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述
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欧洲爆发的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这一运动的产生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在中古后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商业、手工业的兴盛,欧洲封建社会内部逐渐产生资本主义因素。意大利由于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在14世纪时,一些交通便利、商业繁荣的沿海城市,如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热那亚等地,资本主义萌芽先后破土而出。随着资产者阶层势力的壮大,这些地区先后摆脱封建势力的控制,成为享有一定独立自治权的城市共和国。15世纪末,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西方广泛传播,引起航海、印刷、军事技术的划时代变革,促成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使商品经济所必需的国、内外市场空前扩大,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陆续在英、法、德、西班牙等国出现。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新兴资产阶级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在国内残酷压榨、剥削广大手工业者和农民,在海外进行血腥的征服和掠夺;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封建势力的束缚,它自身还未达到足以与封建政权相抗衡,并进而夺取政权的地步,因而不得不同农民、城市市民结成联盟,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但出于其剥削阶级的本质,又对农民、城市平民的起义和革命持恐惧态度,往往同封建势力相妥协。资产阶级主要采取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两种方式进行反封建的思想斗争。
中世纪欧洲的天主教会不仅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同时它本身也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三分之一的地产,因此,“要在每个国家内从各个方面成功地进攻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须先摧毁它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1]。宗教改革运动由威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1483—1546)首先在德国发起,随后影响到英、法等西欧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第一次大决战,宗教改革对欧洲的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与随后出现的托马斯·闵采尔(约1490—1525)领导的农民起义,给封建教会势力以沉重打击。宗教改革后,西欧基督教分裂为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或称基督教)和代表封建阶级利益的旧教(或称天主教)两大派。
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另一种主要形式。它与中世纪市民的反封建、反教会斗争有着思想上的渊源关系。12—13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和阿拉伯人带来的西亚的科学和唯物主义思想,给深受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禁锢的西方世界吹进一丝新鲜空气。同时,“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2]。古希腊文化中所反映的富有生气的人世生活,肯定人、赞美人的力量、才能、智慧与创造精神的人本思想,使深受中世纪封建宗教思想禁锢的西方人士眼界大开,颇受启迪。于是,古代文化重新受到人们重视,文化学术界形成一股学习、研究古代文化的热潮。他们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号,声称要把久已湮灭的古代文化复兴起来,资产阶级学者认为这是古代文化的“再生”。实际上,文艺复兴绝不简单是古代文化的再生,而是新兴资产阶级以复兴古代文化为旗号,利用古代文化作为反封建斗争的武器,反对封建思想统治,冲破教会神权的束缚,以建立资产阶级新文化。
文艺复兴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影响深远,恩格斯称赞它“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3]。文艺复兴时期在哲学、政治、军事、宗教、文艺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都涌现出许多资产阶级的卓越代表人物,他们能够不受资产阶级的局限,真诚地以谋求全人类的幸福利益为己任,在时代冒险创新精神的驱动下,在各自领域做出许多开拓性的贡献。在哲学方面,意大利的布鲁诺、英国的培根、法国的蒙田打破了宗教神学的樊篱,把唯物主义哲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和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则分别在其著作《乌托邦》和《太阳城》中直接把批判矛头对准私有制度,首创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从而为现代思想武库增添了新的社会学说。在自然科学方面,波兰的哥白尼、意大利的伽利略、德国的开普勒也成就非凡,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艺方面,出现了意大利的“艺坛三星”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以及意大利的薄伽丘、法国的拉伯雷、西班牙的塞万提斯、英国的莎士比亚等一代人文主义宗师,把欧洲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些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巨人”们,大都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在不同专业领域都建树非凡。如达·芬奇既是画家,同时也是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马丁·路德不仅是宗教改革的先驱和领袖人物,同时也是现代德国散文的奠基人。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它是文艺复兴期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重要思想武器,也是贯穿这一时期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文学的中心思想,其基本内容有以下几点:
以人权反对天主教神权。在中世纪,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者极力宣扬神的绝对权威,赞美上帝的至高无上,无所不能;而把人则说成是渺小卑微的生物,认为人只能顺从上帝及其在尘世的代表——教会和封建统治者的旨意。实际上,他们所说的神,不过是神化了的封建统治者而已。资产阶级针锋相对,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以人为本,反对以神为本;以人的自然权利,反对神学教条束缚;他们高歌人的力量、才能和智慧,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把人称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们讴歌的人实际是理想化的资产阶级及其代表。
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中世纪天主教会大力宣扬“原罪说”、“来世说”、禁欲主义观念,认为人生而有罪,人的自然欲望即罪恶的渊薮,人生只能禁欲苦行,摒弃一切欲求,忏悔赎罪,来世才能获得天国的幸福。人文主义者则大声疾呼:天国是梦幻,幸福在人间!人生的目的不在来世,而在追求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他们打破宗教教条的桎梏,主张个性自由、解放,“人人可以发财致富”,并把爱情作为幸福的源泉。
