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身,则无不克。中国的修身之道源远流长,修身之道本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儒、释、道三家都讲修身,儒家的修身注重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修身为了更好的治国平天下,理想是成就内圣外王之道。修身不仅是儒家人生实践的思想基础,也是理解儒家思想的一把钥匙,只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儒家修身思想,才能真正的掌握儒家智慧之三昧,尤其是当今社会,儒家修身思想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更多的启迪作用!
知诚正心,修身立德,不断自我完善
【子曾经曰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
【智者感悟】
古时候想要把彰明的德性推及天下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要想整治好自己的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德性。要想提升自身的德性,先要端正内心。要想端正内心,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精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精诚,先要推极自己的智识,要推极自己的智识,先要穷尽事物之理。穷尽事物之理而后能够推极自己的智识,推极自己的智识而后意念精诚,意念精诚而后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提升自身德性修养,提升自身德性修养而后才能整治好自己的家族,整治好自己的家族而后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而后才能使天下太平。从天子到平民百姓,一切都以修养自身德性为根本。
知诚正心,修身立德,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子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
古人常常谈及“修身”。”修身养性”指的是培养性格,涵养,性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锻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在古人心目中,修身养性要达到的境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遇事冷静沉着,头脑清醒;二是与人相处宽容大度,有礼有节,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历来都很受推崇。修身也可以理解为定力,涵养,大度,宽容。倘若真正做到这些,那便是一种高的境界,一种修为。在任何环境下都可立于不败之地,不为世俗庸事所牵绊负累。
修身养性并不只是代表激流勇退或养生之道,这种理解并不全面,它也代表一种进取,一种励练的精神和态度。儒家的修身之道,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虽有与世无争的淡薄,却更有着励精图志,卧薪尝胆的锐利。
修身是打开儒家思想与智慧的一把钥匙。儒家以塑造人格为首要目的,而其起点与底蕴则是“修身”。修身向内则表现为成就圣人,向外则表现为成就王道!儒家经典《大学》就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上至君王大臣,下至黎民百姓,一律以“修身为本”,人人重德向善,就会得到家庭和谐,民富国强,天下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这个涉及道德理想的宣言表达了儒家的一种信仰;而且它很自然地表达了如下一系列道德推论:“修身”被视为“齐家”的基础,“齐家”同样又成为“治国”的前提,而只有“治国”之后才可能做到“平天下”。所以世人不论高低贵贱,都必将通过“修身”这种道德方面的努力,积极投入到“实现自我”这一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去。
《大学》的系列方略赋予了“修身”以枢纽交集的地位。儒家学者把修身视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他们将其道德教育的大厦奠基于“修身”之上,修身是齐家治国的基础,也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作为关键环节,具有内外相合的特征。修身的特点是将人内在的意念及其活动表现出来,意念是否诚、是否正,在诚意、正心两个步骤上还不能得到证明,只有意念及其活动表现出来时才能得到验证。因此,修身在这里就有对前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进行验证和总结的意义。所认,修身不只是口头上的表述,而是需要心生而力行的实际行为。
正其心是修身养性的前提。所谓“正心”,就是确立正识、正见、正念,使知、情、意等能够守善勿失,达到一种中正平和的心态,用以纠正、改造意识中不符合道德人生观的部分,使人确立正识正见,将私心和欲望分离到符合德性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使愤怒、恐惧、喜好、忧患等情感的生发处于正常的生理范围,修持心性,达到心地开阔,坦荡无私,光明磊落。
以端正的心思来“正其心”,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只有把心洗得一干二净,达到澄澈圆明后才是真正的修身。心不纯,刚修身无望无用。我们要注意的是,正心不是要完全摒弃喜怒哀乐俱等情欲,不是绝对禁欲,而只是说要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欲,使心思不被情欲所左右,从而做到身心和谐地修身养性。也就是说,修身在正其心不外乎是要心思端正,不要三心二意,不要为情所牵,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
朱元璋(1328—1367),明朝开国皇帝,史称明太祖。朱元璋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既重视孩子学习知识,更注重帮助他们修德、正心,因为“德”既能补体,也可补智。为此,他采取了重言传、聘严师、亲力行的办法。
他曾经严肃地训诫太子和其他儿子,说:“你们知道‘进德修业’的道理吗?‘进德’,即进益道德;‘修业’,即修营功业。古代的君子,德存于内,又见于外,故器识高明,善道日多,恶行邪僻皆避之。己修道已成,必能服人,贤者集拢于你的周围,不肖者远避。能进德修业,则天下必治;否则必败。”
为了使诸子做到“进德修业”,朱元璋聘请各地名师,精选经典著作,对诸子进行严格的、系统的“德行”教育。他要求这些老师:“好师傅要做出好榜样来,因材施教,以德教人。我的诸子是要治理国事的,教的法子,最重要的是要正心。先正心,什么事都可办好;正不了心,各种私欲便趁虚而入。你们必须教诸子以实实在在的东西,不要光背些华丽的辞藻,要真正让他们进德修业。”
开国以后,朱元璋依据这一方针,除在宫中建大本堂,收存古今图籍,聘请各地名儒,以儒家典籍教育诸子之外,还精心挑选了一批有封建德行的士人,充当太子宾客和太子谕德,对诸子进行严格的、系统的封建“德行”教育,尤其注意发挥师保们的积极作用。基于“连抱之木,必以授良匠;万金之壁,不以付拙工”的思想,洪武元年(1368)立皇太子后,他便委开国重臣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分别兼任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和太子少保。让他们“以道德辅导太子,”“规诲过失”,使太子有长足进步。特别是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对于太子的“德行”修养影响最大。
尽管修身还只是个人的自我道德的践行,但它却是道德修养由人的意念转向现实的行为的关节点,所以《大学》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正是由修身在八目中的这种特殊意义决定的。
修身首要的是避免成见,不再以自我为中心的立场对别人预先作判断,使人际关系被扭曲。根据《大学》,人对自己所亲爱的、所贱恶的、所畏敬的、所哀矜的以及所傲惰的人最容易有成见,这样的心理偏差往往主要发生在家庭里,是上至的帝王将相、王公大臣,乃至每一个平民的家庭随时随地也都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一个主持家政的人首要的修养就反映在这里。
正心达到一定境界就会从人的精神内里发出一种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是创造人类悲壮、伟大历史的底蕴,后来被孟子所发挥,提出“养吾浩然之气”一说,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魂魄!
