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网球
5574700000006

第6章 网球运动概况(5)

网球服装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折射出浓郁的时代气息。长时期内。白色一直被人们作为网球运动的标准颜色,它所代表的纯洁、高雅为网球运动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到了近代。男运动员的白色长裤变成了短裤,女运动的裙子也逐渐演变成了今日的网球短裙。今日男子服装,图案美观、协调,突出了个性特征。女子则短裙得体,集妩媚与运动为一身。近代的网球比赛中,虽商业化特征日益明显,但运动员仍不可穿着圆领长袖运动衫、体操短裤、圆领衫或其他不适当的运动服装,对服装上的广告数量和尺寸大小也有明确的规定。当然,明星运动员服饰的“示范效应”能给网球场上带来亮丽的风景线,如耐克公司为桑普拉斯设计的Swoosh系列:在T恤的领子及袖口处以蓝色及浅咖啡饰边,下身配以色调酷似沙滩的格子短裤,使着装人浑身充满阳光活力。同是耐克公司为阿加西所设计的反传统牛仔风格的球服,不再以白色为主要颜色,而是将大块的黑、红或紫色混合在一起,给人以醒目、亮丽的感觉,使人耳目一新。现代网球服装所使用的材料和设计都十分讲究,既利于保持运动者凉爽舒适,又可以保护其不受紫外线伤害。

2.网球鞋

当前的网球鞋类型,由于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设计越来越合理、科学,具备了各种可以帮助提高击球的性能。

网球鞋最早都是白色低帮的,没有多大区别。随着20世纪80年代流行高帮篮球鞋开始,网球鞋也出现过高帮。但是,篮球与网球运动的方式有所区别,篮球向上弹跳的动作较多,而网球低重心的前后左右移动较多。因此,高帮的网球鞋限制了脚踝的灵活性,影响了网球击球时的步法移动。针对这种情况,最近几年,一些运动生理专家又设计出目前比较常用的中帮网球鞋。这种鞋利用了中帮低凹处触及脚踝下部时的条件反射,来提醒球员注意动作,避免损伤,从而有效地保护了脚踝。

根据不同场地表面的性能,网球鞋的类型有室内和室外、硬地和沙地之分。一般室内鞋底是细致条纹,室外鞋底是粗犷条纹。硬地球鞋与硬地球场表面的摩擦力较大,所以鞋底设计得比较耐磨、较厚;而沙地球鞋与沙地的摩擦系数小,又有专门的滑步技术,故鞋底采用普通的橡胶即可。

打网球时需要做许多次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急停、急起动、急变向,并且重心基本都在前脚掌上。选择网球鞋应考虑透气性好、鞋面舒适贴脚、鞋底的纹路适于各种地面的摩擦等因素,而且内垫应有很强的支持力,且具备良好的弹性,能够顺应足底的曲线来缓冲和吸收胸部的压力。不要穿着跑鞋或者时尚运动鞋打网球。网球运动不同于跑步等运动,它涉及一些侧身运动,而且脚要随着球来回运动。穿错了鞋就会妨碍你的运动,甚至会导致损伤。正规的网球鞋在鞋底与鞋面都进行了特殊处理以便于起到支撑作用,并增强侧身运动时的稳定性。同时,打网球又是一个高冲击的运动项目,所以,要确保你的球鞋里面带有软垫,以便于减震。

大多数网球场地均由三类性质不同的材料构成(草地、沙土、硬地),因此,不同形状的鞋底几乎决定了运动员在不同场地的发挥效率。草地场地首选有突出胶状纹路的鞋底,但对于沙土场地则应选择宽波沟纹路的鞋底,而现在使用的最多的是硬地球场(塑胶、沥青)则要选择细密“人”字形纹路的平滑鞋底。如果经常奔波于三种场地之间,为避免更换麻烦,也可仅选择一双综合功能鞋底的运动鞋。运动时鞋带应一直系到脚趾,切莫拉得太紧。

对于网球新手和经常从事网球运动的人来说,可参考以下几条,选择合适的网球鞋:

