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儒家的处世之道
5597900000009

第9章 为人仁义,把握做人的根本(3)

从以上种种言论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对待父母的原则,即子女对父母必须尊重、体贴和服从,具体而言:一、想父母所想,急父母所急;二、心中始终存有父母;三、父母对子女的优先地位。这些原则不是事实上的认真,而是一种心理上的对待。中国人把子女孝顺父母称为“讲孝心”,还有一个词叫“牵挂”,都是关系心灵与情感的。无论天涯海角,无论高官大位,无论眉白发霜,他都无法斩断和父母的联系,他始终是父母的孩子,永远走不出母亲的视线,这是世间唯一不可变更的关系,所以他才会魂牵梦绕,牵肠挂肚。为什么要“讲孝心”?为什么要“牵挂”?这主要的原因在于: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恩比天高,情比海深,所谓“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做子女的就该知恩图报,但即便如此,也只能报以万一,很少很少。宋代儒者袁采说得好:“父母于其子幼之时,爱念抚育,有不可以尽言者,子虽终身承欢尽养,极尽孝道,终不能报其少小爱念抚育之恩。”这种感受恐怕只有做过父母的人才能有所体会,无论子女如何尽孝,他的报答都是有限的,他无法像父母爱子女那样去感恩疼爱父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是有欠于父母的,他至多只能在父母有生之年表示一点心意。中国人的表示方法就是“顺”,顺就是依从,无所违逆。《近思录》说“顺,事亲之本也。”朱子还说“极天下之歌,不足以解忧;而惟顺父母,可以解忧。”随顺父母,并非满足父母的一切欲望,让父母锦衣美食,而是知晓父母的心思,替父母分忧,这样尽心贴己,父母才会高兴。曾国藩的“八本”中便有一条,即“事亲以得欢心为本”。所以作为人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感恩,尽孝。《孝经》上说“人之行,莫大于孝。”而且孝是人类一切德性中最基本的德性,一个对父母不孝的人,也往往是个对朋友不忠的人,除非他对这个朋友有利可图。马克斯·韦伯在考察儒家的德性时指出:“孝是引出其他各种德性的元德,有了孝,就是经受了考验。”

儒家也提出了一些具体如何尽孝的原则和方法。尽孝不外乎天理人情。《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孟懿子是鲁国的大夫,有一天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告诉他,无违——不要违背,到底不要违背什么,没有往下讲。等一会儿孔子要出门,学生樊迟驾车,在车上孔子谈到刚才的事。樊迟问老师,你说的“无违”是什么意思?孔圣告诉樊迟,一个人做人不要违背了天理人情,父母在世的时候,要按礼法赡养他们,去世时按照礼法埋葬,以后按礼法祭祀,就是尽了孝。首先,孝敬父母要发自内心,真心对待父母!父母对子女的心是无私的,真心的,不求回报的。孟武伯在问孝的时候,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多精彩啊!父母出于对我们的爱,担心我们的身体,怕我们生病,我们对待年老的父母更应该怀着这样的心情呀!若是孝敬父母能像父母担心我们的疾病的那种心情,就是孝了!《论语》中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向老师请教关于孝的问题。孔圣告诉他,“色难”,脸色温和、态度和蔼很重要,也很难做到。有事的时候,做晚辈的要主动去做,有好吃的先给父母长辈吃,你以为这就是孝吗?孝首先是有发自内心的敬意,然后态度要和悦。现代社会,有很多人孝敬父母完全是出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根本就不是真心行孝!但是想到“父母为其疾是忧”该有多愧疚呢,如果良心还有一些未泯。

汉高祖之第三子,汉文帝刘恒,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并誉为“文景之治”。

古人云:“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这就告诉人们: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供养,父母去世的时候要服丧,丧期完毕要祭祀。对父母生时的尽心奉养,作为子女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对于长期以来维系中国家庭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至今仍有积极意义。孝敬父母,还要在物质生活上赡养父母,保证父母无生活上的无忧。这是尽孝的最基本的方式!儒家伦理一直把生活上的“养亲”看作是“孝”的基本要求,看作是子女应尽的基本义务。父母抚养子女历尽艰辛,含辛茹苦,子女成人后应尽心尽力供养双亲,使父母在物质生活上尽可能地得到满足。这是儒家孝道的基本要求。

敬亲比物质上的孝敬更为重要!尤其是现代社会,精神上孝敬父母比从物质上孝敬更重要!因为现代社会从物质上孝敬父母几乎没有任何难度!使父母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保持身心愉悦,安度晚年,孝敬父母以使他们精神上得到慰藉,感情上有所寄托。孔子当时就说过:“今之孝者,是渭能养,至寸: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的人不懂得什么是孝道,以为奉养父母,仅仅是给他们饭吃,给他们衣穿,就算是孝了,其实即便是养一只狗、一匹马或其它什么动物都要给它们吃饱吃好。所以光是养活而没有真诚的付出和尊敬,那和养动物有什么区别!孔子在这里表达了一个重要思想,即将孝与敬联系起来,这是非常正确的。儿女在经济上赡养父母,保证父母吃饱穿暖,无饥寒之虑,固然重要,可单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因为即使狗和马也能够得到饲养,人若养父母而不敬,则何以别于犬马乎?孟子也认为,“爱而不敬,兽禽之也。”所以,养亲必敬,光养而无敬爱之心,就不是真孝。孔子的学生曾子进—步解释说:“孝者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可见,曾子把尊亲放在“孝”德的首要地位。曾子还认为,如果做不到尊亲,起码不能做坏事,以免使父母受辱。他把物质生活上的奉养看作是孝的最低层次。”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做子女的对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则,过一年添一年寿,为此而欢喜;再则,父母年事越高,尽孝的日子越来越少,为此而忧惧。

