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趋向,完全可以从巴耶塞特一世为他那众多的儿子们所取的具有各种宗教色彩的名字上看出来。例如,穆萨(摩西)、伊萨(耶稣)、苏莱曼(所罗门)和穆罕默德等。然而,巴耶塞特一世在宗教信仰方面这一革新的举措,引起了在奥斯曼社会中占主体地位的广大穆斯林的强烈不满。他们不仅怀疑巴耶塞特一世本人的宗教信仰,而且视他为暴君,并且经常散布各种叛逆的思想。他们根本不积极地参与巴耶塞特一世对亚洲伊斯兰国家的征战,使得巴耶塞特一世有时不得不依靠由欧洲的基督教藩属国派来的军队作战。尤其是当巴耶塞特一世指挥基督教的士兵攻打穆斯林士兵时,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逃亡到了信仰伊斯兰教的帖木儿周围。
另外,巴耶塞特一世经常亲自率领奥斯曼军队越过幼发拉底河,去进犯底格里斯河一带的疆域,并且暴露出他试图侵入叙利亚的野心,因而严重威胁到帖木儿的一些藩属国。帖木儿曾经多次写信奉劝咄咄逼人的巴耶塞特一世改变其行径,但傲慢无理的后者一直未予理睬,从而更加坚定了帖木儿发兵小亚细亚,征讨奥斯曼人的决心。然而,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的巴耶塞特一世与帖木儿王朝的冲突,则改变了奥斯曼人的历史进程。
四、奥斯曼人与帖木儿王朝的冲突
1.东征帖木儿
正当奥斯曼人的扩张征服之势锐不可当,大有席卷东南欧,征服整个拜占廷帝国之际,位于东方的帖木儿王朝在中亚的兴起,成为奥斯曼人在亚洲扩张和征服过程中最大的威胁和挑战者,并在著名的安卡拉战役中,彻底打败了骄横一世的巴耶塞特一世,使得他本人战败而亡,使得他的奥斯曼帝国的美梦彻底地破灭了,改变了奥斯曼人的历史发展进程,尤其是使拜占廷帝国逃过一劫,又苟延残喘了大约50年。
帖木儿王朝的奠基人帖木儿,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征服者。1336年10月,他出生于中亚撒马尔罕境内的布哈拉。他的父亲,是一位皈依了伊斯兰教,并已经完全突厥化了的蒙古贵族,家庭贵而不富。帖木儿由于具有蒙古人的血统,所以人高马大,体格健壮,但由于家境衰败,所以从小性格孤僻、腼腆,与他人很少往来,但在母亲面前却无拘无束。长大后他任性妄为,不务正业,时常结伙拦路抢劫。一次帖木儿率领部下五百余骑抢劫阿富汗人的畜群,遭到痛击。搏斗中不幸坐骑被击毙,其右足伤残成了瘸子,以后就被人们称之为跛子帖木儿。1370年6月,帖木儿通过阴谋,率领部下靠阿富汗人的帮助,推翻了撒马尔罕的统治者,自立为王。他利用中亚突厥游牧部落组成的强大骑兵,经过数年的对外征战,把在中亚蒙古人继承的一些小国统一成为了一个帝国,定都撒马尔罕。不久,他与一位成吉思汗的后裔结婚,从而把伊斯兰化的突厥传统与蒙古传统结合了起来,使它成为帖木儿王朝的精神支柱。
帖木儿是一位野心勃勃、狂妄不可一世的人物。他常说,既然天上只有那么一个真主,那么人世间也就应该只有一个帝王,梦想追踪成吉思汗的业绩,去征服整个世界。帖木儿有着一支由突厥人与蒙古人组成的庞大骑兵队伍,号称军帐五万座。这支庞大的骑兵队伍个个凶猛彪悍,暴戾成性,兵锋所到之处尸骨遍野,成片废墟,几乎无人敢与争斗,对各地的社会发展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1378年2月,伊斯法罕地区的居民不满帖木儿的残酷统治掀起暴动,帖木儿派铁骑血腥地镇压了这次起义,屠戮居民七万余人,并以死难者的头颅堆成了一座金字塔。1380年7月,帖木儿亲率大军向西进攻波斯,并于1387年4月征服了伊朗高原,粗鲁暴戾的帖木儿屠杀居民逾10万人,许多昔日繁华的城镇被洗劫一空,到处是残砖破瓦,成了不毛之地。1394年6月,帖木儿派兵首次入侵小亚细亚,然后于1399年10月再度派兵入侵小亚细亚,并以蒙古人后裔的资格,对小亚细亚提出了宗主权的要求,而巴耶塞特一世则针锋相对与之对抗。
