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见这个通告,一时摸不着头路,心想太炎先生既讲国学,孔教是国学中的一部分,他为什么竟要这样的深恶痛绝?停了一刻,他演讲了,先说宗教和学问的地位的冲突,又说现在提倡孔教的人是别有用心的;又举了王闿运、廖平、康有为等今文家所发的种种怪诞不经之说,他们如何解“耶稣”为父亲复生,如何解“墨者钜子”即十字架,如何解“君子之道斯为美”为俄罗斯一变至美利坚;他们的思想如何起源于董仲舒,如何想通经致用,又如何妄造了孔子的奇迹,硬捧他做教主。
我听了这些话真气极了,想不到“今文家”竟是这类的妄人!
我以前在书本里,虽已晓得经学上有今古文之争,但总以为这是过去的事情,哪里知道这个问题依然活跃于当世的学术界上!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到了现在科学昌明的时代,还有这班无聊的“今文家”敢出来兴妖作怪?
“古文家”主张《六经》皆史,把孔子当作哲学家和史学家看待,我深信这是极合理的。我愿意随从太炎先生之风,用了看史书的眼光去认识《六经》,用了看哲人和学者的眼光去认识孔子。
在学问上只当问“真不真”很不幸的,“国学会”开讲还没有满一个月,太炎先生就给袁政府逮捕下狱。我失掉了这一个良师,自然十分痛惜。但从此以后,我在学问上已经认清了几条大路,知道我要走哪一条路时,是应当怎么走去了。
我以前对于读书固极爱好,但这种兴味只是被动的,我只懂得陶醉在里边,想不到书籍里的东西可以由我的意志驱遣着,把我的意志做它们的主宰。
现在忽然有了这样一个觉悟,知道只要我认清了路头,自有我自己的建设,书籍是可备参考而不必作准绳的,我顿觉得旧时陶醉的东西,都变成了我的腕下的材料。
于是我有了烦恼了:对于这许多材料,如何去处置呢?处置之后作什么用呢?处置这些材料的大目的是什么呢?
这些问题时时盲目地侵袭我的心,我一时作不出解答来,很感着烦闷。
不知是哪一天,这些模糊的观念,忽然变成了几个清楚的题目:
(1)何者为学?
(2)何以当有学?
(3)何以有今日之学?
(4)今日之学当如何?我有了这四个问题,每在暇闲中加以思索,并且搜辑他人的答案,而施以批评。大约民国三年至六年,这四载中的闲工夫,都耗费在这上面了。
当我初下“学”的界说的时候,以为它是指导人生的。
“学了没有用,那么费了气力去学,为的是什么!”普通人都这样想,我也这样想。
但经过了长期的考虑,始感到“学”的范围原比人生的范围大得多,如果我们要求真知,我们便不能不离开了人生的约束而前进。所以在应用上,虽是该作“有用”与“无用”的区别,但在学问上,则只当问“真不真”,不当问“用不用”。学问固然可以应用,但应用只是学问的自然的结果,而不是着手做学问的目的。
从此以后,我敢于大胆作无用的研究,不为一班人的势利观念所笼罩了。
这一个觉悟,真是我的生命中最可纪念的,我将来如能在学问上有所建树,这一个觉悟决是成功的根源。追寻最有力的启发,就在太炎先生攻击“今文家”的“通径致用”上。
我当时愿意在经学上做一个“古文家”,只因听了太炎先生的话,以为“古文家”是合理的,“今文家”则全是些妄人。但我改不掉的博览的习性,总想寻找“今文家”的著述,看它如何坏法。
果然,《新学伪经考》买到了。翻览一过,知道它的论辩的基础完全建立于历史的证据上,要是古文的来历确有可疑之点,那么,康长素先生把这些疑。
点列举出来也是应有之事。因此,使我对于“今文家”平心了不少。
后来又从《不忍杂志》上读到《孔子改制考》,第一篇论上古事茫昧无稽,说孔子时,夏、殷的文献已苦于不足,何况三皇、五帝的史事,此说即极惬心厌理。下面汇集诸子托古改制的事实,很清楚地把战国时的学风叙述出来,更是一部绝好的学术史。
虽则他所说的孔子作《六经》的话,我永不能信服,但《六经》中参杂了许多儒家的托古改制的思想,是不容否认的。我对于长素先生这般的锐敏的观察力,不禁表示十分的敬意。
我始知道“古文家”的诋毁“今文家”大都不过为了党见。这种事情原是经师做的,而不是学者做的。
我觉得在我没有能力去判断他们的是非之前,最好对于任何一方面也不要帮助。
于是,我把今、古文的问题暂时搁起了。
章太炎:从经师改装的学者
又过了数年,我对太炎先生的爱敬之心更低落了。
他薄致用而重求是,这个主义我始终信守,但他自己却不胜正统观念的压迫,而屡屡动摇了这个基本信念。
他在经学上,是一个纯粹的“古文家”,所以有许多在现在已经站不住的汉代古文家之说,也还要替他们弥缝。
他在历史上,宁可相信(《世本》的《居篇》《作篇》,却鄙薄彝器、钱物、诸谱为琐屑短书;更一笔抹杀殷虚甲骨文字,说全是刘鹗假造的。
他说汉、唐的衣服车驾的制度都无可考了,不知道这些东西在图书与明器中还保存得不少。
在文学上,他虽然标明“修辞立诚”,但一定要把魏晋文作为文体的正宗。
在小学上,他虽是看言语重于文字,但声音却要把唐韵为主。在这许多地方,都可证明他的信古之情比较求是的信念强烈得多,所以,他看家派重于真理,看书本重于实物。
他只是一个从经师改装的学者。
二、整理国学的发轫
