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马化腾人生哲学课
5595200000003

第3章 创新哲学:在模仿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

创新的前提,就是在模仿中学习

马化腾哲学语录:

我认为,模仿并不丢人,但模仿有两个基本的要诀:

第一是正确选择模仿对象。一定要选择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有前景的“好东西”,同时要牢记,模仿只是手段和工具,它的目的是创新和颠覆。但我最反对盲目创新,一定要先谋而后发。被模仿者和模仿者是先发和后发的关系,先发总有预想不到的问题,后发可以研究哪些优势最适合发扬。在学习和模仿先行者的基础上,我们要有所取舍地创新。

第二是把握模仿的时机。在进入一个领域的时机把握上,我们一般会选择有第二者出现后这样的时机,即一家开创者加一家跟进者,这表示这个市场即将启动。此时,我们一定要派几个人跟进一下,一旦我们能看清楚,马上大部队跟进去,超第二,拼第一。尽管这种理念有时会使腾讯贻误更好的战机,却保证了腾讯不会在战略方向上出现大偏差,这对于度过创业期、进入发展期的腾讯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变幻莫测的互联网行业。

新浪网的创始人王志东曾经这样公开地批评马化腾:“马化腾是业内有名的抄袭大王,而且他是明目张胆地、公开地抄。”他表示,腾讯公司众多产品都有模仿的特性,无论是即时通信工具、门户网站,还是网络游戏,甚至C2C电子商务网站拍拍网(2014年已被京东收购),马化腾无一例外地都是在“抄袭”既有模式:QQ抄袭了ICQ,门户网站抄袭了搜狐、新浪,网络游戏抄袭了网易和盛大,拍拍网抄袭了淘宝和易趣。

但问题显然又不是这么简单,腾讯之所以能够纵横互联网,并且在多个应用领域取得成功,并非仅靠“抄袭”。因为腾讯无论“抄”什么,最后都能青出于蓝,并让对手感受到威胁,甚至将对手甩在后面。

腾讯的模仿为什么能让对手感觉到威胁呢?一方面是因为腾讯模仿了其应用,另一方面是因为腾讯具有稳定的用户群体,并将产品按照用户体验进行创新,这可能是使竞争对手感觉恐慌的最根本原因。例如,QQ秀学习了韩国Avatar的产品理念,QQ游戏是将联众的休闲游戏模式植入到了即时通信产品中。

什么是创新?我们一般认为,创新就是创造新的事物,是一个与模仿相对应的概念。在很多企业经营者的眼中,模仿是不够光明正大的,往往要背负“抄袭”的恶名,很难与创新画上等号。但事实上,模仿也是创新的一种途径,这是对传统创新观念的颠覆性理解。马化腾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模仿也是一种创新。

马化腾的模仿,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能够在模仿中进行有效的创新。对于这种模仿的创新,马化腾有自己的理解:“你可以理解成学习,是一种吸收,是一种取长补短的方法,况且模仿中也有创新。”马化腾一直强调要进行聪明的引进,并不断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腾讯QQ就是依靠这种方式不断发展壮大的。

1997年,马化腾第一次使用了ICQ,此时的ICQ是几个人写成的即时通信软件。这款软件一经推出随即风靡全球,时代华纳公司用将近3亿美元的价格买了ICQ。这么一款受欢迎的即时通信软件给马化腾带来了很深的感触,但是他发现英文界面ICQ的中文用户只有少数知识分子,或者高级“网虫”,所以这款产品在中国很难推广。马化腾立志做中文版本的ICQ,这就是后来QQ的前身OICQ。

最初的OICQ只不过是一个纯汉化版本的ICQ,与原先的版本没有太大差别。后来,腾讯对OICQ进行了调整改进,推出了QQ。之后,腾讯对QQ不断进行创新,并不断完善改进,像离线消息、QQ群、魔法表情、移动QQ、炫铃等都是其创新产物。马化腾之所以对QQ进行创新,是因为他不仅仅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仅供聊天的软件,而是要在QQ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互联网社区,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们做的这些服务反过来让腾讯的社区有别于其他的竞争对手,现在人们用的QQ,已经不是一款软件,而是各种各样的服务。这样别人就很难全方位打你。”

QQ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功,主要是因为腾讯在拿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连马化腾自己也从不避讳创新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中我们也看出,马化腾对模仿持有的观点,这种模仿在腾讯的众多产品中都能看到,网络游戏、拍拍网、无线增值、门户网站、QQ空间、QQ邮箱等腾讯产品身上都有模仿的影子。有些人对马化腾的“抄袭”表示不屑,但是马化腾就是这样一个能“化腐朽为传奇”的人,他总是能够在拿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拿出让整个行业为之倾倒的产品。

对于腾讯来说,每一次模仿都是一次极具创意的突破。这也提醒企业经营者,不要看不起模仿,要懂得模仿,要善于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对企业来讲,率先模仿就是创新,能够在技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消费不对称、空间与时间不对称的情况下,开展一次有效的先发制人的模仿运动,那就是创新。

牛顿曾说:“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只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里固然有牛顿自谦的成分,却也道出了一种创新的途径。我们完全可以向牛顿式的创新者学习,为自己设置一个更高的目标,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超越巨人。