崇尚理性知识,反对蒙昧主义。天主教会、封建统治者推行蒙昧主义愚民哲学。他们排斥科学文化知识,垄断文化教育,只要人们信仰盲从,不要理性思考,企图把人们都培养成统治阶级驯顺的工具。人文主义者把人视作有理性的生物,肯定人的理性和智慧,强调理性的作用,宣扬“知识就是力量”。倡导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理性,成为资产阶级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才。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在中世纪,不断爆发封建兼并割据战争,给国家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祸害。正处于发展中的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重重封建关卡,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因此希望能有强大的中央集权和英明国王,来实现并维护国家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人文主义在当时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进步作用,资产阶级以之为武器,批判封建统治和天主教权威,掀起一场波及各个领域的思想文化运动。但他们所推崇的人,实际上不过是资产阶级自身及其资产者个人,其思想基础是资产阶级人性论。因此,他们在宣扬个性自由解放、爱情幸福时,往往把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鼓吹爱情至上;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弱肉强食的关系,甚至主张为达到目的,可不择手段;批判禁欲时,难免流露出纵欲思想;同时,他们轻视人民群众,把希望寄托于贤明君主身上,表现出阶级局限性。
二、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流是人文主义文学,它是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文学的开端,代表着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同时它也是希腊文学之后欧洲文学的一次新高峰。其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人文主义为创作的主导思想。人文主义作家有意识地把文学作为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新的思想观念。在他们的创作中,大力宣扬人权、人性、人的现世享受和科学文化知识,主张国家统一;反对神权、神性、禁欲主义、蒙昧主义观念,批判封建割据。从而在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方法。人文主义文学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摒弃中世纪象征、梦幻、隐喻的手法,把对历史真实、现实真实的描写与理想的抒发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以现实主义为基调,辅之以浪漫主义想象、夸张等手法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不少作家,如莎士比亚、塞万提斯还提出现实主义文艺主张,认为文艺创作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他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莎士比亚)。他们的文艺主张和一系列成功的创作实践,进一步丰富了欧洲现实主义的传统。
第三,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人文主义作家能够打破中古用拉丁文创作的陈规,采用本地方言写作,表达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作品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他们打破古希腊和古罗马悲、喜剧的界限,把悲、喜剧因素融合在一起,让上、下层人物同台出现,创造出新的戏剧体裁。同时,还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采用本民族喜闻乐见的不同题材(历史、民间传说、故事)和体裁进行创作,促进了民族文学的发展。
三、人文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主要流行三种文学:人文主义文学、民间文学和封建文学。民间文学是对中古民间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在德国,民间文学创作兴盛一时,出现了以《梯尔·欧伦施皮格尔》和《浮士德博士传》为代表的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封建文学在文艺复兴时期已走向穷途末路,但在一些封建势力比较强盛的地区,依然风行一时。一些教会作家如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著作、德国僧侣托马斯·肯皮斯的《论模仿基督》在15—16世纪都曾广泛流传,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起到阻碍作用。骑士文学如英国马罗礼的《亚瑟王之死》,在这一时期的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也流传甚广。崭新的人文主义文学在民间文学的滋润下成长,在与封建文学的斗争中发展繁荣。人文主义文学是这一时期的主流。
(一)意大利文学
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人文主义文学产生最早的国家,代表着欧洲早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成就。早在14世纪,伴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意大利就产生了第一批人文主义者和早期人文主义文学。这时佛罗伦萨等城市作为全国学术文化活动的中心,作家、艺术家大批涌现,文学创作空前繁荣,代表作家是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最早打出“人文学者”的旗号,提出“人学”和“神学”相对抗,号召人们把对神的研究转向对人的研究,而被人们称作第一个人文主义者。彼特拉克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由意大利语写成的抒情诗集《歌集》。《歌集》主要歌咏诗人对一位美丽少妇劳拉的爱情。作者笔下的劳拉与但丁《新生》中描绘的贝亚德的形象大不相同。贝亚德是一个具有单纯、脱俗的精神美的神性人物,而劳拉则是有血有肉、形体迷人的现实中人。作者“同时爱她的形体和灵魂”,把对劳拉形体美、精神美与自然美的咏赞有机融为一体,表现出作者对人间爱情、现世幸福的大胆追求,对禁欲主义的反抗。诗集中还有一些政治抒情诗,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渴望和平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诗集中的多数诗篇采用十四行诗形式,优美感人,给后世欧洲抒情诗创作开创了新的道路。
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是意大利第一个通晓希腊文的人文主义者。代表作《十日谈》(1348—1353)主要叙述1348年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流行一场可怕的瘟疫,整个城市十室九空,鸡犬绝迹。10个贵族青年男女为逃避瘟疫,来到乡间别墅,为了消愁解闷约定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共讲故事百篇。实际上,《十日谈》是用讲故事的形式巧妙辑为一体的短篇小说集。作品的基本主题是大胆揭露、批判天主教会和罗马教廷的黑暗腐败、僧侣的虚伪荒淫及其推行的蒙昧主义、禁欲主义观念;抨击封建贵族的没落反动以及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和门第观念;肯定商人、手工业者等平民阶级和妇女的聪明勇敢与才智;宣扬个性解放、爱情自由、人人平等,以及天国是梦幻、幸福在人间的现世思想。艺术上《十日谈》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注重人物性格塑造、心理分析和环境描写,结构上采用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框形结构手法,对后世小说创作产生很大影响。作品采用佛罗伦萨方言写成,文笔精练,语言丰富生动,通俗流畅,富于感染力和表现力,为意大利散文奠定了基础。《十日谈》开了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