孩子偷了东西,父母暗示孩子去撒谎,因为家丑不可外扬。面子是保住了,偷的行为却得到了支持,撒谎也被进一步地强化!
孩子打了同学后,父母却蛮不讲理,恐吓对方。孩子面前充当了强者,却也教会了孩子霸道!
其实,肥沃和贫瘠都可以孕育生命,但肥沃孕育的生命娇柔与脆弱,缺乏那种不屈不挠;而贫瘠中所孕育的生命坚韧且有毅力。即使生命有适合的土壤,也不能给它过分的温暖,经风雨涤荡、历艰苦劫难才是对生命的最爱。即使生长在最不适宜的地方,只要它拼命向下扎根,拼命吮吸大地母亲的乳汁,终有一天会顶天立地、傲视苍穹。
作为父母,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最终是要让孩子独立面对风雨,让孩子告别弱者的角色,这就需要让孩子离开我们的庇护。只有把机会留给孩子,才能把成功留给孩子!走进华尔街的道路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孩子能够自己承担风险,没有人会为孩子的失误埋单。
试着给孩子增加一些“考验”
看过这么一则故事:约翰家住在法兰克福“富人区”,家境很好。他有两个孩子,11岁的乔治和9岁的凯斯。对公益事业慷慨解囊的约翰夫妇,对孩子却十分“小气”。孩子的零用钱每月才30欧元,而且要帮家里干活才能得到。乔治负责为花园植物浇水、翻土及擦洗汽车;凯斯则帮助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间、去商店购物和擦洗全家人的鞋子。到了暑假,两个孩子还骑着自行车,顶着炎炎烈日,挨家挨户送报,赚取买书籍、玩具的费用。
如此“残忍”对待自己的孩子,大多数人看了可能很难理解,但约翰夫妇认为:“孩子总有一天要去更广阔的天地闯荡。为了他们将来能应对挫折,一定要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能力。”
美国南部一些州立中学,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才能毕业。美国中学生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不管家里多么富有,孩子一般12岁以后就得给家里做家务,如剪草、送报等。当然,家长也要相应付给自家的孩子“劳务报酬”,体现按劳取酬。
德国家长从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事情。法律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洗衣服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瑞士家长为了避免孩子成为无能之辈,相当重视从小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比如,女孩子初中一毕业,就被安排别人家里去当一年的女佣,上午劳动,下午上学。
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就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去外面参加劳动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