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要有灵气
5552300000006

第6章 灵活机变,把钢用在刃上(3)

此后,康熙带领二阿哥、允祥和几个小皇子出塞打猎。父子数人正玩得高兴,京城忽然传来消息,说是皇十八子病重,虽百般治疗,全无起色。康熙得到这消息后,大为焦虑,但二阿哥却因为十八子病重,自己又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而喜形于色。康熙见状,再也无法容忍了,当时大骂了二阿哥一番。而他非但不知惭愧,反而出言顶撞,致使康熙震怒,决意要立即废除二阿哥。就这几件事,康熙看出二阿哥是个“全无手足之情”的“狂悖愚顽”。

康熙虽然痛恨太子,但他却把太子的狂悖归结到一些亲近太子的诸大臣身上。他认为正是那些大臣教坏了太子。同时,子不教、父之过。康熙也认为太子的狂悖失德,自己有一定的责任。

据此,康熙在废除二阿哥之前,就以“结党妄行,议论国事”的罪名罢免了许多亲近太子的官员,并把其首领大学士索额图收监候审,将其囚死在狱中。索额图曾出任大学士,后改任领侍卫大臣,此人系满洲人氏,又是二阿哥的生母孝诚仁皇后的叔叔,因此当时权倾朝野。据说他“专权用事,贿赂公行,人多怒之”。无法否认的是,他一直在极力促成外孙夺取皇位一事,并为二阿哥邀结了一批朝廷重臣,结成太子党,共同策划拥立二阿哥早登大宝。康熙最不能容忍的即是皇子们结党营私,争夺皇位。因此索额图的获罪是不可避免的。

当时与索额图为首的太子党公开做对的,是大阿哥的舅舅、大学士明珠。大阿哥允疠是庶出,所以没被立为太子。明珠自然不愤,就联络了户部尚书索伦、刑部尚书徐乾和大学士余国柱等人结成阿哥党,公开与索额图做对。他们的命运也很惨,康熙同样罢免了这些人的官职,并处以重罪。

康熙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任何一个阿哥结党,都会危及到他的皇权。在君权至高无上的封建社会里,帝王只能是一统天下。

一统天下。所以,二阿哥最大的不智,就是不应该与父皇康熙争权夺势。

二阿哥被废后,第一个跳出来争位的就是大阿哥允疠。当时支持允疠的阿哥党明珠、余国柱等人已被康熙罢免了,但允疠并不死心。特别是在八阿哥允祀的支持下,允疠更是有恃无恐。

八阿哥允祀在兄弟们中才智堪称第一,特别是他礼贤下士、谦恭仁慈的作风,颇受朝中诸大臣的拥护。因此他的势力非常庞大。他之所以会支持允疠,主要是因为他是允疠的生母惠妃一手带大的,两人兄弟情深。另一方面,允祀虽然颇有作力,但其生母却是辛者库贱籍。所谓辛者库,亦即奴隶的意思,也就是说,允祀出身不好,其生母是奴隶。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允祀的这种出身无疑会给他争夺皇位带来极坏的影响。因此,他起初采取了支持允疠的策略。

有了允祀这个强有力的支持者,允疠便越发明目张胆起来。在押送二阿哥回京的途中,他受命保护康熙的安全。这使他产生了错觉,认为康熙已有立他为太子之意。因此,急于求成的允疠一方面捉拿了太子的手下,严刑逼供企图迫使他们承认二阿哥有篡位的居心;另一方面又向康熙进密言,声称假如父皇想处死二阿哥又怕落不慈之名,他可以替康熙下手。他如此露骨的参与夺储一事,激起了康熙的愤怒,更使康熙为之不寒而栗。因此康熙斥责允疠“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骂他是“乱臣贼子,天理国法,皆不能容者”。自此,允疠走去了康熙的宠信。

允疠失宠后转而开始支持允祀。他说:“相面人张明德曾旧允祀日后必有大贵。”希望借命运之说打动康熙,不料却因此引发了康熙的疑虑,进而使他又查出另一阴谋。

由于康熙子嗣众多,又颇有几个出色的儿子,因此诸王争位的情况在当时非常复杂激烈。甚至达到了不择手段、无所不用的程度。这就导致了他们兄弟相残、全不念父子兄弟之情的残酷场面。纵观中国历史,在历代王朝中,为争夺诱人的皇位,子弑父、父戮子的情形曾不断发生,如汉武帝屠子,李世民杀兄,兄弟相残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曹植的七步诗是最为著名的一例。时间到了康熙朝,其残忍的争位程度则更是犹有过之。

