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之人必为虚名所苦,重利之人必为贪利所困。知足常乐才会欣赏人生,品味出人生的甜蜜;知足常乐者能尝出白开水的甘甜,能看到碧天浮云的闲情,能闻到绿野的花草清香,能听到和风细雨的润物之声。
1.做人要学会知足常乐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释义】
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才能得到满足。
【慢读细品】
知足常足,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知足常乐。一个人知道满足,心里面就时常是快乐的、达观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就会时时感到焦虑不安。用叔本华的观点来说,就是会使人生在欲望与失望之间痛苦不堪。
现实中,我们看到不少身败名裂的人正是因为欲壑难填,贪得无厌而走上犯罪道路的。看到这些人的犯罪事实,很多人都会由衷感叹:“要是他早一点收手,大概也不会走到这一步了!”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些感叹所流露的,正是“知足”的思想。问题是,一旦受贪欲支配,又哪里会知足,哪里会收得住手呢?所以,“知足”不是没有追求;“知足常乐”更不是平庸的表现。相反,倒是难得的德性,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物欲诱惑滚滚而来挡也挡不住的时代。人是应该有更高的追求,但这与知足并不矛盾,实现了一个目标后,可以准备下一个,但不能在这个还没实现时就想得到更多,那就沦为了贪婪。事实上,知足才是最好的追求动力。
知足不同于自满,虽然从表面上看来,它们都是对自身情况感到满意的反应,但事实上,由于出发点和外在表现的不同,它们往往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而从根本上说,知足也罢,自满也罢,与外在的客观条件并不一定有相互的关联,一个人自觉生活到这个程度,于愿已足,并不代表他的生活真的一定就无懈可击,样样可打满分,主要是他能衡量自身的能力,正视客观的条件,不妄想不贪求,也不去与他人比高下,能够以宽容坦荡的心去对待生活,使自己的人生不受外界的影响和干扰,顺应自然地和平渡过。
那些骄傲的人,真的都是那么自信、骄傲,对自身的一切都心满意足,自认高人一等吗?如果你肯仔细分析,也许会吃惊地发现,事情恰恰相反。依据心理学上的说法,那种处处要表现自己的不凡,就怕谁人不知他的出类拔萃和光荣历史,无法克制地要以骄傲的面孔示人的人,常常是心理上欠缺安全感、满足感或自恋狂在作祟的人。因为缺少安全感、满足感,便相对地失去了自信,因此便急于要在别人的赞美或惊叹声中找回信心,证明确实如自己所希望和所幻想的那样不同凡响。
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是由于反常心理在后面推动,不但予人极坏的印象,也是一种十分可悲的心理。知足常乐的人很容易被人们认为是胸无大志。因为这些人往往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时今日,不去争,不去怨,不去嫉妒、伤害他人,乐观地生活着,这样就导致别人以为他们没出息、没能力。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知足并不代表不进取,无大志,它只是我们生活的一种态度而已,是一种看透世事无常后的大彻大悟罢了。能够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做自己所喜欢的事,丰衣足食,爱己所爱,没有虚度这岁月年华,心灵从容富足,那么无论贫富贵贱,都足以安心了。
生长于贫困之家与生长于富贵之家,人生中的得意与失意,都不可看得太重。以不义的手段取得财富和尊位,好像浮云一样,既不会长久,也不值得看重。这是先哲孔夫子的一番话。他还说:人都有利心,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要去贫贱、求富贵都必须以是否符合“义”为前提,“重义”应该是人的本分,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不顾一切手段,谋求富贵,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荀子说:如果去争夺财货,而不知道辞让,只是盗贼罢了。以这样的姿态去挥霍自己的精力与生命,本身就是对生命的一种亵渎。哲人庄子讲过一个有关支离疏的故事。
楚国有一个人叫支离疏,他的形体是造物主的一个杰作或者说是造物主在心情愉快时开的玩笑,脖子像丝瓜,脑袋形似葫芦,头垂到肚子上而双肩高耸超过颈项,颈后的发髻蓬蓬松松似雀巢,背驼得两肋几乎同大腿并列。然而支离疏却暗自庆幸,感谢上苍独钟于他,平日里乐天知命,舒心顺意,日高尚卧,无拘无束,替人缝衣洗服,簸米筛糠,足以糊口度日;当君王准备打仗,在国内强行征兵时,青壮汉子如惊弓之鸟,四散逃入山中。而支离疏呢,偏偏耸肩晃脑去看热闹,他这副“尊容”谁要呢,所以他才那样大胆放肆。
当楚王大兴土木,准备建造王宫而摊派差役时,庶民百姓不堪骚扰,而支离疏却因形体不全而免去了劳役。每逢寒冬腊月官府开仓赈贫时,支离疏欣然前去领取三种小米和十捆粗柴,仍然不愁吃不愁穿。