当当网董事长俞渝毫不讳言当当网对亚马逊这个世界最大、最知名的网上书店的模仿和学习。她说:“我比一些华尔街的分析师们还要熟悉亚马逊的财务报表。我会用当当的指标和它一一作对比,比如,某一期的九项指标中,我们只有库存周转率不如它。”她将当当网比作是“学龄前儿童”,而亚马逊则是已经进入“青春期”的青年人了。

俞渝指出:“中国古话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当当网不齿于当学生,因为有的学总比没的学要好。”相较之下,当当更在意的是“成功”而不是“复制”。“我们要以开阔的心态和眼界去学习,并且在学习中重新建立适合当当本地化生存的新规则”,“要用笨方法去学,那就是从骨子里学”,这是俞渝认为当当之所以能够将网上购物这样的新事物在中国成功推动起来的模仿要义。

三星电子也是通过对电子巨头索尼进行创造性模仿而一步步成长和壮大起来的。2004年4月中旬,三星电子公布了其2004财年第一季度的营业额和总收入,第一季度销售额为125亿美元,营业利润超过34.8亿美元,远远超过索尼2004年全年8.13亿美元的盈利预测。但据此认定三星电子超越了索尼仍为时尚早。从营业额看,2003年,三星电子的总收入为362.8亿美元,索尼的总收入为720.81亿美元,这与三星电子的“超越”战略——2005年以前使全球销售收入增长两倍,从而一举超过索尼——还有差距。

不过,这并不影响三星电子作为一个“模仿神话”而成为诸多中国企业推崇的对象。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三星和索尼进行对比,是有点“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的期待在内,毕竟几年前,三星还是索尼的模仿者,而现在,许多中国企业则成了三星电子的模仿者。

模仿并不丢人,这是马化腾对创新的理解。然而,需要管理者注意的是,模仿创新并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朝着既定目标进行的创造性模仿。

在马化腾看来,模仿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进行持续的改良。这是非常有效的创新模式,通过研究、学习,从他人的技术、产品中获得启发,不断强化模仿对象的优点,尽量克服或规避缺点,从而开发出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这样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模仿也是创新。这种创新可以让企业避免多绕路、走错路的风险,可以这样说,没有模仿很难做到创新,不懂模仿也就不懂创新。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可以为企业节省资源,缩减成本,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

要创新,就要做到颠覆性的创新

马化腾哲学语录:

很多人都看到了微信的成功,但大家不知道,其实在腾讯内部,先后有几个团队都在同时研发基于手机的通信软件,每个团队的设计理念和实现方式都不一样,最后只有微信受到了用户的青昧。你能说这是资源的浪费吗?我认为不是,没有竞争就意味着创新的死亡。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创新必须是颠覆性的,唯有如此,才能取得竞争的胜利。马化腾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在2013年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互访TCL站的“道农沙龙”上说:“如果没有微信,腾讯根本挡不住。”马化腾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给腾讯的竞争力提升带来了非常大的好处,二是微信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进行了颠覆性创新。

微信的颠覆性创新体现在它打破了做移动互联网的传统方式,以手机为“主阵地”进行打造,而不是在传统互联网上做好,再移植到手机上。这种颠覆性的东西给用户带来了独特的使用体验。在打造微信的时候,腾讯团队充分考虑到了手机的特点,以及手机与PC的区别。正如马化腾自己所说:“即使我们有手机QQ,但它有一半用户在PC上,一半用户在手机上,只有微信是完全基于手机来开发的。”

马化腾深知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任何一款产品都有被颠覆的可能,所以他在微信取得成功后说:“微信这个产品出来,如果说不在腾讯,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话,是在另外一个公司,我们可能现在根本就挡不住。”为了打造这么一款产品,腾讯是怎么做的呢?腾讯完全颠覆了以前做PC产品的方式,完全按照移动App的方式来打造,最终做出了微信这一具有颠覆性的产品。

微信的成功说明这样一个道理:颠覆性创新,能最大限度地形成竞争力。为何要进行颠覆性创新?在马化腾看来,互联网行业跟传统行业不一样,任何变化和创新都有可能在一秒内颠覆全行业。颠覆者随时可能异军突起,眨眼间就无处不在,这种颠覆者可以称为“大爆炸式颠覆者”。大爆炸式颠覆和传统颠覆之间不仅存在程度上的差异,更有质的区别。除了更低廉的价格,大爆炸式颠覆者的真正优势是具备更强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来自于对产品进行颠覆性创造。

“颠覆性创新”理论最早出现在管理学大师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困境》一书中。该理论认为,在市场中进行颠覆性创新可为企业创造新的增长机会。这类创新要么能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要么通过带来全新的、客户所渴求的价值主张而重塑市场。在变幻莫测的互联网时代,这种颠覆性创新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化腾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创新不仅是改良,更是颠覆,正如他所说:“有了互联网,每个行业都可以把它变成工具,都可以升级服务。这种变化,有人称之为改良,我觉得改良肯定不行了,一定要有颠覆。”

同样,周鸿讳也看到了颠覆性创新的巨大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周鸿袜认识到仅凭“经验主义”做事,给企业带来的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周鸿伟不但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还通过具体行动带领公司迅速做出调整,周鸿讳坚持先把自己清零再做产品。特别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周鸿讳更加明白移动产品的打造不再是换换界面、简单改进,要想打造成功的移动产品,就要彻底忘记原来的产品打造理念,重新打造产品。

