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易经战略
5506700000006

第6章 易经战略之战略思维篇(1)

易学战略思维

学会方法。会做一件事情;学会思维,会做所有的事情。

战略思维贯穿于整个战略系统的战略分析、决策以及运筹之中,并指导着战略系统的整个过程,它是战略分析、决策、运筹的根本性要素。

思维方式如同机器生产产品的“模板”,模板的“板式”决定着产品的样式。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关系也是如此,什么样的思维,决定着什么样的行为,同样,什么样的战略思维也在决定着什么样的战略行为,乃至决定着战略的成败结果。由此可见,战略思维是战略结果的根本性前提。

如果我们学会了“怎么做”一件事情的话,那么可能只学会做这一件事;如果学会了用“什么样的思维去做”一件事情的话,那么,掌握了这种思维方法,我们就可能会做所有的事情。学习战略学的学问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学会几种战略法则,只不过是在实际战略操作中去套用法则,无异于“纸上谈兵”;但是,我们若是学会了战略思维,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用不变的思维方式去了解瞬间万变的战略态势。

战略思维是战略运筹者在掌握战略运筹之前,首先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只有具备了卓越的战略思维,才会相应地具备战略分析、决策、运筹的卓越能力。

在易学战略思想中,战略思维由“易学思维”体现着,易学思维的特点是:缜密、周全、微妙、圆满,并简洁明了。精而简,这是易学思维的最大特点。

易学思维细致划分的话,可有十余种之多,主要包括:太极思维、阴阳思维、三才思维、四象思维、五行思维、六爻思维、七星思维、八卦思维、九宫思维等。

在易学战略学的运筹中,这么复杂多样的思维方式,实际中仅仅用到太极、阴阳、三才三种思维就已应对有余了。其他几种思维,如若不是做专业的易学研究,可不必深究。

下面我们将几种主要的易学思维用表如下列出:下面对以上表中列出的思维方式,做一简单介绍。

一、单性思维

这是普通人常用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往往只考虑到事物的单一面,如只看表面,只看现象,只看局部等等,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对事物的认识比较模糊,解决问题比较低效。

二、阴阳思维

这种思维对单性思维而言,是一种“双性思维”,这是作为领导者、战略运筹者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要从“两面”来看事物,既要看到事物的表面还要看本质,既要看正面也要看反面,既要看局部还要看整体……

阴阳思维决定了其对事物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在认识论上分为:“反性思维”、“阴阳分明”、“阴阳统一”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方法论上分为“以阴谋阳”、“阴阳双融双运”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这些认识论与方法论,在后面章节中将通过战略实战的操作而具体加以说明。

当我们具备了阴阳思维的时候,就具备了对事物未来可以粗略地“未卜先知”的一种能力。我们看一眼这个企业,就能知道这个企业未来的命运如何,看一下一个人就知道这个人的前途如何,这些都是不需要占卜,运用易学的思维方式就可以“未卜先知”的。

后面章节我们将举企业实例来辅以说明。

三、三才思维

三才思维对于阴阳思维而言,是“三向”思维。如果说阴阳思维看到了事物“两个面”的话,那么三才思维看到了事物的“三个面”,其中的“一个面”在很多情况下是虚拟假设的,或将来要出现的。

三才思维决定了其对事物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在认识论上分为:“三节分明”、“乾坤变化”、“三点成圆”三个部分;在方法论上分为“以二对一”、“二、三转化”、“一、三统筹”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其应用方法将在战略实战中加以说明。

四、四象思维与五行思维

这两种思维方式,是对阴阳思维、三才思维进行了整合,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系统思维的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较阴阳思维与三才思维而言,对事物的认识与操作更加地具有系统性与次第性了。

五、八卦思维

相比以上几种思维而言,八卦思维是一种“超世性”思维,所谓“超世”即不同于世俗人的思维形态。这种思维对事物的未知可以达到比较具体、细致地预见。但是掌握这种思维,需要思维者的“心理状态”能够处于深度安静的状态,因此,这不是普通人可以轻易具备的思维能力。