1.首先应决定这双鞋是准备在沙地上还是在硬地上打球。如果在沙地使用,一般胶底即可,如在硬地上使用,则要选择耐磨、抗震、弹性好的球鞋。

2.确切了解自己脚的长度和宽度。

3.要尽量在下午打完球之后,脚掌已充分伸展开时,购买网球鞋。

4.选择球鞋时,一定要两脚都试穿,并且在硬地上走一走,试一试,以保证鞋的脚感舒服,大小合适。

5.在考虑鞋底的弯曲性和弹性效果时,应偏重于鞋底具有较好的弹性效果。

第五节 网球运动常用术语

术语是某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在体育领域中,各个运动项目均有其专门用语——术语。而每一术语在该项运动中都具有严格和特定的含义,它正确地反映某一事物(动作或状态)的本质与结构特点。网球常用术语是正确说明网球运动的动作技术、战术、竞赛、裁判、器材等方面特征的专门用语。

正确地运用术语,对于提高教学训练效果,总结交流经验,开展运动竞赛,促进科学研究工作以及丰富和发展网球运动理论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运用术语时,总的要求是:正确、简练、易懂。网球常用术语很多,这里仅就在教学训练中最常用的术语作简略的介绍和必要的说明。

1.选位

运动员在场上打球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称为选位。会选位是初学网球者的第一步,位置的选择要根据情况而定。比如:在单打比赛中,每击完一次球,必须跑回(特殊情况例外)中点附近,这就是合适的站位。位置选择是否合适,就是看你选择的站位是否有利于还击对方击到本方球场上各个不同位置的来球,如果不利,那你的选位就错了。

2.球场区分

球场以中点与中线的连线为界可分成左半场、右半场;没有中间界线叫全场;端线向前3米左右称为后场,球网向后4米左右称为前场,中间部分称为中场。

3.正手、反手

握拍手的同侧称为正手,握拍手的异侧称为反手。正、反手的用途主要有两点:一是与技术名称相连,表示一种技术动作。如:正手抽球、正手高压球、反手截击球等;另一点是表示来求的方向,比如来球正手、来球反手等。

4.击球点

所谓击球点是指球拍击球时与球接触的那个点。这个点是一个空间位置。击球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这个点距击球者身体的前后距离;第二是这个点距击球者身体的左右距离;第三是这个点距地面的垂直高度。

练习者用拍击球时,击球点选择得是否合适对击球的命中率有直接的影响。击球点过前,则击球无力;击球点偏后,则球拍前挥距离不够,没有主动击球的效果;击球点过高或过低又会使动作变形。选择正确的击球点能使合理的技术动作得以发挥,击球效果就好。不同的技术动作对击球点有不同的要求,需要在学习技术时认真领会,直至熟练掌握。

5.拍面角度(拍形)和击球部位

拍面角度是指球拍击球时拍面与地面间的角度关系。击球部位是指球拍击球时触球的位置。拍面角度有垂直、前倾(关)、后仰(开)三种,击球部位有上、中、下和左、中、右几种。在有些击球中,球拍接触球的部位也有中上部、右下部等两个或多个部位结合的情况,因此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

不同的技术动作要求控制成不同的拍形,不同的拍形使拍面接触球不同的部位。比如:平击球,拍面垂直、接触球的中部;削击球,拍面后仰,接触球的中下部,等等。由此可见,拍面控制如何是完成某一技术动作的重要因素。

6.击球的路线

所谓击球的路线是指球被击出后所运行的轨迹在球场地面上的投影线。网球场地大,击球线路多,很难一一描述。在此,只能抓住几条主要的击球路线进行研究,举一反三,从而找出规律。

假如击球者从自己的右角将球打到对方的右角,球的路线与边线成较大的角度,这条线称为右方斜线;击球者从右角将球打到对方的左角,球的路线与边线平行,这条线称为右方直线;击球者从自己的右角将球打到对方球场中点附近,球的路线与边线成较小的角度,称为右方中路。相反,从左角将球打到对方的上述三点位置时,仍有三条球路,即左方斜线、左方直线、左方中路。若从自己的中点将球击到对方场地的三个位置,又可有中间斜线(两条)、中间直线三条线路,这是我们应用较多且区别明显的9条基本的击球路线。

在练习中对击球提出路线要求,是培养练习者控制球能力的主要方法。如:“正手抽击斜线球练习”,就是要求练习者用正手抽球技术将球打成斜线路,若打不准,说明练习者控制球的能力较差。

7.击球的深度

击球的深度是指练习者击出的球落在场内距端线的远近程度。落点距端线近,即谓击球的落点深;落点距端线远,即谓落点浅。击球时对落点提出深度要求,是提高练习者控制球能力的重要方法。