周鸿袜的移动产品打造观点带给很多开发者以启发,在打造移动产品的日寸候不能用过去的经验套实践,不能依照PC产品打造方式打造移动App。这与马化腾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打造的方式如出一辙,他们都提倡颠覆性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很多企业经营者热血沸腾,他们争先恐后地进入移动互联网行业,企图在移动互联网行业里分一杯羹。然而,很多开发者和运营商是做得快,失败得也快。导致失败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进行颠覆性创新,而是单单依靠PC互联网思维打造移动互联网产品。

我们不难发现,移动互联网时代中颠覆性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这个时代,智能终端开始普及,平板颠覆了PC,智能手机颠覆了传统手机。这种变革是颠覆性的,如果管理者此时的思路还停留在传统互联网产品上,那么,迟早会被时代颠覆。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要想做强做大产品,就必须进行颠覆性创新。

马化腾说:“在当今这个时代,谁是颠覆者,这个颠覆者又将被谁颠覆,都是无法估计的事情。”

如新东方,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而现在,新东方的教育模式不也正被百度、网易、腾讯等线上教育模式颠覆吗?

腾讯在此前发布的QQ2013正式版SP5的版本中就出现了腾讯要做在线教育的端倪,官方介绍显示出群视频将增加教育模式,这个模式是专门为远程教育量身定制的。群视频也将增加演示PPT,让教育会议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显然在这个版本中最符合在线教育模式的就是新增的视频教育模式以及PPT演示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出现给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QQ群加入了教育基因之后,用户很快就能将这一功能带到实践当中,如不久前北京市的景山学校就利用QQ群完成了大面积的远程教育测试,一旦北京市发布雾霾红色预警,全校学生就将通过远程在家里上课。

腾讯QQ群在互联网教育场景问题的解决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用户在QQ群上可以聚在一起通过视频聊天和PPT的演示实现在线教育,QQ群教育是互联网教育中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腾讯的优势在于把握住了在线教育从业者的所有沟通需求。平台、机构、买家、卖家都被包含在了QQ的体系之内,只需要塑造一个公正权威的消费场景就足够,腾讯的QQ人群更是深化了这一优势。QQ在移动端的雄厚实力,造就了腾讯做在线教育的优势。

在线教育十几年前就出现了,但为何在近几年才大红大热了起来?原因很简单,从2012年起,许多实力雄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涉足在线教育模式。腾讯也从2013年4月份起上线了腾讯课堂,上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用户就已经过了千万。

腾讯课堂上线后,在未做任何推广的前提下,不到一个月就有了1015万人的登陆成绩,并且用户都完成了课程。与其他的教育平台相比,腾讯课堂的用户增长速度非常惊人。除了平台技术的优势之外,腾讯课堂还创造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平台竞争机制,有效地调动了平台内教育机构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对以新东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机构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首先,腾讯课堂为所有新进入的教育机构免费提供广点通推广礼包10000元,并安排专业人员对它们进行推广指导,让教育机构在最短的时间里就能在腾讯课堂上获得第一批学生。每一个刚刚走进互联网的教育机构都会面临如何获得生源的问题,大部分没有互联网经验的教育机构往往都无法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有效传播,腾讯课堂会全力帮助教育机构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让平台得到整体的推广,也可让教育机构的风格统一有序,大大地推动传统教育机构加入互联网的进程,让他们可以专注于教学和课程。

其次,腾讯课堂会对每一家已经开课的机构进行评分,评分的内容包括每周的综合上课人数、准时准点的开课率、课程的好评度等等。然后按照机构、教育的分数情况按周进行评比排名,同时还会发放奖励,有效地促进教育机构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授课。

腾讯课堂的措施不仅能起到督促教育机构、保证课程质量的作用,同时还能筛选出最好的教育机构和教师,让教育行业在腾讯的平台内形成良性竞争,这样也能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证消费者的权益。

最后,腾讯课堂还有效地利用QQ这一沟通交流的基础工具。许多教育机构都愿意在腾讯课堂上开设课程。不单是因为腾讯课堂的平台技术好、免费,还能利用QQ教学聚集并且留住大批学生信息,这些学生信息对教育机构而言才是最关键的。

马化腾说:“如果说互联网世界的迅猛变化是因为有些东西在现实世界中缺乏具体、直观的体现,那么,线上教育的出现正好弥补类似于新东方这种传统教育模式的缺憾。腾讯课堂只是现实世界的一个映射,但是它一出手就颠覆了人们对教育的认知,引发了原有传统教育的大出血。从这小小的腾讯课堂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互联网颠覆力量的强烈杀气,那么真正的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颠覆,是怎样的难以预见?”