老子说过:“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换句话说,能知足才知不足。知足与不知足是一个量化的过程,我们不会把知足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也不会把不知足固定在某一个需要上。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生活经历,知足与不知足总会相互转化。
穷苦的青年人还是不要知足的好,唯有这样,生活才会改观;暴发户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多一些也许可以提升生活质量。知足使人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不知足使人骚动、搏击、进取、奋斗;知足的智慧在于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的智慧在于可行而必行之。
若知不可行而勉为其难,势必劳而无功;若知可行而不行,则是堕落和懈怠。这两者之间实际上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度就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只有在合适温度的条件下,树木才会发芽,而不至于把钢材炼成生铁。
《渔夫和金鱼》中的那个老太婆是不懂得知足的最大失败者,她就是没有把握好知足这个“度”。在知足与不知足之间,应更多地倾向于知足。因为它会让我们心中坦然,无所取,无所需,就不会有太多的思想负荷。在知足的心态下,一切都会变得合理、正常、坦然,我们还会有什么不切合实际的欲望和要求呢?
有一首《不知足歌》曾广为流传,那首歌当然有封建时代的局限性,但却不失戒世的意义。
歌词是这样的:终日茫茫只为饥,方得饱来便思衣。衣食两般俱丰足,房子又少美貌妻。娶下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骡马成群轿已备,田地不广用难支。买得田园千万顷,又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五品犹嫌小,四品三品犹嫌低。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想神仙对局棋。种种妄想无止息,一棺长盖念方灰。
这首歌的作者最后说:“不知足”乃人间活地狱,活百年也无一刻之乐境,每日只生无限之愁叹!不与人比而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不用处心积虑地算计别人,懂得知足,那么你就会拥有真正而长久的快乐。
【感悟箴言】
知足是一种境界。知足的人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在知足的人眼里,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趟不过去的河,他们会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台阶,而绝不会庸人自扰。
2.做人不要太斤斤计较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释义】
名誉、名声和生命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自身与财物相比,何者是第一位的呢?得到名利地位与丧失生命相衡量起来,哪一个是真正的得到,哪一个又是真正的丧失呢?所以说,过分追求名利地位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有庞大的储藏,一旦有变则必然是巨大的损失。
【慢读细品】
老子的话极具辩证法思想,告诉我们应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上看得失的问题。也许一个人可以做到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但是一旦吃亏,总觉得自己在遭受损失,渐渐地就会心理不平衡,于是就会计较自己的得失,再也不肯忍气吞声地吃亏,一定要分辨个明明白白,结果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是非不断,而所想得到的也照样没有得到,这是失的多还是得的多呢?
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得与失,正如俗话所说:“醒着,有得有失;睡下,有失有得。”所以我们应该正视人生的得失,要知道世间之物本来就是来去无常,所以得到的时候要懂得珍惜,失去的时候也不必无所适从。
月亮即使有缺,也依然皎洁;人生即使有憾,也依然美丽。不舍弃别人都有的,便得不到别人都没有的。会生活的人失去的多,得到的更多,只要这样一想,你就会有一种释然顿悟的感觉。人在大的得意中常会遭遇小的失意,后者与前者比起来,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人们却往往会怨叹那小小的失,而不去想既有的得。
其实得到固然令人欣喜,失去却也使人伤心。得到的时候,渴望就不再是渴望了,于是得到了满足,却失去了期盼;失去的时候,拥有就不再是拥有了,于是失去了所有,却得到了怀念。连上帝都会在关了一扇门的同时又打开一扇窗,得与失本身就是无法分离:得中有失,失中又有得。
《孔子家语》里记载:有一天楚王出游,遗失了他的弓,下面的人要找,楚王说:“不必了,我掉的弓,我的人民会捡到,反正都是楚国人得到,又何必去找呢?”孔子听到这件事,感慨地说:“可惜楚王的心还是不够大啊!为什么不讲人掉了弓,自然有人捡得,又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呢?”
