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深入浅出细品慢读三国演义
5558900000007

第7章 该动脑筋时别偷懒,多想一点就多一分胜算(6)

这时,灵帝死了,扔下两个十来岁的孩子刘辩和刘协。时局更加动乱,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想除掉宦官,彻底肃清东汉积弱不振的局面,但是怕力量不够,于是依袁绍之计请西凉太守董卓进京除奸,哪知请神容易送神难,没想到董卓“以奸易奸”。董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贼,无事不干、祸国殃民。朝中正直的大臣苦于无有除奸之策,放声大哭。曹操这时已回到朝廷为官,担任典军校尉一职,他却放声大笑道:“尔等啼哭能哭死董卓吗?何不刺杀之?”于是曹操以献刀为名去刺杀董卓,不料行刺失败,曹操只好连夜逃走。后来他又积极联合河北名流“四世三公”袁绍,积极讨伐董卓,要为汉朝除去这个毒瘤。

结果,众人推举袁绍为盟主,十八路诸侯一同讨伐董卓,但是曹操这次又失望了,十八路军队各怀心腹事,都按兵不动,曹操大呼:

“举义兵诛暴乱,诸君何疑?一战而定天下矣,岂可失也?”仍然没有人响应,曹操只好孤军奋战,自然不是董卓的对手,还险些丧命。这时曹操不得不认真审视当今天下的形势,认定汉朝气数已尽,所以回乡募勇,要建立自己的军事力量。

曹操是一个懂得变通的人,当他看到自己想成为一个治世能臣的梦想不能在分崩离析的东汉末年实现后,立即放弃了这条路,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如果站在曹操的角度上来分析,他的选择是明智的。他知道,只有适应了变化的环境,才能够在乱世中成就一番事业。如果拘泥守旧,不懂得变通,最终结果只会是死路一条。

曹操的智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人说“时势造英雄”,也有人说“英雄造时势”,这种种说法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为,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受到了当时环境的影响,但没有自己的努力是行不通的;当他成为了真正的英雄时,便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改变环境。不过,要想成为英雄,就必须学会适应环境。

延伸阅读: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条小河流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面对无数个村庄与山林,它从来没有驻足。不过,当面对沙漠的时候,它却怯步了。因为它知道,要想穿过沙漠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很有可能会破坏原来的自己。

可它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它想:“既然我已经越过了重重障碍,这次也应该能够化险为夷,只要我有足够的勇气。”

下定决心后,小河流慢慢进入沙漠,它发现河水渐渐消失在泥沙当中,它试了一次又一次,结果都是一样。

这种状况使小河流心灰意冷,它在想:“也许我命中注定要葬身在这沙漠中吧!也许我永远也难以到达传说中的浩瀚大海。”

正在小河流灰心丧气的时候,四周响起沙漠低沉的声音:“小河流,这么快就失去信心了吗?这种方法行不通可以选择另一种方法啊!为什么不借助微风的力量让它带你跨越沙漠呢?”

小河流抱怨地说:“要不是你,我早已经见到浩瀚的大海了,让微风带着我过沙漠这不是让我去送死吗?我可不愿意。”

沙漠继续说:“我不是让你去送死。你之所以不能穿过我的身体,是因为你的思维不能灵活变通。要想从这里通过,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过去,协助你到达目的地。你只要愿意放弃你现在的样子,让自己蒸发到空气中,微风就能助你一臂之力。”

小河流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因为它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的样子。

因此,沙漠的提议让它无法接受。

沙漠似乎看出了小河流的心思,于是耐心地解释道:“微风可以带着水蒸气越过沙漠,在适当的时间、地点,它又会把水蒸气以雨水的形式释放出去。这样你不就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吗?不就可以继续前进奔向你梦寐以求的浩瀚大海了吗?”

“那我还是原来的河流吗?”小河流问。

沙漠回答说:“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但是不管你是一条看得见的河流,还是看不见的水蒸气,你内在的本质却从来没有改变,归结到最后你依然会以一条河流的形式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你之所以会坚持自己是一条河流,是因为你从来没有认识到自己内在的本质。”

听过沙漠的话后,小河流的思维回到了它变成河流之前。它隐隐约约地想起了自己似乎在变成河流之前,也是由微风把它带到内陆某座高山的半山腰,以雨水的形式落下,才成了今日的河流。

于是小河流鼓起勇气,向微风敞开了怀抱,化作蒸汽消失在微风之中,奔向它生命中的归宿。

在很多人的生命历程中,往往也会有与小河流一样的经历,面对突然改变的环境时不能够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从而驻足不前,为人生留下遗憾。

活学活用:

环境很难改变,与其徒劳无功地改变环境,不如与环境融合在一起。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一定要及时改变自己的状态来适应它,而不能够与其抵触。只有适应了环境,才能够从环境中脱颖而出。只有成为环境中的最强者,才能够有能力改变环境。

10.曹操打败马超的秘密:高瞻远瞩,深谋远虑

众人知目前之利,而不为岁月之计。

——苏轼

故事引用:

曹操杀了马超的父亲和弟弟,马超率领西凉兵进攻曹操,发誓要为父亲和弟弟报仇。

曹操与马超在潼关对阵,初战便败。过了几天后,有细作来报说:“马超又添20000生力兵来助战,乃是羌人部落。”曹操听后,不仅没有感到担忧,反而面露喜色。3天过后,又有人来报说马超添兵,曹操同样喜形于色,还设宴庆祝一番。

