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下面都是水。这时候,雨越下越大,车子似乎被水包围了。安娜打开车的高灯,隐约看到侧后方有棵树,就把手袋拎了出来,伸脚探了探,水不深,刚没过脚面。她淌着水跑到树下,给老公打电话求救。
老公听她讲完,急忙说:“你就在那儿等着,别动,我过去看看。”
然后问她现在在哪里?
安娜左右看看,回答不知道。
老公又问,路的名字应该知道吧?
她说不大清楚,不过GPS上有,我到车上把它拿下来再告诉你。
一边说,安娜一边抬脚往车上走,却被眼前发生的景象吓得目瞪口呆:只见自己的宝贝车,引擎依然轰鸣,大灯高照,正慢慢向远处驶去!她急忙向前追了几步,一下子淌进了水里,犹豫间,车子已经越来越远了……
她和老公的电话一直没有挂断,老公只听见她在大叫:“天啊,天啊,怎么会这样……”不知她遇到了什么情况,在那头急得大喊:“发生了什么事?你到底怎么了?”
安娜回过神来,几乎哭出来地说:“车子自己跑了,跑远了,已经看不见影了!”
车子怎么会自己跑了?她老公摸不着头脑,心说这不是活见鬼么?不管怎么样,人没跑就好,那地方听起来邪乎得紧,当务之急是赶紧把人救回来。
可现在的问题是安娜到底在哪里?
安娜只记得她下高速的那个路口,下来之后又拐了好几次,因为只听GPS的指挥,自己根本不记得走的是什么路。
她老公决定先开到那个高速路口,然后用自己的GPS指路,看看能否指向同一条路,找到安娜。
但是他不知道自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找到那里,何况能否找到也是未知数,担心安娜一个人在那里不安全,他决定报警,寻求专业帮助。
他拨打了911,讲了事情经过,接线员把安娜的个人资料包括手机号码都要去了,告诉他,他们会派人去寻找安娜。
放下电话,安娜老公马上就冒雨上路了。
他开到那个高速路口,让GPS显示回家的路径,开了十多分钟,走的都是大路,并无安娜说的那种泥土路。
转回头,重新让GPS指路,它指示的路径依旧是那一条。
他又给安娜打电话,问她的情形。
安娜的情形很惨:雨夜,伸手不见五指,全身已被雨水浇透,站得两腿发酸,冻得直打哆嗦,干脆蹲在树下一边闭目祈祷一边等待。好在还有个手机可以和外界联系,警察已经和她通过电话,说明他们确实在行动,心里踏实不少。
老公又问安娜当时是怎么设置的GPS,安娜猛然想起自己当时设置的是最近的回家的路。
老公重新设置GPS,摆弄了半天,才意识到自己的这个GPS没有选择不同路线的功能。
原来安娜为了工作需要,后来又买了一个最新版本的GPS,功能齐全,旧的老版本的那个GPS就淘汰给老公用。现在才发现那先进的GPS确实不一样,引领她进入了落后的GPS根本找不到的神秘道路。
正在安娜老公一筹莫展的时候,手机响起,是警察打来的,告诉他已找到了安娜。然后问他在哪里,指示他行车路线,几分钟之后,他终于开上了那条土路,见到了安娜和警察。
安娜见到老公,眼泪刷刷地往下流,扑到他怀里瑟瑟发抖,从来没有像这一刻,觉得老公的怀抱如此温暖,肩膀如此宽厚强壮。
那么她遭遇的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两辆警车大灯的强力照明下,安娜两口子惊见前方竟然是一条望不到对岸的大河,安娜停车前开下去的那个小斜坡实际上是玩船的人拖船下水用的引桥。泥路平时只是玩船的人才来,那个拖船的斜坡和泥路之间不是九十度交接,而是斜着连上的,有点像丫字形,安娜黑灯瞎火地根本没有留意,在丫字形的那两撇中选了错误的一条,就脱离了土路开到河里去了。如果她当时意识到问题的所在,马上退回来,车子应该不会有什么事,但是她把车留在了水里,自己到岸边去打电话。风疾雨骤,水位不断上涨,河水起伏,就将好好的一辆车给忽悠走了。
安娜上了老公的车,警车引路将他们送到了大路上。
那警车怎么会找到安娜的呢?
当时安娜老公看到老婆虽然连吓带冻一个劲发抖,但是浑身上下完好无损,没有像车一样玩失踪,已经激动地在心里将知道的神灵统统感谢了一遍,根本没有顾得上问这件事。不过即使问了,估计警察也未必会讲,也许那正是人家除暴安良的秘密手段之一呢。
据几个事后诸葛亮分析,警察有可能从两个途径锁定安娜的位置,一个根据她的手机来定位,还有一个通过GPS。GPS的大名既然叫全球定位系统,自然知道你在哪里,甚至可能你到过哪里都有记录。
那么GPS为什么会将安娜引到那条土路上呢?
