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让借口缠住你
5558800000002

第2章 别让借口成为失败的酵母(1)

借口是失败的温床,成功的大敌。它能够瓦解一个人成功的意念,削弱胜利的欲望,削减人的耐心。在成功的道路上,缺乏耐性的人总会为自己找到借口:“这件事肯定不可能,对我来说它太漫长了。”正是这种借口让人心安理得地放弃了努力去做的想法。

1.借口会助长失败的气焰

在工作中,每个人应该做的就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努力地工作以获得成功,而不是浪费时间去为失败寻找借口以博取别人的同情和理解。因为公司为你安排职位,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为公司谋求利益,而不是来听你对困难连篇累牍的分析的。

借口是失败的温床,而习惯性的拖延者通常是制造借口与托词的专家。他们经常会为没有做成某些事而去想方设法寻找借口,或想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为任务未能按计划完成而辩解。“这项工作太困难了。”“我不是故意的。”“我太忙了,忘了还有这样一件事。”“老板规定的时间太紧。”“本来不会是这样的,都怪……”等。

可以说找借口是世界上最容易办到的事情之一,只要你存心拖延、逃避,你总能找出足够多的理由。因为把“事情太困难、太复杂、太花时间”等种种理由合理化,要比相信“只要我们更努力、更聪明,信心更强,就能完成任何事情”,进而通过努力去获得成功要容易得多。

找借口是一种不好的习惯。遇到问题后不是积极主动地去想方设法加以解决,而是千方百计地寻找借口,你的工作就会变得越来越拖沓,更不用说什么高效率。借口变成了一块挡箭牌。一旦事情办砸了,你总能找出一些看似合理的借口来安慰自己,同时也以此去换得他人的理解和原谅。找到借口只是为了把自己的失败或过失掩盖掉,暂时人为制造一个安全的角落。但长期这样下去,借口就会变成一种习惯,就会成为失败的温床,人就会疏于努力,不再想方设法争取成功了。

现实工作中,不知有多少人把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上,而忘记了自己应尽的职责!可以这么说喜欢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的员工肯定是不努力工作的员工,至少,他没有端正他的工作态度。他找出种种借口来掩饰失败,欺骗公司。他不是一个诚实的人,也不是一个负责任的人。这样的人,在公司中不可能是称职的好员工,也绝不可能是公司信任的好员工,也很难得到大家的信赖和尊重。无数人就是因为养成了轻视工作、马虎拖延、惯于找借口的习惯,终致一生处于社会或公司的底层,不能出人头地,获得成功。

借口是对惰性的纵容。每当要准备工作时,或要作出抉择时,总要找出一些适当的借口来安慰自己,总想让自己轻松些、舒服些。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清晨闹铃将你从睡梦中惊醒后,心里想着该起床上班了,但同时却又享受着被窝的温暖,所以常常会一边不断地对自己说该起床了,同时一边又不断地给自己寻找借口:“没关系,今天不急,再躺一会儿。”于是又躺了5分钟,10分钟……

其实对付惰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本不让惰性出现,如果惰性一旦浮现,即使是摆出与惰性开战的架势也常常会于事无补。在事情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有积极的想法在先,否则当头脑中冒出“我是不是可以再等会儿……”这样的问题时,惰性就出现了,“战争”也就开始了。

一旦“开战”,结果就很难说了。所以,要在积极的想法一出现就马上行动,让惰性没有乘虚而入的任何机会。

所以千万不要在工作中找借口,不要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寻找借口上。失败也罢,做错了也罢,再美妙的借口对事情的改变没有任何作用,还不如再仔细去想一想,想想下一步究竟该怎样去做。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贯彻这种“没有任何借口”的思想。对于任何问题,只要多花时间去寻找解决方案,反复试验,调整平和的心态,多做实事,相信总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让我们拒绝借口,勇于承担责任,勤勤恳恳地干好每一件事情吧。

那些把“没有任何借口”作为自己行为准则的人,他们拥有毫不畏惧的决心、坚强的毅力、完美的执行力及在限定时间内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的信心和信念。

借口只是失败的温床,工作中没有借口,人生中没有借口,失败没有借口,成功也不属于那些寻找借口的人。所以我们要学会给自己加码,始终以行动为见证,而不是编一些花言巧语为自己开脱。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我们就要义无反顾地努力拼搏,直到成功。

