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2013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报告
5570100000008

第8章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及框架(5)

②需求条件

国内需求条件是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波特注意到,企业需要关注的主要对象应该是有需求的消费者的数量,而不是市场的大小,因而本国市场的需求状况对一国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实现:第一,本国市场上有相关产业的产品需求若大于海外市场,则拥有规模经济,有利于该国建立该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第二,若本国市场消费者需求层次高,则对相关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有利,因为老练、挑剔的消费者会对本国公司产生一种促进其改进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等方面的压力;第三,若本国需求具有超前性,那么为它服务的本国厂商也就相应地走在了世界其他厂商的前面。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本国市场上发展起来的一套生产工艺、营销策略就成为企业今后开拓国际市场的一大竞争优势。

③相关与支持产业

与企业有关联的产业和供应商的竞争力,是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之一。一个企业的经营要通过合作、适时生产和信息交流与众多的相关企业和行业保持联系,并从中获得和保持竞争力,当这种接触是各方的主观意愿时,产生的交互作用将非常成功而且重要。一个国家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国内获得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支持。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日本机械工具业的优势离不开数控机床、电动机和其他零件供应商,瑞典在钢装配制品(如滚珠轴承和切削工具)行业中的竞争力源于其特殊的钢铁行业等。除了供货商的竞争力,其他相关行业的竞争力也很重要,它们往往带来新的资源、新的技术和新的竞争方法,从而能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升级。总之,各支柱性和相关产业之间具有经常的紧密的协调与合作关系,就会构成一国的国际竞争优势。目前国际分工领域出现了产品内分工,跨国公司更加注重产业链的整合,上下游环节的有机配合对竞争力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④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是指一国国内支配企业创建组织和管理的条件。各类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有其不同的规模、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竞争目标、管理模式等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外部环境。就目前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经验来看,世界上还无一种在各国皆能通行并适用的管理方式。由于各国企业的目标不同,因而企业的战略和结构也不尽相同,如美国企业注重短期目标,日本和德国企业则较注重长期目标等。不同国家有着特色各异的管理“意识形态”,因而各自形成自己的管理哲学,这种管理的意识对于形成一国竞争优势往往会起到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此外,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对该国的产业形成国际竞争优势有重大影响:国内市场的高度竞争会迫使企业改进技术和进行创新,从而有利于该国国际竞争优势地位的确立。波特在这一部分中强调了掌握国家的环境特征,使企业管理模式和组织形态符合本国的民族特征是一个产业获取竞争力的关键。

以上所说的四个因素形成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方面所特有的“钻石”结构,但仅仅依靠这四个因素还不足以完全描述一个国家的竞争环境,因为机遇和政府对以上四个因素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机遇在这里指的是那些超出公司控制范围内的随机事件,如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石油危机、战争爆发等。机遇可以打破现有的竞争环境结构,创造出“竞争断层”。这种断层的出现虽然可能使原有国家的竞争地位丧失殆尽,但它同时也可能提供新的机会,使原来竞争力弱的国家可能后来居上。政府则完全通过其对前面所讨论的四类因素的影响而起作用。政府在产业政策、生产标准、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政策直接影响到竞争环境的各个因素,反之这些因素当然亦对政府制定相关改革政策具有相当的影响。

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保证贸易增长的同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竞争力的提高。这种竞争力从微观层面上说是个人和企业竞争力,从中观层面上说是行业竞争力,从宏观层面上说则是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竞争力的一种,即为了达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所具备的能力,可以用波特的钻石模型来考察。

首先是生产要素。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智力、技术和资金支持,科学决策和规划,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人力支持。高校和企业将是中坚力量,它们研制更加高效节能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并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使产品符合国际环境保护标准,起到扩大贸易的作用。还需要提高国民素质,宣传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观念,减少浪费,促使全社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是需求条件。贸易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内外的生产和消费需求,当消费者更加重视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的时候,其消费理念则会直接反映到消费的产品上,表现为对绿色产品和有质量保证的产品需求上升,这会刺激生产者改进工艺,使用清洁生产方式。再次是相关与支持产业。必须认识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需要各个部门的协作才能实现:从上游的原料供应到中间的生产再到下游的销售,各个环节构成了对外贸易的全过程。贸易的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就体现在每个环节中。最后是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努力引入市场机制,使企业成为市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并保证其自由自主地选择最优行为。企业战略的制定将不再只考虑利润,还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如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生产绿色环保产品、产品符合质量标准等,这些对于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效益和扩大销售量都有帮助。