估计问题出在她在GPS上选择了“最近的回家的路”上。GPS一根筋,一旦你要求的是远近,它就不考虑大路小路,以及是否安全。
大家由此总结的经验教训就是:到陌生的大城市、大的旅游景点,用GPS非常方便实用;但是在荒郊野外、偏僻之处就要慎用,尤其是发现路况不好或者情形不对的时候,不能全然相信或依赖它。
现在想来,安娜当时真的很幸运,及时下了车,否则连人带车一起失踪,警察只怕也是鞭长莫及,很难找到她的踪影了。
一个吸过大麻的女人
我住在加拿大一个小镇上的时候,认识了一个老外朋友叫茱莉亚。她三十多岁,为人本分、善良、勤恳,有两个儿子。每周她都带儿子们去教堂,对儿子们的管教很严格。她自己没有高中毕业文凭,所以找不到办公室的工作,只能在工厂打工。
一天,我和她正在散步,迎面走过来一个男人,我突然感到茱莉亚的神态变了,好像动物遇到了危险一样,全身都戒备起来,本来很轻松的表情变得严肃,嘴角抿着,严肃中还夹带着几分厌恶和防备。
小镇上的人都很友好,不管是否认识,见了面彼此都会打声招呼。我向那个人点了点头,说了声“Hi!”可茱莉亚却没有和那人打招呼,直视前方,好像根本没有看到他。待那男人错身而过,我马上问茱莉亚:“你认识他?”
她很不屑地从牙缝里挤出一句:“他是个人渣!”
我问:“怎么讲?他干什么缺德事了?”
她回答说:“他经常在高中门口晃悠,向高中生们卖大麻!镇上的人都知道,而且他自己也在吸,你没闻到他身上那股味道吗?”
我使劲吸了吸鼻子,并没有闻到什么特殊味道。扭头问她:“大麻什么味?你怎么会知道大麻的味道呢?”
茱莉亚听我这么问,表情放轻松了,“嘿嘿”了两声:“自然是我吸过呗。”
“你吸过?那是毒品啊!”她点点头,说起了她吸大麻的往事。
她在青春期的时候很叛逆,不想上学,就想着早早挣钱可以买辆车享受自由奔驰的感觉。她和一些同样不爱上学的同学混在一起,白天在外面打工挣钱,晚上开Party,抽烟喝酒,后来又抽上了大麻。
她说一开始就是纯粹的好奇,还有想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干那些成年人可以干甚至都不敢干的事情,还在同伴中炫耀:看,我都敢碰这个。她叹口气说那个时候的脑子真是混乱和愚蠢。
我问她吸大麻是什么感觉,她说吸完很快乐,很兴奋,非常“high”,那时吸完大麻到工厂里打工,手脚麻利、情绪亢奋、走路都是带小跑的,工作效率极高。
她开玩笑说,老板最高兴她们抽大麻了,太出活了。
“那你后来怎么戒掉的,不是很容易上瘾的吗?”
她说大麻不像海洛因那么容易让人上瘾,对人的刺激性也不算大,而且因人而异,她自己抽了一段时间并没有上瘾,有的同学就上瘾了。她想了想说,咖啡也会让人兴奋,也上瘾,对于有些人,大麻比它更厉害些而已。大多数的孩子经历了混乱的青春期之后,会成熟起来,找到生活的目标,而且生活中很多其他的更具挑战性的更刺激的事情不断地在发生,渐渐地那些东西就会被忘掉了。有个别孩子意志比较软弱,或者家庭比较富有,没有什么可以奋斗的,就会特别依赖这些东西。如果一个人让毒品成了生活中唯一的刺激,就会很可怕。她有个男同学,家庭富裕,一开始吸大麻,后来不过瘾,又开始接触各种利害的毒品,三十多岁就死了。
我问她:“那时候学校里吸过大麻的孩子多吗?”她说挺多的,你不吸,别人会瞧不起你,说你是胆小鬼,是没长大的毛孩子,高中生就怕伙伴们说自己这个,有的为了做给别人看,就跟着尝一尝。
我又问她:“那你高中没有毕业和吸大麻是否有关系?”
