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艺术知识
5512800000025

第25章 书法与篆刻艺术(2)

9.隶书:中国书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在我国书法史上,从篆到隶,是一次重大的变革。汉隶将小篆纵长的体势变为方正、横扁;运笔上,将圆转变为方折,将勾连变为使转,将内裹变为外铺,并在圆笔线条的基础上,创立了有粗细变化,有芒角的方笔线条,形成了撇、捺、折、点等笔画。隶书的这些特点,使其在书写时产生了无穷的变化,如结体的长短、松紧、开合、俯仰、向背;笔势的方圆、正侧、轻重、起伏、肥瘦、疾涩等;从而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书法艺术的表现力。汉代的书法家们正是凭借了这些变化,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艺术风格,隋唐以后,虽楷书盛行,而隶书不废,时至今日,仍是活跃在我国书坛上的一种主要书体,隶书的强大生命力与汉隶高度艺术性是分不开的。而且汉隶还对书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汉隶在结体和运笔上的一系列变革和创新,那么草、楷、行书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历代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都给汉隶以极高的评价。清代康有为就曾评价说:“书莫盛于汉,非独其气体之高,亦其变制最多,皋牢百代。”

10.楷书:书体演变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楷书成型于诸种书体之末,是书体演变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至今人们还多喜以楷体书写。楷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楷书端庄工整,所以又叫真书和正书。它产生于汉代末期,成型于北魏,流行于东晋和南北朝,繁荣于唐代,并一直沿用至今。

楷书是从隶书慢慢发展演变而来的,它比隶书更便于书写,形态更丰富,用笔变化更多。楷书结构比隶书精密严谨,点画更加细腻生动,形成了楷书体势的外在美和情态的内在美。

在楷书的形成过程中,魏晋是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钟繇和王羲之是产生过大影响的书家。他们集古隶之方正,汉隶之遒美,章草之简捷,从而使楷书不断完美,开创了端庄工整的楷书体,揭开了中国书法史新的一页。

唐代是楷书发展的鼎盛时期。唐代的楷书,集魏晋南北朝楷法为一体,形成了字体严肃端庄,笔划平稳凝重,结构严谨,法度森严的风貌。唐代楷书大家辈出,初唐有虞世南、欧阳洵、褚遂良、薛稷四大家;晚唐有颜真卿、柳公权。他们的楷书,不仅有继承,又有创新,各成一家,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因为唐楷的笔法,起迄分明,结构停匀,形体方正,应规入矩。至今人们学习楷书,还是以唐楷为典范。

11.行书: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书体。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无严格形式规范的书体。其自由自在的风格深得人们喜爱。“行”是行走的意思。行书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字体。所以,行书从产生到现在,上下一f多年,一直盛行不衰。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就是长于行书而名垂书史,他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艺术中,篆、隶、楷、草各种书体,都各有一定的规则,惟独行书没有一定的写法。行书是一种可以灵活多变的字体,在书写中含楷书的成分多一些,如《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俗称“行楷”;含草书的成分多一些,如王羲之的《丧乱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等,俗称“行草”。行书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下笔收笔处多露锋、少藏锋;笔画转换处多圆转、少方折。

行书,相传是汉末书家刘德升所创,但从来没有他的行书流传。晋代是行书最繁荣的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行书大家,除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之外,还有王询、谢安等数十人。

继晋代以后,凡是善书者无不工行书,善行书的大家也层出不穷。如颜真卿、苏轼、黄庭坚,尤其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有天下第二行书之称。

12.草书:融篆书、隶书、楷书、行书于一炉

草书最能传神,最能达情,最能表现“纯我”,它在这方面,可谓书体之冠。

草书,最初只是为了书写得快,能认识就可以,“草”字含有草率的意思。

以后在使用中脱颖出了草书艺术,成为中国五大书体之一。

草书分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章草是在汉代隶书定型的同时产生的,是隶书的解散和简便草率的写法。这些草写的隶书,经过草法的条理化和规范化,在不完全失掉隶书用笔的情况下,不仅提高了书写速度,同时生成了章草的书法艺术。

今草,是由章草演变而来,比章草更为灵活多变,字体可以大小不同,粗细杂糅,正斜相倚。如果说章草是隶书的快写体,那么今草也可以说是楷书和行书的快写体。书史上被誉为“草圣”的张芝(伯英),就是善写今草的大家,相传今草也是他创造的。

