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里克利统治期间,雅典的民主政治充分发展,被认为是为希腊奴隶制民主高度发展的典型。伯里克利所处的年代正值雅典全盛时期,他本人从小受到了希腊文化的熏陶,因此他将希腊文化融入到他所制定的政策中去。他提倡民主,为了使得一般民众能够充任国家职位,他削弱了执政官的权力,制定了公职津贴制度,同时规定除大将军外的所有公职人员都能得到政府津贴。伯里克利当选将军后,竭力维护雅典对各城邦的控制,花大力气扩建舰队。他提倡积极发展工商业,重视文化的建设,重新修建了雅典城。伯里克利一生投身于雅典的改革之中,他的改革促进了雅典奴隶制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的繁荣,使得民主政治的发展达到了极点。
【要点提炼】
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历史进步性。它培养了雅典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使得雅典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全面繁荣,创造了希腊文明的辉煌。不过,由于雅典民主政治只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是为了加强统治阶级的统治,因而它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5.秦始皇统一天下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时,国家统一的条件已经具备。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这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人民饱受战争的蹂躏,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实现统一;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在战乱烽烟中运用智慧以军事手段横扫六合,削平宇内,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混战割据的局面,翻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此,统一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秦王嬴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完成统一大业,功不可没。
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以咸阳为都城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王嬴政也成为中国封建王朝中第一个皇帝。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秦朝颁布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首先,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秦王嬴政之所以称自己为始皇帝,一来认为自己的子孙后代万世千秋,会一直统治中国,自己仅是开始;二来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用王这个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威望,所以采用皇帝的称号。从此皇帝代替王,成为了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秦始皇规定,皇帝自称用“朕”,皇帝的命称为“制”,令称为“诏”,皇帝的印章为“玺”;皇帝的妻子为“皇后”,父亲为“太上皇”,母亲为“皇太后”。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集行政、军事、经济等大权于一身。自秦朝开始,皇帝制度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
其次,加强中央政权组织。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皇帝是一国之君,皇帝以下为三公和九卿,其中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为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等。据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如何有效地管理国家成为了一大难题。当时多数大臣提倡仿效周王朝,实行分封制;而李斯则提出了郡县制。分封制易于导致权力分散,最后天子都难以控制;郡县制则使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永保稳定。最后秦始皇经过深思熟虑,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尽罢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郡县制的推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它有利于集权和统一。由于郡县控制地方,集中了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权力。郡县制是“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第三,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颁布了大量的加强中央集权的律令。
这为秦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律竹简中,不仅有对商鞅制订的秦律的解释和案例,还有从商鞅变法以来先后修订的各方面的律令,如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徭律、司空律、军爵律、置吏律、效律、游士律、牛羊律、傅律、捕盗律等等,不下数十种。这仅仅是秦律的一小部分,但从中可以看出它涉及的范围极广,它体现了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对劳动人民使用刑罚进行残酷的剥削。因此说秦律是加在农民身上的沉重的枷锁。
第四,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秦统一六国前,由于各国货币种类繁多,形状各异,轻重不一以及换算复杂,使得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使用十分不方便。因此秦始皇规定废除六国货币,统一以秦国货币为标准,在全国使用。同时他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重新铸造新版圆钱,统一规定货币的种类、形状、轻重和大小;规定统一的货币换算方法,把货币分为三等,以黄金为上币,镒为单位,每镒重24两,以铜半两钱为下币,一万铜钱折合一镒黄金,以布为中币;规定只有国家拥有货币铸造权,任何私人不得铸币,由国家将过去重量不一的旧铜钱全部重新改铸成半两钱,地方政府铸币,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设计铸造;在法律上明确规定私铸货币者有罪,一旦发现,严加制裁。秦始皇的这些改革措施,实现了货币的统一,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为了发展经济,秦始皇对统一前各不相同的度量衡进行了改革,制定了统一度量衡的措施。具体内容是:以秦国原来的度量衡为基础,废除六国的旧制,制定了新的度量衡制度,新的度和量都以10进位,度的单位有寸、尺、丈、引;量的单位有合、升、斗、桶(斛),衡制规定铢、两、斤、钧、石,24铢为一两,16两为1斤,30斤为1钧,4钧为1石。官府制作统一的度量衡器发至全国,以作为标准器。秦朝度量衡的统一对后世历代具有重要意义。在秦以后的两千多年中,各种度量衡单位的数值,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很多变化,但各种基本单位及其相互的比值等制度都长期继续下来,而且基本保持着全国范围的统一,这也是秦始皇对国家统一事业的一大贡献。
