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帝国史话 拿破仑帝国
5603000000002

第2章 从科西嘉少年到葡月将军(1)

科西嘉少年

1769年8月15日,即圣母升天之日,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诞生了一个非凡的人物。他的父亲夏尔·波拿巴是一个破落贵族律师,母亲莱蒂齐亚·波拿巴为他取名“拿破仑”。这与他1767年牺牲的叔叔的名字相同,意为“荒野的狮子”。这对伟大的父母一共生了13个孩子,但有5个出世后不久即夭折。在存活的8个孩子中,拿破仑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6个弟妹。哥哥是约瑟夫,3个弟弟是吕西安、路易和热罗姆,3个妹妹是埃利莎、卡罗利娜和皮利娜。全家靠担任法律顾问的父亲的薪金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在这个家庭中,母亲严厉、勤劳、刚强、坚韧,对他影响很大。拿破仑后来回忆说:“我的母亲虽为女性,看似柔弱,但心胸头脑决不亚于男子汉大丈夫,我之所以有今日,全是母亲的大力栽培。”这位伟大的母亲还视富贵如浮云。在她的儿子拿破仑称帝后,她的其他子女们为头衔、地位争得不可开交时,她却一人在罗马索然独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她去巴黎参加加冕大典。在参加这人世间最最辉煌荣耀的盛典时,本可以陶醉的她只淡淡地留下一句:“但愿这一切能持久!”

科西嘉,位于地中海西部,面积约8681平方公里。它的东部是意大利,北部是法国,西部是西班牙,南部是撒丁岛。历史上该岛为各国纷争之地。迦太基人、罗马人、汪达尔人、比萨人、热那亚人都曾成为这儿的统治者。在拿破仑出生前15个月左右,法国取得了科西嘉,拿破仑因而也就成为法国人。科西嘉的这种历史也贯穿了拿破仑的人生史,科西嘉人的许多特质也深深根植于拿破仑的身上:吃苦耐劳,英勇无畏,不屈不挠,敢于以弱抗强,家族观念和凝聚力强,同时好猜忌和好耍政治阴谋。这一切都对拿破仑以后的成功和失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童年的拿破仑沉默寡言,性格孤僻,易怒且好斗。尽管他是家里的老二,但“却是家里的头”。他的兄弟和妹妹虽然不喜欢他,却承认他的权威。童年的他最喜欢玩的游戏是打仗。在两组对垒中,拿破仑常主动担任较弱方的指挥。他跟对方拼力量和英勇,还跟对方比聪明和智慧,常常以智取胜。这种童年的游戏深深地影响了拿破仑。童年的游戏孕育成年的梦,他渴望将来驰骋疆场;童年的游戏启迪着战场上的拿破仑,弱可以胜强,胜利和失败的转化可以发生在顷刻之间。

1778年年底,夏尔·波拿巴利用他亲法的立场和同科西嘉总督的密切关系,把约瑟夫和拿破仑送到法国,在奥顿中学学习法语。1779年5月,拿破仑又利用波拿巴家族的贵族血统和科西嘉总督的介绍,通过入学考试,以公费生身份转入专收贵族子弟的布里埃纳军校。拿破仑迈出了人生之旅的第一步。在这儿,拿破仑独自客处他乡,举目无亲,而且常常遭到同学们的嘲弄和欺侮。因为他家境不佳,个子和年岁都很小,而且不善言辞,他的法语里还带有浓浓的科西嘉口音。本来就孤独、沉默寡言的他变得更阴沉、忧郁,在孤独与屈辱中,他把他的时间献给了学习和梦想。他知道只有发奋学习才有出头之日,于是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那些被拿破仑称为“高贵的小丑”的同学曾错误地认为他“除了几何之外一无所长”,但1784年10月,15岁的拿破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被保送到巴黎的法国军事学校。

这一年,拿破仑来到了巴黎,进入了这所专门为法国培养高级军官的军校深造。拿破仑原想成为一名海军,但由于母亲的反对而成为一名炮兵。这所军校在法国名声极高,学校师资阵容强大。著名的数学家蒙日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都是这所学校的教员。在这里,拿破仑再次展现了他的顽强、勤勉和天赋。1785年2月,他年仅39岁的父亲死于胃癌,家里又因种植桑树负债近9000法郎,哥哥约瑟夫因在比萨大学读书而无法担负家庭重担。16岁的拿破仑在这样的情况下,仅用了1年时间就学完了军校规定的3年的课程,并顺利地通过了毕业考试,与其他3位同学一起被授予了少尉军衔。当时学校已看到了拿破仑的巨大潜力。他们给拿破仑写了这样的鉴定:“拿破仑·波拿巴:为人勤劳、谨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酷爱抽象科学,擅长数学、地理;沉默寡言,喜欢独处;任性、高傲、自私、善辩,自尊心强,雄心勃勃,求知欲强,有培养前途。”