狂草,是比今草更加狂放的书体。狂草虽然看起来狂放,但它也有规律和标准,绝不是胡涂乱写。唐代大书法家张旭的《千字文》和怀素的《自叙帖》,就是狂草的典型代表。

草书因较难识别,也较难掌握,平时应用不多,但在书法艺术史上却有很高的地位。因草书冲破了其他各种书体的局限和束缚,把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融为一炉,以高度的概括和变化多端的技巧,形成了独特的书法形式。

第三节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1.先秦:中国书法艺术的源头

书法,是中国文化之一绝,中国的书法艺术更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光辉的篇章,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基础。

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文字为甲骨文,1899年,甲骨文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出土,后陆续在其他地方也有出土。据专家研究统计,甲骨文有单字四千多个。甲骨文虽然以实用为目的(大多为商王、贵族占卜吉凶和记事的文字)但是,由于人类天生的审美习性,我们从契刻的文字上总是可以发现艺术性的内涵。

郭沫若在《(殷契萃编)自序》中说:“卜辞契于龟甲,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

足知存世契文,实一代法书。”这说明甲骨文已具备了书法艺术的基本形态,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金文,也称钟鼎文,也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它是冶炼技术发明之后才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

从历史的发展看,金文应该晚于甲骨文。

从商到周冶炼技术有了很大进步,所以钟鼎文到了周代更有发展。已发现的金文总字量不少于甲骨文,不同的单字约三千个,已可释读的近两千个。金文的文字内容比甲骨文更丰富。金文在结构上愈加方正,逐渐趋向长方形,疏密相织;章法上规整而多样性尤见佳妙,在整体视觉空间的规整布局中,从纵有行横无列向纵横有行列的内在规律发展。

石鼓文就是最早的石刻文字。因那些刻上文字的石头上小下大,顶圆底平,直径与高度约二尺左右。唐代诗人韦应物以其石形象鼓,遂名“石鼓”,其文字便称“石鼓文”。

石鼓文出现于我国历史上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书体为大篆体系,尚存金文遗意。但在整体风格上则更近似于小篆。笔画挺拔,圆中带方,屈曲坚劲如铁,末笔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形体趋于方正,风格浑穆雄强朴茂自然,显示了古代高超的书写技艺和精湛的刻石艺术。

2.秦汉:书法艺术的启蒙和发展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规定以小篆作为统一全国文字的标准字体。小篆是李斯等人整理而成的。其字形偏于纵长,布画平均对称,粗细一致,大部分的字重心在上部,而且竖画向下延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显得疏放流畅;用笔固守中锋,挺拔圆润,起笔藏头,收笔回锋,笔画线条婉通圆转,章法上大小统一。

秦篆是小篆书体的定型式,笔法上有圆笔和方笔之分,圆笔以秦刻石为代表,为秦篆正体。其作品都是秦始皇巡狩天下的勒石记功之作,作者为丞相李斯,可惜大多毁灭,现存的《峰山碑》为宋代摹刻;《泰山刻石》仅存十字,唯一幸存的《琅琊台刻石》也剥蚀严重,面目全非。秦篆中的方笔,是秦篆的俗体,用笔以方折、断笔法,保留一些波动的笔痕,字的大小随形而变,章法错落无定局,带有率意的动感。

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是我国有文字以来的第二大字体。根据考古发掘的证据,可以大体描绘出隶书的脉络——即萌芽于战国,形成于西汉,兴盛于东汉。

汉隶是中国书法史上隶书艺术的鼎盛时期。汉隶包括汉碑和汉简。

汉碑本指西汉碑碣,但西汉碑仅十多种,而且字数不多,波挑也不太明显,属秦隶范畴。东汉是中国石刻的第一次高潮,刻碑最多,达数百种。这个时期的丰碑巨碣占据了汉碑的重要位置。汉碑的主要特征:波挑明显,左右分驰,字形扁方,纵横成行;用笔“藏锋逆人”、“逆入平出”,多有“蚕头燕尾”之势。笔画有粗细变化,轻重相应。代表作有《石门颂》、《孔器碑》、《曹金碑》、《张迁碑》等。蔡邕为汉代著名书法家,代表作有《熹平石经》。

汉简指汉代竹简,是汉代广泛流行使用的文字。主要有《居延汉简》、《孙膑兵法简》、《马王堆汉简》等,汉简不象汉碑出于名家之手,也不是出于书法艺术的创造目的,所以,大部分书写率意,无造作之态。波磔多有夸张,特别是对个别长笔的放纵,而显天真情趣。正是这些民众书法,孕育了章草、楷书和行书的萌芽。