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现在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危机,还包括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南北差距拉大、局部地区政治动荡等各种问题。就对外贸易来说,中国是出口大国,很多产品的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从而造成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行为对我国极为不利。此外,由于2010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不均衡,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面临不同的经济问题,在此背景下,各国为保护本国产业利益纷纷出台更为严厉的贸易限制和保护措施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这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影响巨大。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1年中国出口产品共遭受6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59亿美元。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进口限制等各类非关税壁垒措施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不利影响依然严重,知识产权海外纠纷进一步增多,如2010年美国对我国出口产品共发起了19起337调查,2011年也有17起,涉案总金额约7亿美元,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我国的贸易形势十分严峻,因而构建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迫切。政府应在其中起到指导示范作用,科学规划、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政府行为、保护公民权益,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

4.国际贸易新理论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1)产业内贸易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特点,即绝大多数国际贸易量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进行,且大部分贸易具有在同一产业内进行的性质,甚至还出现相同产品的互相买卖。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虽有巨大发展,但对资源重新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变化却没有很大影响,这些都是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针对这样的情形,不少学者先后对此作了探讨分析,如格鲁贝尔、劳艾德、克鲁格曼等人。他们的研究工作形成了系统的产业内国际贸易理论,并指出产业内贸易发生的主要依据是产品的异质性、规模经济、需求偏好,引起国际贸易理论界的广泛兴趣。

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同时存在着进口和出口同类产品的贸易活动,或者贸易双方彼此买卖同一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所谓“同类产品”,是指那些消费上能够互相替代而生产上又投入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它有同质和异质的区分。同质产品是指性质完全一致因而能够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国际贸易中之所以出现同质产品的买卖,往往来自如下原因:第一,许多原材料(如黄沙、水泥等)单位价值低而运输成本相对较高,消费者应该尽可能靠近原料供应地来获得它们,所以一国可能同时进口和出口大宗原材料;第二,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大量开展转口贸易和再出口贸易,其许多进出口商品的形式自然基本不变;第三,由于一些产品(如水果、蔬菜)具有季节性特点,一个国家会有时进口而有时出口这类商品,以保证时令产品的正常供给;第四,某些商品的价格被人为扭曲,如国家干预导致某些国家一些商品的国内价格明显低于世界市场价格,为了利润极大化,私人企业便同时进出口一些同样的商品;第五,出于经济合作或特殊技术条件的需要,有些国家也进行某些同质产品的交易。这些同质产品贸易只要加入运输成本等相关因素的分析,就仍然可以使用H—O学说加以说明。因此,异质同类产品的贸易分析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按照产业内贸易理论,异质产品是指那些不能完全互相替代的产品。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的时代里,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出口产品要真正能跻身于世界市场,已不再是单纯依赖其生产要素禀赋的优势,更在于凭借它的某些特色来满足消费者的欲望,因此同一类商品也会有异质性。例如,同样是轿车,它们的牌号、款式、性能以及销售服务都可能有所不同,它们都是具有异质性的同类产品。应该看到,正是这种异质性构成了产业内贸易的基础。如果一国消费者对外国产品的某种特色产生了需求,它就可能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比方说,美国轿车豪华舒适,日本轿车轻便省油,两国都有一部分人需求对方轿车的特色,于是两国就同时进口和出口轿车。可见,生产要素禀赋相同或相似的国家之间同样可以进行贸易活动。这样,产业内贸易理论就解释了H—O学说所无法说明的战后国际贸易的重要特点。

然而,既然产业内贸易并不来自要素禀赋的差异,那么这种贸易利益又来自何处呢?该学说认为,规模经济是获取产业内贸易利益的来源:一个国家享有规模经济的优势,它的成本就是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从而得到了生产的优势,这样产品在贸易活动中的竞争能力必然大大提高,从而占据贸易优势,取得贸易利益。规模经济的优势可以分为两种:从静态的角度看,它是由于延长生产期、减少机器设备的闲置期、缩短原材料和制成品的库存期、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等导致单位产品成本大为下降;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随着生产者的生产经验不断积累而带来越来越多的经济优势。显然,只要两个国家在两种具有异质性的同类产品生产上各有规模优势,它们就可能发生产业内贸易并且各自获得利益。

规模经济通常可以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因此与之相关的国际贸易模式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形。

①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要理解规模经济必须先搞清楚一个概念,这就是规模报酬。规模报酬(Returns to Scale)是指所有投入要素同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时,总产量的变化情况。根据产量的变化程度,规模报酬可以分为三种情形: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产出水平同比例的增加;规模报酬递减(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产出水平较小比例的增加;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产出水平更大比例的增加,即通常所说的“规模经济”。如若存在规模经济,则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总产量增加的速度超过要素投入的增加速度,最终带来平均成本下降,生产效率提高。

根据产品平均成本下降的原因,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类。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规模而非行业规模;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则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对市场结构具有不同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内部规模经济的实现与一个产业或行业内的厂商数量呈反比,即厂商数量越少,专业化程度就越高,规模收益也就越高。内部规模经济依赖于厂商自身规模的扩大和产出的增加,在这种情形下,大厂商比小厂商更具有成本优势,能够迫使小厂商退出市场,从而获得市场实力,也形成了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