从产品到渠道,然后再到营销,被传统行业所熟知的每一个词汇,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谁是颠覆的一方,谁又是反舜覆的一方,谁也无法预知。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颠覆性创新可以通过推出新产品或新服务来开创一个全新的市场。企业经营者要做到马化腾所说的颠覆性创新,就要做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要善于打破常规。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只有不断进行颠覆性创新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而变化就是对原有秩序的破坏,破旧才能立新。企业经营者要想获得别人意想不到的成功,就要敢于突破规则的限制。

创新的核心在于研发的强大

马化腾哲学语录:

腾讯研究院很大一部分工作是从事基础性研究,比如视频、语音的编解码和传输,这些要用在我们的视频、游戏里面,很难由一个产品部门独立研发出来。我们过去很多(基础技术研发)都是业务部门自己做,做完之后发现不好,浪费精力又难以长期维持,因此,必须有一个基础的研发部门去承担这个基础工作。

另外一部分工作是一些应用的研发,不是专门研究一些用不着的和老是埋在底层的(技术),比较多的一些长远的、PC上的软件,例如语音、下载、输入法、浏览器等,这些产品都是在我们研究院和创新部门开发的。

一些高难度工作,如果研发团队没有实力去做,就会找研究院去开发最核心的部分,包括在播放器、搜索、电子商务技术等,研究院都会先孵化出一些东西来。

腾讯是一家注重研发的企业。2007年成立的腾讯研究院是第一家由中国互联网企业自主建立的研究机构,其成立也被认为是腾讯在技术创新战略上的又一次重大选择。

没有研究院时,虽然腾讯的每个团队多少都有些研究性质,但一旦产品任务紧张起来,团队的工作重心就会放到产品上,研究工作便随之暂时中断。此外,业务的飞速发展也使腾讯后台的很多程序缺乏统一规范,甚至连统一的数据挖掘接口都没有,这些无疑都是长远发展的阻碍。

在此背景下成立的腾讯研究院合并了原来的创新中心,职责在于储备长期竞争力。它没有盈利压力,能实施很多代表未来趋势但短期未必有产出的项目;在产品开发方面,它也只做平台产品和技术要求较高、且需要不断深化技术的产品。同时,这里也是向腾讯各业务部门输送人才的基地。

目前,腾讯研究院设有智能计算、中文处理、多媒体、网络分析和数据分析五个基础研究室,以及无线技术和桌面产品两个技术中心。

数据分析研究室的任务是汇集各个部门的用户数据,统一运营和分析,其成立后的首个项目是将QQ用户分群。通过数据挖掘,用户被分为铁杆用户、年轻且正在成长的用户和潮人用户等群体,方便业务部门可以针对不同群体推送不同的服务。例如,年轻用户可能不太了解腾讯业务,系统会有选择地推荐一些能让其熟悉腾讯的产品和功能;对于潮人用户,腾讯会把一些新功能率先推送给他们使用,以获得反馈。

无线技术中心和桌面产品中心侧重于产品开发,布局腾讯的中长期产品开发,腾讯手机浏览器和手机输入法等都诞生于这里。

腾讯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研发投入较高的企业,2009年的研发投入为11.9亿元人民币,接近百度研发投入的3倍,超过网易研发投入近5倍。2005-2010年,腾讯的年平均研发密度(研发投入/销售额)达到10.3%,这在中国企业中是不多见的。持续的研发投入换来了腾讯主营业务的不断升级、可适应终端的不断丰富和在线产品的推陈出新。

2008年,UCWEB的迅速崛起和3G的临近,让研究院决定迅速进军手机浏览器这个市场。这时候,之前做得关于手机浏览器的技术储备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腾讯手机浏览器beta版在做出决定的半年后就得以发布,而且其市场份额在半年后就已超过Opera,跃居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第二位。

当时,时任腾讯研究院院长的郑全战对未来发展的期许并不仅限于将个人电脑和无线上网的产品打通。他说:“在使用智能手机时,数码达人觉得很糟糕的体验是要下载很多软件,然后一个个设置好,还要不断地更新,非常麻烦,所以,我希望对于那些我觉得好的服务可以不用下载,可以通过云服务立刻推送过来,这会很方便。”

这推动了腾讯在无线领域进行的另一个布局。郑全战理想中的未来是,几年后,当宽带变得比较便宜时,腾讯会基于云模式,自动为用户推送他所喜欢的服务,但挑战在于,如果真要采用网络推送的方式,腾讯需要庞大的云计算能力。目前,研究院已经联合公司其他部门一起研究和搭建出了这样的技术平台,而且还与清华大学共同建立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腾讯互联网创新技术联合实验室”。马化腾表示,“未来,联合实验室将承担更多的国家创新课题,构建互联网的未来,让互联网的内容更加丰富、操作更加便捷、信息更加安全,使互联网信息逐渐走向大众。”

目前,从事研发和产品相关工作的员工已经占腾讯员工总数的75%以上。腾讯管理层明确表示,只要是对用户有益的探索,不管处于何种成熟度,都会鼓励阳支持。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创新活动离不开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的投入,更离不开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华为虽然以为全世界提供网络设备而闻名,但华为更重视的是研发,而不是硬件制造。华为总裁任正非认为,没有创新是最危险的。因此,在技术上始终坚持不断地研发和创新,一直是任正非重要的管理策略。一直以来,科技领先不仅使华为成为世界少数几家能够提供CAC08-STP数字程控交换机设备的巨头之一,而且也使华为在移动智能网、STP、移动关口局、GPRS等核心技术方面具备了领先优势。

在技术研发方面,华为在创业之初就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力求领先于世界。他们立足于当代计算机与集成电路的高新技术,大胆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公司每年都会投入销售额10%的资金用于科研开发和装备大量精良的开发设备和测试仪器,并与国内外一些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建立起了长期而且广泛的合作和交流。

2012年,华为将47亿美元(约占公司总收入的13%)专门用于产品研发,所以,在欧洲,一些电信运营商认为欧洲的设备供应商在未来几年内都很难跟上华为的研发投资,因而选择华为作为其设备供应商。