子贡,十七岁拜孔子为师,深得孔子学说真谛和儒家思想精髓,成为孔门高徒。这位春秋时期杰出商人的商业精神奠定了儒商思想的基础,开创了儒商传统的先河,成为彪炳千秋的儒商典范。子贡以其齐家治国之气魄,勤奋好学之精神,博济广施之胸怀,谦逊至孝之美德,垂名百世。他后来长期担任鲁、卫二国宰相之职,成为儒家第一代弟子中至富与贵者。成为历代儒商推崇效仿的楷模。中国旧时商店的门面通常雕刻“陶朱事业,端木生涯”楹联,作为商店的通用标识,“陶朱事业”成为商业的代名词,“端木生涯”则是商人职业的称谓。这既表达了后世商人对这位儒商鼻祖的景仰和尊崇,也反映出这位儒商思想创始人在我国商业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子贡不只是一位富商,他还是一位卓越的社会活动家。”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史记·货殖列传》),由此足见,子贡在诸候眼里的社会地位是何等之高。他不但积极从事商业和社会政治活动,还以他的雄厚财力到处宣扬孔子和儒家学说。正如司马迁所云:“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史记·货殖列传》)可以说,子贡不愧是中国儒商的始祖。
唐太宗李世民成为历史上的贤德明君,关键在于注重修养,严格律己。他把百姓比做水,君王比做舟,指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他以天心民意为准绳,严以律己,谦恭自守,勤于纳谏,从谏如流。皇帝率先修身,带动群臣百姓修德向善,天下人都成为有德之士,社会自然富庶太平,从而开创了富而有德的盛世天下,被称为“贞观之治”,成为后世治国的楷模。
宋代欧阳修说:“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能修其身,虽小人而为君子。”他认为,君子与小人并非天生注定,人格高下取决于自身的修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只重做事不重做人,只想赚钱当官,不修自身品德,就会道德下滑,人格蜕变;相反,重视做人,注重修养,世俗小人也会成为有德君子。每个人都有善恶两种因素,抑恶扬善就要严以律己,绝不能随波逐流。由此可见,人生就是一个通过不断“修道”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过程。而“为人者必先正其身”这一传统美德,一直被几千年来的有志之士遵循着,也教会无数世人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幸福地生活。翻开历史的日记,我们会发现,无论是明君贤臣,还是圣人先哲,无不倡导为人要修身立德,正人先正己。历史上的贤良大德都是经过严格的律己修身之后,成就一段段历史佳话!
“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儒家信条,对曾国藩来说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被他奉为至高无上的人生圭旨,并一丝不苟、孜孜不倦地终生实践着。曾国藩就是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个方向塑造自己的,最终成为满清中兴之臣!他平日里注意检点自己的思想言语、行为举止,能够做到日日反躬自问,并写下日记,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临终前几日仍然捧读《二程全书》,如此修养功夫,不由不令人佩服与感叹。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好学上进的他很快就找到了知音。大儒唐鉴和“理学大师”倭仁,都成了他的良师益友。他以一个纯正儒者的面貌赢得了政治的人望。曾国藩是那种真正有理想的人,唐鉴对曾国藩非常器重,曾赠给他一张亲笔所书的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唐鉴是想勉励他不渝地走“内圣外王”之路,高乎标准,严乎要求,不随波逐流,不问得失。曾国藩在两位大师的影响下,一方面以南宋理学巨擘朱熹的《朱子全书》为宗,下苦功夫钻研义理之学,并精通天下时务;另一方面对自己的言谈举止严加整饬。他给自己定下了每日必须完成的十二项“功课”: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写日记、记茶余偶谈、作诗文数首、谨言、保身、早起临摹字帖、夜不出门。几十年如一日,他真的恭行不怠地做到了,并实现了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他的为官之道也成为后世官员的模范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