六、太极思维

太极思维贯穿于阴阳思维、三才思维、四象思维、五行思维、八卦思维之中,既“统摄”所有的易学思维,也“服务”于所有的易学思维,这也是太极本身“无性”的内涵意义之所在。

对易学思维做了简单了解后,下面我们来主要看一下太极思维、阴阳思维、三才思维、五行思维。

太极思维

把握了“太极”。可以“以无为有,而制有;以后为先,而制先。”

易日:“太极生两仪。”两仪即是阴阳。

阴阳的概念是指一对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关系。比如,天地、日月、寒暑、男女、吉凶、强弱……这些都是一对阴阳的关系。

太极概念是指阴阳的“交界点”,它既不属阳,也不属阴;也既属阴,又属阳。太极就如屋内与屋外的门槛处,此处既不是屋内,也不是屋外;然而,此处既属于屋内,又属于屋外,因为不可界定内外、阴阳,故称之为“太极”,极,阴阳之极点。

一个人站在门槛处,无论是向内迈脚,还是向外迈脚,只要“一动”,那么此人的位置是处于屋内或屋外就即刻分明了,这即是“太极一动阴阳生”。

太极是“无”,阴阳是“有”。所谓“无”者,是内外未分、好坏未分、胜负未分,事态尚处于无内无外、无好无坏之境地;所谓“有”者,是内外已分、好坏已分、胜负已分,事态已有了有内有外、有好有坏的结果。

在中国传统武术中,有一种高深的拳术,叫做“太极拳”。这种拳术在实战对决中,时时把握“太极”之境,以无为有,而制有;以后为先,而制先;以人为己,而制人,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在战略运筹之中,太极思维的运用,如同太极拳的实战对决一般,处处守住“太极点”,用太极之无,去统帅阴阳之有。如此而行,战略运筹之功必将如太极拳的功夫一般,立于常胜不败之地。

在战略运筹之中,只要我们找到了“太极点”,在此点上用力,就可以实现以小搏大、以巧制拙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功。

如何去寻找“太极点”呢?太极点,分为先天太极与后天太极。

所渭先天太极是指阴阳未生之前的太极点,这时阴阳藏于太极之中,浑然未分;所谓后天太极是指阴阳已生之后的太极点,这时的太极藏于阴阳之中,秘而不宣。

在战略局势还没有形成之前,战略局势在“太极”中,这是战略的先天太极点。此时的太极之功体现于对局势的“制造”上,战略的着力点应放到“造局”上,以先天胜后天,引领局势成为“利我之势”。

在战略局势已然形成之后,“太极”在战略局势中,这是战略的后天太极点。此时的太极之功体现于对局势的“借用”上,战略的着力点应放到“借局”上,化一切不利为有利,借一切有利之机,以后天胜先天,借局成势成为利我之势。

先天重在于“造”,后天重在于“借”。

下面引用案例来说明一下先天太极与后天太极。

案例

诸葛亮与毛泽东战略上的“太极思维”当军事(或商业)竞争还未分孰强孰弱,孰大孰小时,此时战略局势尚未形成,也即局势的阴阳还浑然未分。此时,战略运筹的着力点应放在“造局”上,制造一个利己的局势。这是在先天太极上用功。

比如,三国中诸葛亮出山的第一步战略措施,即是利用“孙刘联合”、“共抗曹操”的战略手段,制造了一个非常利己的战略局势,为日后“三足鼎立”战略蓝图的实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当军事(或商业)竞争已分强弱、大小后,此时战略局势已经形成,也即局势已阴阳分明。此时,战略运筹的着力点应放在“借局”上,根据局势现状,发挥其有利,避免不利,化不利为有利。

这是在后天太极上用功。

毛泽东领导的早期革命斗争,竞争局势明显处于敌强我弱的态势中。由此,毛泽东的战略思想立足当前局势为太极,发挥自己的有利点,避免自己的不利点,把一切不利化为有利,用运动战来替代阵地战、用持久战来替代快速战、用农村包围城市战来取代城市吞并农村战,最终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