战胜马超后,众将问曹操:“丞相每次听说马超添兵,都会面露喜色,这是为什么?”曹操解释道:“关中偏僻,如果西凉人依险而守,派兵征剿一年两年恐怕难以平复;现在马超把西凉的军队全都调来一处,虽然人数众多,但是人心不一,容易离间,可以一举平复,我就是为此高兴啊。”

延伸阅读:

正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从大局上来考虑和分析问题。否则,眼前采取的措施要么会给后来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要么会导致全局的失败。

在同一个城市里,有两家房地产公司。事有凑巧,这两家公司都想在该市的某个郊区投资建房。为了能够保证投资的回报率,两家公司分别派了一位专员去该郊区察看周围的情况。

考察完毕后,公司甲的专员不赞成在该郊区投资,原因很简单:该郊区道路泥泞,脏乱不堪,住户甚少,投资环境不成熟。于是,公司甲索性打消了在该郊区投资的念头。

公司乙的专员在经过一番考察后,欣喜地向公司报告:该处的投资环境很好。首先,该郊区是一处清静之地,很多市民已经被城市的喧闹折腾得没有安宁之日,幽静的居住环境必然会引起一股抢购热潮。其次,其他房地产公司还没有考虑到这块宝地,首先涉足者必然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专员的分析条条是道,得到了董事会的一致同意。

投资方案确立后,公司乙立即将建筑队开向了该郊区,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年过后,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通向此地。市民们高声欢呼,都希望能够尽快在这里买一套房子。正如该公司专员所料,抢购热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掀起了。公司乙上下欢腾,沉浸在喜悦之中。

公司甲此时后悔莫及,只能够望洋兴叹。事已至此,即使解雇了那位考察的专员,也不能够解决问题。

公司甲的专员只能看到眼前的情况,于是认识不宜在那个郊区投资建房。与他不同的是,公司乙的专员却看得更远。他认为,道路不好可以修整,环境不好可以改善,同时他也看到了该处具有优势的地理位置。正是因为他的前瞻性眼光,公司乙取得了一次辉煌的战绩。

生活中,在面对各种取舍或抉择时,我们要学会高瞻远瞩,认真地观察问题,并善于借助外界环境和内在因素来客观而全面地分析问题。经过一番严密的思维后,我们便能够稳稳抓住问题的本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从而做出正确的取舍,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美好。

活学活用: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大局观,善于从长远利益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11.十八路诸侯伐董卓:生意场上利益是永恒的

利益是人类行动最根本最原始的动力。

——霍尔巴赫

故事引用:

东汉末年,董卓祸乱朝纲,曹操等人发诏讨伐董卓,结果各路诸侯应声而起。当时,共讨董卓的诸侯有: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各路人马汇集,可谓浩浩荡荡,令人耳目大震。不仅如此,他们还设立盟主,定下盟誓:“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然而,十八路诸侯虽然风风火火聚集在一起,但却不能灭掉董卓。这是为什么呢?从《三国演义》中可以找出以下相互承接的原因:

第一,济北相鲍信贪功。长沙太守孙坚自告奋勇为前部,前去讨伐董卓。鲍信担心他抢了头功,于是私下派其弟鲍忠率兵从小路先赶至汜水关向董卓挑战。结果,鲍忠被杀,影响了军心。

第二,南阳太守袁术与孙坚产生矛盾。孙坚初战告捷后准备再战,于是向负责粮草的袁术请求粮草支援。不料袁术担心孙坚破洛阳后实力大增,不发粮草。结果,孙坚军中因缺粮自乱,无法与敌抗衡。

第三,盟主袁绍战略出现问题。吕布在虎牢关被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合力战败后,董卓迁帝于长安。曹操建议乘势追袭董卓,袁绍却认为“诸兵疲困,进恐无益”,其他诸侯也不想追击。曹操大怒,孤军去追董卓,结果中了埋伏,大败而回。曹操见诛杀董卓无望,遂引兵离去;公孙瓒见袁绍无能,也引兵离去。此时,诸侯联盟已经开始有所动摇。

第四,孙坚无意得到传国玉玺,托病撤兵。袁绍得知孙坚拔寨离去后,密令荆州刺史刘表截住孙坚。由此,统一联盟内部产生了斗争,联盟力量更加被削弱。

第五,兖州刺史刘岱与东郡太守乔瑁发生冲突。此时,其他诸侯各自散去。诸侯联盟彻底瓦解。

十八路诸侯没有灭掉董卓,根本的原因在于:利益是根本的。正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各路诸侯聚集在了一起,高举义旗来讨伐会给自己利益带来威胁的董卓;也正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出现了鲍信贪功、袁术不给孙坚发粮、袁绍不愿意在董卓迁帝时乘胜追击、孙坚推辞离去等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董卓倒显得有些明智。他的离去使得各路诸侯失去了攻击目标,引起了诸侯间内部的争斗。但曹操就显得有些不理智,他没有认识到各路诸侯的私心,结果愤愤地去追袭董卓,然后愤愤地离去。

延伸阅读:

生意场上有一句话:没有永恒的生意,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只有认识到利益的永恒本质,才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各样的人物,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事情。在做生意的时候,要看到能否从对方那里得到实惠;在交朋友的时候,要善于发现对方能否使自己受到良好的熏陶。

活学活用: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抓住事情的本质。在经商的时候,要善于把物质利益摆在第一位;在交友的时候,要善于把精神利益摆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不会违反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从而能够顺应环境更好地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