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年轻人要熟知的100位中国帝王
5559000000015

第15章 秦汉三国卷(14)

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听说刘苍要入京朝拜,担心他经受不住风寒,于是派人送去了貂裘。刘苍入京后,他又亲自检查刘苍的住宿条件,称得上无微不至。与刘苍相处一段时间后,汉章帝竟舍不得刘苍离去,将其留在京师长达半年。

刘苍返回藩国后,不久便身患重病,经久不治。汉章帝一边派御医为其治病,一边连连派人前去探视。一时间,刘苍府上门庭若市,气派十足。刘苍死后,汉章帝将他生前所写的文字全部搜集起来,以便阅览。后来,汉章帝在巡视刘苍的封地时睹物思人,以“思其人,至其乡;其处在,其人亡”表达了对刘苍的思念和失去刘苍的惋惜和哀伤。

物极必反 过柔则靡

过刚则折,过柔则靡。汉明帝将刚发挥到了极致,而汉章帝又将柔发挥到了极致。而过刚、过柔的危害却都在汉章帝执政时表现了出来,于是便有了东汉王朝的衰退和没落。

无论是官吏、功臣及其后裔,还是皇族宗室和外戚,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压抑后,他们那颗充满着欲望的心灵终于得到了舒展。一时间,贪污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与汉章帝提出的惠民政策相比,由他导致的不良后果反而显得更加突出。占有欲的不断膨胀常常会让人变得放肆,当这些放肆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遏制时,更大的野心将滋生蔓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光武帝和明帝都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发生了。外戚在汉章帝的宽厚政策和对他们的恩宠下,变得飞扬跋扈,而且渐渐开始干政。

建初二年(77年),窦氏姐妹、宋氏姐妹和梁氏姐妹在同年被选入后宫。建初三年(78年),大窦氏被册封为皇后,小窦氏、宋氏和梁氏姐妹都被封为贵人。同年,大宋贵人为汉章帝生下一子,起名为庆。建初四年(79年),汉章帝将刘庆立为皇储。同年,汉章帝喜得第四子刘肇,为小梁贵人所出。

窦皇后心胸狭窄,收刘肇为养子后,屡屡在汉章帝耳边造谣生事,先后陷害了宋贵人和梁贵人姐妹。结果,皇太子刘庆被废为清河王,梁贵人姐妹郁郁而终。

明帝时,马皇后的父亲和兄弟虽然没有得到提拔,但马氏家族的权势并没有受到影响。汉章帝即位后,马氏家族子弟变得放肆无度,遂遭到汉章帝的压制。虎贲中郎将马廖、黄门郎马防等人纷纷被罢免,马氏家族开始败落。与此同时,窦氏家族开始显贵起来。窦皇后的哥哥窦宪被封为虎贲中郎将,弟弟窦笃被封为黄门侍郎。

窦宪有窦皇后为其撑腰,于是日益骄横傲慢,竟敢强行以低价购进汉明帝之女沁水公主的封地。更令人惊讶的是,沁水公主竟不了了之,不敢得罪窦宪。马氏家族的气焰有多么嚣张,由此可见一斑。汉章帝对此也有耳闻,得知传闻是真后,虽然认为窦宪的所作所为比赵高的指鹿为马更加可恶,但只是吓唬了窦宪一番,并没有治其欺君罔上之罪。

宽厚固然重要,但不讲原则的宽厚便失去了宽厚的本质,其外在的表现更接近于软弱和妥协。于是,在汉章帝的治理下,安分的人因被放纵而变得不安分,不安分的人变得更加放肆。

章和二年(88年),32岁的汉章帝病故。汉章帝虽然长眠于地下,但东汉王朝的继承人还需要面对他造成的社会危机。

汉和帝刘肇——有心无力、回天乏术的软弱之君

和帝即位 窦氏专权

建初四年(79年),章帝第四子刘肇出生,其生母为梁贵人,养母为窦皇后。后来,窦皇后逼死其生母,而且劝章帝废掉皇储刘庆。在窦皇后的一手操办下,刘肇于建初七年(82年)被立为皇储。章和二年(88年),章帝病死,10岁的刘肇即位,窦皇后被尊为太后。由于刘肇尚幼,窦太后代为执政。刘肇即位后,是为汉和帝。

窦太后执执政后,继续增强窦氏家族的朝中势力。其哥窦宪被晋升为侍中,其弟窦笃接任窦宪的虎贲中郎将之职,窦景、窦环二人被任命为中常将。有了这样的安排后,发布和传达诏令、整理文书、宫廷护卫等重要事宜皆由窦氏家族处理。

巩权后,窦太后在朝中开起了“一言堂”,处理政务时屡屡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对朝中诸臣的上谏置若罔闻。虽然受到“奈何以一人之计,弃万人之命”的指责和诘问,窦太后仍然一意孤行,令窦宪领兵配合南匈奴攻打正遭受自然灾害的北匈奴。窦宪凯旋而归后,窦太后对其刺死来京吊唁章帝的都乡侯刘畅避而不谈,不仅没有向朝臣言及以功抵过,反而提升他为大将军,封他为侯。按照东汉官制,大将军之职居于三公之下。窦宪做了大将军后,大将军之职便位于三公之上,而且仅低于太傅一职。不久,窦笃被提拔为卫尉,位居九卿之列。窦景、窦环则接任窦宪的侍中之职。不仅如此,窦氏家族的子弟和亲朋好友皆过了一把官瘾。