孔子日:“知几其神乎?”“几”即“太极”。在战略运筹中,能够找到太极点而用力,便可以起到“用力少而收功多”的“神运”效果。

战略运筹中,太极之“功”有三:

一、造局之功

战略局势未成时,局势在太极内。此时,太极之“功”在于完成利己局势。

二、借局之功

战略局势已成时,太极在局势内。此时,太极之“功”在于依局势而利己。

三、转局之功

无论战略局势已成或未成时,太极既在局势中,局势亦在太极中。

太极之“功”还起着一个对局势“有无”转化的功能。对于利我局势,去创造或维护,这是“从无化有”的太极之“功”;对于不利我的局势,去限制或消灭,这是“从有化无”的太极之功。

总结:太极之功,为无化有,为有化无。违背此原则,将谈不上太极之“功”。

太极即“机”也,“机”无定“位”,或藏于阴阳之“内”,或裹二于二阴阳之“外”,或介于阴阳之“中”。,对于战略思维系统来讲,“太极思维”对于战略蓝图的实现具有高度的主观可能性。

阴阳思维

人与人的智商差别不大,但能力差别很大。这是因为,其思维方式的差别很大。

世界万物万事,有阴必有阳。阴阳互为己根、互为依存,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的动态规律即是在互需中趋向平衡,阳多则阴为需,阴多则阳为需。这是阴阳的基本规律。

当年的唐太宗,问他的宰相魏征:“什么样的皇帝是明君?什么样的皇帝是昏君?”魏征回答:“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谓兼听即是阴阳思维,即是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多个角度”归纳一下,即阴阳两个角度,看问题的外面、里面,正面、背面,前面、后面,这样看到的问题才相对客观正确;而偏信则暗即是常人的单性思维,看问题的时候,只看一面,没有看到另外一面,对问题的认识难免出现偏差。

古人讲:“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这即是用阴阳思维来思考问题。“万世”与“一时”,“全局”与“一域”即是一对阴阳的关系。

我们在考虑眼前问题时,必须一只眼睛看现在,另外一只眼睛看未来,只有两处都看到了,才能正确地决策眼前问题;考虑局部问题时,只有一只眼睛看到整体,一只眼睛看到局部,两处权衡,才能正确地决策局部问题。例如,有的企业今天靠卖资源获取资本利润,明天有可能要花更多的钱去购买资源;企业今天污染了环境换来的利润,明天却要花更多的钱去治理环境,这就是只谋现在不谋未来而造成的“短期收益,长期苦果”。

经商的人,免不了求“利”。但“利”有大利小利之别,俗话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舍小利难获大利。大利与小利之间也是一对阴阳关系,有的时候小的利益不舍弃,大的利益不能获得;反过来讲,大利益有时又是小利益积累起来的。因此,面对利益的决策问题,一只眼睛看小利,另外一只眼睛看大利,两处都看到,才能做出对利益的正确取舍,这也是用阴阳思维来决策问题。

阴阳思维即是:

在进时,同时考虑到退;

在得时,同时考虑到失;

在放时,同时考虑到收;

在近时,同时考虑到远;

在小时,同时考虑到大;

在开始时,同时考虑到结束;

我们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正面”时,立即就要考虑到这个问题的“反面”,正反两面互相权衡,这便是阴阳思维。例如,企业在和别人合作的时候,从合作开始时,就要考虑到合作结束时的事情,只有把结局考虑周全了,才更利于现在如何去合作。又如,企业领导给下属授权时,在授权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如何“收权”,也即是说既放给下属权力,又限制他的权力;既明确他如何做是称职的,又明确他如何做是不称职的。这样,才不至于出现“请神容易送神难”的结局。

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常是“单性”的,即只考虑事物“显见”的一面,没有考虑到事物“隐藏”的另外一面。而作为领导者、战略决策者来讲,思维方式应当是“双性”的,必须把显见的、隐藏的两个面都要考虑到。思维方式的不同,是区别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一个重要思维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