正如任正非所说,“创新是华为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执着地进行研发投入是一定会有结果的。2009年1月27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其网站上公布了2008年全球专利申请情况,第一次,一家中国公司名列2008年专利合作协定(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PCT)申请量榜首,这家公司就是华为。

2013年上半年,华为的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了瑞典的爱立信和法国的阿尔卡特朗讯等强劲的西方竞争对手,这一成就与华为的研发投入是分不开的。

企业要创新,要提高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是至关重要的策略。正如任正非的策略一样,只有在竞争中舍得投入,企业才能使产品不断转型和升级,制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并且不断地走向高端。

创新就要做到独一无二

马化腾哲学语录:

并不是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在市场中找到价格,例如空气对所有人都非常重要,很有价值,但是没有人去买卖空气。为什么呢?这里要提到一个价值的重要前提,就是稀缺性。

对于创新来说,真正的创新要与众不同,只有形成自身的独特性,不走寻常路,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创新的道路。马化腾深知这一点,所以在做腾讯SOSO的时候,他选择了不走寻常路,具体来说就是不走寻常“百度路”,结合自身QQ平台优势,打造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搜索特性。

2005年之后,腾讯又是开门户网站,又是玩转电子商务,又是做网游,这一系列的举动体现出了马化腾构建庞大“腾讯帝国”的野心。2006年3月2日,马化腾推出腾讯旗下搜索网站SOSO网(www.soso.com),独立承载搜索业务,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丰富和有竞争力的互联网信息应用服务。其实,此番大张旗鼓进军搜索市场,马化腾早在2005年便开始有所筹划。2005年年初,马化腾便与Google开展业务合作,正式启用Google的网页搜索和在线广告等,利用Google的搜索引擎技术为腾讯服务。马化腾习惯后发制人,广大用户已经深刻理解马化腾的这一产品打造方式,所以,在腾讯推出SOSO之后,人们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讶。

腾讯推出SOSO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马化腾的发展战略。马化腾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打造满足各层次需求的在线生活模式,而归属于“信息传递与知识获取”的网络搜索正好能满足用户的这一基本需求。马化腾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就是上线SOSO网站,致力于为用户打造一站式、全价值链在线的生活。

腾讯SOSO的上线很大程度上源于百度在搜索领域的巨大成功。搜索领域的商机不断涌现,腾讯也想在搜索上发力,于是推出了腾讯SOSO。虽然腾讯是根据百度来做搜索的,但腾讯SOSO走的是不同于百度的路。

腾讯SOSO除了与百度等其他搜索网站的页面布局、基本搜索内容大致相同外,其最大的特色是集成和整合了腾讯的产品及服务,能够向用户提供对QQ群组、QQ空间等资源的搜索,并提供可通过QQ号登录的搜吧服务。此外,腾讯SOSO还可以通过关键词一次性搜索出符合条件的图片、网页、论坛、音乐等,这也是腾讯SOSO最具特色的地方。

腾讯SOSO更加专注于满足用户,尤其是年轻网民的实际需求,其独特竞争力在于它与腾讯公司产品及服务的整合创新。SOSO的综合搜索就是其与百度、Google的与众不同之处,对这方面功能的大力开发使腾讯的搜索产品有了迎合用户需求的独特性,从而极大地吸引了用户。另外,和“百度知道”一样,腾讯SOSO也有一个网络互动问答的“问问”。这种问答形式的存在为腾讯SOSO问问带来了数目庞大的用户。

腾讯SOSO做“问问”是正确的,它源自于一种在海量的网络信息里如何快速准确地获知自己想要了解问题的答案的需求。国内互动问答平台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发展速度非常快。腾讯SOSO的“问问”仅仅上线两年多,已解决的问题就超过了6000万。现在,每天有超过600多万的网友在“问问”上寻找各种问题的答案。腾讯SOSO的成功之处在于53%的“问问”用户在线时长超过1小时,这是其他互动问答平台无法比拟的。

近年来,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垄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腾讯SOSO是后来上线的,在搜索市场中从一开始就处于二线运营商的境地。面对国际巨头Google,国内搜索老大百度,以及中搜、新浪、网易等众多强手,SOSO要想突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目的,腾讯SOSO就要不走寻常路,显示出其能够吸引用户的与众不同之处。马化腾在打造腾讯SOSO的时候做到了这一点,基于腾讯用户的社区化、个性化、精确化乏个需求而形成了自身的特性。

依靠这些有针对性的创新,腾讯SOSO在二线运营商成长空间都被压缩的大环境下,搜索请求量出现了持续增长,并在2008年第一季度突破了10亿次。

腾讯SOSO的成功之处在于,马化腾在打造搜索引擎的时候做到了不走寻常路。这样能够形成企业产品自身的独特性,同时这种独特性又能够很好地吸引用户,那么,用户就会成为产品的粉丝,认可产品,从而给企业带来利润。马化腾的成功经验告诉企业经营者,在打造产品的时候要做到创新,并且是独无二的创新,以便对用户形成巨大的吸引力,促使用户进行消费。特别是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如今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更为严重,要在这种环境中做出成绩、做出特色,就要敢于创新。