2.赢得胜利才有傲人资本

只有获胜,才能赢得生存所需的资源;只有持续获胜,才能得到拓宽并发展自己的空间和领地,才能从竞争的包围圈中脱颖而出。

正如比尔·盖茨所说:“这个世界不会在乎你的自尊,这个世界期望你先做出成绩,再去强调自己的感受。”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任何个人、企业、团队在市场竞争中如果没能获胜或保持领先优势,要想实现基业长青或获得成功是不可能的,最终的结果自然是被市场和社会淘汰。那么存在的意义,也就无从谈起!

以美国硅谷为例,在这块弹丸之地分布着数千家科技公司,均从事IT技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竞争异常激烈。不仅如此,每年还有数百家新公司诞生,与此同时又有几百家公司如过眼烟云般消逝。正是这种残酷无情的竞争环境,逼迫硅谷人不断拼搏、不断奋进、不断创新,从而使一些极具竞争意识和竞争优势的企业快速崛起,并推动了IT产业的迅猛发展。

可以说一场无法获胜的战役,一次无法胜出的比赛,一项不能获得利润的投资,不仅是一次蹩脚的作秀和消耗体能的运动,而且还可能是一次难以复生、全军覆没的重创。

只有获胜,才能赢得生存所需的资源;只有持续获胜,才能得到拓宽并发展自己的空间和领地,才能从竞争的包围圈中脱颖而出。一个总是打败仗的团队,它的命运只能是被他人整编、变卖或并购,或者在竞争的挤压下,失去生存空间,破产直至消亡。

如今,百年老店为数不多,而一些存活了两三百年仍保持旺盛生命力,并不断赢得佳绩的企业就更是寥寥无几。大多企业仅是三五年的存活期,随即光华尽失,“香消玉殒”了。生命力之脆弱,生命周期之短暂,无不令人扼腕痛惜。这些企业的“死因”或许有多种,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忽视了每一项投资、每一次并购、每一个计划、每一步行动所要达成的结果。许多企业管理者热衷于行动,却无视结果;迷恋于行动的过程,却忽视了结果才是行动的根本;本末倒置,只能导致无人关心结果,无人对结果负责。

结果是什么?结果是行动的落实、目标的实现、任务的完成,是赢得胜利、取得成功的标志。一次没有结果的行动是无效的,是没有价值的;而一次与目标结果相反的结果,则是具有破坏性和毁灭性的,会毁掉一个企业。以结果为导向,才能确保每一次任务、每一个行动,都具有实际效用和价值。

有些企业管理者雄心勃勃,制订了一些非常宏伟的战略计划,却在实际运作中屡屡受挫,不仅战略计划无法实现,员工的自信心大受打击,企业也陷入市场和财务双重窘境,难以自拔。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将行动与结果分离,甚至将结果抛至一边,一味地为了行动而行动。

塔费奇公司是美国一家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的企业,经过五年打拼,逐渐发展成为年产值数亿美元的企业。为了快速扩张,该公司在养殖、饲料加工、包装等传统项目上闪电出击,又先后投入巨资在医药、软饮料、房地产等多个经营项目上,跨地区、跨行业收购兼并了十多家经营状况不佳、扭亏无望的企业。由于投资金额巨大,经营项目繁杂,经营管理人才欠缺,塔费奇公司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从而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之路。

事实上,无论制定何种发展战略,实施何种管理模式,采用何种先进技术,重要的是能产生何种效果,能为企业创造多少利润,能使企业有多大提升。

20世纪90年代初期,IBM信用公司推出了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的项目。具体做法共分五步,而要完成这一流程则需要长达两周的时间。在漫长的等待中,销售代表和客户根本不知此项申请公文旅行到了哪个驿站,电话询问也不得而知。于是,那些没有耐心的顾客,纷纷弃IBM公司而去……

后来,IBM公司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并大刀阔斧地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使这项历时两周的审批工作,缩短到仅需4个小时即可完成,从而赢回了客户的心,保持了市场优势。毫无疑问,行动仅是达到目标的手段,获胜才是行动的结果和最高准则。