“人遗弓,人得之”应该是对得失最豁达的看法了。就常情而言,人们在得到一些利益的时候,大都喜不自胜,得意之色溢于言表;而在失去一些利益的时候,自然会沮丧懊恼,心中愤愤不平,失意之色流露于外。但是对于那些高尚的人来说,他们在生活中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不把个人的得失记在心上。他们面对得失心平气和、冷静以待。
如晋代的陶渊明为官十余载,却总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于是,他毅然决然辞官还乡,他失去了功名利禄,失去了工作,没有了养家糊口的凭借,但是却毫无遗憾和留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精神上的这些得意和轻松,是任何物质的东西都难以取代的,陶渊明不被世俗所束缚,舍弃物质利益,放飞心灵的行为,千百年来,令多少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当我们在得与失之间徘徊的时候,只要还有抉择的权利,那么,我们就应当以自己的心灵是否能得到安宁为原则。只要我们能在得失之间作出明智的选择,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会被世俗所淹没。
我们不要做患得患失之人,不要在生活中计较太多,不要做锱铢必较、追名逐利之徒。面对得失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在得的后面,可能潜藏着失,只有那些短视的人,才只顾眼前利益,看不见利益背后的隐患;而失的后面也有可能潜藏着得,只不过有的人因为目光短浅对此不作深入分析,只看到的是失,便避之唯恐不及,从而与“失中之得”擦肩而过。
中国历史上很多先哲都明白得失之间的关系,他们看重的是自身的修养,而非一时一事的得与失。春秋战国时期的子文,担任楚国的令尹。这个人三次做官,任令尹之职,却从不喜形于色,三次被免职,也怒不形于色。这是因为他心里平静,认为得失和他没有关系了。
子文心胸宽广,明白争一时得失毫无用处。该失的争也不一定能够得到,越得不到,心理越不平衡,对自己毫无益处,不如不去计较这一点点损失。患得患失的人是把个人的得失看得过重。
其实人生百年,贪欲再多,权势再大,钱财再多,也一样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可偏偏有人处心积虑,挖空心思地巧取豪夺。难道就是人生的目的?这样的人生难道就完善就幸福吗?过于注重个人的得失,会使一个人变得心胸狭隘,斤斤计较,目光短浅。而一旦将个人利益的得失置于脑后,便能够轻松对待身边所发生的事,遇事从大局着眼,从长远利益考虑问题。
南朝梁人张率,12岁时就能做文章。天监年间,担任司徒的职务,在新安的时候,他曾派家中的仆人运3000石米回家,等运到家里,米已经耗去了大半。张率问其原因,仆人们回答说:“米被老鼠和鸟雀损耗掉了。”张率笑着说:“好大的鼠雀!”后来始终不再追究。
张率不把财产的损失放在心上,是他为人有气度,同时也看出来他的作风。粮食不可能被鼠雀吞掉那么多,只能是仆人所为,但追究起来,主仆之间关系僵化,粮食还能收得回来吗?粮食已难收回,又造成主仆关系的恶化,这不是失得更多、更大吗?
同样,唐朝柳公权,他家里的东西总是被奴婢们偷走。他曾经收藏了一筐银杯,虽然筐子外面的印封依然如故,可其中的杯子却不见了,那些奴婢反而说不知道。柳公权笑着说:“银杯都化成仙了。”
从此不再追问。
美国心理专家罗宾通过多年的研究,以铁的事实证明,凡是太能算计得失的人,实际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人。他们中90%以上的人都患有心理疾病。这些人感觉痛苦的时间和深度也比不善于算计的人多许多倍。换句话说,他们虽然会算计,但却没有好日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