此后,他被派往当时驻扎在瓦朗斯的拉斐尔炮兵团服役。在最初的3个月,他站岗放哨,执行一些列兵任务,直到1786年元月才正式下团任职。与此同时,他也承担起了家庭的重负。1786年9月,他以家有急事为由请假回到科西嘉,清理父亲留下来的产业。在故乡逗留了21个月之后,1788年拿破仑回到了部队。此时他将19岁。他所在的炮兵团被编为当地一所炮兵学校的训练部队。该校校长是当时法国有名的,也许是最杰出的炮兵军官杜特少将。这使拿破仑有条件学习本兵种中最新的战术、技术。拿破仑由于其过人的才智和突出的表现,受到校长的赏识。1788年8月,他被杜特将军提名,负责研究由长管炮发射爆破弹的方法(以前这种炮弹仅从臼炮发射)。这是一项涉及许多技术难题的实践。

1789年,当革命席卷法国后,一切都在松动,太多太多的未知数出现。所有的人都想利用这个机会得到什么,达到什么。拿破仑则始终惦记着他的科西嘉:科西嘉的亲人、科西嘉的自由、科西嘉的独立,以及他所有的科西嘉之梦。于是拿破仑请了6个月的长假,并两次逾假,回到科西嘉,参加保利领导的群众运动。他们呼吁法国制宪议会保障科西嘉公民的自由权。革命的巴黎终于注意到革命的科西嘉。国民议会根据米拉波的建议,允许那些过去为科西嘉的自由而战斗的流亡者回到法国,将科西嘉纳入了革命的法国。过去为科西嘉战斗的拿破仑现在开始为法兰西而战斗。沉浸在科西嘉之梦实现喜悦之中的他,以普通战士的身份在阿雅克修的国民自卫军服役。

1791年2月10日,他带上他的12岁的小弟弟路易回到奥松拉斐尔炮兵团。他想把路易也培养成为一名军官。他想把军营当做另一个科西嘉。但他的雅各宾腔调受到了指责。虽如此,在军事当局改组炮兵、加官晋级的时候,拿破仑还是在4月份被升为中尉。

1791年6月10日,拿破仑由拉斐尔炮兵团调往罗讷河畔的瓦朗斯的格勒诺布尔炮兵团(第四炮兵团)。在当地,他加入了雅各宾俱乐部,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雅各宾分子。但他的心仍然惦记着科西嘉。9月,在杜特将军的帮助下,他又请了3个月带薪长假回到阿雅克修。但这次不是为了科西嘉的自由独立,而是为了把科西嘉当做他未来未知事业的起飞之地。他要回去为哥哥约瑟夫参加竞选呐喊助威,要回去加速晋升军衔。果然,他被任命为科西嘉国民自卫军一个营的副营长,并授以代理上尉军衔。但在1792年2月3日,陆军部发布了一道新的命令,要求所有在自卫军中服务的正规军官,凡是军衔在中校以下者,一律在4月1日前返回原单位。留在科西嘉的唯一办法是上升为中校,但这需要投票才能决定。于是拿破仑耍弄手段,强行劫走一位官方监票人。4月1日,他被选为科西嘉国民自卫军第二营中校营长。但不久,他企图让他所辖的自卫军军营占据阿雅克修城堡,遭到驻军和当地居民的反抗。拿破仑被告发,陷入困境。摆脱困境的唯一办法是归队。5月28日,他匆匆地赶回巴黎。

由于大革命以来,法国军队中的逃亡军官越来越多,军官开始缺乏,波拿巴因此受惠。7月10日,他被调到第四炮兵团,并被提升为上尉。

经过大革命的一系列风风雨雨之后,拿破仑认识到要有所作为,最佳的选择是上前线去和战友并肩战斗,利用战争的机遇求得发展。

土伦战役初露锋芒

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以来,人民革命的目标一步步明确,对象日渐清晰,斗争矛头直指以路易十六为代表的波旁王朝的反动统治,指向整个封建贵族阶级,指向整个封建制度。1792年8月10日革命,法国人民推翻君主专制制度,9月22日又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1793年1月,他们甚至处死了封建波旁王朝的国王路易十六。法国人民的革命行为遭到了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极端仇视和疯狂反抗。早在1792年8月,普鲁士和奥地利就组织联军,公然干涉法国革命,试图消灭新政权,恢复旧制度。但普奥联军9月20日在瓦尔密遭到了法国义勇军的沉重打击。1793年2月1日,不甘心失败的反动势力又组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参加国有英国、普鲁士、奥地利、荷兰、西班牙、撒丁王国、那不勒斯等国。与此同时,国内反革命势力的气焰也日益嚣张。1793年夏天,他们在国外反革命势力的支持下策划了一系列反革命叛乱,企图推翻革命政权,恢复波旁王朝。叛乱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整个法国,在当时法国83个省当中,有60个省发生了叛乱。