我的野心真太高了。要整理国学,就想用我一个人的力量去整理清楚;要认识宇宙,就想凭了一时的勇气去寻得最高的原理。
我的幼年最没有恒心。
十余岁时即想记日记,但每次写不到五六天就丢了。笔记亦然,总没有一册笔记簿是写完的。
自从看戏成了癖好,作《论剧记》,居然有始有终地写了好几册。后来读书方面的兴致渐渐超过了看戏的兴致了,又在《论剧记》外,立《读书记》。(《读书记》的第一册上,有这样一段小叙:
余读书最恶附会;更恶胸无所见,作吠声之犬。而古今书籍犯此非鲜,每怫然有所非议。苟自见于同辈,或将诮我为狂。……吾今有宏愿,在他日读书通博,必举一切附会影响之谈,悉揭破之,使无遁形,庶几为学术之豸。
这是民国三年的下半年。这一年的国文教师是马幼渔先生(裕藻),文字学教师是沈兼士先生,他们都是太炎先生的弟子,使我在听了太炎先生的演讲之后,更得到一回切实的指导。因此,我自己规定了八种书,依了次序,按日圈点诵读。
笔记簿:千金的敝帚
这一年,是我有生以来正式用功的第一年。可是做得太勇了、常常弄到上午二时就寝,以至不易入眠,预伏了后来失眠症的根基。
我的读书,总欢喜把自己的主张批抹在书上,虽是极佩服的人像太炎先生,也禁不住我的抨击。
别人读(《国故论衡》时,每以为《文学总略》是最好的一篇,我却以为其中除了“经、传论业”一段考证以外,几乎完全是废话,既不能自圆其说,即攻击别人的地方也反复自陷。例如萧统《文选》本为自成一家之选文,不必要求完备,其序中亦只说选文体例,不是立文学界说,而太炎先生斥其不以文笔区分而登无韵之文,又说他遗落汉、晋乐府为失韵文之本。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要完备各方面的体制了,他从经史中寻出各类篇章的根源,可谓得文之本,但又斥他“经典成文布在方策,不虞溃散,钞将何为!”
这等读书时的感想,逢到书端上写不下,便写入笔记簿里。写的时候,也只大胆顺着意见,不管这意见是怎样的浅薄。到现在翻开看时,不由得不一阵阵地流汗,因为里边几乎满幅是空话,有些竟是荒谬话;又很多是攻击他人的话,全没有自己学问上的建设。但一册一册地翻下去时,空虚的渐渐变成质实了,散乱的也渐渐理出系统来了,又渐渐倾向到专门的建设的方面了,这便使我把惭愧之情轻减了多少。
因此使我知道,学问是必须一天一地实做的,空虚和荒谬乃是避免不了的一个阶段;惟其肯在空虚和荒谬之后作继续不断的努力,方有充实的希望。又使我知道,我现在所承认为满意的,只要我肯努力下去,过了十年再看,也还是一样的羞惭流汗。所以我对于我的笔记簿,始终看作千金的敝帚。
用时代分目录
以前我弄目录学时,很不满意前人目录书的分类,例如《四库全书总目》为要整齐书籍的量,把篇帙无多的墨家和纵横家,一起并入杂家。
我的意思,很想先分时代,再分部类,因为书籍的部类,是依着各时代的风尚走的。换句话说,我就是想用了学术史的分类,来定书籍的分类。大概的分法,是周、秦为一时代,两汉为一时代,六朝又为一时……再从周、秦的时代中,分为经(如《诗书》)、传(如《易传》)、记(如《礼记》、纬(如《乾鉴度》)、别经(如《仪礼》)、别传(如墩子夏易传》)、别记(如《孔子家语》)、别纬(如《乾坤鉴度》)等。又分别白文于注释之外,使得白文与注释可以各从其肘≥不相牵累,例如《诗经》就可不必因为有了《毛传》而称为“毛诗”。
这些见解固然到现在已经迁变了许多(各时代的中心虽各有显著的差异,至于各时代的两端,乃是互相衔接的,必不能划分清楚),但中国的学问是向来来只有一尊观念而没有分科观念的,用历史上的趋势来分,似乎比较定了一种划一的门类。而使古今观点不同的书籍悉受同一的轨范的可以好一点。
民国四年,我病了,休学回家。
用时代分目录的计画,到这时很想把它实现,就先从材料最丰富的清代做起。《书目答问》的《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是一个很好的底了,又补加了若干家,依学术的派别分作者,在作者的名下列著述,按著述的版本见存佚,并集录作者的自序及他人的批评,名为《清代著述考》(即《古史辨》第一册上编第一篇中所说的《清籍考》)。
弄了几个月,粗粗地成了二十册。
同时在《著述考》外,列表五种:(1)年表;(2)师友表;(3)籍望表;(4)出处表;(5)著述分类表,用来说明清代学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但编成的只有“籍望表”一种。
从这种种的辑录里,使我对于清代的学术得有深入的领会。我爱好他们的治学方法的精密,爱好他们的搜寻证据的勤苦,爱好他们的实事求是而不想致用的精神。
以前我曾经听得几个“今文家”的说话,以为清代的经学是“支离、琐屑、馒钉”的,是“束发就传,皓首难穷”的,到这时明白知道,学问必须在繁乱中求得的简单才是真实的纲领,若没有许多繁乱的材料作基本,所定的简单的纲领便终是靠不住的东西。“今文家”要从简单中寻见学问的真相,徒然成其浅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