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5515300000076

第76章 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

周培源

自学,是我们当今造就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什么叫成才?人们有一种习惯的看法是:通过自学的途径,考取大学和研究生,成了科学家、工程师,著书立说,有作品出版。我们说,这样可以算作成才,但“成才”不能只局限在这个范围内。从许多青年自学有成绩的事实中,我们认为,凡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凡是从丰富的实践中总结出工作的系统经验,使学习成果超出一般的水平;凡是工作和劳动对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都称得上自学成才。

自学,学什么?我想不外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类。专业知、识种类繁多,但必须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学好专业知识。如果没有打好基础就去学专业知识,就很可能学不进去;即使学到一点专业知识也不会巩固。为了学习并深入钻研专业知识,非学好基础知识不可。所谓基础知识,大致是指相当于中学的文理两科的知识。

今天,在我们社会上流行着一股“重理轻文”的不好风气。要搞四个现代化二建设,当然需要科学技术,但文科也不能偏废。文理两科的知识,应该并重,它们是互相支持,相互为用的。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它们都是基础,都应该学好,缺了文,理也学不好。广义他讲,“文”是文科,包括社会科学在内。

如果一个人对文科和社会科学所知太少,如对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法律等知识知道得很少,甚至一点都没有,他那个“理”学了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上海复旦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同志在上海举行的语文教学研究会上讲话时说: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我的意见是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这是一位著名数学家讲的话,我看很有道理。

为什么掌握语文知识在学习中占这样重要的地位呢?道理很简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行各业中,我们需要总结经验、汇报工作、交流成果、交流思想、相互讨论和相互学习。不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我们不仅要能够听懂别人的话,看懂别人写的文章或报告,而且我们自己也要能够说明白或写清楚自己的意见,使别人能听懂我们的话,看懂我们写的东西,因此我们就要在语法修辞上下功夫。我记得在解放初期,我们党就十分重视语文教育。为了教育广大人民和干部掌握好必要的语文知识,《人民日报》长期连续不断地发表两位语言学家吕叔湘和朱德熙合写的有关“语法修辞”的文章。现在看来,那时《人民日报》这样做有深远的意义。

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但是,我们的文化不同于其他古代文化的一个特点是,几千年来它一直没有中断。我们丰硕的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丰富我国人民而且可以丰富世界人民的精神文明的宝库。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此感到无比自豪。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我国的历史一一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一课,而且也要学习古代汉语,能够阅读古典文献,懂得古代文学艺术。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中“五讲四美”的组成部分。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在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只能钻研古代典籍。在当时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如果读书人对一些经典文献理解不透,在“士林”中就传为笑柄。我在青年的时候,就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孟子》有一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一个读书人就这句话问另外一个读书人说:“《孟子讲的尽信书这本书到底是什么书?”那人讽刺地回答说:“尽信书是一本好书,但无书这本书比尽信书还要好!”

当然,我们立志自学成才的青年,不能像封建时代的“士大夫”那样以毕生的精力专门去钻研浩如烟海的书籍,但我们要本着“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去研究古代文化。就拿《孟子》上面这句活来分析,它含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成分。如果爱因斯但尽相信牛顿力学的空时观,他就不会发现相对论,而20世纪的物理学很可能就不会有现在的面貌。同样,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也有类似的情况。“以粮为纲”在某一个时期、某一地区并在某种自然条件下是可以促使农业增产的,但是在任何时期、任何地区、任何条件下把它当作发展农业生产的指导纲领,就会变成灾难。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尽信书”这个教训难道还不够惨痛吗?

以青年自学成才来说,20世纪的中国出了两位典范,一位是鲁迅先生,一位是郭沫若同志。他们在青年时代都到日本去自愿学医学,后来当他们看到中国人民在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之下过着水深火热的苦难生活,才改学文史,从事写作来进行革命工作。通过学习、工作、实践与斗争,鲁迅先生成为近代中国最伟大的革命文学家、马克思列宁主义战士。郭沫若同志是文学家、诗人、考古学家、金石学家、书法家、翻译家,是一个在几个学术领域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他们二位是青年自学成才的光辉榜样。

当然,我们不能拿鲁迅和郭沫若的造诣来要求大家。但是另~方面,如果没有掌握我国的语文知识、基本写作技能,缺乏历史、地理等应有的常识,他就不能算作有相当文化素养的中国人。在我所认识的老一辈的知识分子当中,像有92岁高龄的社会科学家许德珩同志,不用说,他的诗、文、书法都有很高的造诣,即使在自然科学家中,也有不少人具有精湛的文史知识,例如,竺可桢同志是我国和世界著名的气象学家和物候学家,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对我国古典文献十分爱好,广泛阅读,至老不衰。他在专业的研究中,大量地引用了古典文献。他在物候学的研究中,引用了许多古代的诗句作为证明,例如,在谈到长江黄河流域海拔超过四千米的地方不但无夏季而且无春秋时,就引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明这是记实。竺老还把自然科学引入了版本校勘学的领域;例如,王之涣《凉州词》:“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他考证说,这是很合乎凉州以西玉门关一带春天情况的。玉门关是古代通往西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唐朝开元时代,写边塞诗的诗人,对于安西、玉门关一带春天几乎每天日中都要刮起黄沙、直冲云霄的情况是熟悉的。但后来不知在何时,玉之涣《凉州词》第一句便被改成“黄河远上白云间”。到如今,书店流行的唐诗选本;统沿用改过的句子。实际上黄河和凉州及玉门关谈不上有什么关系。竺可桢同志这番考征,比起一般的考证更进一步,更带有科学性,所以更有说服力。可见,自然科学工作者如果具有广泛的文史知识,不但能推动本身的科学研究,还能反过来影响文史研究。总之,自学成才是一条必由之路,不进学校必须自学,即使进了学校,教师也只能起指导、咨询和辅助作用,学生成才也主要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自学成才,必须打好基础,获得一定的文史知识是自学成才的基础。真能掌握文史知识是会遇到困难的,克服这些困难的关键在于坚持,在于锲而不合,坚持学习几年一定会学通。我坚信,我们的青年一代一定会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