此后,窦氏家族更加放肆。他们飞横跋扈,无视法纪,为非作歹,弄得地方和朝廷鸡犬不宁;培养刺客来暗杀仇人和异己分子;不惜财力、人力和物力,大建豪宅楼阁;等等。

就在窦氏家族作威作福的同时,汉和帝也一天天长大。

铲除外戚 整顿朝纲

永元四年(92年),14岁的汉和帝已经成为了窦氏家族的障碍。于是,窦氏家族开始谋划弑帝篡汉。汉和帝虽然对窦氏权倾朝野耳闻目睹,但没料到他们竟会对自己下手,待闻讯后立即开始思考对策。

当时,窦氏控制着朝政,监视着汉和帝的饮食起居。汉和帝见根本无法与朝臣接触,于是打算从服侍自己的宦官中搜寻可用之人。也许是天意,窦氏家族虽然严密控制着汉和帝,但却是百密一疏,忽视了中常侍钩盾令郑众的作用。郑众早在汉明帝时已在朝中为官,不仅对汉室忠心耿耿,而且颇有谋略,曾奉命出使北匈奴。在郑众的辅助下,汉和帝将在凉州驻守的窦宪召回朝中并收其军权,然后将窦氏余党罢免或处死。

汉和帝剿灭窦氏的朝野势力后,开始整顿朝纲。然而,令汉和帝感到凄凉的是,在他亲政不到五年的时间内,司徒袁安、司空任隗、千乘王刘伉、太傅邓彪、广宗王刘万岁、太尉尹睦、司徒丁鸿、城阳王刘淑、乐成王刘党等重臣贤王先后逝世。面对朝野空虚的这种局面,汉和帝求才若渴,先后四次为此下诏。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以郑众为首的宦官得到了汉和帝的提拔和重用。东汉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宦官当权,而汉和帝成为了罪魁祸首。

看到东汉王朝的黑暗和衰败,汉和帝痛心疾首,大有力挽狂澜之决心。不过,强弩之末未能穿缟,汉和帝虽然体恤百姓、以德化民、平定边疆,整日忙碌于政务之间,还是没能做出明显的业绩。

元兴元年(105年)冬,体弱多病的汉和帝病逝,结束了他呕心沥血的一生。

汉桓帝刘志——有志无为、真假难辨的糊涂君

外戚刚除 宦官当道

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刘志出生于蠡吾(今河北博野),其父为蠡吾侯刘翼,其祖父河间王是章帝之子。刘翼早逝,刘志很小时就袭取了他的爵位。

建康元年(144年),顺帝驾崩,刚被立为太子的刘炳即位,是为汉冲帝;永嘉元年(145年),3岁的冲帝夭折,8岁的刘缵被顺帝梁皇后和国舅梁翼立为皇帝,是为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质帝一次在群臣面前指着身为大将军的梁翼说了“此跋扈将军也”这样一句话。梁翼把“童言无忌”抛诸脑后,竟将质帝毒死。

质帝被毒死前,刘志正好在宫中。当时,梁太后欲把其妹梁莹嫁与刘志,遂宣他入朝。质帝死后,朝中大臣、宦官以及梁氏家族各有打算。其中,太尉李固、司徒胡广等朝中大臣建议拥立清河王刘蒜,遭到以中常侍曹腾为首的宦官的反对。以梁翼和梁太后为首的梁氏家族考虑到刘志在朝中没有势力,遂提出立其为皇帝,得到宦官的支持。于是,刘志即皇帝位,是为汉桓帝。

汉桓帝在成长的过程中,对宫中外戚、宦官间的争权夺势已有耳闻,再加上后来的亲眼目睹,更觉得皇宫乃是是非之地。有了这样的经历,汉桓帝没有奢望有多高的权势,只求能够保身。刚刚即位的他“不急忠贤之礼而先左右之封”,封赏了梁氏家族、朝中重臣和宦官。

自建和元年(147年始),梁太后临朝听政。在梁太后执政期间,梁氏家族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竭力党同伐异。太尉李固为人耿直,自从在立君问题上与梁翼发生分歧后,一直和梁翼不和。梁翼担心李固以后会对他造成威胁,遂将其打入大牢。在梁翼的打击和威胁下,几乎没有人敢与梁氏家族作对。

和平元年(150年),梁太后在临死前颁布了“归政于帝”的诏令。然而,此诏令不过是一纸空文,朝政大权被梁翼稳稳握在手中。在梁翼的威慑下,汉桓帝成为了一个傀儡皇帝。

与和帝时的窦宪相比,梁翼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身为大将军,同样位居三公之上。不仅如此,在梁太后死的这一年里,梁翼一次性得到一万户食邑的分封。次年,汉桓帝召开公卿会议,专门讨论褒奖梁翼的礼仪规格。经过一番讨论后,梁翼同时享有萧何、邓禹和霍光的封赏礼仪,上朝时可以带剑,不用脱鞋,拥有数不胜数的食邑、财物、奴婢、车马等。

