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5563400000005

第5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和理论特征(5)

可以看出,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为我而存在”的否定性关系是最深刻、最复杂的矛盾关系。这种矛盾关系构成了马克思之前众多哲学大师的“滑铁卢”,致使唯物主义对人的主体性“望洋兴叹”,唯物论与辩证法遥遥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出一筹的地方就在于,通过对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意义深入而全面的剖析,使唯物主义与人的主体性统一起来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因此也结合起来了。辩证唯物主义因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

当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把唯物主义与人的主体性、唯物论与辩证法结合起来的同时,也就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这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通常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是一般唯物主义原理在社会领域中的推广或运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爱尔维修早就“把他的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生活方面”[56],得到的却是唯心主义历史观。社会生活的特殊性犹如横跨在自然与社会之间的“活动翻板”。在马克思之前,即使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当他们的视线由自然转向社会,开始探讨社会历史时,几乎都被这块活动翻板翻向了唯心主义的深渊。从认识论的角度看,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仍在于以往的哲学家不理解实践活动及其意义,不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为了能够生活,必须进行物质实践,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为了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人与人之间必须互换其活动,并必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57],即使社会生产力本质上也是在人们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实践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和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从根本上说,社会就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形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正因为如此,以往的哲学家,包括旧唯物主义者把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后,只能走向唯心主义历史观;而马克思从物质实践这一现实基础出发去解释观念以及历史过程,则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而消除了物质的自然与精神的历史对立的神话,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自从历史也得到唯物主义的解释以后,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58]离开了历史唯物主义,就不可能产生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因此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又一基本特征。

由此可见,实践的观点的确是马克思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两个基本特征都是从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本质特征引申出来的,是这一本质特征展开的逻辑要求和理论表现。在哲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实践、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用实践唯物主义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透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内含的实践维度及其首要性和基本性,因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59];用辩证唯物主义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透显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内含的辩证法维度及其批判性和革命性,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60];用历史唯物主义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透显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内含的历史维度及其彻底性和完备性,因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彻底性和完备性集中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

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便终结了传统哲学,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并在整体上优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其他流派。

[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5、104页。

[2]同上书,第42页。

[3]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2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3、164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9—160页。

[10]同上书,第161—162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1—162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8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9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

[16]同上书,第75页。

[17]同上书,第55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2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3页。

[21]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87页。

[2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84页。

[2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0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8页。

[27][德]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37页。

[28]《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4页。

[29][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89页。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9页。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6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1页。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35][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239页。

[36][法]阿尔都塞:《哲学的改造》,见《视界》第6辑,第168—169页。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2页。

[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3页。

[40]同上书,第44页。

[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0页。

[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5、392—393页。

[4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3页。

[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35—236页。

[45][法]阿尔都塞:《读〈资本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5页。

[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8页。

[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4页。

[49]同上书,第167—168页。

[5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

[5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页。

[5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45页。

[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页。

[55]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5页。

[5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58]同上书,第228页。

[5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6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