2013年5月8日,法拉利董事长卢卡·迪·蒙特泽莫罗在马拉内罗举行的Formula Ferrari全球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公司的最新全球战略,并介绍了核心业务领域,他表示:“我希望法拉利保持绝对的稀缺性。”

蒙特泽莫罗宣布了法拉利第一季度取得的丰硕成果,公司共销售了1798辆公路跑车(不包括预售的La Ferrari),销售数量同比2012年第一季度增长了4%,营业收入也增长至5.51亿欧元,同比2012年第一季度增长了8%。此外,营业利润增长了42%,达到8050万欧元;净利润增长了36.5%,达到5470万欧元。

蒙特泽莫罗着重强调了2013年他对法拉利的愿景与规划:全球产量将控制在7000辆之内,以确保品牌和产品的稀缺性与尊贵性。他解释道:“法拉利就像一位风华绝代的佳丽,值得所有人等待,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如果我们控制产能,市场上将不会遍布法拉利的身影,现有车主们的法拉利跑车也因此更为稀有,更为保值。”

品牌要想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并赢得消费者青睐,稀缺性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仅是在企业中,在其他领域中也是如此。

在体育界,四年—届的足球世界杯与奧运会等其他重大体育赛事—样,在正式诞生之前就被策划者、主办者、国际足联等核心人物和机构定位为全球性稀缺资源。

对于这个被人为打造出来的全球性稀缺资源,每每都会有无数国际商业巨头倾其智慧,设计出不同档次的合作模式,进而“心甘情愿”地从腰包中掏出“真金白银”,这也使得这项经典足球赛事更像是这些巨头们对其稀缺性商业价值的追逐与争夺大战。

这些“真金白银的奉献者”们无非是想拥有以下权益——例如赛事冠名权,电视直播权、栏目赞助权,生产、研发、销售世界杯衍生产品的权利等。

围绕着这个全球性稀缺资源又会诞生出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商业链条,这些商业链条时而同行,时而交叉:例如举办地经济的振兴与发展,商业巨头们的品牌推广,相关的衍生产品,电视及其他类型的广告宣传等,所有这一切都会让那些真正赞助了世界杯的利益团体可以合法、受保护地享有自己应该得到的权利。

但即使有了稀缺性的资源,如果市场和受众还没有成熟,也只能铩羽而归,中国的付费电视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中国的付费频道中也有数套由各类稀缺性资源打造出来的产品,但因为绝大多数电视观众没有付费看电视的习惯,再加上付费电视的节目质量较差,这个新兴行业的生存始终举步维艰。

每一家企业都渴望找到使自己的产品具有稀缺性的秘方,要制造“人无我有”的产品,就要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控制其数量,这样才能够体现其独一无二的尊贵价值。当然制造稀缺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独特的创意和卓越的技术支持。

稀缺性产品是一个国家和地域文化深度的象征,早已突破了作为商品的单一性。稀缺性的良性发展和进化任重而道远,而如何正确看待稀缺性资源和稀缺性产品更是我们每个人需要学习的功课。

唯有不断学习,才有创新的思潮

马化腾哲学语录:

如果大家没有一个学习的心态,只想着搭建一个互联网平台是不可能赢的,因为对手会走得很深、走得很上游,而且如果不把中间可以减少成本损耗的地方、提高效率的地方、能与对手做出差异化的地方都找出来的话,也是打不贏的,所以必须迎头赶上,深入这个行业。

创新不只是在口头上说说,更多的是要体现在行动上。创新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不断进行完善。马化腾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互联网企业的创新需要有长跑的理念和精神,要不断地学习最佳案例,并做到取长补短。

马化腾相信,要想让产品得到用户的喜欢,就要在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创新。QQ秀就是在这一理念下打造出来的产品,现实中无法实现的装扮,通过虚拟的QQ秀来体现,这是马化腾的一大创举,同时也是马化腾超强学习力的体现。

2002年的一天,腾讯产品经理许良在韩国考察,他发现了一个在当地很受欢迎的Avatar游戏。在Avatar游戏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更换如发型、服饰、表情、场景等虚拟角色的造型,但这些虚拟的造型都是需要付费购买的。许良突发奇想,是否可以将虚拟形象引入QQ,让QQ用户通过虚拟形象传递信息呢?基于这种想法,许良和同事们做出了好几个创意方案,马化腾看到创意方案后立刻给予认可,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功能创新。在马化腾的支持下,许良不断学习、研究Avatar游戏,同时对市场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成功推出了QQ秀产品。

QQ秀是基于QQ平台的虚拟形象设计系统。用户可以用Q币在QQ秀商城购买虚拟服饰、珠宝首饰、场景来装扮自己在QQ、QQ聊天室、腾讯社区中的虚拟形象。马化腾知道,只要每个用户愿意花一两元的话,QQ秀的收入将十分惊人。

事实正是如此,QQ秀从两三元到七八元不等,一身打扮少说也要二三十元。然而正是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花费给腾讯带来了巨大的收入。QQ秀在2007年的注册用户就已经超过2.5亿,每个网民在每一天都会见到自己或好友的QQ形象。