梁翼虽然不是皇帝,但却过着皇帝般的生活。他根本无视君臣之礼,欺君罔上对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比如,每当有贡品入朝时,他先从中挑选,然后再令人送给汉桓帝。至于大兴土木、骄横奢靡、巧取豪夺等现象,梁氏家族一贯如此表现。面对梁氏家族的强大权势,汉桓帝只是一忍再忍。

延熹元年(158年)夏,天上出现日蚀,汉桓帝近臣太史令陈授将其归因于梁翼。梁翼得知后立即将其下狱并处死。汉桓帝大怒,再也忍受不了梁翼的飞扬跋扈,遂有了除掉梁翼的心思。与和帝被窦氏家族监管时的处境相比,汉桓帝此时显得更为窘迫。他的做法与和帝无异,同样是利用宦官来剿灭外戚。不过,他是在厕所里与宦官唐衡商量此事的。

宦官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立誓铲除梁氏势力。在唐衡、小黄门史左倌、黄门令具瑗、中常侍徐璜和单超的协助下,汉桓帝收回了梁翼的兵权。梁翼自杀后,梁氏余党皆被罢免或处死,宦官开始专权。

对于治国安邦来说,汉桓帝的做法无异于引狼入室;但对于汉桓帝本人来说,他得到了更多的享受。梁氏专权后,汉桓帝处处受限。宦官专权后,则处处迎合他,让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尊贵。为了能够让汉桓帝享尽美色,宦官集团从民间挑选了大量女子入宫。随后,沉浸在美色中的汉桓帝对宦官听之任之。

梁氏势力被铲除后,汉朝再次出现了五侯并存的局面。不过,五侯由汉成帝时的外戚演变成了汉桓帝时的宦官。尽管这些宦官无恶不作,但汉桓帝对他们百般维护。在这段时期,民怨四起,“党锢之祸”也由此而生。

梁氏势力被诛除后,天下人原以为东汉的黑暗政治将会结束,可谁知宦官当道使得原本黑暗的社会变得更加黑暗。于是,有着正义思想的官僚、太学生和忠义之士几乎在同时公然与宦官势力抗争。尽管他们没有拉帮结派,但在宦官看来,他们就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为了能够名正言顺地镇压和打击他们,宦官将他们称之为“党人”。何谓党人?小人也。孔子曾说过:“君子群而不党”。

延熹八年(165年),李膺因多受赞誉被复职。复职后的李膺没有辜负天下人所托,大力打击宦官势力和目无法纪者,先后处决了宦官张让之弟和方士张成之子。为了除去李膺、陈蕃等正直官僚,宦官令人上书诬陷他们与太学生结党营私,扰乱社会,败坏朝纲。汉桓帝不分是非,立即要求抓捕各地党人。

宦官集团立即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搜捕,共监禁了200余人,其中包括一部分朝中重臣。被捕的党人大多被屈打成招,李膺故意供出了一些宦官子弟,令宦官很无奈。适逢有人为党人申冤,宦官为了免受牵连,遂找借口请汉桓帝大赦天下。汉桓帝大赦天下后,被逮捕的党人全部被释放。不过,他们被禁锢终身,在有生之年不能做官。同年,汉桓帝改元永康。这年年底,36岁的汉桓帝去世。

汉灵帝刘宏——荒淫之帝,无德之君

祸国殃民 敲响亡钟

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刘宏出生,其父刘苌是桓帝的堂兄弟。桓帝先后立了梁皇后、邓皇后和窦皇后,然而却始终没有子嗣。永康元年(167年),桓帝死,12岁的刘宏被推上了皇位,是为汉灵帝。

汉灵帝即位后,与汉桓帝有着类似的经历,先是外戚专权,后是宦官当道。

窦皇后在汉灵帝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接着便开始临朝听政。窦氏家族顿时满门富贵:窦太后之父窦武被封为闻喜侯,其兄弟窦机被封为渭阳侯,官拜侍中;其堂兄弟窦绍和窦靖分别被封为鄂侯和西乡侯,分领步兵校尉、侍中之职。

与以往的众多外戚相比,窦氏家族的做法更为明智。他们重新起用了在桓帝时受梁氏和宦官压制的正直之臣,朝野上下为之欢呼。然而,正在人们翘首盼望天下太平时,宦官曹节竟偷偷取得了窦太后的信任。

陈蕃、李膺等官僚和窦武本欲诛杀作恶多端的宦官,却因窦太后的优柔寡断而耽误了时机。宦官势力闻风而动,迅速做好了准备,将窦氏家族和刚刚扬眉吐气的正直官僚镇压了下去。此后,宦官再次执掌朝政。汉灵帝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显得无可奈何。

宦官当权后,“党锢之祸”又起。无数的忠义之士纷纷被诬陷入狱。随着异己分子的清除,宦官的权势达到了极端,随之而来的则是社会的极度黑暗和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