革命政权的威胁不仅来自于政治和军事方面,而且来自于经济方面:纸币贬值,物价飞涨。这种现象在战争爆发前已经出现。随着战争的开始,情况变得更加严重。1792年8月,纸券已贬值到相当于票面额的61%。物价急剧上涨,买一磅面包要8个苏(20个苏为1锂),而工人一天的工资一般只有20个苏。到1793年年初,在科雷兹、上维埃纳、克勒兹等郡,黑市面包价格已涨到了7—8个苏一磅,而工人的日工资只有9—10个苏。

面对种种危机,下层要求限价和打击投机商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掌权的吉伦特派无视群众的要求,反而镇压限价运动。于是,1793年5月31日至6月2日,巴黎人民又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雅各宾派登上了历史舞台。

雅各宾派虽掌握了共和国政权,却面临严重的危机。纸币继续贬值,物价继续飞涨,经济继续恶化,而更大的危机来自于军事上。1793年6月,在法国保王党分子的要求和策应之下,英国、奥地利、荷兰、西班牙等国组成的反法联军,相继入侵法国。英荷干涉军从北面包围了法国北部的重要港口——敦刻尔克;普奥干涉军越过北部,攻占了美因兹,并包围了瓦楞西恩;撒丁王国干涉军从东部逼近了格勒诺布尔;西班牙干涉军从南面越过了东比利牛斯山。年轻的共和国四面楚歌。

土伦是一个位于法国瓦尔省南部地中海海岸的城市,当时方圆只有几平方千米,居民仅十几万人。地方虽小,但却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是法国南部的一个重要港口,还是一个良好的海军基地。故对兵家来说,此为必争之地。但在1793年的8月下旬,盘踞在土伦城内的保王党人为了防止政府军占领土伦,并换取英国军队的庇护,居然引狼入室,将土伦要塞和拥有三十余艘舰只的法国地中海舰队,拱手交给了英国人和西班牙人,从而使他们不费一枪一弹就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土伦。之后,那不勒斯、皮埃蒙特和直布罗陀的军队也相继开到这儿。到9月底,土伦的外国军队已经达到1.4万人,其中英国3000人,西班牙5000人,那不勒斯4000人,皮埃蒙特2000人。

国内外反动势力狼狈为奸的土伦事件像一个晴天霹雳,震惊了整个法国。为了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猖狂进攻,保卫资产阶级共和国,新生的雅各宾派政府采取了一些革命措施,颁发了一系列法令:它颁发三个土地法令,无偿废除一切封建权利;6月24日通过近代历史上最民主的共和元年宪法;改组救国委员会,使之成为雅各宾执政时期最主要的政权机关;7月颁布关闭交易所法令和严禁囤积垄断法令,规定以死刑对付投机商;8月23日颁布全国皆兵法令,号召所有公民起来保卫祖国。9月更是以革命的恐怖对付反革命的恐怖:革命政权机关救国委员会和治安委员会得到加强;一系列重要法令颁布,如9月9日的建立革命军法令,11日的低价法令,17日的惩治嫌疑犯法令,29日的全面限价法令等。

面对共和国的危机,法国人民迸发出了极大的革命热情,他们纷纷组织义勇军走向前线,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有42万大军开往各条战线,仅巴黎就达1.5万人。很快法军就从东、西两方面完成了对土伦敌军的包围。东面是卡尔托将军指挥的阿尔卑斯军团的卡尔托师,兵力约8000人,司令部设在科日,前哨设在博瑟通往土伦的几条道路附近。另有4000人布防在马赛以及沿海几个据点。西面是拉波普将军指挥的意大利军团的拉波普师,兵力约6000人,司令部设在索利厄,前哨设在伐累塔一带。由于法隆山横亘在两军中间,他们无法协同作战,只能各自为阵。1793年9月上旬,法国国民公会任命卡尔托将军为土伦前线部队指挥官,负责收复土伦。