QQ秀产品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于对韩国“Avatar游戏”的学习,但这不是简单的学习,而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分析、掌握和利用了用户心理,超越了简单的复制。马化腾深知QQ秀作为腾讯用户个人形象的展示平台,需要不断地完善。于是,QQ秀在已有的经典版本的基础上不断升级,将华丽、个性、时尚同特性完美结合。马化腾为QQ秀在卡通形象的基础上增添了时尚青春形象,同时融入了趣味性和社区属性,完全将时尚与娱乐融合在一起。同时,腾讯还为诸多服饰品牌预留了虚拟店铺,用户可以在其中找到全品牌、全系列与现实并无两样的精美虚拟服饰。腾讯在学习的基础上,打造出一种QQ秀、服装品牌、时尚杂志三合一的创新商业模式。

我们不难发现,腾讯QQ秀的创新是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的,也正是如此,QQ秀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事实上,马化腾始终是一个善于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企业经营者,他的善于学习不仅体现在学习韩国“Avatar游戏”上,还体现在向许多大公司学习成功经验。除了QQ秀之外,马化腾还向新浪学习推出QQ短信和QQ铃声,向网易学习推出交友业务——QQ男女。当然,马化腾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他的学习是为创新打基础,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正是这些产品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说到学习,腾讯公司中还有一个从保安到IT精英的励志故事。这位被誉为“2012最励志保安”的小伙子名叫段小磊(英文名Dream),他只有24岁,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拥有计算机和工商管理的双学位。他带着IT职业经理人的梦想来到北京,几经碰壁后,他决定从事上手很快的保安工作。

“保安是服务性质的工作,別人上班第一个看到的就是你,我觉得我可以做得让大家更满意。做好手头的工作很重要,这样才能让人信任你。”段小磊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腾讯员工渐渐将段小磊当成了朋友,有时还会耐心地帮助他解答一些计算机专业问题。

2012年2月,腾讯研究院负责人Hidi(化名)急需一批外聘员工,她早就知道段小磊对计算机感兴趣,就半开玩笑地问他:“你要不要来帮我们做数据标注的工作?”段小磊当时并没有回复她,令她意外的是,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段小磊找到她说已经正式辞职,可以来帮她做数据标注的工作了。经过面试,段小磊顺利成为腾讯的外聘员工,负责一些数据整理和数据运营的工作。

这是扮基础性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澡作电脑,并对数据敏感。“我告诉他,先让他做一些基础工作,在腾讯的学习氛围下好好积累,将来也许可以成为一名好的产品经理。”Hidi知道,段小磊的梦想是成为像乔布斯那样的产品经理。

腾讯给了我真正接触互联网、不断学习和不断成长的机会。这里的同事不会因为我曾经是保安而排斥我,反而更加认可我的努力和工作,真正把我当作他们中的一员。”段小磊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以IT人的身份与大家见面时,就有一位从事语音研究的同事说如果想学这方面的内容尽管跟他说的情景,而另一些同事每天午休去健身时都会问段小磊是否要同去。

现在,段小磊已经成为了团队里的风云人物,但他仍然对自己的工作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他的工位上贴着各种写有工作任务和励志内容的便笺条,例如多和同事交流,多向前辈请教”,“每天浏览行业信息不少于30分钟,每个月发表一篇有深度的博文”等。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时候,决定成败的不过是心态:不要停留在“想要”,而是要积极“去做”。如果段小磊只是满足于做一个平凡的保安,每天按部就班地上下班,那么他的生活终将简单、平淡。正因为他没有放弃自己最初的梦想,每天都坚持学习,他才能够实现由保安向IT精英的转变。

其实不止腾讯,很多蓬勃发展的公司,都是在不断学习中进行创新的,雷军也看到了这种创新模式的重要性。

当初雷军决定做小米之时,最欣赏的正是苹果手机操作系统体验上的完美。雷军本人是手机发烧友,不过和一般人“发烧”的地方不同。雷军更痴迷于手机系统的可操作性。诺基亚N78出来时,雷军就曾推荐朋友使用这款手机。至于苹果手机的体验,雷军不仅是赞不绝口,甚至一度还自掏腰包买iPhone送给黎万强等朋友。雷军在小米手机发布会上略显生硬地模仿高处掉落测试手机等桥段,无疑是对乔布斯及苹果公司的致敬。

但是,雷军并没有局限于肤浅的模仿,而是在系统方面进行学习和创新。MIUI是基于Android深度定制的系统,在雷军看来,只有做好系统才能有好的手机。小米最精彩之处在于用一个好系统改变了整个安卓手机的体验。

雷军的个人体验对于MIUI系统的出现至关重要。开发自己的系统,原本并不常见,在电脑和手机系统的发展史上,至今也不过屈指可数的几个系统。毕竟在传统的程序员开发系统的思维里,这是个庞大的工程。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变了,雷军就看到了Android系统手机中蕴藏的系统研发模式的新机会。

通过对苹果系统的研究学习,雷军知道要爱上手机,必须要使手机系统值得人们喜爱才行。MIUI直接控制了自启动、应用系统、联网,把控制的主动权交还给用户。因为浮动窗口对手机的体验和干扰很大,MIUI干脆默认禁止悬浮。在雷军看来,小米要重新走苹果公司的个性化路线,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让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和內核保持和谐。这也许正是雷军的高明之处。为了让这个系统更加完善,到了MIUI V5,从桌面系统到常用功能,到小工具,再到核心应用都有了极大的创新,模块30多个,精品应用两万多个,整个MIUI应用商店超过5亿次下载。