为了遏制帖木儿染指小亚细亚,不使整个小亚细亚屈服于帖木儿的淫威之下,巴耶塞特一世改变了过去父辈们姑息迁就小亚细亚诸突厥公国君王的政策,决定消灭那些暗中与帖木儿勾结的突厥公国,以巩固其后方。他首先从其姻弟卡拉曼的手中夺取了军事重镇科尼亚,遂吞并了塞尔柱人与土库曼人的突厥公国。其次他竭力拉拢帖木儿的敌国马木留克王朝。巴耶塞特一世派遣信使赴埃及开罗,表示将向马木留克王朝提供财政与军事援助,共同打击入侵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帖木儿王朝。但是,帖木儿也是一位颇有心计的谋略家。当时帖木儿略定波斯,整个局势还不是太稳。位于中亚的金帐汗国与马木留克王朝结盟,不断地侵扰帖木儿的地盘汤中地区,而马木留克王朝则厉兵秣马,遥相呼应,准备夹击帖木儿。鉴于这种严峻的形势,帖木儿采取的策略是先近后远,先弱后强的战略战术。他首先击溃了实力较弱的金帐汗国,扫除了北患,然后亲率大军讨伐马木留克王朝,而对实力强大的奥斯曼人则不忙于开战。
1399年夏末,当帖木儿正忙于掠夺印度的征战之时,巴耶塞特一世利用马木留克王朝因贝尔格素丹去世后所造成的国内政局混乱,一举吞并了埃及马木留克王朝的藩属国狄尔格底尔,侵占了西里西亚的大部分土地,遂派10万大军入主幼发拉底河的东部,最终统一了整个小亚细亚地区。不仅如此,1400年春,野心勃勃的巴耶塞特一世趁帖木儿平息格鲁吉亚叛乱,重建对阿塞拜疆与巴格达的统治之际,夺取了早为帖木儿据有,从叙利亚至小亚细亚重要商路的必经之路爱洛遵占和凯玛赫城,直接侵犯了帖木儿王朝的利益。此时,两个东方大国之间的武装冲突,已经成为完全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尼科堡之战以后,西欧诸国一直处于一种惶惶不安的状态之中。帖木儿王朝的崛起,以及与奥斯曼人之间的冲突,无疑使他们喜出望外。他们视帖木儿为大救星,指望帖木儿能去遏制奥斯曼人对欧洲大陆的侵扰。1398年秋,罗马教皇卜尼法九世在帖木儿王朝的境内苏丹尼耶地区建立了教区,并频频派遣信使到东方,表示愿与帖木儿结成政治军事联盟,共同对付奥斯曼人。帖木儿也利用欧洲诸国与奥斯曼人之间的矛盾,遣派大使游说欧洲各国的统治者,让他们提供大量的战舰供他调遣。为了拉拢安抚拜占廷帝国,帖木儿多次致书拜占廷帝国的摄政王约翰,声称要派大军惩罚巴耶塞特一世,并希望扩大两国的经贸往来。
此外,为了迷惑奥斯曼人,帖木儿也频繁地遣使与巴耶塞特一世接触,虚伪地表示愿意与他通过谈判解决两国之间的纠纷。帖木儿还盛情礼遇来访的奥斯曼使者,数次致书巴耶塞特一世,要求引渡打劫赴麦加朝圣香客的黑羊王朝的哈剌·优素福,指责巴耶塞特一世不应该庇护那些不虔诚的穆斯林,其目的是为了争取伊斯兰世界广大穆斯林的支持,给未来争霸小亚细亚的战争披上圣战的外衣。帖木儿在频繁进行外交活动的同时,抓紧时间调兵遣将。他首先把军中的王妃女眷送至安全可靠的后方,又命其长孙穆罕默德率领援军从河中地区日夜兼程赶来与他会合,并用巧计派军夺回被奥斯曼人攻占的军事重镇凯玛赫,处死了镇守凯玛赫城的巴耶塞特一世长子埃尔托格洛尔。1402年初,帖木儿亲自统帅80万大军再次进犯小亚细亚。为了鼓舞全军上下将士们的士气,出征前夕,帖木儿不仅举行了盛大的军事检阅,并向全体将士宣布了巴耶塞特一世迎娶信奉基督教的塞尔维亚公主、庇护打劫赴麦加朝圣香客的黑羊王朝的哈剌·优素福、玷辱神圣伊斯兰教的大量罪名,号召全军将士要英勇杀敌,为伟大的真主而战。闻讯此消息之后的巴耶塞特一世也不甘示弱,放弃对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围攻,亲率25万大军回师,前去迎战帖木儿的军队。
在如何迎战帖木儿的军事会议上,骄横一世,刚愎自用的巴耶塞特一世,拒绝在水源充足,地形有利的安卡拉附近驻扎大军,放弃了以逸待劳的良策。巴耶塞特一世错误地估计帖木儿会率领大军从锡瓦斯西进安卡拉,双方之间的大决战会在这两地之间发生。于是,巴耶塞特一世只在安卡拉留下少量的守军,自己则亲自率领奥斯曼军队中的主力从安卡拉东进,渡过哈里斯河,进入河东岸山谷间的森林地带,再从那里进军帖木儿的军事大本营锡瓦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