允祀虽然出身不好,但他却颇有心机。表面上他礼贤下士,谦恭做人,实际上却是为笼络人心,以实现他称帝的勃勃野心。在二阿哥被废前,允祀的最大挡路石自然是太子。对此,允祀采取了如下措施:广结人心,争取各方面支持;团结兄弟,共同对付二阿哥,并在康熙面前攻讦他;企图暗杀皇太子。

暗杀皇太子,是允祀所采取的最毒辣的行动。这个行动是由允祀算命引起的。当时有个叫张明德的算命先生常在王公府走动。此人颇会钻富,又能信口开河讨众王公欢心,因此在当时名声很响。允祀得知张明德这个人后,将其请人府中。张明德当时已揣度出允祀的极尊。同时声称自己认识许多武林高手,而太子恶名昭彰,自己愿意请一帮好汉,剪除太子。如此一来,允祀及其党羽允疠等人就动了恶念。

也正因为如此,大阿哥允疠才在康熙面前提到八阿哥允祀是大富大贵命。不想引起康熙的疑虑,一查之下,发现了允祀等人的阴谋。震怒之下的康熙凌迟处死了张明德,并以“知情不报,妄蓄大志”的罪名,革除了允祀的爵位。

纵观当时的争位情形,八阿哥允祀原本是占尽先机的。首先,朝野上下一致看好允祀,其次,康熙也认为允祀堪当重任。因此,在二阿哥被废后,立即命允祀署理内务府事务一—清朝贯例,皇室内每有重大事件发生,如皇帝、太后驾崩等,便常派皇子或皇上的兄弟接管内务府事务。由此可见,康熙当时曾对允祀寄予厚望。

但是,允祀错了,他错就错在太明目张胆急功近利了。以致于康熙发现了他企图谋杀太子的居心。此外,康熙也不能容忍允祀的太过聪明。允祀刚刚接管内务府,就急着为自己网罗人才,大肆收买人心。当时,前内务府总管凌普案发,康熙严令允祀察处凌普。凌普乃是太子允祀乳母的丈夫,他曾借助太子势力,贪婪不法,允祀为了收买人心,竟然包庇昔日的冤家对头,草草了结了此案。

康熙得知这件事后大为恼火,直斥允祀是“到处妄博虚名,凡朕有所宽宥有所施恩处,俱归功于己,人皆称之”。康熙由此看到了允祀比二阿哥更危险,即:“二阿哥悖逆,屡失人心,此人之险恶处,百倍于二阿哥也。”

除了八阿哥允祀之外,在诸王争位中,三阿哥允祉也堪称是个厉害角色。由于他本人以博学著称,所以当时多与文人学者打交道。而文人学者虽然名声响亮,但在朝中并未握有实权。因此,允祉不能像大阿哥允疠、二阿哥和八阿哥允祀那样广结权贵,这就使他无力借助外部势力与另外几位兄弟争衡。基于这些原因,三阿哥采取了釜底抽薪、雪上加霜的策略来打击政敌。所谓釜底抽薪、雪上加霜,就是当允疠、允祀威风八面之时,允祉突然向康熙告发允疠企图谋害太子以夺取储位。当时允疠因向康熙进言说:“今欲诛二阿哥,不必父皇亲自出手,儿臣可待劳也。”康熙听罢大为震惊,一怒之下指斥允疠:“似此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之人,询为乱臣贼子,天理国法皆不能容也。”

三阿哥允祉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揭发大阿哥与蒙古喇嘛巴汉格隆相勾结,企图利用邪术咒死二阿哥一事。康熙听后派人追查,巴汉格隆招认了与允疠相勾结的事实,同时还交出了十几个身上扎满银针,背后写有二阿哥名字的小木人。在人赃俱获的情况下,大阿哥允疠无从狡辩,轻而易举地就被允祉击败了。为此,康熙革去允疠王爵并将其终身监禁,接着又顺藤摸瓜查出了八阿哥谋害太子的罪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三阿哥允祉的确算个城府颇深的人物。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与其他皇子相比,最有识量、最能揣摩人心的还是四阿哥雍正。