要求练习者将球打深是有其战略意义的,是贯彻练为战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球打得深,球飞行的时间长,能有较长的时间为还击对方击来的球做准备,是使自己摆脱被动争取主动的好方法;球深,球的弹跳越过端线,迫使对方在端线后击球,为对方上网截击增加了困难;深球,可以缩小对方回球的角度,缩短自己左右奔跑击球的距离,减少击球的难度,提高击球的命中率。总之,要求练习者将球打深,不仅是对技术提出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提高战术意识与战术方法的需要。

8.击球的角度

击球的角度是指练习者击球后球的路线与原定参照物和击球点连线之间的角度关系。比如击右方斜线球:可将右边线作为参照物线,球的落点距左边线越近,则右方斜线击球的角度越大;若把对手作为参照物,球被击出后的落点距对手越远则击球的角度越大。

在练习中要求打角度大的球,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击球的攻击性。因为角度大可以调动对方,尤其是大角度的斜线球,能将对手拉到边线外,使对方场上出现空当,从而攻击空当得分。大角度球有时能直接得分,特别是在破网时打出角度大的球效果更明显。总之,对练习者提出打角度球的要求,是提高技术水平的战术意识的需要。

9.击球的速度

击球的速度,应当理解为从对方击出的球飞至网上到被我方击出,触及对方场地内的物件(包括球落地、球被对力截击等)为止这段时间的长短。这里包括两段时间,—段是球至网上到球拍击球,另一段是从球拍击球到球触对方场内物件,因此使这两段时间减少,是提高击球速度的基本条件。减少第一段时间的方法是提前击球,最好一过网就击打,比如截击球、高压球就是加快这一段击球速度的具体方法;减少第二段时间的方法是加快球运行的速度和缩短从击球点到触及对方场内物件的距离。

加快击球速度的目的是缩短对方“观察、判断、分析、选择及运动击”球这一“连锁”的时间,给对方造成匆忙、勉强、被动地还击,从而使其击球的命中率降低,击球的威胁性减小。

10.击球的力量

练习者击球力量的大小,是通过球运行的快慢表现出来的。据公式Ft=mV可知,当球拍作用于球的时间t不变时(网球的质量m也是不变的),球拍给球的作用力F越大,球向前飞行的速度V就越快。所以说,力量大,尤其是爆发力强的人,也就是速度力量比较好的人,打出的球向前飞行的速度就快。

击球力量的主要作用是:球快速飞向对方场地时,要求接球者的判断、移动、击球等一系列动作必须快,而在快中击球容易失误,所以给接球者增加了击球的难度;快速飞行的球给接球者球拍的作用力大,球的反弹力也大,如接球者控制不好,球就有可能出界;球快,接球者容易看不清球飞行的路线,经验不足的人,容易击球失误。

要想增加击球的力量,就必须从以下几点做起:

注意力量练习,使腿、腰、臂的力量不断增加,并在整个击球过程中,能做到各部分力量协调配合,爆发用力。

击球时拍面应尽量保持垂直,减少对球的摩擦,力量完全用在打击球上。

击球时引拍动作稍大些,增加球拍前挥的加速距离,在球拍向前挥动速度最快时击球。

要选择合适的击球点,即在球拍前挥速度达到最快,整个身体感到最舒服的那个点击打。

整个击球过程中,全身肌肉不要太紧张,以免影响肌肉的收缩发力效果。

11.击球的落点

球被击出后,落在对方场地内的那个位置,就叫击球的落点。落点是路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与路线有区别,比如:同是一个斜线球,由于球的落点不同,其斜线的效果也不一样。在斜线上有深球、浅球之分,又有球打在后场、中场、前场之别;同是深球,落点不同,又有左、中、右之分;同是一条斜线,又可打出大角度球和小角度球。因此,击球的落点能体现出击球的路线、击球的深浅场区和击球的角度。

落点的作用是利用斜线、直线和深、浅球扩大对方移动的范围;盯住对方的弱点连续攻击,增加对方击球的难度;利用假动作,声东击西,使对方判断错误,失去有利的击球时机。练习者只有充分认识击球落点的重要性,并经常有针对性地进行落点球练习,才能提高控制击球落点的能力。

12.击球的旋转

击球时,球拍给球的作用力线不通过球心时,球就会产生旋转,旋转的球在空中飞行的弧线、落地后弹起的弧线与不旋转的球不一样,我们研究击球的旋转,目的一是要利用它;二是会对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