她想了想说没关系,有关系的应该是车。“我那时特别想拥有一辆车,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不可能给每个人买车,所以我一心想赚钱买辆车,再说我学习成绩很差,学习一窍不通,高中出去干活挣钱之后,对上学越发排斥,干脆就不上了。”
“等到多年以后,我才真正后悔了。心里有时候会抱怨父母不多加约束孩子,那时至少可以逼着我把高中念完。我不是那种不听父母话的孩子,可他们根本不管。我现在也理解他们,他们在农场做工很累,给一大家子喂饱了就完成任务了,没有精力管太多。”
她长长地叹了口气,扭头望着远方:“都怪我自己。”
转过头来她接着说:“所以我对自己的孩子一向是严加管教,他们如果到了高中想要车,我借钱也给他们买,买不起新的可以去买旧车,不要让他们因此荒废学业。也因为看到有的孩子接触大麻以后,一发不可收拾,一辈子毁在上面了,所以对于卖大麻的人深恶痛绝。等到儿子们到了青春期,我一定告诉他们这些事情,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成熟,要为自己负责。”
前些日子,她给我发来邮件,说小儿子高中毕业已经考上了警察学校。她家老大前年已经当上了警察。
她做到了,她把孩子们培养得很好,都走上了正途。
十六岁的未婚妈妈
我曾在加拿大开过干洗店,认识麦当娜是因为她妈妈卡拉总到我的店里来水洗衣服。
卡拉是个四十多岁的白人,黄瘦、干巴,深深的皱纹爬满脸上,嗓音沙哑,动作粗鲁,一看就是生活比较艰难的人。在洗衣服的间隙,她总是和我聊她的三个孩子,脸上都是骄傲。后来说,哪天领来给你看看。
一个周六,她果然领着三个孩子一同来到店里。
看到他们,我瞪大了眼睛,嘴巴也忍不住要张开了。她的三个孩子个个漂亮、圆润,根本不像卡拉的干瘪样子。最令人吃惊的是,三个人的肤色完全不同,如果不说,大概没有人会把他们看做是兄弟姐妹。
老大就是麦当娜,十五岁,是个金发美女,老二九岁,是个黑人男孩,老三是个女孩,七岁,黑头发,白皮肤。老大美丽干练,两个小的天真活泼,眼神灵动,十分可爱。
麦当娜从进门就开始忙乎,她手脚麻利,一边把衣服分类放到不同的洗衣机里,眼睛还盯着弟弟妹妹的动向。不一会工夫就把衣服全洗上了,然后领着弟弟妹妹出去逛街了。
卡拉站在一旁那叫得意,有女儿在,根本不用她动一下手指头。
我说:“你这大女儿真能干,长得也漂亮,像歌星麦当娜,那个干练劲更像。”
听了这话,卡拉的嘴都不知要咧到哪里去了,连连点头,说在家里那两个小的听姐姐的话超过听大人的话。
只是那孩子眼睛里有种冷冽的光在闪动,不是她这个年龄的女孩应有的。
下一次来,卡拉告诉我,大女儿听我说她长得像麦当娜,在家里对着镜子又唱又跳,一边扭一边说:“我是麦当娜,我是麦当娜。”
后来我和卡拉交谈时都以“麦当娜”称呼她,她的本名我已完全不记得了。
麦当娜随后经常来洗衣服,有时一个人来,有时领着弟妹一起来,像个小妈妈一样照管着弟妹。
这一天晚上,卡拉一个人进到店里,气急败坏地对我说:“麦当娜离家出走了!”
我吃惊地问:“怎么会?为了什么?”
卡拉说:“我也不知道!一定是被哪个野孩子勾引走了。”
“你们有没有找?有没有报警?”
“找了,但找不到,她学也不去上了。”
麦当娜看起来是个有主见的孩子,又有几分傲气,早熟懂事,不是能被人勾引走了的女孩类型,这里面应该有什么隐情。
我和店里的员工朱莉说起麦当娜离家出走的事,朱莉以前和卡拉在一个工厂工作过,了解卡拉的一些事情。
朱莉长叹一声说:“卡拉的话你不能全信,她的三个孩子父亲个个不同,老二的父亲现在还在监狱里……她找的那些男人,唉!”
“老二的父亲为什么蹲监狱?”
朱莉犹豫了一下低声说:“他强奸了麦当娜。”
我愣在那里,只听她又说:“当时麦当娜才七岁。据说麦当娜和卡拉现在这个丈夫关系也不好,她离家出走或许和这个有关。”
简直令人不愿意去相信,那个漂亮又能干的女孩,曾经有过怎样惨痛的人生经历!现在又在经历着什么?
一个星期后,卡拉又来洗衣服。我一见到她马上问:“麦当娜回来了吗?”
她摇摇头:“前两天我们全家到购物中心去,她妹妹发现了她。你记不记得麦当娜穿的那件黄色棉衣?妹妹一眼就认出了那件衣服,追过去喊姐姐,麦当娜扭头发现了妹妹,转身就朝另外一个方向急走而去,一边走一边还把棉袄脱了下来。等到我们追上前去,早已不见她的人影。”
卡拉情绪低沉地说:“她最爱护弟弟妹妹了,妹妹都没能喊她回来,看样子她是铁了心了。”
我说:“那她一个人怎么生活呀?”
卡拉咬牙切齿地说:“那天她身旁还有个年轻人,她一定是和那个浑蛋在一起。”
又过了一个星期,卡拉来告诉我,警察找到麦当娜了!
原来,麦当娜离家后,一直住在男朋友那里。
她的男友刚刚高中毕业,在一个工厂上班,住在姑姑家,为姑姑看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