3.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的成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书法艺术可谓百花齐放。当时各种书法艺术都已成熟。特别是汉字从隶到楷又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其它如行书、草书都是名家名作辈出,许多书法作品成为后世不朽典范。

1.楷书的形成和成熟

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它书体方正端齐,有别于长纵形的小篆和横扁的隶书。楷书始于东汉,成熟于魏晋南北朝。盛行于隋唐,通行至今。楷法从隶演变初始,因笔法上尚留隶痕,而称“楷隶”。后经魏钟繇、晋王羲之改变体制,创制法则,隶楷才完全分流成为两体。楷书的特征:①笔画详备,笔意充实。使汉字笔画及其书写美的丰富性臻于书体上的极致;②应规入矩,有式有法,它的特点就是因规折矩,严格地遵循特定的法式。③结体严整,收放合度。楷书结体之妙在于内收者不局促,外放者不张扬。④居静治动,神态自足。居于静态而能处理好和表现出一个个字的内部和外部的动态关系。

楷书和隶书相比,它把那些方正平直的简省易部分集中起来,以横、捺代替“蚕头”、“燕尾”,又融人篆书草书中的圆转笔法,这种简省易写的新书法很快得到社会推,一应用。而且,经过王羲之进一步改革,使楷书更加成熟。此一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有钟繇的《宣示表》、《贺捷表》,卫铄的《名姬帖》,王羲之的《乐毅论》等。另外,南北朝时期的北朝虽无大=R法家产生,但在宗教石窟造像兴盛的情况下,墓碑石碣无比丰富。而这些碑碣上的文字,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一格的书法艺术,他近似楷书,但又不是楷书,其风格或方整斩截,朴拙雄强;或刚柔相济,飞逸浑穆;或揉杂诸法,烂熳天真。它们虽是民间创作,但也可以与钟、王分庭抗礼。

2.行书的形成和成熟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无严格形式规范的书体。行书始于何时,唐张怀《书断》谓:“行书者,后汉颖川刘德升所造也,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行书以静体楷书为起点,向草书发展,是由静态慢慢向动态过渡的程序,动势越大,笔法越来越精练,就越接近草书。

行书其实是在社会生活交往中适应非庄重严肃情况下为了简便流利而由许多人逐步书写形成的,它并不是某个人独创的书体。可以说,通俗易懂是行书的文化个性,雅俗共赏是行书的艺术个性,简便流畅是行书的社会个性。

行书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二百多年演变,书体终于成熟,并迎来了从“二王”父子为代表的行书发展的第一个繁荣期。王羲之的《兰亭序》是最著名的行书代表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3.草书的发展与成熟

严格意义上的草书,是指作为书法五大书体的草体而言,它始于汉代,一般认为是“解散隶法,用以赴急”而形成的。若从草书的起源及与其它书体的关系来考察,草书源于篆隶,全孕行楷,是钩联篆书、隶书和行书、楷书的中介书体。

草体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可分为章草、今草两大类。

草体书法的整体审美风格特征是:①笔画简约,钩连不断。②线条流畅,以动寓静。③通气极势,任情纵性。

草书是最能传神、达情,表现“纯我”的书体,“楷以法胜,草以神胜”说的就是一个“神”字。

草书的最初形态即是“章草”。一般认为起始于秦末汉初,它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过的草书,波磔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扁方,取向横势。

章草的代表作有蔡琰的《胡笳行》,皇象的《急就章》张芝《秋凉平善帖》等。

今草则由章草演变而来。今草与章草的区别,一般以今草勾连数字,而章草字字独立为分界。书史上一般认为汉末张芝对今草创立有极大贡献。唐人张彦远说:“张芝学崔、杜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变而成,气脉通联,隔行不断,谓一笔书。”

今草发展至东晋“二王”时代,已进入完全成熟阶段。王羲之得力于张芝、钟繇,而能增减古法,变章草质朴的书风而创秀美流利的今体。代表作以《十七帖》为小楷典型。王献之初学其父,后法张芝,尤继张芝狂放特点,改变字体,另探新法,创立了一种绝然有异于其父的新风格,时称“破体”,以《中秋帖》最为典型。王献之在创作思想上,较其父更为强调自我个性的抒发,其书法实践对后世草书的发展亦具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