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当代科技简明教程
5513800000057

第57章 国家创新体系(4)

(二)政策框架

在遵循上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还必须优化我国的创新政策,形成有利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合理政策框架。具体来看,这一政策框架主要分为这样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提高各子系统运行效率的政策。这主要包括:(1)在知识创新系统中,要通过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努力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具有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效运行的国家知识创新系统,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知识创新基地,培养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2)在技术创新系统中,要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形成合理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促进大型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名牌产品和关键技术的开发能力,使技术进步成为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主要途径;(3)在知识传播系统中,要通过实施《211工程》,使一批高等院校和重点学科成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解决基础性科技问题和从事科技前沿研究的基地,形成一批结构布局合理、水平较高、各具特色的重点学科和示范带头学校,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等教育新体制。同时要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逐步健全继续教育制度,为社会和企业输送具备熟练技能的专业人才,促进各类专业人员的知识更新与技能提高;(4)在知识应用系统中,要在促进市场发挥主导作用和推动企业以及社会成为知识应用主体的同时,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在制定促进和执行促进知识应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建设知识和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作用,强化知识产权法规,以提高知识转化为经济实力的能力与效率,促进我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知识扩散网络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知识获取与应用能力的提高。

第二层次,加强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与作用的政策。这主要包括:(1)加强知识创新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人员的、课题的、机构的和系统的合作,加强知识创新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要在国家政策、系统政策、单位政策、决策层次、执行层次和过程层次等不同水平上,加强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2)加强技术创新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要加强知识、技术、信息、人才、资金的快速流动,建立创新网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知识发明人和新知识应用者的合法合理权益;(3)加强知识传播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要加速发展高等教育,发展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普及初等教育,完善继续教育,全方位地加快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4)加强知识应用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要鼓励社会所有的企业、机构和组织及时地获取最新知识,掌握最新知识,应用最新知识,要强化政府部门通过获取最新知识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的意识,以减少其由于知识和信息不完全或不新颖而带来的决策失误。

第三层次,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率的政策。这主要包括:(1)政策整合。政府部门要通过鼓励各行为主体和子系统之间的合作,促进整个系统的整合。政府部门之间要加强分工与协调,通过政策和法规的制定,达到促进整个系统整合的目的;(2)产学研合作。要通过项目组织、政策创新与制度创新,促进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尤其要注重形成人员和机构之间的真诚合作;(3)人员流动。要通过有效的人才流动,促进知识流动、技术流动、信息流动、创新流动;(4)基础设施。要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和了解,提高各行为主体的创新效率,降低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运行成本;(5)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障的各项措施,为人才合理流动创造适宜的条件,为各行为主体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通过上述三个层次上的政策制定与实施,促进我国在2010年左右基本形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当代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具备能够支撑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创新能力,使我国的综合创新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造就一批有国际影响和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国立科研机构和重点高等院校。

三、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四大工程

在我国面向21世纪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经贸委、科技部和教育部分别制定和实施的“四大工程”,构成了支撑和促进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国家创新能力扩展的重要力量。

(一)中国科学院的《知识创新工程》

1998年6月,中国科学院开始实施《知识创新工程》。

1.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观念,遵循科技发展规律,把握国际科技发展趋势,瞄准国家中长期战略目标,建设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国家需求和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家知识创新系统,形成有序化、规范化、国家化的国立科研机构管理模式,为大幅度提高我国科技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2.基本原则

瞄准国家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国际科学前沿;有所为有所不为;高目标;高起点;高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工作方法。

3.总体目标

到2010年前后,基本达到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规律、具有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高效运行的国家知识创新系统及运行机制;重点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国家知识创新基地(国立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大学);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我国知识创新整体实力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4.重点任务

建设国家知识创新系统;提高知识创新系统的效率;创造有利于知识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培养;结合国家重点科技计划和《211工程》的组织实施,到2005年前后,重点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00个左右的国立科研机构、20个左右的跨学科、跨地区或区域性国立综合研究中心、10所左右的教学科研型大学。

5.主要措施

做好《知识创新工程纲要》的组织和启动工作;建立国立科研机构体制和现代科研院所管理制度;设立流动人才专项基金;继续推进国家各项重点科技计划;逐步改善科研环境,建立良好的科研支撑条件体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二)国家经贸委的《技术创新工程》

1996年国家经贸委决定实施《技术创新工程》。

1.指导思想

积极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1000户大中型企业为重点,从政府、企业、社会三方面系统地推进技术创新工作,把研究开发、生产以及实现商业利益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加速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2.工作原则

坚持市场实现程度是检验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坚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坚持技术创新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技术改造、产品质量、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的紧密结合;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点面结合,逐步推进”的工作方法。

3.主要目标

到2010年,通过1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大型企业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名牌产品和关键技术的开发能力,产品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促进技术进步成为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主要途径,为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十五”期间,要全面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宏观指导、社会服务组织积极参与以及各方面协同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以及经济效益。

(三)科技部的《技术创新工程纲要》

国家科委(现为科学技术部)在1996年1月制定了《技术创新工程纲要》,并于1997年开始实施。主要分四个方面:1.建立技术创新的体系和机制。一是建立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如技术开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是建立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主的科技研究体系;三是建立社会化的中介技术服务体系。与此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包括人才机制、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投入机制、奖励机制特别是竞争机制等。

2.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一是开发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二是推广一部分重大的共性技术;三是形成一批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四是加强市场开拓能力。

3.加强技术创新的环境建设,创造一个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制定有关技术引进,高技术产业的税收、金融、关税等政策,从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推动公平竞争以及吸收和培养使用人才等方面制定一些政策;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增加创新意识;加强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以及实践经验的总结推广。

4.抓一批技术创新的试点与示范。一是区域示范,二是企业示范,三是高新技术开发区示范。

(四)教育部的《211工程》

《211工程》是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1993年推出的建设我国知识传播系统的重大工程规划,意为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1.目的

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培养高层次人才,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提高国家高等教育水平,加快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本立足于国内。

2.总体建设目标和任务

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高等学校以及一批重点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建立立足于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基地,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其中一部分重点高等学校和一部分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校和学科先进水平,大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取得较大成绩,适应地区和行业发展需要,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

3.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学校整体条件建设:造就一大批学术造诣较深、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特别应加速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保持一支政策业务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确保教育质量有较大提高;加强教学、科研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建设,为培养及吸引优秀人才创造必需的条件;提高办学规模效益;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努力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推动办学体制改革,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增强高等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

重点学科建设:主要是增强科技前沿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能力。在部分有条件的学校中选择一些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能够解决本领域的重大科技课题,并有希望取得突破性成果的重点研究基地,加强培养人才的实验室条件,拓宽学科面,形成一批学科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群、学科基地,以持续培养本领域高水平的骨干人才。努力形成覆盖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要行业和领域、带动学科和科技发展、分工合理、相互配套的重点学科体系。

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图书文献保障系统、现代化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等建设内容。

思考题

1.简述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要素与功能。

2.简述国家创新体系的两种主要模式及其特点。

3.简述我国建立21世纪国家创新体系的原则、政策框架和重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