除此之外,秦始皇还对文字进行了统一,宣布以秦小篆为统一书体,创造出了隶书这种比小篆更加简便的新书体。小篆和隶书在全国的通用,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利于中国文化古籍的保存和流传,有利于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
第五,焚书坑儒。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严厉镇压不满秦朝统治的人,在全国范围内烧毁除了《秦记》之外的所有史书以及私自收藏的经书和诸子百家的典籍。焚书坑儒是历史文化的大劫难,给中华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表面上焚书坑儒起到了杀一儆百的威慑作用,实际上更激怒了人们对朝廷专制统治的不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禁止以古非今,采取统一的思想是很必要的。但是焚书坑儒的手段过于残忍,更加激化了矛盾。
秦始皇中央集权制的实施,为维护封建统一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过于苛刻的制度使得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激化了社会矛盾。
秦王朝只在历史上存在了短短的几十年就被陈胜、吴广的起义推翻了。
【要点提炼】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奠定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6.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公元1至2世纪,罗马帝国处于极盛时期。罗马帝国不断扩张领土,使其成为历史上唯一的横跨欧亚非三大陆的强大国家。然而公元2世纪末,奴隶制经济开始出现由盛到衰的迹象,罗马帝国开始出现社会经济的混乱。罗马帝国之所以被称为“三世纪危机”,是因为农业萎缩、商业衰落、政局动荡,国内经常爆发奴隶起义。与此相反的是,奴隶主穷奢极欲,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
罗马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仅公元235年后的50年时间内竟换了10个皇帝。军官阿培尔心狠手辣,一月之内杀害了两个罗马皇帝。他欲盖弥彰,声称皇帝在回意大利的返程中染重病不治而亡。其实皇帝早已被他下了毒手,尸体也已经腐烂,发出臭味。当激愤的士兵纷纷要求严惩凶手时,阿培尔坚称皇帝已死,重选便是,并欲将聚众闹事者就地处决。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位勇猛的战士站出来与其对峙,当场揭穿了他的阴谋。于是两人拔剑厮杀,经过搏斗,阿培尔当场毙命。那位战士就是戴克里先,随后他便被拥立为罗马帝国的皇帝。戴克里先掌权后,过起了骄奢淫逸的生活。他花费巨资,建造宫殿;身穿金丝衣,脚穿宝石鞋,穷奢极欲的程度不可言喻。同时他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王权。他把元首的称谓正式改为“君主”,这意味着皇权将会被大大集中。他要求任何被准许谒见的人,都必须对他行跪拜礼。这种君主制成了后期罗马帝国相袭的一种统治形式。
戴克里先执政后意识到,凭他个人的力量对付奴隶起义及外族入侵,实在是孤掌难鸣;于是他采取了一个方法:东部各省组成东罗马帝国,西部各省组成西罗马帝国。两个帝国各自设立一个皇帝,两者享有同样的统治权。戴克里先自己负责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则由好友马克西米治理。他们各自把统治区域分成两个区,分别为自己使用了副职。从此,戴克里先和他的3个助手共4个人分别治理帝国的一部分,历史上称为“四帝共治制”。戴克里先退位后,君士坦丁继承了帝位。
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宣布废除了“四帝共治”制度,独揽军政大权,重新统一了罗马帝国。当时罗马城已经不再是全国经济的中心,取而代之的是拜占庭,于是,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将首都从罗马城迁往拜占庭,同时把拜占庭的名字改为君士坦丁堡。除此之外,君士坦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改革。如颁布一系列法律,竭力维护奴隶制度,使得奴隶和隶农的境遇更加恶化;加强对奴隶的奴役和镇压,明确指出奴隶主有权处死奴隶,宣布贫民出卖子女为合法。
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罗马帝国已经处于土崩瓦解的边缘,无法形成强大的力量。公元337年,随着君士坦丁的死亡,罗马又开始了争权夺位的斗争。君士坦丁的3个儿子平分秋色,将罗马帝国一分为三。公元379年,狄奥多西一世一度恢复了罗马的统一。但在他死后,罗马帝国分裂为以罗马城为首都的西罗马帝国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自此罗马帝国就彻底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西罗马帝国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政权,巩固穷途末路的统治,采取各种办法推行反动措施。比如统治者为了降低隶农的社会地位,将剥夺隶农权利的行为合法化,并且禁止隶农控告自己的主人,隶农全部财产归主人所有。
导致西罗马帝国走向衰落的罪魁祸首不单是昏庸无为的皇帝,更是腐朽的奴隶制度和落后的奴隶主政权。只有废除这些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封建制度才能在古罗马顺利发展。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罗穆勒·奥古斯都被日耳曼雇佣兵首领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帝国至此正式宣告灭亡。就这样,这个曾称霸地中海、历时12世纪的奴隶制大帝国,终于在国内奴隶起义和外族入侵的情况下覆没了。
【要点提炼】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面对奴隶的拼死反抗,奴隶主贵族们不知悔改,仍然过着骄奢淫逸的腐败生活。这直接导致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后来随着外来民族的入侵,西罗马帝国不堪一击,退出了历史舞台。
7.日本大化改革
公元645年6月12日这一天,众人聚集在日本飞鸟板盖宫太极殿。当日本朝廷正在接见“三韩”的使者举行“受贡”仪式时,随着“嘎吱吱”一阵响声,宫门全部关闭。在千钧一发之际,中大兄皇子拔剑刺杀了大贵族苏我入鹿,令在场的许多贵族心惊胆战。原来这是中大兄皇子联合中臣镰足等人为改革而发动的政变。
日本是由几个大岛和若干小岛组成的国家。在古代,他们处理矛盾的特点之一就是内部矛盾必须自己来解决,通常外部势力很难加以干涉。大海在那时成了人们与外界交往的最大障碍,所以自身的改革极其必要。公元3世纪以后,日本本州地区出现了一个较大的政权——大和国家。大和国家原来局限于本州中部的大和地区,在不断的扩张中,大和国家逐渐占领邻近地区,领土越来越大。5世纪时,这个国家已经统一了现在日本的大部分地区,今天的日本国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和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