最近几年来,所有的企业家和管理者都注意到了“执行力”这个问题,并且把“执行力”提升到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那么,执行力到底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对于员工,执行力就是把想做的事情做成功的能力,也就是事情的结果。

许多人说:“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这是一种非常不实际的观点,怀着这种所谓的“超然”心态去做事,结果只能是失败。可以说,人们对于成功的定义见仁见智,而失败却往往只有一种解释,即失败就是一个人没能达到他所设定的目标,而不论这些目标是什么。

在现代社会,这种以结果为导向和评价标准的思维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不论你在过程中做得多么出色,如果拿不出令人满意的结果,那么一切都是白费。的确,没有结果的付出只是在做无用功。竞争就是这么残酷无情,不论你曾经付出了多少心血,做了多少努力,只要你拿不出业绩,那么老板和上司就会觉得他付给你薪水是在浪费。相反,只要你有傲人的业绩,老板们就会重视你、认同你,而不管你的过程是否完美、漂亮。

在今天,你是因为成就而获得报酬,而不是行动的过程;你是因产出而获得报酬,而不是你的投入或者你工作的钟点数。你的报酬是取决于你在自己的责任领域里所取得成果的质量和数量。只有获胜才是硬道理,才是你挺胸做人、傲视群雄的资本。

3.避开失误才能做到完美

99%的努力加1%的失误等于零满意度。也就是说,你纵然付出了99%的努力去服务于客户,去赢得客户的满意,但只要有1%的失误、瑕疵或者不周,就会令客户产生不满,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

在数学计算中,“100-1”是等于99,而企业经营上,“100-1”却等于0。

100次决策,有1次失败了,可能让企业垮掉;100件产品,有1件不合格,可能失去整个市场;100个员工,有1个背叛公司,可能让公司蒙受无法承受的损失;100次经济预测,有1次失误,可能让企业破产……

水温升到99℃,并不是开水,其价值有限;若再添一把火,在99℃的基础上再升高1℃,就会使水沸腾,产生的大量水蒸气就可以用来发动机器,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许多人做到了99%,就差1%,但正是这点细微的区别使他们在事业上很难取得突破和成功。

也许对企业而言,产品合格率达到99%,失误率仅为1%,质量似乎很不错了,但对每个消费者而言,1%的失误,却意味着100%的不幸!

曾经有一家电热水器生产厂,声称自己的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9%,各项指标安全可靠,并有双重漏电保护措施,让消费者放心使用。然而一位消费者购买了该厂的电热水器,却不幸摊上了这1%的失误。

跟往常一样,他未关电源就开始洗澡,没想到,热水器漏电,而漏电保护装置又失效,以至于他被电流击倒。按理说,带电使用电热水器属于正常操作范围,不应出现这一故障;即便发生漏电,漏电保护装置也会立刻断电,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然而,这家企业满足于99%的合格率,却给那位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由此不禁令人担心。是不是还会有下一个,再下一个消费者也会摊上这样的不幸呢?如果企业不高度重视这1%的质量失误,不仅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企业的生存也难以延续下去。试想一下,人们知道后还敢买这样的“危险品”吗?肯定无人购买,那么公司也无法发展下去,只有关门大吉。

优质的产品,是客户选择你的第一理由,否则,客户根本不可能向你“投怀送抱”,更不可能将其“钱包份额”给你。对此,海尔公司深有体会,并有许多令人称道的做法。

一次,海尔公司副总裁杨绵绵在分厂检查工作,在一台冰箱的抽屉里发现了一根头发。她立即召集相关人员开会。有的人私下议论说一根头发丝不会影响冰箱质量,拿掉就是了,何必小题大做。杨绵绵却斩钉截铁地告诉在场的干部和职工:“抓质量就是要连一根头发丝也不放过。”

又有一次,一名洗衣机车间的职工在进行“日清”时,发现多了一颗螺丝钉。职工们意识到,这里多了一颗螺丝钉,就可能有一台洗衣机少安了一颗,这关系到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为此,车间职工下班后主动留下,复检了当日生产的1000多台洗衣机,用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查出原因——发货时多放了一颗螺丝钉。

如果这1%的失误,正是客户极为关注和重视的方面,或给客户带来了损失及伤害,就会使你前功尽弃,以往所有的努力将付诸东流,客户将彻底与你决裂,弃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