如何尽孝是需要真心和细心的。当父母有了一定的年纪,除了熟记父母的年庚,给父母过生日既要替父母高兴,还要为父母的渐渐老去担心!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有些人整天忙于自己的事情,而对父母的关照有些忽略,一旦当操劳—辈子的父母突然去世,就会悔恨不已,甚至遗憾终生。岁月易逝,作为子女应当知道父母的年龄,看到父母的年岁在—天天地增长,要有行孝的紧迫感。孔子的目的正是提醒人们要注意父母的日渐衰老而及时行孝。当父母的年岁较高时,尽量不要出远门,如果是为了求学或事业,非得远游的话,一定要有一个妥善的方法把父母的生活安排好再走,并要告诉父母去向,以免父母牵肠挂肚。这是仁道在家事上的具体表现。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当父母故去以后,要做到“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论语》)意思是:父母死后,在没有父母管教的情况下,仍然能三年不改初衷,一如既往,这个人可以说是有孝道修养的。离开父母后,三年中对父母的敬爱之情仍深系于怀,不改变对父母行仁孝的天道。这是做子女的本分,有这样情怀的人永远会把父母的养育之恩记在心中,能做到这样,可以说就是一个孝子了,我们每个人理应都当如此。

孟子列举了五种不孝的行为,和我们自己的行为对比一下,以作参省!“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说:“世俗所说不孝的事有五种:手脚懒惰不肯做事,又不能够奉养父母,是第一种不孝;喜欢赌博下棋,又好饮酒,不能够奉养父母,是第二种不孝;贪爱财物,偏爱妻子,不能够奉养父母,是第三种不孝;纵情于耳目之欲,涉足声色场所,使父母受辱,是第四种不孝;喜欢逞血气之勇,与人打架争斗,连累到父母,这是第五种不孝。”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感、责任感以及集体主义的自我奉献精神,甚至对祖国的热爱、民族的骄傲之情都是发源于“孝道”,都是“孝道”在个个时代的具体彰显。”孝道”寄托着历史的厚重,链接着过去与未来,它既表现为一种自我天性的良知,也表现为对人类本身的成长历史的尊重。“孝”和“文”,合为一字就是教,因此,要发扬孝的精神,我们还是要提高自我认知,对社会的认知,教育是提升孝道,教人子行孝的重要途径。我们也呼吁社会,子女对父母的爱,以及推及他人的爱的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夫妻和谐,相顾相助,成君子之道

【子曾经曰过】

“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也有道。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礼记·哀公问》

【智者感悟】

古时候的三代圣主帝王当政,必定用一定的礼节来敬爱他们的妻子。因为,妻子,是各种亲情关系中最为主要的一个,怎么能不敬爱她呢?

夫妻彼此间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可以说它是人生中最亲密而又特殊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夫妻关系不仅使人感到无比的幸福,更是一股无形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是一种很具体、很强大的助力,给人在家庭以外的各个方面以有力的支持,帮助人在事业上谋取成功。营造完美的夫妻关系,与其他许多艰难而伟大的事业一样,是一个赢得人心、赢得合作的过程,是需要用心血去经营的。它需要耐心,更需要智慧;需要胆识,更需要谋略;需要做人的技巧,更需要收服人心的合理方式。

以宗法制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社会,把夫妻关系看得极重。认为是“人伦之始”和“王化之基”。国是家的扩大,社会规范是家庭伦常的延伸,故此十分重视家庭和妇女的作用。夫妇之际,是人道的大伦。先秦儒家认为夫妇之间的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最重要的一个。儒家所重视的五伦,包括夫妇、君臣、父子、兄弟和朋友。其中有三大伦,按照“自然的顺序”应该是先有夫妇,再有父子,后有君臣。虽然从古代到现代,人类社会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夫妇之道是人伦之始,这是人类社会所恒久不变的。“夫妇正则父子亲”,有了夫妇之间的相互尊敬与和谐,才能有父母与子女之亲、兄弟姐妹之爱,也才能“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如《周易·序卦传》中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措)。”就是说,夫妇关系是社会当中最基本的关系。夫妇关系是产生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没有夫妇关系,便没有父子关系,也没有兄弟关系,也不可能有君臣关系,更不可能有朋友关系及社会成员的有关系。可见夫妇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伦!后来晋代的韩康伯在注解《序卦传》的这段话时,说:“咸,柔上而刚下,感应以相与,夫妇之象,莫美乎斯。人伦之道,莫大乎夫妇,故夫子殷勤深述其义,以崇人伦之始,而不系之于离也。”唐代的孔颖达在注解《诗经》之首篇《关雎》时也曾说:“以夫妇之性,人伦之重,故夫妇正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三大伦之间的自然顺序,其实本应该就是如此。只不过到了后来,为了更好的实行君主专制,随着“三纲五常”的兴起,“君为臣纲”成为首要的教条,所以夫妇一伦的地位才降低。虽然在魏晋南朝有“君父先后”的争论,但自唐代以后又恢复并强化优化了君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