不管是雷军的成功,还是马化腾的成功,我们不难发现,创新要想真正见到成效,企业管理者就要善于学习,建立在学习基础上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是真正有效的创新。

对企业经营者,特别是互联网企业经营者来说,要时刻具备学习精神。学习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有创新的愿望和追求,才有创新的智慧和本领,创新才能达到一个比较自由的境界。领导者要创新,就要把学习当作创新的一大需要,要时刻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将别人的经验为我所用,这样创新才能不走或少走弯路,创新的成功率才能提高。

创新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

马化腾哲学语录:

QQ的广大用户是腾讯价值的基础,脱离了用户价值,腾讯的所有一切都将不复存在。只有不断增加用户社区价值,注重平台健康发展,增加活跃、忠诚用户,我们才可以有长远的发展。腾讯始终坚持‘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发展安全健康活跃平台’的战略,将不断强调创新理念,在营运和服务上丰富、提高用户体验。

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创新是什么?马化腾认为,创新就是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也就是说,创新要深度把握用户需求。马化腾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在互联网时代,要敢于创新,同时这种创新必须是以满足用户体验为目的的创新。所有的创新都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用户需求,唯有如此,产品才能得到用户的青睐。年的摸爬滚打让马化腾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用户至上,用户的需求就是市场。

马化腾注重提升用户体验方面的创新。这种创新方式体现在腾讯打造产品的方方面面,QQ的创新发展是建立在为用户打造极致体验的基础之上,QQ飞车是如此,TM也是如此。

为了收回商务办公这一“失地”,腾讯推出了TM。TM侧重于熟人间的沟通和联系,主要面向商务办公环境中有IM使用需求的用户。

在功能上,TM弱化了娱乐、休闲的内容。在使用上,TM需要用户首先将手机与腾讯IM系统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后,方可登录并免费使用。这也意味着,用户的“好友”身份相对真实,方便用户进行熟人间的沟通,并且还可以通过TM免费发送短信。

从使用环境出发,TM在屏蔽其他用户打扰以及获得更多行业信息方面进行了探索,推出了“智能秘书”“免打扰”“公开名片”“行业黄页”“行业查找”等功能。

TM基于QQ形成,自然保留了很多QQ的功能,同时穿上了商用的外衣,整体上是一个中西合璧的软件。TM显然是与QQ一-体的,虽然TM没有使用QQ一些好玩的功能,但是有些项目需要积累一定时间或者花钱才能使用,在商用IM领域,这样的增值服务并不多。

通过扩展功能,还可以看出TM设定的人性化。在TM界面的底端,有一个TM小秘书可以进行有意思的提示。通过它,还能把商务秘书、留言、备忘等项目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像通讯录、网络硬盘、网络黄页、天气预报等都很实用。通过网络硬盘,可以跟联系人进行高速的点对点连接,便于相互传输大文件。问题是,这个网络硬盘容量并不大,如果要增加容量,需要用户支付额外的费用,这也是TM的增值服务。

TM很早就以门户网站的模式进行运作,提供娱乐新闻等资讯。在完善QQ功能的过程中,添加了很多有意思的扩展功能,如表情、通讯录、网络硬盘等。尤其是表情,可以当作内容提供商很重要的一个创作部分,成为增值服务。

腾讯对TM的打造方式就是基于提升用户体验上的创新,这再次证明,创新的关键是提升用户体验,而不是盲目地进行创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是“体验经济”的时代,互联网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较短,要想让这种生命周期较短的产品具备长久的竞争力,就要进行创新,并且要把提升用户体验作为创新的根本。

腾讯是如此,Facebook也是如此,Facebook就是通过不断创新,不断改进产品,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最终在竞争中拔得头筹的。

Facebook是互联网的新贵,其成功在于能够及时进行创新,并且所有的创新都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Facebook先是以8000万美元收购了Karma(社交化礼物赠送移动应用),接着在2012年推出了一项富有深远意义的功能——Facebook Gifts。

从在线祝福到线下送出真实的礼物,这是Facebook做出改变的重要一步。在Facebook的早期,也曾推出过赠送虚拟礼物的功能。但Facebook的用户不只是十几岁的孩子,不是每次送个数字礼物就会满足的,而且虚拟礼物在没有新鲜感之后自然会逐渐退出市场。送真实礼物则不同,这是把线上网络社交和现实中的友情传递结合得更紧密的一种方式。Facebook的朋友圈原本就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关系建立的,这使得二者的结合非常容易。

Facebook利用这个日益流行的社交商务趋势,通过礼品馈赠平台收集用户的地址、信用卡信息和相应的关系数据。在未来,Facebook还可以通过跟第三方品牌合作来增加自己的收入。这对Facebook来说确实是意义深远的一步。

Facebook之所以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正是因为进行了创新,并且依靠这种创新提升用户体验,最终赢得了大量的用户,促进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腾讯也依靠这种方式逐步取得了成功。腾讯之所以成为今天的腾讯,就是因为在马化腾的带领下,腾讯时刻倾听用户需求,以用户需要什么腾讯就在什么方面进行创新来占据市场。这个战略是非常见效的,它直接做到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企业之所以能够生存,能够壮大,唯一的原因就是顾客愿意购买你的产品,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就是用户愿意使用你的产品。互联网企业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不失时机进行创新,而且要把这种创新建立在提升用户体验之上,要把用户体验作为极致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