所谓识量,是指雍正在这一系列皇子争储的事件中能够高瞻远瞩,凡事从全盘考虑,既不踌躇不前,又能把握住一个“度”字,做到适可而止。

首先,当二阿哥被废时,雍正并没像大阿哥允疠、八阿哥允祀一样急于出来争夺储位。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他知道自己既没有大阿哥那样多的支持者,也没有八阿哥那样高的声望。假如他急于跳出来与老大、老八争衡,无异于以卵击石。因此,他采取了以静制动的办法,任其争斗的方法。正是这个以静制动的策略,使雍正逐渐化被动为主动。

当时,大阿哥允疠夺储呼声高涨,此后八阿哥允祀离储位也似乎只有一步之遥。在这样的情况下,雍正既没做牵制老大、老八势力的事,也不对二阿哥落井下石。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争斗中,雍正这种几近于无动于衷的沉着态度,正好深得决定性的人物——父皇康熙的心。雍正以静制动、静观其变、坐观其斗的处事谋略收到了预期的成效。

8、把时机放在欲望的最高点

只要我们打开电视、报纸,映入眼帘的都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可见商家们还是很看重广告这张王牌的。但是要把广告如何做好、做得精,却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而最好的方法是把良机放在人们欲望的最高点,这样广告的力量就会发挥到极限。

领带大王曾宪梓一直非常重视产品的广告宣传,而且十分注重广告艺术。他认为好的广告事半而功倍,反之则事倍而功半。

大名鼎鼎的“金利来”领带最初是在一个简陋的小作坊里生产的,但它最终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大雅之堂,跻身名牌之列,靠的就是过硬的质量和别出心裁的广告宣传。

八十年代初,随着大陆市场的繁荣,西装开始成为大中城市着装热点,许多香港的厂家着手有计划地打入大陆的服装市场。曾宪梓也开始为“金利来”领带进入大陆市场设计一着妙棋。从1981年起,曾宪梓耗资百万开始在大陆电视网大张旗鼓地做广告宣传,“金利来”领带很快就覆盖了大陆广告市场。人们只要打开电视机,准能听到那句意味深长的广告词:“金利来领带,男人的世界。”连几岁的孩童都能念诵。然而,想乘机赚一笔的商人遍寻全国市场却没有“金利来”的影子。原来,这是曾宪梓有意造成的市场空缺,让销售和宣传有一段时空间断。根据价值规律,供不应求,必然会引起产品价格上涨,这种情景持续了整整两年,广告宣传耗资百万,产品却难觅踪迹。曾宪梓稳坐香港,按兵不动。香港商界为之震惊,深深佩服曾氏的深谋远虑。

1983年,“金利来”不慌不忙地进入了内地市场,人们蓄积已久的购买欲望很快地迸发出来,使“金利来”销量空前,获得了巨额利润。曾宪梓仍然采取同样的做法,全力稳定大陆、香港的市场,对东南亚各国只按计划播出宣传广告。两年后,“金利来”又一次主宰了东南亚领带市场。

曾宪梓的“时空间断式”推销法,在香港商界尚属首创。实践证明,这确实是一招妙棋。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大规模全方位广告宣传的同时,产品销售热潮便已经开始,这被认为是机不可失的“黄金时刻”。曾宪梓却将它放弃了,有意造成宣传与销售的时空间断,而且耐心地等待长达两年之久,令消费者由好奇到寻觅,由寻觅到渴望,形成消费势能的递增蓄积,犹如大坝之于江水,人为地制造水位落差,最后形成万马奔腾之势。

光打雷,不下雨,把人的好奇心一直吊到嗓子眼,然后不慌不忙地现身,侦探小说谓之“悬念”。曾宪梓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把“悬念”运用到了广告上,正是这种前所未有的逆向思维,使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9、“策动人心”,难事也会变简单

有的人在办事过程中,喜欢用“策动人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通常采用“暗示”的方式。暗示的好处是暗示者不需要允诺什么,而受暗示者就会给自己做出各种“投己所好”的好处。既然是他自己的允诺,那么事后就只能怪他自己,而与暗示者就没有关系了。

犹太商人一般都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会说多种语言,而且还善于雄辩。这里就有一则犹太人运用语言能力说服对方的经典事例:

穷售货员费尔南多在星期五傍晚到达一座小镇。他没有钱吃饭,更没有钱住旅馆,只好到犹太教会堂找管事的人,请他介绍一个能提供安息日食宿的家庭。

管事的人打开记事本,看了一下,对他说:“这个星期五,经过本镇的穷人很多,每家都安排了客人,只有开首饰店的西梅尔家例外,因为他一向不肯收留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